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2015-04-11 11:30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育课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李 旭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广东 茂名 525000)

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和高校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大学生心理困惑和心理不适现象越来越多,高校面临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对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心理自助技能具有重要意义[1]。但目前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本文拟就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在规范课程教学内容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基础上,就该课程未来的建设重点和改革方向试作分析。

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预防校园严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形势发展和学生日常管理的实际需要,国内大部分高校都陆续开设了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必修和选修课程,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过于关注学生消极心理现象的预防和干预,忽视学生积极心理特质的培养。同时现有课程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脱节,且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较为陈旧,课本内容千篇一律,严重滞后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

(二)教学方法过于呆板

当前的心理健康课教学仍以传统的理论灌输法为主,且采用公共课的形式进行大合班集中教学,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互动和交流。人的心理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现象之一,而其中蕴含的理论知识错综繁杂,课堂上单纯的书本知识传授,不但难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助人自助的心理技能,反而会使学生对课程本身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教学过程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也跟不上社会的变化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获取方式已经多元化,教学模式也已经由单纯的课堂教学向人机互动式的在线学习发展,单一化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和乏味,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重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的预警、干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改革中,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模式,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构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一)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作为心理学发展的新思潮,主张心理健康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去除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2]。积极心理学一反以往的悲观人性观,转向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这种对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关注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消极心理层面的过分关注,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应更加关注学生感恩、乐观等积极心理特质的培养,从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免疫力和对不健康心理的抵抗力。同时,在教学内容改革上还要紧跟心理学研究的前沿理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要通过案例教学、行为训练等形式,引导师生教学互动,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积极主动的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将体验式教学法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模拟场景或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和协作学习,从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承担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传授助人自助技能的任务,因此这门课程既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同时又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只有将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既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还要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课外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既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进行检验和实践有效形式。

(四)发挥网络和新媒体的作用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与全面普及,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将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当中,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形势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补充[4]。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开发和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课程自主学习平台,该平台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等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师生互动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五)提高授课教师的胜任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发挥关键还在于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授课水平[5]。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心理健康课授课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领域最新的理论成果。同时,为适应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授课教师还要主动学习和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网络工具,如微课、微信和微博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授课教师,要根据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大学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Z].2011.

[2]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1113-1115.

[3]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4]沈晓梅.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3-116.

[5]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42.

猜你喜欢
教育课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疫情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课——开学之际,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一堂书法教育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