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枝洪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浅析教师专业品行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辛枝洪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师德师风是教师专业品行的核心内容,是高校提升师生全体素质,树立良好学校形象的关键,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当今,教师的人格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教师人格主要从激励性人格、以成功为导向鼓励引导、专业品行三方面特征对师德师风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教师的专业品行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教师专业品行对师德师风建设的作用。
教师专业品行师德师风意义
教师专业品行是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自省行为。抓住教师专业品行这个核心,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师资专业能力,是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在世界性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正处于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转折,教师的专业品行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作用越加明显。
1.1丰富的知识
严明、严谨、严慈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常言道:“学者未必是良师”, 教师知识结构的组成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文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自身的文体素质、人文素养、生活趣味等等亦是教师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因素。通晓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教师能够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为能够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比较清楚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回归正轨,要求其讲课机变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做到了然于胸。尊重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1.2灵活地运用
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思想基础。具备良好知识结构的老师能够看问题独具慧眼,讲课中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无穷的启迪和引导,帮助学生生动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养成良好行为规范,提高道德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大时发表讲话,提出“立德树人,这是大学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用科学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专业品行,有条理的行为,必要的机动灵活能力,独特的创造性,是教师良好师德师风的凸显。在教学中,教师应用亲和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要树立平等意识,教出气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有激情,学生会被教师的激情震撼,更乐意接受教师的言行;教师需要具备过硬的语言能力,用语言征服学生,言语精炼准确,具有艺术性、启发性。
2.1条理清晰
课堂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师德的归宿。有条理的教师注重可能帮助学生学习的课堂活动,用各种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仔细、谨慎地安排教学,引导自己和学生去顺利高效地获得有意义的学习成果。
2.2机动灵活
有效课堂的打造,需要教师保持冷静的大脑,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的变化,通过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掌握课堂正在发生的事情,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几秒钟时间内选择有效方法帮助自己达到既定目标。例如学生不能正确或自信地回答问题时,教师会据情况进行补充:提供正确答案,深入探究,重新引导或重新表述。师德的机动灵活, 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将学生放在教育主体地位,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同时也严以致学,严格要求学生。
2.3创造性
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教学风格,才能自然有效的驾驭课堂,与学生融洽相处,教学相长,打造出高效课堂。但是,高校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坚持以德育为首,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师的内在约束能力也就是教师他律和自律中的自律。从理论上和外因上加强师德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他们转化为个体的内在品质,变成个体的道德需要,才能推动教师自觉能动地进行高尚的道德行为选择。可以说自律比他律更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3.1批评教育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剖析自己,相对而言,自我批评更为关键。首先要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这是师德修养中的“立志”问题,我们需要高尚师德、现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其次,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所谓认识自己,也就是所谓的“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经常检查自己、审视自己,寻找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的不足,加以改进。
3.2要做到“慎独”
“慎独”既是一种修养方式,又是一种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磨练才能实现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按照教师的道德要求去行事、做人。
高校教师是承担高等教育重大任务和实现高校职能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他还引用韩愈关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论述,强调“传道”是第一位的责任,要求广大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教书育人,师德为先。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为组建高尚的道德修养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提供适宜环境。教师是推动全面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品行。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教师不断探索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专业品行,促进着高尚师德师风建设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