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婷 朱金富
中国.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河南新乡) 543003 △通讯作者 E-mail:zhujinfu66@163.com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加激烈,员工长期面临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可忽视的普遍现象。职业倦怠是上班族在工作重压之下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Maslach 认为,枯竭是个体在工作中面对持续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综合症,他提出枯竭三维度理论模型,包括情绪耗竭、非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1]。心理枯竭不仅会引起抑郁、焦虑和失眠等心身疾病,影响个体工作与家人同事的关系,给生活带来不便,对工作也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比如降低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增加缺勤率和离职率等[2-3]。经历了职业倦怠的个体经常表现出精力不足,对事物抱以消极、麻木的态度,从而导致离职倾向的产生[4-5]。员工的离职行为对组织而言,将会增加组织人事及教育训练的成本,并且可能会打击留任人员的士气,对组织产生重大伤害。
职业倦怠的产生除了与外部环境相关,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表明,精神超脱可以影响A 型行为[6],精神超脱价值观是道家认知的核心思想,它结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应付方式、个人应激水平和社会支持的影响上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这个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时代,精神超脱无论作为一种暂时的心理应对机制,或是作为一种价值观都是有益的。倦怠出现在不同个体上所表现出离职倾向的差异与已有研究中“工作倦怠-离职倾向”关系的不稳定暗示了两者中潜在调节变量的存在[7]。本研究将集中于企业员工这一特殊人群,探讨精神超脱对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影响,为缓解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减少企业离职率提供研究证据。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新乡市新鸽电动车制造厂的员工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00 份,剔除有明显反应倾向以及漏答题目较多的被试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27 份(81.8%)。男性207人(63.3%),女性120人(36.7%),30 岁以下175人(53.5%),31~45 岁132人(40.4%),45 岁以上20人(6.1%)。
1.2.1 精神超脱量表 由周亮、杨德森等人在2003年编制的精神超脱价值观量表[8]。量表包括12 个条目,采用1~4 的4 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精神超脱水平越高。
1.2.2 职业倦怠量表(MBI- GS) 由李超平在2002年修订的职业倦怠量表[9]。量表由情绪耗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3 个分量表组成,这3 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88、0.83 和0.82。量表采用0~6 级计分,从“从不”到“每天”判断描述发生的频率,其中成就感降低维度题目反向计分。每个分量表上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此种程度越强。
1.2.3 离职倾向量表 由樊景立(Frah)等人在1998年编制的离职倾向量表[10]。量表包括4 个条目,采用1~5 级计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判断描述离职倾向程度,其中第3 个条目反向计分。该量表的信效度为0.738,说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
本研究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见表1。精神超脱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精神超脱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
表1 精神超脱、离职倾向和职业倦怠各维度的相关(r)
见表2。建立假设:精神超脱在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之间起调节作用,按温忠麟等人建议[11],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对精神超脱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交互作用项“职业倦怠×精神超脱”的回归系数在以离职倾向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达到显著水平(β =-0.082,t =-2.235,P =0.031),且引入交汇作用项后新增解释(ΔR2)亦达到显著水平(ΔR2=0.010,P =0.031),表明精神超脱能调节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
表2 检验精神超脱量表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呈正相关,精神超脱与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精神超脱对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研究结果对职业倦怠管理的具体实践具有启示作用。一般来说若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无法缓解且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缓冲资源,那么这些不可调节的压力不断积累就极有可能加重职业倦怠,形成离职倾向的导火线。从这一角度来看,精神超脱作为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保护因素[12],在压力情境下,能使个体保持一种健康良好的情绪状态,这又为减轻或预防职业倦怠感增添了一道屏障[13]。
企业员工经常处于工作高负荷状态,他们对压力的心理应对方式是影响职业倦怠高低的决定因素,而精神超脱作为道家认知疗法的核心思想,从积极的方面发挥道家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思想,能够抚慰受伤的心灵,帮助个体以豁达的态度对待挫折,保持心理的平衡[14]。因此,本研究提示我们可以通过道家认知疗法树立员工正确的心理应对方式,从而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感和企业人员的流失率,也许效果更持久和有效。
[1]Maslach C,Schaufeli W B,Leiter M 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397-422
[2]李林.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绩效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7):32-32
[3]蒋奖,张西超,许燕.银行职员的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3):197-198
[4]Lee K E.Moderating effects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LMX)on job burnout in dietitians and chefs of institutional food service[J].Nutri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1,5(1):80-87
[5]Hughes R Eugene.Deciding to leave but staying:Teacher burnout,precursors and turnov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1,12:288-298
[6]朱金富,杨德森,肖水源,等.道家认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A 型行为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53-556
[7]Cordes Cynthia L,Dougherty Thomas W.A review and a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on job burnou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3,18:621-656
[8]杨德森.精神超脱心理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15(10):618-623
[9]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10]施银磊.IT 企业技术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11]温忠麟,侯杰泰,张雷,等.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12]张亚林,杨德森.中国道家认知疗法ABCDE 技术简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4-4
[13]秦震新,魏志霞,苑杰.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988-989
[14]朱金富.森田疗法与道家认知疗法的比较[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7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