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雪萌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清诗纪事》中的地震诗歌创作研究
蒋雪萌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清诗纪事》作为收集整理清代纪事诗歌的一部著作,所收录的诗歌内容广泛,从各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清朝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清代是一个灾害频仍的朝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文人对各种自然灾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将这些灾害付诸成文成诗的记录也逐渐增多,其中描写地震内容的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清诗纪事》;地震;诗歌
《清诗纪事》是钱仲联先生负责编辑整理的清代大型诗歌纪事文献,共二十二卷,收录7000多位诗人的诗歌,记录了从明遗民诗人到清宣统朝诗人的作品,题材甚多,涉及广泛,其中描绘各种自然灾害的诗歌较之前历朝的诗歌更加详细、具体和深刻。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首次被记录是在帝舜时期的公元前23世纪的《竹书记年》中,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书中提到“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展现了三苗欲灭时地震坼泉涌的情况。此后地震在历朝历代都有发生,但文人记录的并不多,这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认知程度有很大关系。清代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拥有辉煌鼎盛的朝代,各种制度的完备,儒学的发展,文化的昌盛,为文人志士书写记录灾异之事提供了广阔的土壤。用诗歌这一形式记录地震灾害,既真实生动地还原当时的情况,又便于广泛地传播,对后世有极大的警示作用。
总观《清诗纪事》中收录的地震诗,康熙雍正朝记录相对较多,清末时也有记录。诗人在描绘地震时,真实的描写语言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灾害的震慑力和危害力。如杨炤在《客自燕归者为余略悉地震时情形纪五绝句(戊午)》中写道:“高天忽阴惨,厚地频震荡。声如崩轰雷,势若翻巨浪。万姓房屋倾,三门城楼倒。生灵争顷刻,性命多不保。连日鼇极翻,大小四十震。天昏黄沙走,地裂黑水迸。马争出马坊,象争出象房。人亦争出屋,盗贼乘时忙。于戏通州城,荡尽如旷野。地裂人忽陷,往往骑在马”,阴沉的天、坼裂的地、巨浪袭来般的声响,迸裂的黑水,瞬间倒塌的房屋、争相出逃的人和动物,趁虚而入的强盗,来不及下马就被陷入地下的人……一幅地震实景图立刻展现在眼前,读着这些句子,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那猝不及防的慌乱带着飞扬的尘土气息扑面而来,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求生的故事。又如邵长蘅《地震诗戏傚昌黎体》:“京师地震骇厥闻,初如地底雷砏磤。又如车历辘万车轮,自西北来东南奔。顷刻簸荡摇乾坤,雷硠菈擸屋瓦翻。市韾呀咻扬嚣尘,叫号触突踣以颠”,“骇厥闻”的地震袭来,一系列动词,如“摇”“翻”“扬”“颠”的运用,真实反映了地震发生时乾坤摇荡
的景象,天与地的剧烈撼动足以摧毁人的生存意志,京师作为全国经济文化的重心,遭受如此灾难其危害性更是加倍。再如陈学洙在《书异》中说:“戊戌六月之七日,天地昏黑阳乌藏。平凉巩昌两边郡,同时坼裂成混茫。东颓西塌城郭陷,飈飞云卷尘沙扬。六县生灵不知数,忽与鸡犬俱销亡”,天昏地暗暴土扬尘,东颓西塌楼台倾覆,惨烈的情景触目惊心。读来都觉心惊肉跳,描绘出这些场景的诗人自然更加深有感触。他们有些是亲历者,“我昨扬鞭跨驴背,一路村墟记其概”,能逼真地还原当时的情景,用简洁概括的诗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向世人描述出来,有些并没有亲身经历,“昨闻平阳摇地轴,樑摧瓦裂余环堵。自辰及酉无停时,道路号泣惊聋瞽”,但通过他人描述和想象,融入自身丰富的感情,同样能将震时的呼剌剌天崩地裂大厦倾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哪种诗人,都在竭尽所能完整地展现那一幕幕人间苦难的图景。
清朝是诗歌发展的繁荣时代,“其数量之多,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代甚至他们的总和”,对地震发生时情况的真实描绘,既是对这种自然灾害的记录,也给后世留下珍贵的研究资料,诗人们强烈的济世情怀使这些记录地震的诗歌更有震撼力。
地震的可怕不只在于地震发生时天崩地裂的惨烈景象,更在于地震之后对人们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清代诗人们在真实描绘地震景象之后,对于地震造成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百姓报以悲天悯人的感怀,更加深刻地体现出他们的人道主义情怀。邵长蘅写道“死者累累三千人,通州三河嗟可怜。十毙八九离邅迍,腐尸败胔腥阓阛。半藉以藳孰槥棺,地坼水涌黑且浑。翁妪失足埋尻臀,一月不止余威殚。都人怖骇遗卧眠,白板露宿帷幕藩。讹火亟兴忧燎燔,反灰伏煤晨不餐”,累累的死者让苍天为之哀叹,腐烂的尸体散发着腥臭,遍布四野无人收,活着的人们尽管内心惊恐也只能“遗卧眠”,恐怖的景象撕扯着诗人的心灵。江闿在《己未七月廿八日京师地震纪异》中记录:“京城十万家,转盼无完垒。震荡及禁廷,摧残连堵雉。比邻哭丧亡,狼藉杂犬豕”,“通州达三河,城郭尽倾圮。庄堡瓦砾多,所向无不毁。水火更为灾,白骨沟渠委。毙者成山丘,存者愁卵累。恍惚戒终朝,啼号数百里”,顷刻间化为平地的房屋,比邻无一完整的家庭,由地震引发的水火灾难“须臾”而来,这些接踵而至的灾难给幸存的人们致命一击,化为瓦砾的村庄,道旁白骨累累阴惨惨地散在沟渠之中,没有化成白骨的尸体堆成山丘,绵延数里之外依旧清晰的哀嚎,灾民的惨烈尽收眼底。陈维崧《地震行》“相传日入星未起,可怜人命薄如纸。琅琊城外千村尽,李家庄上万人死”,“骸骨撑拄如山高,阴阴鬼怕求其曹”,一句“可怜人命薄如纸”顿时让人感觉到在面对天灾之时,人类的束手无策和软弱渺小,骸骨支撑起来山一样高,鬼见了都害怕安顿这些逝去的灵魂,人定胜天的千年古训此时失去了现实的依托。金嘉德《平阳地震阅邸报作》“婢子殉夫人,狼藉溷齿发。多钱猗顿翁,卖饼儿俱窟。有谷量马牛,何曾瘗双韈。生平睚眦仇,邂逅瞑一堨”,艰难生存下来的人们要面对更加艰难的生活,但没有几人能真正承受住所要面对的痛苦,于是有了“殉夫人”的婢子,有“睚眦仇”的人们相遇时也只默默的“瞑一堨”,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一切的仇恨都灰飞烟灭不值一提,苍凉之中透露着生存的绝望。姜宸英《哀平阳》;“十人糜烂一人活,手足断折肢撑交。须臾火起徧熸热,活者爬沙少得出。唐风耕凿三十年,周余黎民靡有孑。零丁官长亦可哀,无罪身创门户绝。四面腥风破鼻闻,独背残阳哭瓦砾”,手足断折分离,腥风吹遍四野,“无罪身创门户绝”一句是在向苍天哀鸣不公,连连厄运一次次重创着不堪一击的脆弱灵魂,活着的人唯有独身背对血色残阳为那断壁残垣而哭泣。种种地震后的惨不忍睹,激发了诗人悲天悯人的创作情怀。
鲜活的生命瞬间枯萎成白骨,强烈的视觉感冲击着身在其中和心在其中的人们,生死比照下的世间百态已经脱离了正常的轨迹,生存的意义成为人们需要寻找的人生真谛。诗人借助这种身心上的刺激倾诉内心的悲痛和期冀,可以使读者感同身受。
自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观点,并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将灾异与统治者统治相关联,此后的各朝均将灾异看成是上苍的某种指示或惩罚,至清朝,儒学愈加昌盛,文人更加将此阐发开来,朱经
《地震行》“僵尸腐骨几千人,不亚长平坑降伍。纵有一二强奔逃,蚁附豗喧畏如虎”,陈维崧《地震行》同样说道:“长平之阬四十万,积尸未必甚于此”,诗人将因地震去世的人比作长平之战坑杀的俘虏,地震的遇难者未必比当年四十万的战俘少,都是深埋地下,一是天灾一是人祸,结果相同而起源不同。“方今天子至神圣,九州四夷皆乐土”,统治者圣明的管理还会有此罹难,这显然与诗人的世界观发生了冲突,因此诗人发出“何为西北罹此灾”的疑问。结尾处“我欲乘风上叩阊阖门,试问天心嗜杀竟奚取?”虽然诗人没有得到答案,但足见时人重视天人感应说的程度。
杨素书《十一月五日纪灾道光辛丑》:“人民臲卼至斯极,禳灾到处穷牲币。或者天公抵兵劫,谶语分明徵白地。或教滕六先告凶,肃杀西方兆金气。集泽哀鸿未尽还,自秋徂冬更加厉。拥衾卧听风霰声,独对寒灯心惴惴”。“谶语分明”将灾害由人治导致表现得淋漓尽致。禳灾祈福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惴惴之心需要顺应民心的统治者。陈学洙称“吾愿圣明亟修省,施仁布义回穹苍。天人相应若桴鼓,咎徵庶转为休祥”,更是直接将“天人相应”添入诗中,告诫统治者面对地震这种“皇天示警”要“亟修省”,“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才能扫除祸患,变灾祸为“休祥”,保国家平安无恙。他们认为圣明的君主治理下就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些灾异该惩罚昏庸无道的君主。再如袁昶的《地震诗》,他在自序中说:“同治十一年,六月壬申夜,维扬地震,连延数州。先是五月甲申朔,日有食之,凡畴人推日食,非正阳之月。不为菑,故予默也。踰月复有地震之异,则为菑矣。时客扬州,作是诗”,诗人同样由天相之异推断要有大灾难,钱仲联评价说:“爽秋地震时,不仅写维扬地震事,兼亦隐刺时政。是时秉中枢者……皆非栋梁之材也。”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在描写地震灾难的时候,也在讽刺当时政治的不清明,朝廷用人的失误,才导致天灾降祸于人间。这些都是在说明只有政治清明,国家才能河清海晏。
这种将天人感应与时政相契合的创作心态,与清代诗人心怀天下的儒学思想紧密相关。从普通文人到有着一官半职的文人,忧民爱民之心时刻提醒着他们肩负的使命。他们认为,“天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谴告人君,觉悟其行,欲令悔过修德,深思虑也”。诗歌的现实功利性目的是他们创作的目标,通过对地震诗歌的书写达到规劝统治者的效果,同样激发了此类诗歌创作的动力。
灾荒诗歌作为特殊题材的一类诗歌,具有自身鲜明的艺术特征。《清诗纪事》中的地震诗歌,在语言方面以平实为主,冷峻的笔触表达的却是内心的奔腾,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堆砌的辞藻,看似平实的诗歌语言,实则蕴含着极其悲恸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是含泪而成泣血而作,蕴藉着诗人们对黎民苍生的深深忧虑和同情。在艺术形式方面,诗歌以五、七言为主,兼以杂言,五言诗歌简洁中透露悲凉的客观现实,七言则更生动具体反映真实的景象,杂言诗运用变幻的句式将诗人复杂的情感宣泄无遗。明确的叙事主题客观上奠定了基调的阴沉哀怨,种种惨烈的景象萦绕在脑海中,每读一首诗都是一次对心灵的磨炼。
清代作为中国古典文学集大成的朝代,各种文体繁荣发展,使封建文学创作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清代诗歌作为清代文学的一块瑰宝,它的昌盛也促成了灾难题材诗歌的创作。诗由心生,诗人用诗歌表达内心世界受到的感染和震撼。这些地震诗不仅从客观上描绘了当时的受灾情况,同时通过诗人的视角主观上感受地震给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规劝统治者要“施仁布义”,承载着治国思想的儒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运用。《清诗纪事》中的地震诗对于后世研究灾难文学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为近现代灾难文学的书写提供了一定的标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坚韧的民族精神逐渐成为这些诗歌的主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面对灾难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1]钱仲联.清诗纪事[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2).
[2]朱浒.二十世纪清代灾荒史研究述评[J].清史研究,2003(2).
[3](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上)[M].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97.
(责任编辑:宁沈生)
蒋雪萌(1989-),女,黑龙江双鸭山人,沈阳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4-12-30
I206.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