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简化的必然趋势

2015-04-11 10:41李尔佳
商洛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俗字字形汉字

李尔佳

(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香港999077)

论汉字简化的必然趋势

李尔佳

(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香港999077)

考古研究表明,汉字的简化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产生,且随历史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以汉字形成于生活的关联为切入点,对汉字字形随历史时期的演变加以分析,并站在当代的角度下比较分析简体字的优势,进一步说明汉字简化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语言文字进步的逻辑结果。

汉字简化;演变;汉字的文化魅力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跨入了文明的门坎,是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文字不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思想交流、文化传承和生活记录的重要媒介,且文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璀璨中华文化得以流传的重要载体。早在三千多年前,汉字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变化过程。从殷代的甲骨文到秦代的篆书,再到汉代的隶书,以及日常俗化的草书、行书。可见从古至今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简化”的现象。而且,现在推行的简化字也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笔者希望通过对汉字字形的演变,及汉字的形成与生活的关联来分析,说明汉字简化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和语言文字进步的逻辑结果。

一、汉字的简化是语言文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汉字是兼具表型、表意和表音的文字。汉代许慎有六书之说,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或用字方式。宋代郑樵在《六书略》①中也这样阐述:“六书者,象形为本。形不可象,则属诸事。事不可指,择属诸意。意不可会,则属诸声。声则无不皆矣。”可见,汉字“象”的特征,是汉字创造的根本来源。例如“木”字,甲骨文像上有枝干,下有根系的一棵树。金文、篆文

,进而演变为今天的“木”字。可见汉字起源于生活,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且在汉字的衍生过程中,字形结构与字意有着紧密的关联。这样独特且生动形象的字形,使得汉字本身就具有一种艺术美。

从另一方面来看,汉字的创造和发展还与日常生活事物密不可分。例如“鹿”字,甲骨文中是这样写的“”。不难看出,最初鹿字的形成是人们根据生活中鹿的形象创造出来的(),随后“鹿”字逐渐简化:篆书,隶书,楷书。

由上述两个事例可以看出,汉字不单单作为一个语言符号或指示存在。汉字本身的字形就独具特色,可以形象的表达其含义和特征。程祥徽指出,由于汉字具有浑厚的图画性和表意性,这种独特的造字方式和形体特征,使汉字具有了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有其艺术欣赏的价值[1]。汪学文在《论中共的文字改革》中这样写到:“中国文字,每个字有每个字的个性。每个字的结构组织,都像一个小小的建筑物,有平衡、有对称、有和谐,字与字的辨识,因此就非常有标准,特别不容易模糊”[2]。也正是因为这种表意的字形和其独具特点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其具有的艺术文化价值,使得很多人认为汉字简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缺失,是对中华文化艺术的一种破坏。然而,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很多汉字的简化并不是随便捏造的,大多数是约定俗成的。简化的汉字不仅便于书写,而且大多字形也有其特有的美观价值。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总共有324个字,其中102个字都是简化字,占总数近三分之一。另一方面,也不难发现,汉字随时间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种简化的现象。例如:“星”字甲骨文为;金文将五颗星星减去两颗,写为;小篆进一步减去两颗星星,变为;进而,以后的隶书,草书,楷书依照简化的小篆形体的星字,依次写为、、。由此可见,汉字的简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虽然繁杂汉字的字形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表意的功能,但是很多事物或现象有利就有弊。繁杂的汉字固然具有的艺术美,但是过于繁多的笔划和复杂的字形也带来书写交流上的不便。程祥徽指出,语言在发展中词汇量不断增大,进而代表这些词汇的汉字也随之增多,且笔划繁多臃肿,严重影响了汉字的实用性[1]。汉字作为一种文字语言,是用来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工具需要简便、实用、不繁琐且不难学。因此,汉字简化最主要的目的,是使汉字的笔划简化,字数减少,使得汉字的学习和使用较为简便。由此看来,汉字的简化是汉字演变的一种逻辑结果,是时代发展的一种需求。

二、汉字的简化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人识字率普遍比较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推进文化发展,大力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就成了必经之路。由此证明,简化字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因此,如何简化汉字而不失其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程祥徽指出,简化字来源于四个方面:古字、俗字、草书、当代流行的新字[1]。第一,来源于古字。胡双宝指出简体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的碑刻中,到隋代、唐代时简化字逐渐增多[3]。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②记载,宋元明清12多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竟然多达6240个,很多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例如“实”“宝”“听”“万”“礼”“旧”“罗”“会”“怜”“怀”等,共达330多个。由此可以看出,汉字的简化并不是随便删减笔划,随意的改变字形,其简化有一定的历史来源。第二,来源于俗字。谢世涯指出,现今很多的简体字,在古时民间就已经相当普遍。这些字被称为“俗体字”[4]。唐代颜元孙着《干禄字书》③和王仁着《刊谬补缺切韵》④,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例如:“营”“寿”“尽”等。这些长期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在群众中推行。既方便了日常生活中的书写和使用,又为简体字的推广带来了便利条件。第三,来源于草书,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很多大书法家在习字时,习惯性地将字体简化,这也是汉字简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途径,且使得简化字也具有其特别的艺术美感。除此之外,简化字的发展、创造、变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汪学文指出,中国汉字简化发展的演变简化了书写且普及了汉字,使得汉字的意思更加精确,也使其工具特点更加明确[2]。第四,来源与当代流行的新字。例如:网上流行的“囧”字,造型独特。这个字却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在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后来篆书中写为,和“囧”极为相似,因其特定的形态,而赋予了新的含义。

由此观之,简化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生活文化基础,并不只是随意的捏造,删减笔划而来,是有其特定的形成与发展的根据。且简化后的汉字简洁明快,容易记忆和书写,便于学习和利用。其优越性,更为符合快节奏时代发展的要求。

汉字的简化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时代在演变推进,国际社会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汉字的流传与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人中。因此,汉字想要适应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简化是其发展的必要结果且更有利于汉字的推广。其次,随着电子科技的逐步发展,书写阅读的工具也逐步电子化,较小的电子屏幕难以显示太过复杂的字形。简洁明了的简体字容易适应电子化的要求,在这样的大时代中更具其优越性。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简化字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但在当今社会形势下,简化字比繁体字更具优越性,方便交流与学习。

以上通过对汉字字形的演变,及汉字的形成与生活的关联和简体字与繁体字利弊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汉字简化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和语言文字进步的逻辑结果,应该被时代所认可。

注释:

①《六书略》,宋代郑樵撰。讲解汉字形体构造的书。收录于郑樵所著的《通志》内。

②《宋元以来俗字谱》。刘复、李家瑞编。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57年文字改革出版社重印。這本書收集了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的俗字。

③《干祿字書》,唐顏元孫撰,是收錄唐代俗文字的一部字書,對於研究近代漢字有重要參考價值。

④《刊謬補缺切韻》,5卷,唐王仁煦撰,長孫訥言注,裴務齊正字。

[1]程翔徽.繁简由之[M].香港:中华商务联合有限公司,1984.

[2]汪学文.论中共文字改革[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

[3]胡双宝.简化字,繁体字,导体字辨析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谢世涯.新日中简体字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彭治民)

On Inevitable Trend of Simplifying Chinese Characters

LI Er-jia
(Faculty of Engineering,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 999077)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occurred early in the Shang Dynasty,and changed with the time going on.Chinese characters came form people's life,and how the Chinese characters chang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historical period is analyzed.In addition,the advantage of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is analyzed to further prove that simplifying Chinese characters is the demand of society and the results of logic language progress.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the cultural charm of Chinese characters;evolution

H124

A

1674-0033(2015)05-0060-03

10.13440/j.slxy.1674-0033.2015.05.013

2015-07-05

李尔佳,女,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俗字字形汉字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佛典疑难俗字补考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新出北朝墓志俗字例释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添一笔变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