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学业危机研究及启示

2015-04-10 21:20:19
关键词:学业危机预警

孙 建

一、前言

学业危机是高校学生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且往往容易引发学生其他问题,比如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学业危机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业成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关乎教育的效率与公平。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学业危机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还比较少见。而且,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逻辑思辨,缺乏经验性的实证研究,难以为政策制定和一线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学业危机研究起步较早,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国外高校大多也设有为学业危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并通过采取学业预警措施来保障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任务。本文梳理和借鉴国外高校学业危机研究的经验,结合国内高校学业危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国内高校实际工作和学业危机研究做出贡献。

二、国外高校学业危机研究

纵观国外对高校学业危机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关注学业危机学生概念及群体特征、影响因素和学业危机学生的帮扶和转化三个方面。

(一)学业危机学生概念及群体特征

在国外,学业危机学生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研究人员、家长和高校关注的焦点领域。关于学业危机学生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分类,又加之所在国家文化背景差异,学术界对学业危机学生的定义并不统一。Reis 和McCoach 对学业危机学生的定义融合了业内众多研究者的观点。他们把学业危机学生称为“未达标准者”或“有能力的未达标准者”。所谓未达标准者(Underachiever)指其预期成绩(通过标准学业成绩测试分数、认知和心理智能测试得出)和实际成绩(通过班级成绩和教师评价得出)之间存在严重差异的学生。有能力的未达标准者①Reis,S.M., & McCoach,D.B.The underachievement of gifted students:What do we know and where do we go?Gifted Child Quarterly,2000,44:152-170.(Gifted Underachiever)是指有能力在预期成绩测试(通过标准学业成绩测试分数、认知和心理智能测试得出)上取得高分的未达标准者。概括来说,学业危机者(“有能力未达标准者”)是指学习潜能和实际成绩存在较大差异的学生。Reis 和McCoach 认为未达标准者并非是由于学习者的学习障碍造成,他们认为这种现象只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他们对学业危机的定义主体是有能力的未达标准者。Kerry Wimshurst 和 RichardWortley则把学业危机称为“学业失败” (Academic Failure)。②Kerry Wimshurst & Richard Wortley.Academic success and failure: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ETL Conference,2004.综合国外关于学业危机学生的界定一般包含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具有基本或正常学习能力,不存在智力因素问题;第二是学习成绩不良,不能达到一定学习标准,特别是不能顺利完成本科学业任务。在国内研究领域,学业危机学生一般指感官和智力水平正常,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引起其学习成绩下降,不能够按学校教学大纲规定完成学业,课程考试不及格且学分达不到一定数量,并因此影响毕业,甚至影响心理健康以及发展的大学生。

国外的研究还关注到性别、学习动机、学习目标等学业危机群体特征。Peterson 和Colangelo 认为学业危机是一种症状,并对该症状进行了描述。③Peterson & Colangelo.Gifted achievers and underachievers:A comparison of patterns found in school files.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6,74(2):399-407.他们认为男学生比女学生更容易处于极度学业危机状况;大部分处于学业危机的学生是长期性的,学生的性别和文化差异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业危机状况。在近期的一个研究中,Hsieh、Sullivan 和Guerra 发现大学里有的学生由于平均分数(Grade Point Average,GPA)低于2.0 而被处以留校察看,他们的学习目标都会对学业成绩造成不良反应,而且对此他们也不愿主动地寻求外界的帮助。④Hsieh,P.,Sullivan,J.R., & Guerra,N.S.A closer look at college students:Self-efficiency and goal orientation.Journal of Advanced Academics,2007,18:454-476.在研究大学生出现学业危机的文献中,学习动机不足和目标评估不清晰都是学业危机学生的明显特征。总体来看,当面对学习中出现的挑战和困难时,处于学业危机的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对比较低⑤Preckel,F.,Holling,H., & Vock,M.Academic underachievement:Relationship with cognitive motivation,achievement motivation,and conscientiousness.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6,43:401-411.。Reis 和McCoach 指出对于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业危机的学生的研究不够,这对于研究者的素质要求很高,需要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大学生群体大部分来自不同的地区,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时间,尤其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学业危机。

(二)学业危机的影响因素

国外关于学业危机影响因素的研究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别考虑造成学业危机的原因,很多研究者认为:学习者、家庭、学校和同伴因素是学业危机形成的原因。

在学习者个人因素方面,Fehrenbach 认为学生的性格,例如自尊心、完美主义和乐于冒险都会导致学业危机的出现。⑥Fehrenbach,C.R.Underachieving gifted students:Intervention programs that work.Roeper Review,1993,16:88-90.在大学里,导致学业危机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未做好充足的准备;二是学生没有按照制定的标准完成任务①Bailey,T.R.,Hughes,K.L., & Karp,M.M.Dual enrollment programs:Easing transitions from high school to college.CCRC Brief,New York:Community College Research Center,2003.。未做好充足准备的学生是指在心理和/或生理上未做好准备的学生,他们没按照标准完成任务的现象更加普遍,但这种现象会随着不同标准而出现变化。国外研究发现学业危机学生所生活的家庭和所在的社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业②Shelagh A.Gallagher.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underachievement and non achievement.From http:/ /www.rfwp.com/samples/whats-wrong-with-you.pdf.。例如,有的父母不向孩子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不强调现在的学习成绩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发展,父母没有给孩子设立标准。所以学生接到的信息就是学习不重要,不学也没有关系。而且,父母离异、父母或家庭成员与孩子的关系紧张僵化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没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导致学业危机现象的出现。此外,如果父母过于强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过度关心或干预,同样也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业危机。学校的影响包括教师、同伴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是否出现学业危机也至关重要,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是否认可、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以及教师的性别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同伴的影响是双面的,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但也能使学生出现学业危机状况。学习环境也会影响到学业危机情况。

(三)学业危机的帮扶和转化

Davis 和Rimm 认为学生并不是生下来就处于学业危机状况,相反,学业危机只是一种学习行为,学业危机是可以得到改善或消除的。③Davis,G.A., & Rimm,S.B.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3r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94.所以,对学业危机学生进行帮扶和转化是国外学者进行研究的重点。

在近些年的干预和帮扶研究中,Fine 和Pitts设计了详细的实施步骤来帮扶处于学业危机的学生。④Fine,M.J., & Pitt,R..Intervention with underachieving gifted children:rationale and strategies.Gifted child quarterly,1980,24(2):51-55.该设计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家长的积极参与、教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以及非常重要的后续跟踪,确保整个帮扶计划的顺利完成。Mendler 提出了“五步帮扶法”。⑤Mendler,A.N.Motivating students who don’t care.Bloomington,ID:Solution Tree,2000.该方法包括:强调努力因素、给予希望、尊重彼此、建立良好关系和表达热情。通过适当的鼓励,说明只有努力才能进步。允许学生犯错,和他们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可以和学生建立非正式的契约,写下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后续的鼓励和帮助,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让他们看到希望。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点,可以和处于学业危机的学生进行谈话,真心实意地评价学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近些年对学业危机学生帮扶和转化的研究中,学业预警研究特别突出。Joe Cuseo 将学业预警(An Early-Alert/Early-Warning System)定义为:对于出现学业成绩不良(例如分数较低)或学习不用功(例如经常旷课)迹象的学生和为学生提供帮助的团体给予警告,这种警告系统是一种正式的且具有前摄作用的反馈系统。Joe 还将学业预警系统称为“危险信号”(Red Flags)。⑥Cuseo,J.At-risk prediction instruments,early-alarm system & exit interviews:A proactive-to-reactive continuum of efforts to promote student success.http:/ /www.shawnee.edu/retention/media/at-risk-early-alert-exit-total-10.pdf.2006.Katie.B Lynch-Holmes 将学业预警系统定义为:在高等教育中,为了辨别和帮助在学业上有危机的学生而制定的系统性计划和方案,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学业预警(Early Alert and Intervention)包括两部分:警告(Alerts)和干预(Intervention)。⑦Katie.B Lynch-Holmes,Adam,B.Troy, & Ingrid Ramos.Early alert and intervention—Top practices for retention.http:/ /www.nacada.ksu.edu/Resources/Academic-Advising-Today/View-Articles/Maximizing-the-Use-of-an-Early-Alert-System-through-Advisor-Outreach.aspx,2014.从已有文献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学业预警的大致含义,它是指对学业危机大学生进行警示、督促、指导和帮助,缓解学生学业危机程度、扭转学业危机困境从而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任务的行为和措施。

Robert 和 Joanna 认为学生的出勤率(Attendance)、平日行为(Behavior)和学业成绩(Course Performance)是判断学生是否偏离正常轨道(on or off track)的标准,简称为“ABC 标准”。①Robert Balfanz & Joanna Fox.Early warning systems—Foundational research and lessons from the field.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2011.而Joe 认为不止一门课成绩不良、推迟或没有注册下学期的课程、推迟或没有继续缴纳下学期住宿费、推迟或没有再次申请经济补助和校内兼职等指标都说明应该采取学业预警措施。这些指标的分类都为后来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奠定了基础。Robert 和Joanna 制定的“预警指标和防御系统”(Early Warning Indicator and Intervention Systems,EWS)就是基于他们制定的“ABC 标准”。Joe 制定的学业预警系统包括:期中之前学业预警(Pre-Midterm Alert Systems)和期中成绩报告(Midterm Grade Report)。在期中之前学业预警措施中,新墨西哥大学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新学期的第二个星期和第六个星期两个时间内,不能保证出勤率的学生的名单将被送给教育管理人员处理。Katie 提出了建立学业预警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要找到目标对象,第二步要定义干预过程,第三要创建正式的回馈机制。例如,Kuh 和Kenzie 讨论到不仅要把处于学业危机的学生列为学业预警的对象,还要考虑学生周边的因素,例如老师和家长,他们都应该参与到学业预警的工作中。②Kuh,Kenzie,Schuh,et.al.Student Success in College.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publications,2005.Tito认为学业指导老师、学业预警工作人员、教务和相关年级老师都应该参与到学业预警的工作中。在干预过程中,可以尝试设置多个干预点,这样一来,学生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有多个选择,最终效果会更好。在设置干预过程的时候,具体步骤一定要细化,这样在实施的时候更方便操作。③Tinto,V.Leaving college: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2nd 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三、国内高校学业危机学生现状及问题分析

国内高校学业危机研究起步较晚。高校学业危机问题是高校扩招以来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的集中表现。国内高校学业危机学生现状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一是学业危机学生群体学业基础相对薄弱④鲍威:《扩招后中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年第2期。。首先,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群体的学业基础相较于精英化教育阶段的学生群体而言有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城市和地区,由于高考升学率超过50%,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达到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水平。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在高校扩招政策条件下相当数量学业基础并不牢固、学习目标并不清晰、学习动机和兴趣并不稳定的学生涌入校园,给精英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制度带来极大挑战。高校内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迅速发展壮大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这样的规模基础上,学业危机学生群体出现的概率和群体数量较之以往自然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其次,高校学业危机学生群体与非学业危机群体比较而言,在入学前就存在一定的学业差异。那些入学前学业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本身的学业基础较薄弱以及入学适应的问题往往更容易导致学业危机。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中有入学成绩与学业危机相关的研究发现。

二是学业危机学生学业投入明显不足。高校学业危机学生群体的一大特征就是学业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够。这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方面,前面提到一部分入学前就学业基础较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依然学习动力、学习热情欠缺,特别是入学后缺乏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专业兴趣是影响和衡量学生学习动力和热情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一般而言专业兴趣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一是本人意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对专业的有限认识来自于社会宣传、父母亲朋好友以及高中师长的指导,很多情况下,志愿的填报受多方影响,并不能反映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二是入学后的学习体验。不少学生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体验,感到专业学习与自己的期望差别很大,学习热情有所降低,甚至出现厌学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也影响到专业兴趣和热情。三是学校及院系的专业教育欠缺和不足。在新生入学阶段,学校和各院系的新生入学教育中都会安排有专业教育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观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但是,在入学后,各院系的专业教育就由各个专业课程老师随意地安排了,而专业课程的教育往往集中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兴趣、理念乃至职业责任的培养和教育明显不足,缺少集中的熏陶和培养。而国外高校大学生入校后往往进行的是所谓通识教育,在前两年不分专业,第三年才确定主修和辅修专业方向,并且享有较大的调整专业的权利,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业危机学生学业投入不足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内高校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且多数位于中心城区,学生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文化娱乐生活较为丰富,特别是一些学业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后缺少了监管,沉迷游戏、娱乐等活动而荒废学业造成学业危机。近年来,不少高校在城市远郊纷纷建立新校区,尽管可以远离城市喧嚣,但由于教学资源的影响也不利于优良学习风气的形成。

三是高校学业危机具有显著的性别特征和专业差异。国内高校学业危机学生群体具有一些显著的群体特征。首先,男生出现学业危机的概率显著大于女生。有研究表明,男生学业表现落后于女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教育的普遍现象。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人员早已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男女生在学业表现上的明显差异①文东茅:《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即女生在学习成绩、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乃至高考状元的人数等指标上都超过了男生。其次,存在语言学习压力的民族学生更容易出现学业危机。一些来自于边远地区的学生,他们入学前的学业基础就较薄弱,入学后既要学习汉语,还要学习英语,语言是他们提高学业质量的最大困难和障碍。再次,理科、工科和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出现学业危机的概率更大。这也比较容易理解,理工科专业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知识的连贯性、延续性也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保障学习效果。外语类专业设计不仅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而且涉及到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如果缺少对所学语言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是很难取得学业进步和效果的。

四是学业危机学生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欠缺。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是一个人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控制调节自己行为、抑制冲动和抵制诱惑、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综合能力。与非学业危机学生相比,学业危机学生更欠缺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首先,学业危机学生往往不能根据实际对自身学习计划和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反思和修订,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入学以后,一部分学生没有及时建立起适应大学学习规律和特点的学习生活方式,从而出现危机。其次,学业危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即按照自己的认知特点进行学习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学业危机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能力都处于欠发展水平。学业危机出现后,学生对危机出现有一定清醒的认识,但是欠缺实际的行动。一般而言,学业危机学生对于学业上的困难和危机,往往存在因为轻视而忽视和因为畏难而逃避两种现象。这两种现象都容易导致学生学业危机程度加深。如果对学生学业危机现象和问题置之不理,就会造成积重难返的后果,这也是需要对其进行干预和帮助的原因所在。

四、对国内高校学业危机干预及帮扶的启示

对学业危机大学生进行干预和帮扶是解决高校学业危机问题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在吸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内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和开展学业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

1.建立健全学业预警制度。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证明学业预警制度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有效管理手段和方式②王自华等:《大学生学习预警机制初探》,《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通过实施学业预警应对和处理学业危机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内高校的选择。虽然各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学校特色和传统也各不相同,学业预警制度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可以不尽相同,但是,学业预警的几个关键环节或内容值得关注。一是要有学业质量监控体系。学业质量监控体系亦可叫学业预警指标体系,它是对学生学习状况、学业水平与程度进行动态、全面掌握和了解的管理体系。建立学业质量监控体系是开展学业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有学业危机干预的机构和队伍。学业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学业危机的难点热点问题。根据国内高校的特点,应当建立横跨教学、学工多部门的学业辅导机构,组织和发挥校内不同岗位教育主体的作用。具体而言,可以组建以专业教师为主的学术辅导团队、以学习优异学生为主的朋辈学业辅导团队和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学业辅导管理团队开展工作。三是要有明确的评估和保障制度。学业评估保障体系是学业危机预防和干预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包括学业危机干预评估和学业危机干预保障两方面。评估层面,它既包括对学业危机学生个体的危机转化效果评估,也包括对学业危机干预过程的评估。学业危机干预保障主要包括制度保障和条件保障。学校应当出台学业辅导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以保障学业辅导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序开展。学业危机干预的条件保障主要指学业辅导的人员配备、经费支持、场地提供和设施设备投入等。

2.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业成就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这已为很多研究所证实。因此,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轻松且愉快的学习环境是高校应当努力追求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学生学习环境不仅指学生生活的物理环境,也包括学生的心理环境,例如,个人的心理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

3.支持教师更多地投入教学和改革。高校应当支持教师在以下方面给予更多的教学投入和改进,以增强和改善大学生的学习质量,防止和有效缓解大学生学业危机问题。一是改变教学观念。高校扩招以来,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仍然沿袭高等教育精英化的教育思维,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管教就行了,至于学生喜不喜欢学、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则与教师无关。在精英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显然并不是什么问题,然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学术追求尽管在高校仍然是强调的核心目标,但是纯粹追求学术的学生毕竟占了少数,更多的学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高等教育成为提升人力资本、获得未来生活更优厚条件和待遇的重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业问题不应当再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应当改变单一传授者的身份,以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以一种陪伴的态度来完成教学和对待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业危机学生,教师应当更富有责任感和帮助意识。二是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适应大众化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需要,多采用讨论、研讨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多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依靠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吸引乃至打动学生。对于学业危机群体学生,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要根据此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加强指导和帮扶。三是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效果也要关注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需要教学效果来体现,教学效果更需要过程来保障,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教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大胆地加强课堂管理,从维护课堂秩序、纪律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都应当有清晰明确的要求,而不应当简单地以学生自我负责为由放任不管。教师也需要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督促学生有效增加学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是扭转学业危机都不应当以降低人才培养质量为条件。

猜你喜欢
学业危机预警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学语文(2019年34期)2019-12-27 08:03:46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2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1
停电“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5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