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以谢昭新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教材为例

2015-04-11 15:05鲍远福意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材教育

鲍远福,张 意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大学语文》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以谢昭新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教材为例

鲍远福,张 意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大学语文》是高校面向非中文类的其他专业所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教程。随着教育界对语文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的日益重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教学观念、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也日益被提上日程;而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也成为学术讨论的热点,谢昭新教授等人主编的《大学语文》就是应时而生的此类教材之一。

《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它的开设,对于提高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和语言文化水准、培养他们的科学认知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陶冶美好情操和提升思想境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解放前在我国各高校已普遍开设,是大一学生的必修课。1952年,在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时,很多综合性大学被拆散,因此,“大学语文”不仅在理、工、农、法、商、医等院校不再开设,甚至在少数文理合校的院系里也没有了踪迹。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导重新开设大学语文,使之成为自学考试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用优秀的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上世纪80年代初,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等数十所大学召开了“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经会议倡议和争取,“大学语文”课程在80年代中期得以重新开设。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包含三部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文素质。“大学语文”是大学

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课程,它集教育性、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以汉语言教学为载体、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精髓,对理工类大学生全面提高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怀尤为重要。

“大学语文”开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然而与其应该取得的成绩和学界对大学语文的期待相比较,这种影响和相应的发展微乎其微,大学语文的教育现状和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光明日报》“光明视点”栏目曾刊文描述过大学语文教育的“尴尬现状”:“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目前,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尴尬现状表现在:一是整个社会大环境没有对大学语文引起足够的重视,关注大学语文教育现状的人局限于语文教育界和一小部分关注中国语言文字命运的有识之士。直到2006年底,教育部才召开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①[P65~67]会议建议全国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语文课,以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虽然会议开得轰轰烈烈,但只是“建议”,自主权还在高校自身,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开设;意识不到或遇到阻力,就不开设,至于那些因生源不足而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其开设就更加得不到保障。

二是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开设情况令人堪忧。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是在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后才被列为大学本科及专科各类自学考试必考的公共课程,其接受者主要是自考和成教考试的学生,很多高校并未针对全日制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还有为数不少的各类全日制高校,或者因课程地位不明确,或因师资力量不足,至今没有开设过这门课程。

三是在已经进行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材安排还是师资力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总体教学质量不高。据统计,“大学语文”的教材版本多达数百种,数量上“百花齐放”,内容上却没有“百家争鸣”,更多的是延续高中语文教学,应试教育色彩浓厚,不能感染学生,这种“各自为战”状况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也让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目前,高校中为非中文专业学生使用的《大学语文》课本存在很多弱点:首先是选文老化陈旧,缺乏对现代生活的关注;其次是以爱国、励志等思想内容作为编选原则,说教色彩严重,降低了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兴趣;再次,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学历层次和学缘结构不合理,使得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的保障,对照闻一多、朱自清等知名学者教授一年级国文的事例,当下的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及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状更加令人堪忧。

二、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三十多年来,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各高校大学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也提出了很多应对策略,其中包括所谓的“大语文”教育理念等,我们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我们合作编写谢版《大学语文》教材的体会,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在内涵建设上,确保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文学性、教育性与知识性

首先,要把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和当代学术热点、青少年所关心的兴趣点以及当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古今打通,中西融合,以我们当代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品味文本,而不能用固定僵化、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来教授大学语文。其次,在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上努力营造一种物我交融的诗意审美空间,使文学自身的美感形式与内容深深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我们可以通

过《大学语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唤醒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充分发掘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美、语言美、构思美、艺术美,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这些美感。②[P128~129]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美感因素,训练学生对文学话语的感觉,指导学生把握语言的美感、美质,让学生找到篇章中的情感沸点,在反复的阅读和体验中审视文学的意境与韵味,在美感的陶冶下体味语言组织的韵律感、节奏感。让这无所不在的美给学生感性上的愉悦,使学生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自觉自愿地学习大学语文。再次,加大力度让学生融入课堂,融入对于人文知识和素养的提升中。大学语文的课堂不应是“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展示所有学生个性的舞台,教师应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带着疑问和兴趣探讨性学习;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大学语文的教学还应体现一个“活”字,那就是活泼、灵活与生活,课堂气氛要活跃,学习内容要灵活,学习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体验生活。

(二)积极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的修正、更新与改革

对于当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有人将其归纳为“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和静态化”四个方面。③[P131]如果这种单一、保守、僵化的教学方法不得到有效的变革,大学语文课就无法摆脱高中语文应试教育的固定死角,也无法真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我们认为可以尝试建立一种多层次、多渠道、开放性和立体化的教学体系,既不独尊某个固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不迷信所谓“新思维”,而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本位,以独立人格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熏陶为目标,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寻求多种方式,活跃大学语文课堂气氛。

首先,以吸引学生的互动为旨归,采用讨论式、研究式、参与性、合作性和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定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参与研讨,例如,要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月亮意象,可以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搜集关于月亮的描写,然后进行甄别、分类、比较、归纳、总结并给出参考性的思考意见,这样,通过一个主题,就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中去。这个模式可以概括为:分组搜集资料——分组概括——集体讨论/辨析——归纳异同——得出结论;另外,研究性参与的模式可以概括为:范文的精读/细读——理论阐释——还原作品细节——找出一般性规律——观点总结。

其次,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影像教学资源的优势,拓展、丰富和延伸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如利用电影、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以及网络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拓展视野;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光、电、影效果全面地传达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灌输,使课堂有声有色,教师要想完整传达授课的意图,就要迅速实现从“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向“计算机+大屏幕+移动终端”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他们习惯于用新媒体(电影、电视、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来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再次,更新教学理念,在第一课堂之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甚至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第二课堂”指各种课外活动,包括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平台开展的图书推介、影视展映、演讲辩论比赛、读书征文、兴趣小组和网络互动活动等等,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突显自己人文素质的平台,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的氛围。“第三课堂”则指网络课堂。即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移动数字媒体终端,加强学生间的“在线学习”交流,使得大学语文的影响力能从现实世界延伸到虚

拟世界。④[P92~94]

(三)建立一种开放式、立体化和综合性的现代考评体系

以“突出个体性、创新性和个性化”的考评原则制定考核方案,不再将“大学语文”仅仅当作拿学分为目的的考核课,而是建立一种全面合理的考评体系,即:1.课堂随机抽查,当即评分,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式随机答问、基本技能表现和人文素质养成等方面。2.作业检查,根据完成情况评分,重点放在学生必须完成的记诵、熟知和理解方面。3.根据分组互动、集体研讨中的表现评分,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度、创新度及其与同学协调配合程度等方面。4.把课堂管理同个性化考核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勤务情况等方面。5.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同考核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学生的思想、品行和个人修养等方面。6.适时有效地开展考试方法改革,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局面,重点在于检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上述考评体系的改革,可以大大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参与度、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同时,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和成绩评定也基本实现个性化、即时化和定向化,克服了以往那种一张卷纸定成绩、对学生个性和特长茫然无知的考评体系的弊端。⑤[P84~86]

三、《大学语文》教材的体例探索与特色

基于对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出路的思考,结合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实际,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尝试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并将改革的思路、设计、范例和心得凝练为教学成果,发表和出版相关教材、论文,制作了视频教学资料,还将配套资源(教学大纲、课程设计、试卷/试题库、参考资料等等)上网,供学生课下学习,构建了一整套的教学组织体系。在此背景下,由安徽教育出版社策划,谢昭新、张器友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是针对我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课程教学特点的改革成果。该教材历经两年多的调研、讨论和精心编撰,2010年8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是高等教育委员会语文教育委员会规划教材,自面世以来已在安徽新华学院等省城多所民办本科高校使用,该教材因体例新颖、选文规范、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课后练习设计合理、自学导航模块操作性强等特点而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谢昭新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以下简称“谢版《大学语文》”)充分结合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认知特点、思维方式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及教学改革思路,在编写体例和结构布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谢版《大学语文》从科学性、规律性、特殊性的视角出发,确定了编写原则,并旗帜鲜明地凸显了自身的特色,即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突出文学性,以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标准,遴选文学经典;强调教育性,注重对学生人格品性和为学做人的教育和培养;突出实用性,面向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院校学生,着重于对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言语交往能力的培养。⑤[P84~86]

谢版《大学语文》教材全书分为四编:社会篇、人生篇、自然篇和写作篇。前三篇选取古今中外经典美文近百篇,择其辞章语句、谋篇布局、艺术美感、思想价值、文学底蕴之精要而释之,兼顾文本所涉审美理想、人生意趣、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等丰富内容,主要以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文学素养、陶冶美好心灵为主旨;写作篇重点介绍毕业论文、演讲稿、述职报告、求职信、工作总结等常用文体格式规范、写作要旨,增加了针对性很强的实训操作环节,旨在培养大学生应用写作与表达、社会交往与言语交际能力。

从教材的内容上看,谢版《大学语文》在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文学选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应用文写作”部分的实训指导内容,将文学素养的培养和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熔于一炉,最大限度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与写作兼顾,示范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便于授课和自学,也可以作为一般的文学普及读物。谢版《大学语文》还改变了传统《大学语文》教材偏重古代文学的倾向,大胆地删减了与中学语文教材相互重叠、学生比较熟悉的选文,增加了一些其他版本大学语文教材未能选入的经典范文,使教材包含的信息量得到充实,在内容安排上更趋于合理、完善。

编排体例上,谢版《大学语文》有意“模糊”了文学体裁的界限,以文学作品的发表时间为经,以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内容和主题思想为纬,建构了一种立体多元、兼容并蓄的选文规范体系,重点选录文学成就较高、艺术特色鲜明、思想内容具有时代性、语言文字规范易读的经典作品,这样的编排既便于教师示范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做甄别学习,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学生在相同的文学主题和思想内蕴中学习理解体裁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学精品。

综上所述,谢版《大学语文》教材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为授课对象,紧密围绕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需要的主题,在体例编排和内容设计上“大学语文教育从情感、道德、责任感和价值观方面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⑥[P349]因此,教材在编排体例上对传统《大学语文》教材有所突破和创造,力求以最有效的形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目前,这种体例已经接受了具体教学实践的不断检验,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逐步完善。

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写道:“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面对当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身为一线教师,我们不禁为永葆“汉魂之不朽”而忧心,然而可喜之处在于,语文教育界的大声疾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响应。我们也愿这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之路能够越走越宽,并通向素质教育遍地开花的美好未来。

注释:

①陈志国.关于高校开设大学语文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②宫燕美.大学语文教学的观念转变[J].云梦学刊,2007(1).

③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④邱丽梅.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

⑤张静文.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1).

⑥谢昭新、张器友.大学语文(修订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1]邢宇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4-02-13.

[2]谢昭新、张器友.大学语文(修订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3]谢昭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责任编辑:彭琳)

鲍远福(1983-),男,安徽六安人,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教学和研究;张意(1982-),女,安徽安庆人,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学秘书,讲师,硕士。

本文系安徽新华学院校级重点教研项目“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0 jy014)。

2015-01-07

H09

A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教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