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雪薇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基于影视艺术的全媒体传播视角下的艺术批评解析
钟雪薇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艺术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对于艺术创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全媒体传播视角下的艺术批评也呈现出了批评形式碎片化、批评内容从众化以及批评主体多元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在推动艺术批评走向新的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足和负面问题。因此,要从鼓励表达,但不能失去底线;崇尚互动,但不能缺失思想;贴近大众,但不能弱化引导等方面入手,构筑起全媒体视角下的有效艺术批评,努力提升艺术批评的思想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全媒体传播;艺术批评;影视艺术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艺术的创作、传播方式,也推动了艺术批评的创作与传播的时代性变革。如今不仅参与艺术批评的主体日趋多元化、丰富化,而且艺术批评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了有别于传统艺术批评的特殊性。尤以影视艺术在全媒体时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后,其艺术批评的特点成为全媒体时代的典型代表。
1.1 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形式之一。是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后,秉持一定的理论观点、美学原则和评价标准,对艺术现象进行的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能够对艺术创作和欣赏产生积极的规范、调控和推动作用。”[1]
1.2 全媒体
关于全媒体的概念,当前似乎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但不同的专家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上已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有的学者指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并且强调的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特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则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2]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具体来说,“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2]由此我们可将“全媒体”总结为综合了文字、图像和声音等综合的媒体传播手段,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手机等不同传播介质之间的融合,能够给受众带来多角度、个性化的信息获取体验的一种整合传播模式。
2.1 艺术批评形式呈现碎片化
全媒体传播视角下,艺术批评原有的系统性、逻辑性、推理性以及引经据典的严谨性逐步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适应碎片化信息传播特点的碎片化批评的大量涌现。仅仅就字数的多少来说,严格意义上的学院批评的字数一般都在3000字以上,但全媒体时代的网络论坛批评却更多的被限制在“140个字”或“163个字”上,即便是单独成篇的批评也往往在一千字左右。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在信息传递日益碎片化的时代,艺术批评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如果太过“脱俗”,将会削弱传播能力。其次,全媒体视角下的艺术批评更多的是对艺术审美的随即感悟、随即表达,不是经过深思熟虑所形成的结果,因而他们往往以短小、感性为主,并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例如,关于医疗剧《医者仁心》的批评在网络上就多达1万余篇。这些短则一百多字,长则仅为千字的艺术批评或从剧作的审美意象上进行阐释,或着眼于研讨剧作的艺术成就等,但都有效呈现出了全媒体传播模式下的艺术批评形式的丰富化、碎片化特点。
2.2 艺术批评内容呈现从众化
在众多“意见领袖”的助推下和充分掌握话语权的受众参与下,全媒体传播视角下的艺术批评更加注重大众的意见表达,但也因此带来了忽视思想传递,从众化日趋明显的问题。以信息整合为重要传播方式的全媒体时代,艺术批评更多的是以“转发”和“转载”的形式实现了在互联网上的无边界传播,并以电子版和纸质版的联系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对接,所以艺术批评的原创性比例日趋降低。人们更多的甘愿人云亦云地成为艺术批评的“二传手”,而不是经过自我的深入思考、理性分析创作出能够有助于今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批评作品。尤其是在社会话题性和实效性的助推下,很容易在短期内形成某种艺术批评的舆论效应。但由于这些艺术批评大多建立在匿名状态下或者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某种商业利益的驱使,因此有的艺术批评并不为作者自己真正的观点,而是为了迎合某种利益的需求,当然更有甚者在没有翻看过相关作品的情况下,直接抄袭他人的观点。以《小时代》和《后会无期》为例,这两部电影的“口水战”从拍摄开始,一直延续到放映结束,可以说是伴随着电影创作的全过程。而这些“口水战”背后的发起者,既有影视公司的推波助澜,也有郭敬明和韩寒粉丝的狂热参与。然而,当围绕着这两部电影的评论高潮过后,所沉淀下来的具有独立学术价值、思想价值的艺术批评却鲜少。也正因为如此,这场曾经轰轰烈烈的影评论战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并没有在我国影视发展中留下太多的艺术烙印。
2.3 艺术批评主体呈现多元化
全媒体传播视角下的开放式的传播格局使人人都有了话语权,而且信息传播的单向模式被打破,互动性以及开放性则成为了一种常态。在匿名的互联网世界中,权威被消解,艺术批评创作者的身份变得日益丰富化、多元化、草根化。一些影视作品即便是组织艺术研讨会,也会有意识地邀请网络红人或者受众代表参与其中,充分表现出了对全媒体时代不同层次的艺术批评的重视性。尤其是在互联网粉丝效应的推动下,普通网民的意见亦可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采纳,甚至有的平民意见领袖在艺术批评中也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应。在全媒体时代,不同身份的评论者都可以围绕一部艺术作品充分的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艺术批评再也不是所谓的“精英行为”了。
3.1 鼓励表达,但不能失去底线
毋庸置疑,全媒体传播视角下的艺术批评角度更具丰富性;关注的焦点更具现实性;批评的话语更具生动性;参与的主体更具多元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艺术服务大众的一种时代表现。当然与之对应的也使得一些低俗、炒作型的艺术批评有了滋生的土壤。这些艺术批评缺乏理性的判断和成熟的思考,甚至只是一种个人的情绪宣泄。例如,自称为“网络战神”的网民皇城御猫,就曾经恶批《医者仁心》为“恶医集团向社会公理良知的疯狂反扑”。但就他的批评而言,并不是建立在对全剧艺术分析基础上的,仅仅是他人用口号式的语言发泄了对现今医疗队伍的不满而已。然而,失去底线的艺术批评将不再具有艺术批评的任何价值,全媒体传播视角下的艺术批评是需要坚守学术、社会责任以及道德底线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批评家应该把自己所做的艺术批评置于历史的洪流中,而不是眼下的艺术市场”[4]。
3.2 崇尚互动,但不能缺失思想
在全媒体时代,艺术批评自身拥有了裂变式的发展能力,且这种能力的意义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艺术批评展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则意味着艺术批评门槛的降低,导致了高质量的艺术批评的缺乏。尤其是受到某些商业利益的驱使,一些专家学者、出版商、媒体记者将全媒体这个平台视为商业造势的最佳途径,而忽视了对艺术本身审美价值的诠释、解读和深化。但真正的艺术批评必须建立在对艺术作品的深刻领悟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认为,“创造是造成一个美的境界,欣赏是领略这种美的境界,批评则是领略之后加以反省”[5]。因此,艺术批评不能只停留在低层次的信息交流上,要能够在喧嚣嘈杂的多样化思潮中凸显思想性,在频繁互动中体现高尚的审美趣味。
3.3 贴近大众,但不能弱化引导
贴近大众是全媒体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贴近大众,也同上述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艺术服务大众的一种时代表现,但是走进大众的艺术批评不能就此迷失在大众中,需要进行有效地引导,使之更好地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批评尤其不能“失声”,通过专业的精神和评论者身份的价值引导能够有效传递出社会所需的正能量。例如,医疗剧《心术》播出后,曾经一度引发热议,卫生部以及《心术》摄制组共同召开了研讨会,众多的专家学者“发声”批评,为深入探讨作品内涵,揭示作品时代价值起到了积极地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出专业艺术批评家的文化担当和时代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全媒体传播视角下的艺术批评呈现出了碎片化、从众化和多元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艺术批评来说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影响。要构建全媒体传播视角下有效的艺术批评,就要鼓励表达,但不能失去底线;崇尚互动,但不能缺失思想;贴近大众,但是不能弱化引导,以此实现全媒体时代艺术批评的价值引领和文化促进作用。
[1]许航琪.浅析艺术批评[J].神州(下旬刊),2011,(1).
[2]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6).
[3]张大伟.全媒体时代报纸的生存发展策略[J].青年记者,2010,(24).
[4]张丹.浅谈艺术批评[J].城市,2014,(5).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周哲良
J05
A
1672-2094(2015)03-0068-02
2015-03-25
钟雪薇(1990-),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