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珍
(宜兴 214221)
紫砂壶集功能性、艺术性、收藏性为一体,不仅是宜兴的标志,还因其独特的文化形态被纳入中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紫砂壶虽因茶而生,但在古今艺人的推动下,兼容茶文化、佛文化、书法文化、壶文化,极具艺术魅力。
纵观紫砂艺术发展史,不难发现紫砂壶的发展与佛文化息息相关,且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紫砂艺术起源于北宋中期,整体风格与佛文化自然、古朴相似,如:供春的“树瘿壶”。明朝儒士参与佛文化的建设中,在此熏染下紫砂壶整体风格也转为古雅;清朝佛文化在中国逐渐发展成熟,提倡物我合一,讲究内心的平静,而紫砂艺术也进入发展的辉煌时期,紫砂壶造型设计内容逐渐丰富多彩。其中陈鸣远还以自然之景入壶,为“花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佛家梵人合一的思想;近现代紫砂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更着力追求万物本质的朴与真。可见,紫砂壶受中国佛文化的影响,它是佛文化的载体,而佛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发展,正所谓“茶禅一味”。现以紫砂“佛心壶”为例(见图 1),感受“茶禅一味”的茶风与禅风。
图1 佛心壶
佛文化发源于古印度,后传入中国,唐朝时期逐渐与道家、儒家文化融合,极具东方特色,展现了佛文化的兼容之美。参禅是佛家弟子重要的修行方式,注重天人合一,强调本真朴质,深受世人推崇。紫砂艺术深受佛文化影响,在兼容、传统、创新中独树一帜,虽造型各异,却都能深入人心。“佛心壶”便是以佛元素为创作主体,将佛文化渗透于壶身、壶盖、壶钮中,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佛文化、茶文化,使得茶中有佛,佛中有茶,体现了佛与茶的融会贯通;壶身造型素雅,以形抒意、以壶明志,无处不彰显佛法的兼容、大度之气。取“佛心壶”泡一壶清茶,茶香意浓,饮罢茶汤,细观壶身,静心静思,妙语可令人顿悟,净化人心,深化了“普度众生”的佛理。历代紫砂艺术中不乏以佛元素为创作主旨的紫砂壶,该壶亦是艺人佛文化的感悟,并以此壶阐释了佛文化、壶文化及茶文化的渊源。
“佛心壶”造型圆润饱满,线条简洁,似女性柔荑,如若无骨,放入手中仔细把玩,更感壶身线韵流畅,爱不释手。整把壶呈圆珠形,圆而不扁,更显周身饱满风韵;工艺细腻,拘于细节处理,丝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可见其高超的手工技艺。壶体线条呈圆弧样和抛物线样,自然流畅、转折圆润,像是向远处无限延伸,亦柔亦刚,俊秀稳重,虚实相间提升了壶身设计的明快感。细观壶身,像颗算珠,契合佛文化的“珠圆玉润”和“圆通”;短直壶嘴,出水流畅,微微倾斜壶身,似江河之水通畅无阻,充满灵气,可随时净化人心;壶把略显夸张,线条由细向粗过度,简练优雅,还原了“光器”简朴、素雅;壶盖凸起,沿袭了壶身的造型设计,似是半颗珠子从壶身中探出,意蕴悠长,暗示佛文化与茶文化在发展中相互兼容,即佛为茶之心,壶为佛之形;壶钮是“佛心壶“点睛之作,色泽明丽、圆润饱满、晶莹柔滑,兼具动态美和静态美,似佛珠被嵌于壶盖,稳如泰山,又似一滴露珠滴于壶盖,随时可滑落。壶钮落于壶身与壶盖的中心部分,秀美雅致、层次分明、欲扬先抑,以壶钮之精巧衬托壶腹之宽广,又与壶嘴、壶把共呈一线,结构严谨、比例和谐,传达出表里如一、兼容万物的处世态度。
紫砂陶刻自古有之,不仅可以装饰壶身,还可传达紫砂壶的气韵,其中紫砂陶刻以嘉庆、道光年间的“曼生时期”最为辉煌,并有“壶随字贵,字随壶传”之称。陶刻不仅是对紫砂壶“素面素心”的体现,更是对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陶刻装饰对紫砂艺人书法功底和陶刻功底均有着较高的要求,需结合壶原有的气质着墨,使得壶与字相映成趣,提高紫砂壶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该壶壶盖刻“般若波罗蜜多”六字箴言,壶身有“心经”楷书陶刻,字体方正、下笔流畅、排列得当,无错乱复杂的感觉,更显功力深厚,增加了壶的质感和文化底蕴,引导世人不断追求本真自我,增长大智慧、大福报。铭文与壶造型、主旨相契合,灵动自然,经得起揣摩。把玩“佛心壶”,耳边似有空灵歌声传来,涤荡人心,让人顿悟成佛,时常警觉勿陷入我执之境,迷失本心。
历代都有以佛元素为主题进行的紫砂壶创作,展现佛文化与壶文化的历史渊源。这款“佛心壶”色泽明润、线条优雅、自然天成,正是艺人对传统圆器造型、紫砂陶刻的再现,并融以自我对佛家的感悟,充满禅宗精神,这也正是对壶与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