孙正捷 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 (杭州 310018)
随着YY0505-2012 标准的出台,CFDA 注册要求医疗器械根据类别等级需要通过电磁兼容(EMC)测试。同时根据GB9706.27-2005 医用注射泵专用标准的要求,注射泵在静电放电(ESD)项目中需要达到8kV 接触放电,15kV 空气放电的测试等级,要求非常严格。
ESD 项目是EMC 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由于干扰电流大、频率高、频域宽、干扰路径复杂等特点,该项目通常是EMC 设计人员比较难处理的项目。本文主要通过对注射泵ESD 问题的分析和整改,详细阐述ESD 高频电磁脉冲及高压静电场对信号的影响,为医疗器械工程设计人员分析同类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参考。
根 据YY0505-2012 和GB9706.27-2005 的 要求,注射泵需满足静电放电项目8kV 接触放电,15kV 空气放电的测试等级,该试验模拟人体携带高压静电接触产品时,检测产品的抗扰度能力。整个测试过程中要求产品正常工作,不能出现任何误报警,注射精度需符合厂家产品规格。
该注射泵有两路电机通路,可以满足两路同时注射的要求。ESD 测试时,发现以下问题:(1)水平耦合板8kV 接触放电,被测设备(EUT)右边通路电机重启;(2)操作面板15kV 空气放电(静电枪无放电记录),EUT 两边通路电机重启;(3)注射推杆底部15kV 空气放电,EUT 两通路电机重启。
ESD 放电波形如图1 所示。ESD 产生机理主要是由于高压电荷快速击穿介质产生大电流。所以ESD 放电干扰路径主要有两种:(1)ESD 高压击穿介质,产生大电流放电通路,导致器件或芯片的物理损坏;(2)根据图2,时域与频域的转换,信号频域能量主要集中在1/πtr,最高频率与信号上升沿有关,ESD 放电波形0.7ns~1ns 的上升沿最高可产生320MHz 的干扰电磁场,从而干扰数字信号电平阀值,产生逻辑错位,或干扰模拟信号,导致信号失真。ESD 干扰噪声的特点是频率高,频谱宽,电流大。
注射泵8kV 水平耦合板测试,左路通路正常工作,右路通路指示灯重启。根据ESD 的主要干扰路径分析,耦合板测试失效主要是由于受到ESD 产生的高频电磁场的影响。根据注射泵工作原理,分析会导致系统重启的信号来源。图3 为注射泵工作原理图。驱动板将网电源转换为直流5V 电源提供给控制板,控制板根据压力传感板的反馈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给驱动板控制电机的运作,如信号传输出现问题,控制板输出相应的告警信号。控制板、驱动板、压力传感板之间的所有信号,电源连接均采用线缆互联。根据该注射泵设计原理,与控制板连接的任何传感信号或驱动板控制信号传输过程出现问题,均会导致系统重启。该系统有两路通路,ESD 测试过程中左路通路正常,我们需要判定右路通路传输中电机控制信号、压力传感信号的故障点。
我们采取以下分析步骤:(1)移除右路电机控制线,设备出现报警,但系统不重启,初步排除电机控制信号;(2)压力传感与控制板之间的信号为模拟信号,易受电磁场的干扰,导致信号失真超过主芯片判定阀值,引发告警;(3)用对讲机(400MHZ 频率)模拟ESD 产生的高频信号,对压力传感信号线缆发射高频干扰噪声,发现系统很容易重启;(4)根据ESD 电磁场耦合原理,水平耦合板接触放电失效,通常是由于ESD产生的高频脉冲,线缆作为天线效应接收干扰噪声,将高频噪声带入控制板主芯片,产生数字信号逻辑错误,或模拟信号数据偏移。如图4,水平耦合板ESD 干扰路径。
图1. ESD 放电波形
图2. 时域/频域转换
图3. 注射泵工作原理图
图4. 水平耦合板ESD 干扰路径
图5. ESD 高压静电场耦合原理
根据上述分析,通常ESD 电磁场线缆耦合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1)将传感控制信号线缆屏蔽处理,并将屏蔽线缆两端接地。ESD 高频干扰噪声耦合在屏蔽层,屏蔽层将噪声低阻抗泄放到地,从而减小ESD 电磁场与传感控制信号的耦合。8kV 水平耦合板测试,系统正常工作。(2)传感控制信号线缆端部增加滤波器件,右路电机控制线在压力传感端加1000pF 电容。ESD 测试有明显改善,偶尔会导致系统重启,再加2000pF,结果无大改变。在控制板端做信号线滤波处理,加1000PF 电容,ESD 测试系统正常工作。
位于控制面板的15kV 空气放电,导致系统重启,但放电枪没有放电记录。分析原因:(1)空气放电失效是否由于绝缘介质被击穿所导致。增加面板绝缘厚度,由原来的0.125mm 厚绝缘片改为0.25mm 厚绝缘片。重新测试,系统仍然重启,ESD 枪仍没有放电记录。(2)继续分析,发现只有在主芯片附近空气放电,设备出现异常,且即使在有强化塑料外壳保护部位,系统也会失效,所以判定不是绝缘击穿。同时加大ESD 放电枪与注射泵面板之间的距离,系统没有异常现象。(3)ESD 放电枪即使没有放电记录,但枪头对地仍有15kV 高压,ESD 放电枪与EUT 之间存在高压静电场。较薄弱的芯片受到高压静电场的影响会产生逻辑电平错误。加大测试距离,也就是减小ESD 枪与控制板之间的耦合分布电容,EUT 工作正常。
解决方案:该注射泵采用模拟信号,易受电场干扰,所以将主芯片表层贴铜箔,并接地。根据图5 所示,ESD 枪头带有的15kV 高压电荷(+Q)与主芯片之间通过分布电容C3 产生静电场,影响主芯片pin 脚电位,在C3 中间加一铜箔并接地,则ESD 放电枪与主芯片之间的高压电场通过分布电容C1 耦合在铜箔上,铜箔通过连接GND,将耦合电荷泄放到地。这样减小了铜箔与主芯片通过分布电容C2 的静电场耦合,减小ESD 高压与主芯片之间产生的电场及分布电容。整改后控制面板空气放电15kV,设备工作正常。
注射推杆15kV 空气放电,系统电机两路重启。注射推杆测试点见图6。问题分析:(1)目测推杆外壳为塑料材质,已经绝缘隔离。不断降低测试等级,发现10kV 空气放电,系统正常工作。判定应该是推杆绝缘不够导致15kV 击穿介质放电,系统失效。(2)拆开推杆发现塑料外壳里面是金属推杆,具体见图7。首先考虑将金属推杆绝缘,单独推杆放电测试,发现15kV 空气放电,ESD 高压会通过绝缘缝隙与金属杆放电,产生电弧。其次考虑缝隙通过点胶的方式绝缘,由于点胶方式无法完全均匀分布,15kV 仍然会通过较薄弱点与金属杆放电。(3)用10cm*10cm 宽,0.25mm厚的绝缘Mylar 片覆盖金属平板,ESD 枪单独测试绝缘片中心点,发现15kV 静电仍可以与金属平面产生电弧放电,也就是说15kV 静电放电的爬电距离可以超过50mm 的距离。15kV 静电非常强,所以需要结构设计人员做到完善的绝缘设计。
图6. 注射推杆测试点
图7. 注射推杆内部图
解决方案:将注射推杆结构重新设计,使金属杆嵌入塑料把手,并将塑料绝缘包裹金属推杆延伸10cm。整改后15kV 空气放电测试通过。
ESD 干扰噪声特性是频率高,频域宽,电流大。ESD 干扰方式多变,耦合路径复杂,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充分了解ESD 放电特性,通过专业逻辑分析方法找出可能存在的耦合干扰路径。
针对该注射泵的ESD 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解决方案:(1)由ESD 产生的高频电磁场耦合到压力传感控制信号线缆所致,解决ESD 电磁场耦合的方法有两种:①线缆屏蔽并接地,将高频电磁场引路屏蔽层,通过GND 低阻抗泄放,间接减小干扰源与受干扰线缆之间的分布电容。②信号线缆滤波,但考虑滤波器件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建议优先选择屏蔽处理方案。(2)ESD 高压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对芯片的影响。ESD 高压电荷与芯片通过分布电容产生静电场,对数字信号会影响芯片电平阀值的逻辑判定,对模拟信号会导致信号失真,出现误报警。(3)高压静电跨越绝缘材质与金属部件电弧放电,高压静电有较长的爬电距离,当静电等级要求较高时,结构工程师需重点考虑完善的绝缘设计。
[1] YY 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 第1-2 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验》
[2] GB 9706.27-2005《医用电气设备 第2-24 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