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运
(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论晚清在琉球事件中的延宕外交
王宗运
(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19世纪70年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了吞并琉球的计划,正在为伊犁问题与俄国交涉的清政府,由于自身实力偏弱等因素,欲保全自己的宗主国地位,故推出了延宕外交,以期等待时机予以解决。但由于此后清政府周边问题不断,无暇顾及琉球问题,日本最终吞并琉球,这一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向外扩张的野心,同时让晚清政府对日本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也是中国宗主权开始丧失的标志。
清政府;琉球事件;延宕外交
琉球,古称流虬或流求,后更名为琉球,位于中国台湾之北、日本萨祠马岛之南,共有36个岛屿,其中北部9岛,中部11岛,南部16岛,有史以来便自成一国。它向中国纳贡,也向日本萨摩藩进贡。19世纪70年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了吞并琉球的计划,直至后来琉球成为了日本的冲绳县,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清政府的应对措施,而缺少分析清政府采取措施后的外交思想分析[1]。事实上,晚清政府所采取的延宕策略才是导致日本吞并琉球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给中日双方带来了深远影响。
中国对琉球拥有宗主权可以追溯到明朝,早在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派使臣杨载出使琉球,琉球王受册封为中山王,改国号为琉球,并且派遣其弟随杨载来华,上表称臣,向明朝纳贡,此后定期遣使朝贡。1663年与1756年,康熙与乾隆又分别赐印琉球王,继续承认琉球的属国地位。据史书记载:“明、清两代共有二十四次册使遣往琉球。”[2]1855—1859年间,琉球分别与美国、法国以及荷兰签订了通商条约,琉球国在条约文本中使用的都是“咸丰”年号,由此可见,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也得到了西方认可,同时,清政府也把琉球视为四个主要藩属国之一(四个藩属国指朝鲜、越南、琉球和缅甸)。
日本明治维新后便制定了军国主义扩张道路,吞并琉球是其对外扩张的重要一步,而要吞并琉球的首要问题便是废除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1871年11月,一艘琉球船因飓风漂到台湾,与岛上高山族人发生冲突。1874年5月,日本政府以“惩治凶手”为名出兵台湾,以此试探清政府对琉球的态度。腐败的清政府急于平息战事,与日本签订了《北京专条》,承认“日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义举起见,中国不指以为不是”[3]98。实际上承认了琉球人为日本所管。《北京专条》签订后,日本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1875年5月,日本军队侵入琉球进行殖民统治,阻止琉球向中国进贡。1877年4月,琉球密使向德宏来到福州向闽浙总督何瞡、福建巡抚丁日昌陈述日本阻贡之事,清政府随命出使日本的何如璋就琉球问题与日本进行交涉,何如璋据理力争,希望保住琉球的独立地位。但日本态度强硬,1879年3月27日,日本对琉球废藩置县,改名冲绳县,琉球国国王先是派毛凤来向中国驻日本公使何如璋求救,后又直接派遣使臣紫巾官向德宏叩见李鸿章“泣请援琉”。5月,李鸿章请来华游历的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居间调停,日本迫于各方压力,根据格兰特的建议,提出了“分岛改约论”,将琉球北部9岛和中部11岛划归日本,将南部16岛即靠近台湾的“琉球之宫古岛、八重山岛定为中国所辖,以划两国疆域也”[3]176。清政府内部对此意见不一,有的主张“中日旧约不宜改,琉球案不宜马上了结,如右庶子陈宝琛;有的主张中日旧约可以改,琉球案可照议了结,如左庶子张之洞等”[4]。1880年11月11日,李鸿章上奏提出:“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则大受其损,拒之则多树一敌,惟有用延宕之一法,最为相宜。”[5]3李鸿章的“缓允改约”提出后,清政府经过权衡最终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使用延宕之法。
面对日本对琉球的步步蚕食直至最终吞并,清政府仅仅采取延宕之法是有深刻原因的。
(一)伊犁交涉对清政府的牵制
1871年7月,沙俄利用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侵略新疆所造成的混乱状态,以“安定边境秩序”为名,悍然派兵侵占中国的伊犁及其周边地区,屠杀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清政府多次向沙俄交涉,均无结果。1875年,清政府决定派左宗棠率兵入疆,平定叛乱,收复失地。清军入疆后,先后收复了乌鲁木齐和南部边疆地区。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清政府再次要求沙俄归还伊犁,而沙俄却提出各种无理要求,拒绝归还。
中俄关于伊犁问题的交涉直接影响了清政府对琉球问题的态度。晚清政府“恐怕日本与俄国勾结,事情更加不好办”[4]185,等等。1880年11月11日,李鸿章在奏折中提出:“日本公使六户玑屡在总理衙门催结琉案,明知中、俄之约未定,意在乘此机会图占便宜……今则俄事方殷,中国之力暂难兼顾,……矣俄事既结,再理球事,则力专而势自张。”[5]39满族重臣奕“揆诸现在事势,中国若据日本太甚,日本必结俄益深”[3]179。惇亲王奕誴等则“恐日本与俄相要结,事益棘手。”[3]181
晚清内部更有甚者提出联合日本抵制俄国的建议,如张之洞在奏折《谨陈海防事宜折》中就主张“日本宜连和以伐其交。俄人远来,专恃日本为后路,宜速与联络,彼所议办商务,可允者早允,但得彼国中立,两不相助,俄势自阻。”[6]不仅如此,当时的社会舆论也有这种思想,譬如1880年3月18日《申报》刊发社论文章《中东合从说》,即力主放弃琉球以换取中日同盟,社论说:“亚洲之地中东两国实有守望相助之势,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中东之谓也。两国势合则足以御外侮,而亚洲之大局可以保全,两国不相能则势分,而他人得以乘间而入,此固大势之彰明较著者也。……今日中俄有决裂之形,中东尚无祗格之势,乘此时也,各剪除其小忿而和衷共济,其势尚足以拒俄……舍琉球而不争,在中东不过稍失体面,而于全局尚无大碍……嵩目时艰之士莫不欲中东之合力以拒俄,勿以区区琉球之事为嫌而置亚洲全局于不顾。”[7]正因如此,中俄伊利交涉严重影响了清政府对待琉球问题的态度,使得清政府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处理琉球事件,致使日本能够步步得逞,而清政府只得拿出一个延宕外交,以期此后有回旋的余地。
(二)晚清政府国力衰弱的无奈选择
长期以来,清政府把琉球视为四个主要藩属国之一,这种宗藩关系也得到了西方认可,面对日本的挑衅,正忙于处理中俄伊犁问题的清政府本意是让此事有所延拖,以待日后腾出精力以期保住宗主国地位。但清政府此后长期面对却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之图,疲于应付,再加上日本国力的不断强大,最终致使琉球问题不了了之。
清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应对,也是清政府自身实力的反映,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统治阶级内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运动,但由于洋务运动自身的局限性清政府并没有因此真正强大起来。而与中国面临同样问题的日本却在明治维新运动中不断强大起来,日本的明治维新从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被称为明治维新先驱的吉田松阴,早在1855年就提出,要“蓄养国力,割取易取的朝鲜和中国东北”“收琉球”“取台湾”,把“失之于美俄者(指被迫与美俄签订条约),取偿于朝鲜和中国。”[8]6深受吉田松阴思想影响的明治政府,在成立之初就有意要把吉田松阴的理论付诸实践。此后便形成了向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吞并琉球是其向外扩张的目标之一。
对于日本的挑衅,晚清政府在左右摇摆之后是要决意保住琉球的,以期保住自己的宗主国地位,晚清重臣李鸿章在上书朝廷就指出“臣思中国以存琉球宗社为重,本非利其土地”[3]184。因此,1879年当日本根据格兰特的建议,提出“分岛改约论”时(即将琉球北部9岛和中部11岛归日本,南部16岛归中国),清政府予以拒绝。晚清之意不是要将琉球的南岛划为中国,而是为了保住琉球国的地位,但迫于自己的实力以及日本的咄咄逼人之势,清廷既无法放弃宗主国的颜面任凭琉球灭亡,又无力征伐阻止,最终决定采用延宕之法也是迫于形势的无奈选择。
(三)晚清政府一贯求和外交的延续
面对日本对琉球的吞并,一部分人是主张强硬的,如奉谕和日本就琉球问题进行交涉的何如璋,就希望用强硬的手段保住琉球国的独立地位。1878年5月29日,他在给李鸿章的信函中谈了自己的看法:“阻贡不已,必灭琉球;琉球既灭,行及朝鲜。否则,以我所难行,日事要求,听之,何以为国?拒之,是让一琉球,边衅究不能免……况琉球迫近台湾,我苟弃之,日人改为郡县,练民兵;琉人因我拒绝,甘心从敌;彼皆习劳苦耐风涛之人,他时日本一强,资以船炮,扰我边陲,台澎之间,将求一席之安不可得。是为台湾计,今日争之患犹吁,今日弃之患更深也”[3]154。他从中国的地缘安全考虑,认为对琉球“不得不争”,甚至是采用武力。随后何如璋又上书总理衙门“为今之计,一面辩论,一面遣兵舶责问琉球,徵其贡使。阴示日本以必争,则东人气慑,其实易成,此上策也。”[9]但清政府并无此意图,特别是对晚清外交有重要影响的李鸿章更是不主张对日采取武力,李鸿章在回复何如璋的信函中其对琉球问题的态度就是:“琉球朝贡,本无大利,若以威力相角,争小国区区之贡,务虚名而勤远略,非惟不暇,亦且无谓。”[3]155在他看来琉球问题就是与日本争贡,琉球离中国太远,不必去和日本争夺。对于何如璋派兵的主张,李鸿章认为,“遣兵舶责问,及约球人以必救,似皆小题大做,转涉张皇”[3]157。地方实力派左宗棠在一封关于琉球问题的奏折中也认为,琉球在经济上贫困,土产也远逊日本;在政治上不敢开罪日本,因与日本岛屿相连,地势相迫,成为甥舅之国。结论说,日本兼并琉球亦在意中,中国可置之不论[10]。他的奏折附和了李鸿章的主张。
但随着中日在琉球问题交涉的增多,清政府逐渐认识到琉球不仅只是朝贡之争,还关系到宗主国的颜面问题,其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李鸿章上书朝廷:对于琉球,“中国以体统攸关,不能不亟与理论。今则俄事方殷,中国之力暂难兼顾;且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则大受其损,拒之则多树一敌,惟有用延宕之一法,最为相宜。”[5]39李鸿章意图明显,主张用拖得方式,等待时机予以解决,这样既保住了清政府的宗主国颜面,又不采用武力的方式,清政府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同意用延宕之法。
(一)促使清政府出现防日思想
琉球问题,也让清政府对日本有了一个重新认识,“中国则懂得了日本之不可等闲视之”[11]同样也刺激了洋务派加强军事建设的危机感,文祥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就说:“夫日本东洋一小国耳,新习西洋兵法,仅购铁甲船二只,竟敢籍端发难;而沈葆桢及沿海疆臣等佥以铁甲船尚未购妥,不便与之决裂,是此次迁就了事,实以制备未齐之故。若再因循泄沓,而不亟求整顿,一旦变生,更形棘手。”[12]丁日昌也在奏折中指出“日本倾国之力购造数号铁甲船,技痒欲试,即使日本能受羁縻,而二三年内不南犯台湾,必将北图高丽。我若不亟谋自强,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3]内阁学士梅启照查也认为“日本疆域只敌中国两省,据上海、烟台、天津皆对岸,轮船一二日可到。其国小而民贫,其军日习武事揆诸远交近攻之义。……旧年擅废琉球,今且窥伺高丽。”[14]虽然晚清洋务运动的强军计划并非完全因为受琉球事件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清政府。
(二)刺激了日本扩张的野心
日本在进行明治维新的同时,就制定了向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被称为明治维新先驱的吉田松阴,早在1855年就提出:日本不仅要“开拓虾夷,收取琉球”,而且要“取朝鲜、掠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以固退守之基”。从而做到“在交易上失之于俄美者,在土地上取之于亚洲”[15]。明治维新后,日本随着国力发展的同时也迈开了其向外扩张的步伐,而清政府的不断退让也让日本产生了轻视中国的心里,从而刺激了其向外扩张的野心。1874年清政府在签订《北京专条》中做出妥协,承认日本侵台为“保民之举”,“日兵归国,行凯旋礼。进从道(西乡从道,侵台总司令)爵。盖自是益轻中国矣”[16]。英国人李欧尔卡克在他的传记里这样说:台湾事件是中国“向全世界登出广告,说这里有个愿意付款但不愿意战争的富有的帝国。”[8]106恭亲王奕也说“日本持其诈力,雄视东隅。前岁台湾之役,未受惩创。今年琉球之废,益张气焰。臣等以事势测之,将来必有逞志朝鲜之一日。”[17]后来有人就说:“综计中日交涉以来,于台湾则酬以费,于琉球则任其灭;朝鲜壬午之乱,我又代为调停,甲申之役,我又许以保护。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贻患,以至今日,夷焰鸱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可不虑哉?”[18]
(三)中国的宗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对于琉球问题,清政府提出的延宕外交是有自己考虑的:一方面,通过拖延来积蓄力量,等待最佳时机;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不承认日本吞并琉球,为日后解决留下契机。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自身因素,延宕外交没有下文,日本得以最终吞并琉球,致使中国对琉球的宗主权名存实亡[19]。宗藩关系曾经是清朝守驭四方、显示强国风范的一种标志,也曾是维护亚洲稳定秩序的重要体制之一。这种相对平稳的局面随着日本对琉球的占领开始解体,虽然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日本吞并琉球与列强觊觎我国边疆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此后列强相继开始对中国边疆藩属国的侵略无疑受到了日本吞并琉球的鼓舞。
[1]李建权.李鸿章与晚清对日外交[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26.
[2]李鼎元.使琉球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
[3]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卷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杨公素.晚清外交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孔昭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四辑(73)[M].台湾:大通书局,1984.
[6]张之洞.张之洞全集:第一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51
[7]中东何从说[N].申报,1880-03-18.
[8]井上清.日本的军国主义:第二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9]梅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大埔县何如璋研究会.梅州文史:第六辑[M].广东省梅州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1987:83.
[10]董守义.李鸿章传[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6:307.
[1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48.
[12]故宫博物院.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98卷[M].北京:故宫博物院,1930:41.
[13]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394-395.
[14]张侠,杨志本,罗树伟,等.清末海军史料:上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19.
[15]米庆余.明治维新[M].北京:求是出版社,1988:229.
[16]胡寄尘.清季野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5:9.
[17]故宫博物院.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卷[M].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32.
[18]中国史学会.中日战争:第二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624.
[19]钱文华.清政府弱化琉球宗主权的历史考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46.
(责任编辑:李继高)
The Qing Government's Delayed Foreign Policy of the Ryukyu Affai
WANG Zong-y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Shaanxi)
The 1870s,Japan started the program of Annexation of the Ryukyu after the Meiji Reformation. Because the Qing government were negotiating with Russia,the Qing government took delay diplomacy in order to keep their sovereign status.The Qing government had no energy against the Japanese due to the invasion from other countries.Japan annexed the Ryukyu at last.This incident had greatly stimulated the outward expansion of Japan's ambition,while allowing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had a re-understanding of Japanese.It was also the mark that the suzerainty of China was beginning to lose.
the Qing Government;the Ryukyu Affair;Delayed Foreign Policy
K256
A
1674-0033(2015)01-0053-04
10.13440/j.slxy.1674-0033.2015.01.013
2014-12-21
王宗运,男,陕西柞水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