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视角探析教师心理健康

2015-04-11 10:04赵占锋吴正慧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心理学心理健康

赵占锋,吴正慧

(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贵州毕节551700;2.钦州学院北部湾区域发展研究所,广西钦州535000)

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视角探析教师心理健康

赵占锋1,吴正慧2

(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贵州毕节551700;2.钦州学院北部湾区域发展研究所,广西钦州535000)

教师心理健康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及学生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存在主义心理学对自由、责任和意义的强调,为理解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带来一些颇具意义的启示。教师加深对自由和责任的理解,并积极追求生活的意义及工作的价值,这对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存在主义心理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与保障。它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同时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品质的发展。近20年来,中国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日趋丰富。[1]本文将从存在主义心理学(E x istential P sychology)的视角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在其启发下更好地维护和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1 教师心理健康概况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师的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空前强烈。[2]多项研究发现,教师心理健康确实不容乐观。如么娜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66.7%的被调查者感到身心疲惫;近5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工作枯燥无味,缺乏创造性;53.3%的被调查教师觉得教学工作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负面影响。[3]张积家等通过元分析的方法对1994至2005十年间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482篇论文进行研究,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非改善不可的地步。[4]杨睿娟通过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整合1994-2011年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47组研究数据发现教师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有所下降。[5]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影响下形成的。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元的,如郭成等认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职业压力过重、社会支持不足和个体的人格差异等。[6]王智等认为包括年龄、性别、学校层级和应对方式等也对教师心理健康产生影响。[1]

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实际上是与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自由与责任、如何看待工作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等分不开的。教师通过对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认知、反省、领悟、践行,将有利于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2 存在主义心理学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思考

存在主义心理学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精神分析为技术前提、以心理治疗为手段,主张人能通过自我意识和反思来增强和超越自我,通过自我选择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心理学研究和治疗方法。[7]它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并对个体行为、自由、选择及责任等进行了阐释。

2.1 自由与责任

存在主义的自由指的是个体是自己世界的主宰,要自己规划生活、做决定与行动,也必须对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自由意味着人们要对自己的生活、行为及自己的无所作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由和责任给人们带来的不一定是幸福和喜悦,反而可能是无依靠感和惶恐感。若无勇气承受自由选择带来的负面的、消极的的后果时,人们倾向于找出种种借口自欺,推卸责任,逃避自由。

现实生活中,教师受到诸多因素(社会转型、学校体制、教学科研和家庭负担等)的制约。这些限制性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是异常强大,貌似不可战胜。它们可能会束缚一些教师发挥潜能,可能会使其感到压抑、乏味、枯燥和倦怠,距离理想与本真的自我愈加遥远。有的教师尝试改造体制或脱离体制,但在面对难以承受的后果时(受到排斥或失去工作等),可能就退缩了,眼看着自己“堕落”(存在主义的堕落指的是人未努力超越自己)却“无能为力”。每天过着模式化的、一成不变的生活,遇到问题时倾向于消极抱怨而非建设性地处理,很容易感到焦虑和厌烦,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受到很大的影响。面对他人或自己质询时会选择“自欺”,如“我已经被体制塑造成这个样子了,还能怎么办呢?”“我本来就没想过要变得多优秀,得过且过就行了”。对自由和责任的恐惧与逃避会对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意义

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是人类的显著特点。弗兰克尔认为:生活是有意义的,无论任何环境下都是如此;我们生活的动机就是来源于我们寻找意义的决心和勇气。[8]生活的无意义感则会导致空虚和空洞。若个体发现生活无意义,便会觉得人生乏味,缺乏做事的兴趣和改变的勇气,对生活厌烦,对周围看不顺眼,甚至会引起抑郁或其它症状。加缪甚至认为“看到生活的意义被剥夺,看到生存的理由消失,这是不能忍受的,人不能够无意义地生活”是自杀的根源。[9]

现实生活中,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身心俱疲,年复一年过着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特别是面临升学压力的中学老师)。长此以往,教师很可能会对工作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职业倦怠感,这将对教师的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丧失或部分丧失工作的价值感和生活的意义感的教师内心矛盾重重,一方面想对工作负责,对学生尽责,做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老师;另一方面又感到心力交瘁,无能为力,对工作存在抵触情绪,甚至以一种混日子、打发时间的态度看待工作,办事效率不高,能应付则应付,能拖延则拖延,易烦躁,易疲倦,最终可能导致教师行为失范,并失去其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生活无意义感和工作无价值感无疑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3 存在主义心理学带来的启示

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存在、人的自由选择和意义的追寻,这为研究者研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主要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视角探析教师心理健康,进而提出如何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启发下更好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3.1 教师应敢于承认个体的自由,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个体虽然受本能、遗传特质及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但仍然拥有自由,仍然可以自由地选择,仍然可以塑造自己的命运。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亲身经历让其确信:人类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的自由,即使在黑暗的情境下,人们也能保持精神的自由与心灵的独立,也有选择自己的态度及生活方向的权利。[8]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看来,只有有勇气做出自由选择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他应是真实的,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教师虽然受诸多现实性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仍然拥有自由,他不是外界环境被动的受害者,也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选择成为不愧于己、不愧于人的人。不逃避自由,不逃避选择,不推卸责任,教师才能做更真实的自己,调整好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人们超越外界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超越焦虑、烦恼和畏惧等精神所受的束缚,才能认识到真实的自我,在内心深处获得心灵的安宁。[9]

3.2 教师应积极寻求生活的意义

弗兰克尔认为人类的本质就在于寻求意义和目的。但生活的意义却不是能直接找寻的,甚至越理性地寻找,越可能错失。那么生活的意义从何而来呢?加缪认为应在生活之中创造意义,如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一样,把无意义的生活看做一个能获得快乐和满足的过程,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对待生活,从中创造价值。[9]弗兰克尔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创造和工作,以及体认价值等途径获得生活意义。阿德勒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并认为奉献是生活的真正意义。[10]实际上,生活的意义是我们去创造、去努力、去爱等行动的副产品。

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并无本质的不同,均是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报酬及其它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在其之上,教师职业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肩负着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学生心灵的责任,在创新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还承担着传承和延续人类文明的使命。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只有通过努力、创造和爱,教师才能逐步发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职业意义及生活意义的感悟,教师才能以更丰富的情感和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够建立更强的自我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从而以平常的心态面对外在环境的变化,充满信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及自己的生活当中。找到并坚持自身工作的价值及生活的意义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心理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探析该问题,并在其启示下提出教师应敢于承认个体的自由,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应积极追寻生活的意义。哲学(包括存在主义)能够滋润和慰藉人类的心灵,教师加深对存在主义的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思虑反省,躬身践行,将有益于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培养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有益于教师坚定行为世范的信念和坚守知识分子的底线,有益于教师以更好的心态和更强的意志品质应对外在环境和内心困惑,也有益于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1]王智,李西营,张大均.中国近20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0,33(2):380-383.

[2]丁凤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心态探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J].教育探索,2006(12):113-115.

[3]么娜,王颖,王志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现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77-78.

[4]张积家,陆爱桃.十年来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教育研究,2008(1):48-55.

[5]杨睿娟.不同职业类别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横断历史研究(1995-2011)[J].教师教育研究,2013(4):45-50.

[6]郭成,阳红.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3):80-85.

[7]杨韶刚.存在心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8.

[8][美]G erald C orey.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8th)[M].谭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93-98.

[9]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55-160.

[10]陈珺.心灵简史[M].北京:线装书局,2003:38-39.

ExploreTeachers'MentalHealth in View of ExistentialPsychology

Z H A O Zhan feng1,WUZhenghui2
(1.S chool of Teachersof G ui z houUniversityof E ngineering S cience,B i j ie G ui z hou 551700;2.I nstitute for B eibu G ul f R egional D evelopment of Q in z hou University,Q in z hou G uang x i 535000)

Teachers'mental heal th plays a very impor t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q ual ity,and students'heal thy development.To emphasi z e f reedom,responsibi l ity andmeaning,E x istential P sychology provides a new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eachers'mental heal thy,and brings some fair ly signi f icant revelation as wel l.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f reedomand responsibi l ity,and to actively pursue themeaning of l i fe,aswel l as the value of wor k ing,which has impor tant signi ficance formaintenanceand promotingof teachers'mental heal th.

Teacher;M ental H eal th;E x istential P sychology

G443

A

1672-2094(2015)03-0102-03

责任编辑:张隆辉

2015-03-10

赵占锋(1986-),男,河南许昌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原毕节学院)师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吴正慧(1986-),女,广西北海人,钦州学院北部湾区域发展研究所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心理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