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韶关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批判教育视阈下的数字化英语写作教学探讨
刘英
(韶关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写作平台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试图摆脱传统的静态、储蓄式的英语写作教学。如何“用好、用活、用巧”数字化英语写作平台,是大学英语一线教师的困惑之一。基于批判教育理论的观点,“解放思想”是解决困惑的必由之路。只用通过教师思想的解放、“教与学”关系的转变、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学生思维的启迪以及多元评价方式的构建,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才能在新一轮大学英语改革中脱颖而出,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实现创作写作。
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批判教育;自我意识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数字化概念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了高校教学思想观念的变革,新的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数字化”教学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先后与“读”、“听”、“说”能力的培养结合并受到了广大师生地欢迎和认可。在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数字化”在“写作”教学中应用引起了英语教师们的关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批判教育学”在西方“批判理论”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并发展起来。批判教育学是由社会中阶级、性别和关系种族间的不平等关系发展而来的[1],反对教育上一切的权利形式,要求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批判性的思想,以建构教育上的文化新形式[2],认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关注在于透过有意识的对话方式重新分配师生关系促使学习者批判意识的提升,并最终唤起学习者表达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思想。著名的批判教育学家弗莱雷(1998)肯定个人有发展批判意识的能力,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以有文化、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的公民为终极目标,最大限度的追求教育的解放[3]。“解放”是教育最终追求的目标,其本质是肯定教育主体的解放[2]。因此,教育者的批判意识,对传统教育方式中存在的一些司空见惯的意识形态具备自我反省能力以及建设性批判精神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基于此,批判教育学对教学有三种视角:传输模式、生成模式以及转化模式。传输模式即教师拥有知识并将知识存入学生们的头脑,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将它归还,“给受性”很强。生成模式即学习者边学边用,能够交流并表达自我意识,尽管这种模式仍然将学习局限于课室环境,但是“平等、人文”的概念在这一阶段得以体现。转化模式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鼓励走出课堂,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参与到真实世界的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师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具体到我国的英语教育,批判教育理论在“教
与学”关系上的理解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重新审视师生的关系、改进教学模式并创立新型的教学文化。首先,人文主义语言环境。批判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学生批判意识的培养以及自我意识的召唤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性。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在融洽、平等、自由的环境下被充分调动起来。师生站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对话式教学颠覆了传统的由上及下的灌输模式。其次,生成性原则。批判教育强调人的差异性、个性多元性,教育不是知识由A在意识形态上机械地传输给B,而是要塑造内容丰富的个性自由的主体。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动态活动,如批判性的讨论、共同协作甚至对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和教师的权威都提出质疑,找回自我意识、形式个性化的独立思维[4]。学生不仅能利用英语进行口头、书面上的交流,这种交流还应该是自我意识的表达。
全球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数字化”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数字化英语写作教学资源平台为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之处:数字化、自主化、多元化、资源化[5]。从“体验英语写作强化训练”到“分级式数字化英语写作课程”,从教学理念的探究到教学效果的评估研究,从学习者作品评价方式到语法形式错误的分析,在过去十年里,数字化写作教学无论在课堂教学管理还是系统资源使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面对如此丰厚的优质资源,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挑战与机遇确是并存的。一面是数字化为写作课堂教学带来的便利,另一面是传统写作课堂教学固有模式的影响。在探索“数字化写作课堂”教学的道路上给教师们也带来了不少困惑:
第一,如何“用好、用活、用巧”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写作平台最初、最直接的优势在于缓解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平台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教师们发件、收件、批改的助手。然而,如果数字化平台的作用仅限于此,就没有必要开设数字化平台内的写作课了,要体现数字化于写作教学的优越性必须要思考对应的教学模式。
第二,“数字化写作课堂”如何摆脱传统的静态、储蓄式“教与学”状态向动态、生成式“互助学”方向发展?教师的“苦口婆心”在学生的“心不在焉”或“被动接收”下,写作课堂就不过是由传统教室搬到数字化平台的环境变化,由纸质作业变成了网络上传的提交方式不同而已。课堂依然是安静的、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而不是热闹的、积极交流、分享个人思想的地方。
第三,“启迪思维”、“创作写作”如何在“数字化写作课堂”实现呢?写作教学一直以来以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范式存在于英语教学中。文本的复制是死的,人的情感是活的。如果写作的本身是记忆看似有用实而无用的写作知识,“写出来的东西”就只不过是复制,最多不过是效仿而已,没有个人主见,没有思想,更不用提创作一词了。
批判性教育观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不是要求学生千篇一律,而是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批判性思维在数字化写作课堂的介入能很好地鼓励英语学习者解放思想,拥有探索事实真相的批判精神和找回自我意识的热情。对实现动态性语言能力的培养、让写作课堂与数字化理念齐头并进具有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
如何让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动”起来,一改传统写作教学风貌,实现“生成式教学”,达到“启迪思维”、“创作写作”的目标呢?“网络、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一剂良药,“思想的解放”是最好的药引。
(一)教师思想的解放
数字化写作课堂的解放首先是教师思想的解放,继而是学生思维的解放。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6]。数码时代,学生学习已经不完全依赖教师,这不仅意味着教师职能面临着转型,而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思维方法,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能力,宽广的知识视野[7]。高校的英语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摆脱“宣讲者”的身份,成为学生探究“真理”的导师、教练。教师们如果一昧的保持“我教,他学”的思想,并且将这种思想带到数字化环境
下的写作课堂,那么传统的“知识直述”教学模式将再一次上演,数字化平台不仅没有变为利器,还会显得多此一举。“知识的灌输”不再是数字化写作课堂的主旨,“释放记忆”、“思想交流”才是其根本。只有教师对课程定位转变才能引起课堂教学、课堂效果的实质变化。
(二)“教与学”关系的转变
教与学之间应该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批判教育观认为采取行动来改进学校和生活中的教与学为宜。写作课堂内容的呈现方式是重塑教学关系的核心。如果教师们一开始就急于创建一个模式或框架,要求学生对号将信息塞进去的话,“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无法创建。“对话”可以很好地使写作教学摆脱这种困境。孔子以问答的形式提示真理;苏格拉底在与学生讨论问题中让学生自己了解到自身的错误以帮助其完善和提高,从而追寻真理。将“对话式”教学方法引入数字化写作课堂内,师生间、同伴间进行思想的交流。师生进行有意义的问答有助于学生主动寻求个人的观点,同伴间的交谈更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动口”在前,“动手”在后,脑子里集合了丰富的信息以口头交流的方式梳理清晰,下笔时自然有如神助。
(三)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
数字化写作课堂的教学资源分为平台内的数字化资源以及借助网络获得的信息资源。平台内的资源包括:范文、阅读材料、语法训练、写作练习、教师上传的辅助材料以及同伴作业等开放资源。网络资源指的是学生主动搜索获得的其它资源。与传统的写作课堂不同,数字化写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即时的、可选择的内容。从信息处理上看,大量与主题相关信息资源在课前上传到平台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让他们在课上有话想说,进行有效的师生、生生对话。课堂上的网络资源更是方便学生们在遇到表达困难时自主解决问题。资源的巧用、活用、好用与否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组织规划。从教学过程上看,教师不仅要花时间整理相关资源、对课程进行有条理的设计而且要花心思去鼓励学生平静地反思生活经验,让他们主动去形成自己的观点。虽然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下的思考却是无限的。合理的设置、安排开放的教学资源既能解决课上时间不足的问题,又能使学生更好的准备写作课。
(四)学生思维的启迪
写作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或者叙事,或者论事,主要是“写出我的思想”。国际TOEFL、GRE、IELTS写作评价体现出了对考生英语写作的思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新版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也着重图画式作文、名言解读等注重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的层面考察。“八股”产品、中立的符号、陈调旧言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那么,在数字化平台内的写作教学自然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版式作文,而是让他们借助平台提供的资源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基于开放的教学资源和教师的合理安排,学生到写作课堂应该是有备而来并参与到一系列的动态活动中。例如:有意义的“课堂师生对话”活动使学生在思维上不断产生碰撞的火花;“小组主题讨论”使同学们有更成熟、更独立的思维。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是启迪思维不可或缺的条件。经过思想上的一翻交流,学生自然能撰写出更富个性的、有血有肉的作品。
(五)多元评价方式的构建
传统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阅主要以语言的规范性,结构的完整性为评价标准。即使在进入数字化写作课堂前,教师对评阅方式的疑问也主要停留在其机器纠错功能强大与否层次上。笔者认为学生在接受了九年正规的英语教育,经过中考、高考的反复训练、巩固加强,到大学后还在说“我不懂语法”,“我语法很差”的主要原因是语法在输出的过程中受阻,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有趣的是,当老师具体讲解某个语法点时,学生能快速地提取脑子里的相关记忆,这正好显示了其实学生并非不懂语法——语法呆在学生的脑子里等待提取,而打开这道大门的钥匙不在教师的手中,在学生自己的手中。如果数字化平台所做的是将所有细微的错误都展现出来就像教师会让学生的作文布满红笔标记一样,这道大门将永远紧闭。而写作课也只不过是一个语法考查,而非个人的观点的书面表达。批判教育观鼓励学生写出有情感的内容,内容应该成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不仅如此,在数字化平台内,评价方式也可以
大胆地突破教师一人评阅,开展同伴互阅、互评。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成为“同伴的老师”。在网络的帮助下,同伴互评是提高英语语言输出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学生可能不容易发现自己的写作失误,通过搜索、讨论却能轻易地指出他人作文中的错误,甚至很热情地给予纠正并解释其中的理由。相互评阅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别人修改作文,而且可以激发自身的语言意识、反思自己作文中语言表达的不当之处。当然,教师则可以根据机改成绩以及平台提供的语料库资源对学生作文的语言、内容进行更全面、更有依据的评价。
我们正处于历史性转型之初,学校正从授受型教育转向强调自我意识、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传统的静态、储蓄式写作教学缺少激发学生自我意识,使其进行英语创作的教学氛围。因此,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借数字化之势,探索一条“更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然而,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会一蹴而就,作为高校的一线英语教师,在改革中对原有写作教学模式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敢于自我解放,不断地批判反思,让英语写作教学在数字化平台内实现“生成式”写作教学。
[1]谢燕妮.以批评教育学反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外国语文,2012(3):148-151.
[2]蒋茵.批判与反思:批判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重构[J].辽宁教育研究,2006((6):70-73.
[3]唐丽萍.批判教育在高等英语教育中的适用性调查与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2(3):137-140.
[4]韩冰,毛海燕.后批判教育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76-178.
[5]杨永林.面向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英语教学——基于“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建设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5):20-26.
[6]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
[7]克拉夫特.创造力和教育的未来——数字化时代的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8.
A Study of Digital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A Critical Perspective
LIU Y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Digital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aims at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banking”education.The paper takes a critical perspective and looks at questions raised by language instructors for digital writing platform's issues of how to use it technically and effectively.The ways putting forward are the liberation of teacher's minds,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S,the application of multi-resources,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consciousness and the practice of multi-evaluation methods.Only if the students'minds are leading to“act”can a more creative writing class be conducted.
digital;English writing class;critical pedagogy;self-consciousness
H319.1
A
1007-5348(2015)01-0150-04
(责任编辑:廖铭德)
2014-09-21
2013年韶关学院第十四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数字化写作平台的大学英语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实证研究”(SYJY20131438),2014年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子课题“基于TRP数字化写作平台的大学英语写作课程构建研究”(2014GDB02)
刘英(1983-),女,广东韶关人,韶关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英语教育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