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人:本刊编辑部
吴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自20世纪30年代“吴越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吴文化研究已历经80多个年头。从通过考古研究古吴历史文化开端,80余年里,研究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上溯至先吴历史文化研究,下延至今吴历史文化及当代吴文化研究。尽管还存有争议之处,但现今吴文化研究的范畴基本得到了学界认可。诸多研究成果架构起了吴文化研究的体系,历史经纬、关键节点(事件)、重要人物,目前已大体梳理清楚。但因所涉历史漫长,学科和专业众多,研究者、研究机构散见于各相关专业、大学和各地方文化研究学会,甚至研究者鲜有全职、“从一而终”者,吴文化研究往往只是其研究生涯中的某一部分或者一段“插曲”而已,这样的状况,使吴文化研究难免存在疏漏与空白之处,甚至还有一些关键问题尚待重新认识清楚,比如对吴国历史地位及影响力的评价,比如明清时期吴地对全国经济文化的确切影响,等等,这需要前期做大量的史料搜集、整理与爬梳工作。近十几年来,许多研究热衷于探讨吴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而对吴文化发展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空白、薄弱或模糊之处则缺乏切实的研究,这正是当下吴文化研究的任务所在。经过多年积累,本栏目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故近年来,对于史料研究成果予以格外关注,以城墙、园林、昆曲、评弹、书法、绘画等专题形式,刊发一些看似角度“小”但很“实”的研究论文,得到了学界的充分肯定。
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都具有拾遗补缺、小而实的特点,作者发现问题的眼光与所下的功夫值得学习。
吴地曾是吴越的政治中心,但随着吴国为越国所灭,吴地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孙吴时期,这是吴地历史地位及文化性格发生转变的先声期。三国纷争,人们备尝兵燹之苦。由于孙吴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江东政权,北方士人开始南下孙吴躲避祸乱,以求安定的生活,由此也给吴地带来了诸多中原文化,吴地的文化内容、品格开始发生了变化。宋展云博士的《孙吴学术文化与文学发展述论》一文,关注了这一变化在文学中的反映,比较全面且深入地述评了孙吴文学取得的成绩,剖析其生成、发展的原因,在目前学界对孙吴文学研究非常薄弱的背景下,难能可贵,对吴地文化和文学研究是一大拓展,值得肯定。
孙吴之后,因西晋“永嘉之乱”,有了中原汉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带动了吴地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晋人左思的《吴都赋》对当时吴地社会显现的勃勃生机和繁荣稳定进行了热情讴歌。吴地文化受社会现实的影响而获得极大丰富和发展。
北宋末年的再一次“衣冠南渡”使中原的经济文化中心彻底转移到吴地。至明清时期,吴地核心区—苏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双峰并峙的局面,从而成为全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期间,吴文化获得了全面发展,在很多领域出现了引领时代的大家。但是,文化集群的出现,除了金字塔尖的大家之外,更有众多构成宽大塔身的未名者。杨之峰研究馆员的《苏州书法家南漪散人考》即是一篇关于清初吴地书法家个案研究的考据文章,他的研究对象—“南漪散人”,是一个在书法史上未见书写,其生平事迹资料及传世作品十分少见的书家。作者拂去历史的尘埃,从有限的线索入手,遍搜典籍,爬梳分析,发掘出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初步考证出南漪散人的身世、法系、行迹及遗墨等信息。文章通篇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要言不烦,文风朴实,足见作者的文史功力,补充了吴地书法谱系。
吴地文化的繁荣促进、推动了吴地教育的发展;而吴地教育的兴盛,又为吴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文化与教育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吴地深厚的底蕴。先秦时期季札观乐显示了吴国教育的深厚内涵,至北宋范仲淹创建苏州府学后,吴地尤其是苏州的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苏州的教育再创辉煌,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现代苏州经济发达,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现代教育模式的多样性,其中消失一百多年的私塾在苏州重生。吴为教授的《现代苏州私塾与义务教育法》是一篇针对当下问题予以及时反应的研究文章,既有纵向的历史传承考察,也有横向的西方经验借鉴,更有对现实环境、因素的把握,从法律角度对私塾“回归”这一现象条分缕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苏州现代私塾教育的出现有其合法依据,补充、丰富了义务教育形式。为教育主管部门对现代私塾进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吴文化的发展历来与吴地自然、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密切相关,其中蕴涵的丰富性、关联性、复杂性正是研究问题的生发点所在。在吴文化研究大框架已基本取得学界共识的情况下,我们愿通过持续不断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吴文化研究多增添一些“血肉”,使其日益丰满、生动起来。
(执笔:时 新)
栏目主持人: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