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鼎与《中国农学遗产选集》

2015-04-10 17:00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农书万国农学

刘 潇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万国鼎与《中国农学遗产选集》

刘 潇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民国以来整理农业史料的学者中,万国鼎先生无疑是成果卓著者之一,其终身致力于农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为我国农业历史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万国鼎先生在自己三十余年整理史料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国农学遗产选集》,为广大农史研究者的工作提供了便利,保护了中国的农学遗产,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万国鼎;搜集史料;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现实意义

万国鼎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搜集古代农业史料,计划汇编《先农集成》,但是因抗战中途停顿。解放后,在国家提出整理农业遗产的号召下,万国鼎先生组织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同事,再一次开始收集农业史料的工作,并遵循“古为今用”的方针,在《先农集成》的基础上,出版《中国农学遗产选集》(以下称《选集》),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业遗产的整理和农史研究的发展。

一、编辑《选集》的原因

(一)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传统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曾说:“中国在三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水平”[1]328。中国古代农学更是如此,农业技术、农业理论、农业思想以及农业管理经营经验等都曾居于世界前列。就内容来看,农书系统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经验和知识。农书中主要包括重农思想、“三才”理论、农时观、用养结合思想、“三宜”原则等。生产规模、集约经营、农事管理、成本核算等思想在农书中也有充分体现。因此,惠福平教授指出:《中国农学遗产选集》“是唯一系统反映出传统农业历史特点的古典文献”[2]2。我们的农业遗产是很丰富的,可以给我们的研究提供很多材料,在帮助我们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同时,我们对农业遗产的态度也要采取批判态度,因为我国农业遗产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不免有些不合理的成分,所以要有区别地对待。

(二)近代以来时代强烈的需求

自近代以来,中国对农学遗产缺乏足够的重视,也缺少系统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农业受到来自西方的冲击,中国的小农经济在资本主义浪潮的冲击下,岌岌可危,而且农业无法支撑近代工业的发展。许多先进人士认识到了农业的重要性,也发现了保护农学遗产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于是,就开始掀起了介绍和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的热潮,把中国的农学当作一门科学,引起了大家的广泛重视。这就产生了如何把引进的西方农学与正确总结、继承中国传统农业遗产相结合的问题,由是,一批学者开始有意识地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农学遗产,主要是罗振玉、高润生等[3]5。但是这个时期的农业遗产研究处于萌芽状态,并不成熟。这种情况直到万国鼎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金陵大学创建农史文献研究机构后才得以改观,中国农业遗产研究从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又掀起了研究中国古代农业遗产新的高潮,万国鼎先生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新一轮的农史研究以及搜集农业史料的工作。

(三)编辑农业工具书的必要性

当研究者从古农书中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资料时,由于自己对古农书不太熟悉,即使找到相关的资料,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书中的资料模糊不清,出处不详细,由于没有鉴别能力,也不知道资料的真伪;由于古农书长期受到冷落,很多资料散失各地,不能成册,也不方便应用,对于古农书的研究者来说,如何辑录资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古农书的研究者有必要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古农书做出全面的考查,扼要地编写一种检索性质的工具书,来配合已辑录的资料,帮助那些利用古农书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研究人员。因此,这种检索性质的工具书显得尤其重要。在抗战前期,万国鼎先生就计划编辑《先农集成》,解放后,在两次搜集史料的基础上,编辑完成了工具书性质的《中国农学遗产选集》。

二、搜集农史资料的过程

万国鼎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直到60年代结束。中间因为抗战,一度中断,因此收集资料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爆发前。万国鼎先生在金陵大学农学图书研究部时,从事整理古农书的工作,预备搜集古书里一切关于农学的记载。不仅取材于整部的农书,就是片段的记录,只要与农学有关而稍有价值的也一律都在搜集之列[1]326。万国鼎先生在这一阶段成立了金陵大学农史文献研究机构,并且认识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组织志同道合者十多人,在10多年间,搜集整理了3700多万字的农史资料,做了巨大的开创性工作[1]200。其间,往往特为一书,派人到各处图书馆抄录[1]327。

总之,在这一阶段,万国鼎先生搜集古代农业史料不遗余力,不仅搜集古书里一切关于农学的记载,而且搜集各省府县志里关于农学记载的片段资料。所以,在这一阶段,古代农业史料的搜集成就相当卓著,为解放后编辑《选集》打下基础。

从1952年至1959年,在全国院系大调整的时期里,国家非常重视中国农业史的研究以及农史资料的整理工作。1952年南京农学院成立后,决定恢复金陵大学时期的农史资料整理研究工作。于是1954年万国鼎先生调入南京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任农经系教授兼农业历史研究组主任。1955年7月,成立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农业遗产研究专业机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学院双重领导,由万国鼎先生担任第一任室主任[1]6。

在这一时期,万国鼎先生搜集古农书资料更是不遗余力。从1956年至1959年,万国鼎先生安排本工作室的研究者进行这项搜集工作,先后前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的100多个文史单位,其中包括各省市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文物管理委员会以及一些知名的私人藏书家,从收藏的4 000余部笔记、杂考等古籍中辑录了1540多万字的材料。这一阶段,在农业部、农业科学院的关心之下,经过万国鼎先生的精心组织,古代农业史料的搜集又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两次农业史料的搜集,为《选集》的编辑做了充分准备。

三、《选集》汇编成书过程

(一)汇编成书前的资料准备情况

战前收集的农业史资料,辑录古书860余种,估计字数至少3000万字以上。分为下列四部分:植物(包括作物栽培及野生植物),约占总字数的52%;动物(包括家畜、家禽、蚕、昆虫及其他动物),约占28%;农业技术,约占4%;农业经济,约占16%[1]317。为了配合农业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做过下列工作:一是农书考,万国鼎写过90余篇(现存);二是方志考(大多已散失,所存不过百分之一二);三是新旧县名索引(现存);四是植物中英文及学名索引(现存五分之四)[3]317。1957年的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工作,还处于整理资料的阶段,为了编辑《选集》,广泛搜集农史资料,辑录古书(除农书外,包括方志约8000部,其他图书约5000~6000部)中有关农业的资料,分类集中,编写《选集》的100多个专辑出版。

《选集》的资料在万国鼎先生努力工作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二)《选集》的正式出版

《选集》尽可能地辑录我国农书上有关农业的资料,分类集中,计划分112个专辑[4]369,从先秦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各类农书书籍,除掉建国后关于农业科学的文章外,都包括在内。选编为各个专门问题的资料专辑而成的,这些专辑,分为下列四类:

甲类:植物各论(例如稻、麦、棉、茶、柑橘、菌类等专辑)

乙类:动物各论(例如牛、马、羊、猪、养鱼、养蚕等专辑)

丙类:农事技术(例如土壤肥料、耕作技术等专辑)

丁类:农业经济(例如灾荒问题、土地制度等专辑)

另加附编三种。每个专辑又分上下两编,上编依据自金陵大学农业图书馆研究部抗战前收集的各类古书中的农史资料,下编则利用方志中的农史资料。

在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关心下,将承继以前的“先农集成”主旨的中国农业科学史料便检正式出版,这就是由中华书局(后转为农业出版社)出版《选集》稻、麦、粮食作物、棉、麻、豆类、油料作物、柑橘等8个专辑的上编。农业的范围很广,问题复杂,各地情况不一。当时的农业遗产办公室不能及时而圆满地答复来自全国各地提出的多种多样的问题,对中国农业遗产的研究,依靠各地各专业的农业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研究总结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斗争中的宝贵经验和知识,为农业增产服务,并帮助充实和促进现代农业科学,这是编辑《选集》的长远任务。

四、汇编《选集》的意义

《选集》的汇编,在某种程度上保存了中国农业遗产的完整性。整理这批史料,汇编成工具书,为此后的农史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农业遗产整理方针,并且具有直接使用价值。

(一)保护了中国的农业遗产

中国各地的古农书以及各种文化遗产,保护了中国农业历史文献,在中国历史上,农业一直是历代政府最重视的产业,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农业一直是国家生存的基础,而历代的古农书以及农业文化遗产却长期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古农书作为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不断地遗失,得不到保存,这是对中国古代农业文化的一种摧残。而这次编辑《中国农学遗产选集》,搜集了大量历史文献,我们的研究者不遗余力地整理、校勘,让这些农业文化遗产重新散发出光辉,并且方便我们的农业遗产研究者进行再研究。《选集》不仅保存了农业历史文献的完整性,同时也保护了中国农业遗产,这不但关系到那些流传至今的传统农耕技艺、农业物种能否传承下去,而且关系到中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为农史研究者的再研究提供了便利

万国鼎先生经过不懈努力,不仅搜集古代农业史料,汇编《选集》,校释古农书,还编辑了《中国农业史》,中国的农业遗产大体上“摸清家底”。这些工作给农业遗产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目前,对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的研究,以及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各种因素和领域的研究均已展开。国内各农业遗产研究单位以前期深厚的农史文献资料整理为依托,对中国农业科技史和农业经济史展开了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由此可见,万国鼎先生组织编辑的《中国农学遗产选集》为以后的农业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汇编《选集》具有“古为今用”的价值

万国鼎先生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搜集古代农业史料,汇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校释古农书,而且编辑了《中国农业史》,为中国农业遗产的保护工作开拓了新的局面,他所做的这些工作奠定了后来农业遗产工作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后来的研究者进行拓展工作提供了方便。近年来,中国农业遗产的研究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逐渐由古农书的校注解读向研究和探讨传统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史转化。

我们现在整理祖国农业遗产,一方面必须充分掌握古农书和其他书籍上的有关资料(有时还须兼顾考古学上的发现),同时必须广泛而深入地调查研究那些世代流传在农民实践中的经验和所获得的成就。

同时,这本书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由于时间原因,这本书没有编辑完成,本来计划有112个专辑,但至万国鼎先生离世,却仅仅出版了8个专辑,工作有待后续完成。另外,由于时代和主观因素的限制,对于资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再次地确认。但是瑕不掩瑜,《选集》仍旧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

由此可见,万国鼎先生组织汇编的《中国农学遗产选集》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奠定了农史学科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本书也为万国鼎先生成为我国著名的农史专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1] 万国鼎.古农书概论[M]//万国鼎.万国鼎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惠福平,牛文智.中国农书概说[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

[3] 王思明,卢 勇.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变化[J].中国农史,2010(1).

[4] 王思明,陈少华.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C]//万国鼎.万国鼎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袁培尧]

2015-01-26

刘 潇(1988- ),女,河南商丘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K207

A

1671-8127(2015)04-0118-03

猜你喜欢
农书万国农学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邱志诚著《宋代农书研究》出版
唐代农书“稀见”现象探析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春节700万国人出境游
马万国作品
论古农书的目录
“万国茶帮”拜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