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日古嘎(华中农业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430070)
农民工养老意愿研究综述
苏日古嘎
(华中农业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430070)
农民工是伴随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当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民工养老意愿的研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界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民工研究的总体概况和农民工养老意愿研究现状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学者就农民工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户籍、城乡参保体系等制度因素对农民工养老意愿影响的研究得出了差异化观点。综述已有研究发现,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较多,但缺少对农民工主体养老意愿的研究以及中小城市农民工养老意愿的趋势分析。
农民工;养老意愿;养老保险
农民工问题随着农民工规模的增大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展,研究的深度日益加深。每一时期研究的重点,均与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紧密相关。2000年以来,随着养老问题日益严峻,作为城市的“边缘人”,农民工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学、社会保障等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学者们关于农民工养老问题的研究和关注点多以城镇化的实现作为出发点。作为流动性很强的群体,从农民工自身的角度分析农民工养老意愿预测将来更愿意到哪儿养老,并且把社会预期作为变量引进来做趋势研究同样具有价值。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亦关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梳理已有农民工养老意愿的研究,明确研究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1984年张雨林教授在《县属镇的“农民工”——吴江县的调查》中,首次使用了“农民工”这一词汇。之后,这一名称在社会学领域和其他领域大量被引用,逐渐成为了对户口在农村却在城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民的统一称呼。
关于农民工的定义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陆学艺认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分为十个社会阶层,农民工是与雇工、农业劳动者等并列的一个产业工人阶层[1]。李强认为,农民工已成为一个与农民和市民同质的群体,构成我国目前社会结构的第三元,他们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居民,亦非传统意义的农村农民[2]。郑功成认为,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3]。
(一)80年代关于农民工的研究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80年代开始农民真正意义上的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形成了第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潮流。这一时期学者的研究,更多的是站在用人单位、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聘用农民工的利与弊。
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必然要冲破人为的城乡界限,农民进镇当工人是一个阻挡不住的趋势,亦工亦农阶层是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是亦工亦农阶层形成的主要社会条件。这里所提到的
亦工亦农阶层,就是农民工群体[4]。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离土离乡这四种模式,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主要动因是随着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中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求出路[5]。为了保证比固定工更高的出勤率,同时也使企业不再背负老弱病残的 “包袱”,用人单位都愿意使用身强力壮的农民工,他们一般在18-30岁之间,聘用时采用轮换制,经过一年半载就换新一批年轻力壮的农民工[6]。同城市的正式职工相比,农民工不吃国家的平价商品粮,不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他们是临时合同工,不是铁饭碗,不享受公费医疗等劳保待遇[7]。
(二)90年代关于农民工的研究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7号发布《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这一规定的颁布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民工潮”问题也成了当时不可忽视的社会热点。90年代学者们关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研究,从用人单位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向各个领域扩散开来。
“民工潮”的产生,除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在总量上严重剩余外,还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相对于工业化来说,我国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8]。1994年,政府和社会传媒对城市农民工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提出了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与对策。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就意味着在实际上对社会结构向现代、合理方面转化的肯定,为农民进城提供现实的制度保障,巩固和促进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成果[9]。
工作中,较之前的农民工轮换制相比农民工合同制工人就业稳定程度有提高,通过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学习中对现代生产技术的把握,表明农民合同制工人这种形式已在实践中显示其特有的优越性[10]。由于农民工是流动群体,这也必然会导致他们职业的流动。农民工的初次职业流动和再次职业流动实现了地位的不同变化。前者有了地位的上升,而后者却基本上是水平流动。究其主要原因,农民工群体缺少地位积累、继承和社会资源[11]。
生活中,农民工进城务工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长期分居。但他们是为了挣钱而外出,所以这种分居是一种主动行为。由于他们对家里提供了经济支持,致使农民工分居的家庭仍然稳固[12]。那会不会就把感情生活的重心移到城市中来呢?相关研究表明,农民工与城市人的交往只限于生产、生活方面的联系,而感情交往极少。绝大部分农民工缺少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究其原因,大多数城市农民工在职业居住条件方面明显处于低下地位,直接妨碍了他们在社会层面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接触[13]。李强了解到农民工对城市居民有很大的不满情绪和受歧视感,并认为市民对他们存有歧视是导致冲突的根本原因,责任不在他们[14]。
(三)21世纪关于农民工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随着农民工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三农”问题受到了学术界和政界的关注并成了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时,针对农民工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以农民工城市融入(城市适应)、市民化、社会保障、身份认同、留守儿童等问题作为主要对象的研究,以及农民工政治参与、平等竞争权、代际差异、子女教育、住房、犯罪与社会控制等诸多不同层次问题的研究。
朱力用准市民这个不带有任何褒贬色彩的词语称呼大批进城的农民工,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在农村。他认为制度性障碍中的户籍管理问题阻碍了准市民融人城市,应该继续改革户籍制度,甚至取消户籍制度[15]。与此同时,陈映芳也指出只有把“农民工”问题看成如何获得市民权的问题,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16]。
郑功成基于对农民工有别于农民和农村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等的充分认识,提出了农民工对社会保障权益诉求的迫切性,指出应尽快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17]。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在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中指出,随着国家法令条例的颁布,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体系已构建,相关法律法规趋向健全,但是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偏低,大部分的农民工都没有养老保险,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没有得到全面有效
的保障[18]。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比例为何如此之低?农民工养老意愿在哪里?
李强认为,驱使大量农民工外出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收入的驱动力。农民工观念上和心理上的预期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目标。预期包括他人预期(即农民工家人的预期)和农民工自己的预期,存有差异的两种预期都得出最终要返回家乡。究其原因,户籍制度影响了农民工对长远生活预期。由于土地能够在经济萧条时期保障农民生存,这成为了农民养老和还乡的影响因素之一。此外,落叶归根等乡土观念也影响农民工返乡[19]。杨立雄认为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还乡”更具有操作性[20]。
韩长赋基于农民工现状的实证研究,指出农民工群体增长速度保持平稳,而规模继续扩大、主要由流向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和小城镇扩散、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的同时定居城市的农民工将逐渐增多等三大趋势[21]。而韩俊从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热潮回应了农村劳动力呈现双向流动的趋势[22];基于双向流动的最终选择点,蔡禾等研究了还处在迁移过程中的农民工的返乡和留城意愿,从“推拉”理论上提出并验证了四个假说。个体迁移的动力和面对的制度合法性压力大,倾向于选择行为性永久迁移和制度性永久迁移;个体迁移动力与制度合法性压力的作用在不同的迁移人群中呈现有所不同[23]。就其影响农民工留城和返乡意愿的各种因素,李强等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希望能够留在城市中生活,受教育程度越高、外出年数越长和举家迁移到城市都会增加农民工留在城市的意愿,而已婚和有需要赡养父母等会增加农民工返乡的意愿。在诸多因素中,教育的作用最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农民工,其留在城市的意愿就越强。但新生代农民工在留城意愿方面与老一代农民工没有显著的差异[24]。刘志英等人认为,农民工群体内部存在代际差异,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是第二代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有较大的差别。第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收入不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更倾向于农村养老。第二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较强,乡土情结淡化,留城意愿强烈,更渴望像城镇居民一样享有社会保障权益[2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将农民工留在城市使其市民化会促进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可适当优化经济结构[26]。可是从现实出发,章铮测算出一对农民工夫妻要想在城市定居至少需要在城市连续工作20年。住房、孩子的教育和养老是阻碍农民工进城定居的几个大障碍[27],致使农民工对未来社会预期、生活预期不高,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根据华迎放的数据,从农民工参保率变动情况看,2006年只有 10.7%,2009年达到 18.2%,2010年达到21.4%。虽然总体参保率不高,但保持了逐年上升的态势。这其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61%,参加新农保的占13%,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占6%,说明多数农民工均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所覆盖,同时也说明农民工本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待遇更高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08年,参保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17%,2009年占18%,2010年达到21%,虽然覆盖率在逐年上升,但还有接近4/5的人没有参保[28]。姚俊却发现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很高,参保时首先选择回家乡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达到44.7%,其次29.1%的意愿选择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他指出在城镇参加“城保”是由社会保险的强制性所决定,未体现农民工参保的志愿性[29]。王冉等发现,城市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变量对其参加社会保险影响显著。城市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和月收入与行业、所有制类型和区域对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相当[30]。
田北海等指出,民工养老保险参与现状滞后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制度缺失、文本与实践脱节的问题[31]。陈颐参照国外“移
民管理模式”,认为可以考虑将农民工纳入城保[32]。有些学者却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流出地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农保”模式。因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个人基金储备积累的模式,这一制度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适应了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工资收入较低的特点。不管是“城保”还是“农保”都存在便携性问题,其结果只能是退保、断保或失保,应建立“混合型”统账结合的全国统一社保制度[33]。实现全国统筹要从转移统筹基金的方式入手,从制度安排与技术性革新的思路上解决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进而使农民工最终安全享有养老金待遇[34]。
从以上关于农民工养老意愿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民工养老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第一,有关农民工群体主体的养老意愿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将研究集中于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上,而忽略了作为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主体意愿,即他们更愿意或是更想在哪里养老的问题。以农民工的主体意愿为出发点探讨农民工养老意愿,更能把握这一群体的需要,从而提高其参保率,切实保障这一群体利益。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原因的分析,对农民工养老问题的未来发展状况或趋势研究不够,预测性研究很少。第三,现有的做法大多集中在对发达城市的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呈现“地方性”,且对于中小城市的研究比较少。实际上,基于农民工双向流动特征的一些中小城市农民工成为了我们不容忽视的群体。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1.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38.
[3]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2-13.
[4]蒙晨,邹农俭.关于亦工亦农阶层状况的调查[J].人口学刊,1985(4):26-31.
[5]冯兰瑞,姜渭渔.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87(5):43-52.
[6]庄启东,张晓川,李建立.关于贵州省盘江、水城矿务局使用农民工的调查报告[J].计划经济研究,1982(1):22-27.
[7]陆学艺.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J].社会学研究,1987(6):1-14.
[8]朱泽.“民工潮”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3(12):33-36.
[9]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J].学术交流,1994(5):122-128.
[10]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北京市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2):50-61.
[11]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1999(3):93-101.
[12]李强.关于“农民工”家庭模式问题的研究[J].浙江学刊,1996(l):77-81.
[13]田凯.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5):90-95.
[14]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4):63-67.
[15]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2000(6):113-122.
[16]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119-132.
[17]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22-24.
[18]《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J].改革,2009(2):5-27.
[19]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20]杨立雄.“进城”还是“还乡”——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J].中国社会保障,2004(2):25-26.
[21]韩长赋.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J].经济研究,2006(12):4-12.
[22]韩俊,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3-8.
[23]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6):86-113.
[24]李强,龙文进.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2):46-66.
[25]刘志英,刘超.农民工代际差异及其养老保险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2011(6):81-88.
[2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6):4-16.
[27]章铮.从托达罗模型到年龄结构——生命周期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09(5):43-51.
[28]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新阶段的政策建议[J].中国劳动,2011(11):6-13.
[29]姚俊.农民工参加不同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0(1):93-100.
[30]王冉,盛来运.中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9):26-34.
[31]田北海,徐燕.制度安排与行动逻辑: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现状的实证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1(6):89-97.
[32]陈颐.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原则和思路[J].学海,2006(5):34-38.
[33]郑秉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人口科学,2008(5):3-17.
[34]赵曼,刘鑫宏.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的制度安排[J].经济管理,2009(8):163-168.
Literature Review on Migrant Workers'Pension Willingness
SU Ri-gu-ga
(Department of Soci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Hubei,China)
Migrant workers appear as a special group with the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Study of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willingness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not perfe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domestic the study of migrant workers general situation and pension willingness research status are diversified over time trend. Different researchers study the impact of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wishes reached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o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 workers,household,urban and rural insurance system.Existing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migrant worker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statu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The work lack the main pension wishes and the research of trends in small cities and rural.
migrant workers;pension willingness;pension insurance
C913.7
A
1007-5348(2015)01-0100-05
(责任编辑:曾 耳)
2014-12-05
苏日古嘎(1990-),女,内蒙古通辽人,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研究方向:社会救助与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