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国家主义派(1924-1930)研究综述

2015-04-11 11:56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国家主义思想研究

曾 科

(深圳博物馆,广东 深圳 518026)

新世纪以来国家主义派(1924-1930)研究综述

曾 科

(深圳博物馆,广东 深圳 518026)

新世纪以来的国家主义派研究突破了以往革命史的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内容和视角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家主义派的文化思想和教育思想、国家主义派思想的来源及形成过程、国家主义派与其他政治派别之间的互动以及国家主义派重要人物的个案分析,集中反映了新的研究动向。今后的研究在史料搜集等方面尚有突破的空间。

国家主义派;曾琦;革命史范式;话语分析

国家主义派,又称醒狮派,是时人对《醒狮周报》(1924-1930)作者群的称呼,主要包括曾琦、李璜、余家菊、陈启天、常乃德等人。学术界对国家主义派的研究起步较早、著述较多。国内最早发表的以国家主义派为题的论文,是1965年李义彬撰写的《国家主义派的形成及其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反动活动》(《历史研究》1965年第5期)。论者认为国家主义派的诞生是为了适应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反革命的历史需要而出现的,在历史上造成了破坏国民革命、抵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消极影响。这篇论文从国家主义派的阶级属性立论,侧重对其“反共”行径的揭露和批判,行文中随处是“反动”、“反革命”、“反人民”等字眼,为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研究立下了典范。同类研究还有张声卫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历史教学》1979年第10期)、赵德教的《国家主义派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反革命活动》(《史学月刊》1982年第2期)等十几篇文章。1993年出版的首部中国青年党研究专著《中国青年党在大陆和台湾》(周淑真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对国家主义派的阶级属性作出了重大修正,认为国家主义派不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而是“小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然仍属于这一研究典范。

2000年以来,国家主义派研究不断升温,出现了两部专著(由博士学位论文改编而成)、四篇博士学位论文、十篇以上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多篇期刊论文。这些著述大多突破了阶级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主题、视角等方面拓展和推进了国家主义派研究。

1 文化、教育思想

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国家主义派的政治思想。新世纪以来,国家主义派的文化思想与教育思想受到了论者的广泛关注。敖光旭《1920-1930年代国家主义派之内在文化理路》(《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一文细致考察了国家主义派的文化思想,认为国家主义派总体上持“文化类型说”(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类型)以抵抗西化派的“文化优劣说”(中西文化处于进化程度上的不同阶段),同时指出国家主义派的文化思想在1920-1930年代经历了由文化保守主义向文化激进主义转向的过程,促成此种转向的动力机制(作者称之为“内在文化理路”)分别是玄学与实证科学、固守传统与借法西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内在矛盾。郑大华、曾科《论20年代醒狮派的文化保守主义》(《聊城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从“国性观与整体性的文化观念”、“文化与国家”、“伦理革命与新道德的建设”等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家主义派的文化思想。

杨思信在论文《对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历史考察》(《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中首次提出并界定了“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概念,“所谓国家主义教育学派,是指活跃于1923-1927年,以余家菊、陈启天、李璜、左舜生、杨效春、曹刍、古楳等人为代表,以国家教育协会为核心团体,以《中华教育界》、《国家与教育》周刊及《醒狮周报》为主要学术阵地,信仰与鼓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批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该文首先考察了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兴起过程及其人员构成,然后着重分析了它在192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在宣传与组织上,国家主义教育学派所创办的《中华教育界》、《醒狮周报》与《国家与教育》等刊物,及其所创立的爱国青年社、河南收回教育主权促进会与中华教育主权收回运动同志会等社会团体,对192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家主义教育学派与教会教育论者展开激烈论战,有力地驳斥了后者对收回教育权运动的诘难;国家主义教育学派所提出的收回教育权的具体办法,为政府最后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为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核心人物,陈启天、余家菊等人的教育思想受到了论者的广泛关注。肖海燕《陈启天与20年代中期收回教育权运动——兼谈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历史教学》2009年第2期)一文,通过对陈启天由非难基督教、到反宗教教育、进而主张收回教育权的思想发展轨迹的勾勒,动态地展现了陈启天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形成、发展和不断丰富的历史过程。同时考察了陈启天对192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历史贡献,认为陈启天充分利用《醒狮周报》和《中华教育界》两大舆论阵地,系统地建构了国家主义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指导促成了教会教育的中国化。陈启天的国家主义教育理论蕴含着国家富强与民族文化的双重关怀,其收回教育权思想是对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的双重回应,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余子侠、郑刚《余家菊国家主义教育思想论析》(《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细致考察了余家菊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原因与主要内容,认为近代中国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以及五四以来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余家菊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其内容涉及到教育主权、教育宗旨、教育程序、教学内容、教育行政、教育督导等多个方面。闻洁的硕士学位论文《余家菊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探析》(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创获之笔在于细致分析了余家菊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指出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教育思想及中国传统儒家忠孝节义、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对余家菊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从政治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学理层面对余家菊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本质、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作出了较全面的评价。周慧梅、王炳照《国家主义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余家菊〈中国教育史要〉述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指出了以往论者所忽略的一个重要现象: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是余家菊建构其国家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方式之一。以1929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要》为例,该书的“编撰指导思想、原则、体例、内容,以及对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的取舍和评价标准,与国家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是非常一致的,甚至可以说,余家菊通过‘反观以往之历史’的方法探寻国家主义教育的历史渊源和依据,又以国家主义教育观点去解读和诠释中国教育的历史发展”。该文将余家菊的学术研究与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为推展余家菊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关于余家菊教育思想的著述还有张雯雯的《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颜蒙莎的《余家菊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王雅芳的《余家菊和森有礼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以及粟高燕的《论全球化背景下余家菊民族性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理论月刊》2007年第3期)等。

2 人物研究

以往研究较少对国家主义派作人物个案分析。新世纪以来,关于国家主义派主要人物的个案研究受到重视。张少鹏的硕士学位论文《北伐前后曾琦与国民党的分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是关于国家主义派核心人物曾琦的一篇力作。作者以五四至北伐时期曾琦的思想变迁为主轴,重点分析了曾琦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认识,认为曾琦等青年党人与国民党既有合作的基础,又有分道的必然,而合与离的抉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两党“在民国政治领域的相互地位和民国政治空间给国、青两党的生存所带来的机遇”。康之国《曾琦国家主义思想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是一部系统研究曾琦国家主义思想的专著。作者着重分析了曾琦由早期爱国思想向国家主义思想演进的过程,指出欧洲国家主义思潮、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以及晚清的民族主义思想构成了曾琦国家主义思想的渊源,并注意到曾琦国家主义思想与欧洲国家主义思想的异同:“首先,二者的共同之处表现为两点:第一,强调了反对外来侵略,要求国家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第二,突出了反共反社会主义苏俄的内容。其次,二者的不同之处表现为:第一,曾琦国家主义主张中并没有宣扬对外侵略性;第二,曾琦国家主义主张能够与本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没有对欧洲国家主义的简单照抄照搬”。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辟有一节,专门研究少年中国学会时期(1918-1925年)李璜的非基督教思想。作者指出李璜非基督教思想来源于留法期间“对法兰西文明之自由平等博爱的感受及中法两国宗教现状之比较”,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以社会主义理论反对宗教。第二,以民主主义理论反对宗教。第三,运用社会学方法探求宗教的社会根源。第四,倡导国家主义的教育,反对教会教育。

台湾学者陈正茂在《中国青年党研究论集》中自述其研究旨趣在于“展开对其重要党人在政治、教育、史学、文化或思想史各领域的参与探讨,以期对青年党或青年党人的历史角色,可提供一个更宽阔视野的历史图像和同情的理解”。论集收录有四篇国家主义派主要人物研究论文。《曾琦与民国政治》一文,就曾琦与少年中国学会、五四运动、勤工俭学运动、中国青年党、国家主义、共产党、国民党等七个层面,来探讨曾琦与民国政治的关系。另外三篇论文《常燕生教育思想初探》、《左舜生之史学特点与贡献》、《李璜的政治初航(1919-1923)》,分别论述了常燕生的教育思想、左舜生的史学思想以及五四前后李璜的政治活动。陈正茂在《传记文学》发表的《同为“北大人”——记胡适与李璜的情谊》,考察了李璜和胡适之间的往来和互动,认为两人同为“北大人”,在学术上胡适对李璜的史学研究方法极表赞同,李璜则十分推崇胡适的史学成就;在政治上李璜信仰国家主义,胡适信奉自由主义,看似南辕北辙,但对自由民主的追求却是殊途同归。李金强《曾琦及其<国体与青年>》(《二十一世纪》,1993年第15期)透过1919年出版的《国体与青年》来探讨曾琦民族主义思想之发端、形成及特征。该文通过考察清季民初曾琦的政治活动来交代《国体与青年》的撰写背景,指出“曾氏于辛亥革命前后,受到清季革命风潮之刺激,投身四川辛亥光复活动及二次革命,并且经营报业,参加民初国会议员初选等政治活动;在革命时代风潮之影响下,关心国事,终于在其青年期孕育出爱国、救国情怀,遂使其置身于二十世纪中国民族主义者之行列,并在民初日本侵略的背景下,确立其民族主义之思想体系”。同时细致梳理了《国体与青年》一书的主要观点:第一,国家兴亡责在青年;第二,建国方向肯定共和;第三,国耻增加,主权日丧。最后揭示了曾琦的民族主义思想处于近代民族主义由“汉满对立及排满”之“辛亥型”向“全民性外抗强权”之“五四型”转变的重要位置。

3 党际关系

关于国家主义派与其它政治势力的关系,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国家主义派与中共的论战。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则拓展到了国家主义派与国民党、研究系、自由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一九二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以近代革命话语的演变为基本脉络,侧重比较1920年代三大革命政党“革命”话语(即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之间的异同,强调三大政党对“革命”话语的争夺和利用,充分展现了“革命由过去的一党独导发展为多党竞举的局面”,以及“革命”与“反革命”话语被建构为圣魔两立的过程。敖光旭《国家主义与“联俄与仇俄”之争——五卅运动中北方知识界对俄态度之解析》(上、下)(《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2008年第1期)运用大量报刊杂志重现了五卅运动期间北方知识界“联俄与仇俄”之争的复杂情况,指出国家主义是这场争论中的主旋律,“研究系、无政府主义者、国民党右翼知识分子,以及相当部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国粹主义者,在对俄问题上与国家主义者逐渐合流”。敖光旭《1920年代国内蒙古问题之争》(《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4期)一文,结合“一战”后民族自决思潮兴盛的时代背景,研究了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国家主义派、国民党、中共以及研究系)围绕蒙古问题所展开的笔战,认为各方在蒙古问题上的歧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民族自决”及其基本范畴的不同阐述。张少鹏的博士学位论文《民初的国家主义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2005年)长于社会史分析,研究内容覆盖了国家主义派的组织发展、思想理论、政治理念以及党际互动,细致描述了国家主义派的组织活动,以及国家主义派与其他政治派别(研究系、国民党、共产党、军阀)之间的互动,尤其是着力分析了国民党“清党”之后国家主义派的生存困境及其依附军阀、发展军事的活动。朱其永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派与马克思主义者的论辩,认为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国家认同和阶级认同问题,指出国家主义派以追求民族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富强为目的,强调“外竞”,马克思主义则以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认同和阶级解放为目的,侧重“内竞”,双方各执一端,却都没有把“外竞”与“内竞”统一于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历史实践中。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从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的角度将国家主义派的国家主义、国民党的“国族主义”、中共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主义”视为三种不同的中华民族自觉理论,认为国家主义的特点是将疆域意识、民族文化、民族情感融入国家概念中,“不仅可以使国人尤其是汉族民众原本模糊的国家意识通过民族感情、历史与文化来使之具体化,又可以使模糊的民族意识通过国家的确定而强化。这样,爱国就不仅仅需要国民的政治热情,也有了自然、亲切的感情基础”。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是一部系统研究少年中国学会的专著。该书着重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学会历史上持续始终的关于‘主义’问题的争论,二是导致学会后期的思想斗争加剧并使学会最后分裂的围绕国家主义的激烈论争”。作者通过细致考察少年中国学会的各界年会及其会务报告,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对于第一个问题,作者认为“这个‘主义’之争指的应该是,是否要信奉并标明一种政治上的‘主义’,改造中国应该靠政治革命还是社会改良,知识分子应该坚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还是要认同、皈依一种主义,少年中国学会应该积极介入政治斗争,还是坚持学术研究和社会改良运动”,从而有力地修正了以往那种“把这个主义之争说成是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争论”的观点。对于第二个问题,作者认为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围绕国家主义展开的思想论争“有一部分是在‘少中’会内进行的,有一部分是在会外进行的;有一段时间是在会内进行的,但发展为政党间的对立和斗争这是在会外的事”,从而驳斥了以往那种“认为国家主义、共产主义之争始终存在于少年中国学会的几乎全过程”的观点。该书对少年中国学会“主义”之争的研究,从某个侧面展示了国家主义思想在少年中国学会时期颇为复杂的发展情况。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立足于媒介报刊与社会思潮互动的角度,细致考察了《少年中国》月刊与五四工读互助主义思潮、非基督教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以及社会主义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学术界对少年中国学会时期(1918-1925)国家主义派思想与活动的认识。如作者在分析《少年中国》月刊与社会主义思潮的互动时,较为细致地考察了国家主义派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认为曾琦、张梦九、李璜等国家主义者“对于社会主义尤其是俄国革命大致持保留态度,表现出对苏俄革命与社会主义的感情上的反对与学理上支持的矛盾心理,但反对社会主义行之于现在的中国,则是一致的”,并举李璜为例,指出《少年中国》月刊对于社会主义的研究与介绍具有“从欧洲(尤其是法国)直接输入”、“从社会学角度切入”等特点与贡献。又如作者在分析《少年中国》月刊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互动时,分别从“早期会员对于国家主义的态度”、“会员教育主张中的国家主义趋向”、“学会对于国家主义教育态度的转变”、“学会办学计划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关系”等四个层面,细致描述了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在少年中国学会时期较为复杂的演变情况。

4 思想渊源

对国家主义派思想的渊源进行深层次梳理,是新世纪以来国家主义派研究的一大亮点。孙承希在博士学位论文《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复旦大学历史系2002年)中细致梳理了西方国家主义的思想史脉络及其在近代日本的发展演变,指出“德国费希特的文化民族主义与黑格尔的国家有机体说,日本加藤弘之的进化主义与西村茂树的国民道德理论”都对国家主义派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产生过重大影响。高力克《中国现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德国谱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认为清末民初的梁启超、五四后期的国家主义派以及抗战时期的战国策派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国家主义思潮的三个阶段,对德国国家主义的借鉴与接受则是贯穿于这三个阶段的一条线索。以国家主义派来说,其对德国国家主义的吸收“主要接受了费希特的抵抗型民族主义和李斯特、瓦格纳的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及俾斯麦的国家社会主义政策,表达了其振兴民族、追求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强烈政治诉求。而他们对德国式的军国主义、沙文主义和尼采的强权哲学,则持相当的警觉和批判态度”。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具体分析了梁启超对国家主义派的影响,认为“《新民说》后期具有权威主义倾向的国民忠诚共同体,民国成立以后被曾琦、李璜、左舜生为首的醒狮派接过去,蜕变为鼓吹‘民族国家至上’的右翼的国家主义”。郑大华、曾科《醒狮派“国家至上”思想的西学来源》(《浙江学刊》2013年第1期)指出醒狮派“国家至上”思想的西学来源有两条主线,一是黑格尔、新黑格尔学派的国家伦理学说,二是法国哲学家勒南的民族国家学说。陈雅琴《“新民说”中的国家主义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认为国家主义派与梁启超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延续性,主要表现为:倡导以土地、人口、主权、灵魂为国家基础的“国家观念”;强调“国家至上”原则和对国家的服从;从“求生欲望”与“自卫本能”推导出“自爱其群”的“爱国良能”。田嵩燕《国家主义派政治思想研究(1924-1930)》(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透过“民族国家建设(Nation—state Building)”的理论视角,指出国家主义派所鼓吹的国家主义“乃是一个吸纳、修正,并且糅杂了西方国家主义思想,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观念,以及中国传统儒家大一统思想的混合体”。

5 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关于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与进展,其中敖光旭等人对国家主义派文化思想、教育思想的研究,孙承希等人对国家主义派思想来源的分析,集中反映了新的研究动向。

然而,以往研究在史料的搜集与利用方面似比较局限于《醒狮周报》,而未充分利用其他国家主义刊物。事实上,除了《醒狮周报》外,国家主义派创办的刊物还有《新国家》、《爱国青年》、《国魂》、《行健》、《长风》、《长夜》、《东方公论》等。进一步收集和利用新的史料是今后国家主义派研究亟待加强的方面。

同时,尚有一些重要领域未受到论者广泛关注,比如国家主义派与其他国家主义团体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20年代是国家主义思潮风起云涌的时期,国家主义团体大量涌现,除国家主义派之外,大江会、中国少年卫国团等都是影响较大的国家主义团体。国家主义派与其他国家主义团体在政治立场、思想主张等方面的异同仍是有待探讨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地,全面考察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发展阶段,进而将国家主义派放置于这一思潮的整体发展脉络中加以审视,是非常值得借用的研究视角。

Summary of Statism Group(1924-1930)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ZENG Ke
(Shenzhen Museum, Shenzhen, Guangdong 518026,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e study about Statism Group has broken the boundaries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achieved great breakthroughs in analysis content and approach.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thinking of Statism Group, as well as its orig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ism Group and other political groups, and the case analysis of great personages, all reflect a new research trend. It seems tha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ection.

Statism Group; Zeng Qi; revolutionary history; discourse analysis

D092

A

1672-0318(2015)06-0045-06

10.13899/j.cnki.szptxb.2015.06.009

2015-06-17

曾科(1985-),男,湖南常德人,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史。

猜你喜欢
国家主义思想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思想与“剑”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执法中的国家主义立场
边疆治理现代转型: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