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倩
当前在国民经济中,对外贸易已经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已经变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外贸易国家,我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方面已经出现了量的飞跃。但是,一个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加大一般就会给本国的经济带来更大的风险。有效分析外贸依存度不但能够将一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外依存的状态反映出来,还可以对该国的贸易地理方向、贸易方式、贸易商品等进行结构分析,能够将该国外贸面临的结构风险加以揭示。
当前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具有出口竞争性比较高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其高出口依存度。第一个方面是家电和轻纺产业生产的一半以上的制成品需要国际市场的帮助,这就导致产业发展加大了对外的依存度[1]。第二方面是在一些贸易大国的进口市场当中,个别产品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中国大量增加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往往就会导致进口国家当中一些与中国竞争的产业破产,许多工人会因此失业,这样的话,进口国就会出现较大的政治压力,接着就会开始对中国的产品进行抵制,从而产生贸易摩擦。进口国一旦采取限制进口中国产品的政治措施,就一定会冲击中国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工人就会因此失业[2]。除此之外,我国的出口结构如果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长期滞留,除了会对转移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相关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出口市场也极有可能因为不断提高的劳动力成本而被其他发展中国家代替。
中国经济对于战略性资源的需求量已经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急剧增加。中国在增加战略性资源进口量的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零部件和关键设备的进口量。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对于一般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5%左右,对于关键零部件以及中档产品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了65%左右,对于一些高精密以及大型的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已经差不多达到了100%。战略性资源能够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持续提高对这些产品的进口依存度,就等于让其他国家来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它将会为中国发展经济带来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国际政治风险、国际运输风险以及寡头垄断风险[3]。零部件以及关键设备的进口依存度提高会产生的潜在风险是,扩大进口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然而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进口的产品形成了过度的依赖,那么企业就会难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日本、欧盟以及美国等地区是中国出口商品的主要贸易地理方向。这就说明,中国在出口商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可以看出,中国在商品出口流向方面存在着很强的集中性。对主要的贸易伙伴具有很高的出口依存度,这种情况,除了会降低我国在对外开放当中的回旋余地,同时,在这些主要贸易伙伴国家中很容易会形成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如今市场相对不太景气,市场容量也相应缩小,一部分贸易伙伴就会因为中国出口的集中而出现较大的压力,这样一来,中国就会在贸易的过程中频繁的面临贸易摩擦。这种情况不但会对中国的经济和外贸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贸易双方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产生不良的影响。
外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一个国家发展经济,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如果不断提高外贸依存度,就会相应地给本国外贸带来更多的结构性风险。中国之所以会不断提高外贸依存度,是因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国际分工的参与,怎样才能提高中国对外贸结构风险的应对能力。主要有以下建议:第一,对国内和国际市场与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促使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第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技术产业要加大力度进行扶植;第三,一定要对中国的资源和能源战略形成高度的重视等。
[1]高金田,王介雯.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货物流向的现状分析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1,(11):224-228
[2]谭祖谊.外贸依存度、相互依存度、经济开放度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4):15-16
[3]尹翔硕.贸易结构更为重要—中国外贸依存度及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与不对称[J].国际贸易问题,2012,(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