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梦卿
以中国知网公布的正式出版物为对象,利用网络检索,收集了2005年至2013年公开出版的以“林业科学”为主题的科技论文,共计14609篇。具体见下图。从下图中可以看到,自2006年开始,我国林业科学学术论文出版的数量大幅上升,说明广大科研工作者对林业科学的重视,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之后论文的数量呈一定程度的波动,未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
时间20052006200720082009文献数量916615090171911858618720时间2010201120122013合计文献数量19290180071437815641146069
按照论文涉及的专业分为:遗传育种、树苗种植、林场培育技术、林业经营管理,经济林培育、森林防护、木材工业、林场经济、国家林业政策,其他等。文献数量和结构见右表与图。此表显示出,遗传育种、树苗种植等研究领域内的论文数量较多,这与我国一直以来执行的林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说明在2006年以来,国家将这些类型的研究列入林业的重点项目,大力扶持。在我国加入WTO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种植经济林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因此造林技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此外林业经营逐步放开,这方面的论文也呈上升的趋势。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的木材加工制品产量日益提高。尤其是土地经营制度和林权改革推动了林区经营制度的改革,林木工业、林业产业、林业政策的研究文献大量出版。而其他领域的论文据统计也有2740篇,这再一次证明林业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
分类 遗传育种 树苗种植 林场培育技术数量326543157422547分类 林业经营管理 经济林培育 森林防护11241657712500数量分类 木材工业 林场经济 国家林业政策 其他数量8568941182572740
统计显示:我国东北、中东部、西南部等地林业刊物的出版数量多,但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区论文数量较少。论文主要集中在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的地区。此外,这些地区相关的科研单位和高校较多,科技人员较多。
从20世纪中期开始我国林业的发展有了根本变化,林业的作用日益为大家所重视。在地域分布上,中东部和西南部地区的森林的作用不同。中东部地区的林区出产商品林,东北、西北、华北部地区满足生态平衡建设的需求。同时,在主要江河流域,如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的林业发展的地位异常突出。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林业前沿研究的重点将发生巨大转变,论文的分布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主要有几个方面:
在地理分布上,西部地区降雨少,生态破坏严重,有关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的论文数量将增加。具体有天然林还林还草、节水生态系统稳定性、水分资源管理与监测等。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林业科学研究仍然集中在商品林栽培、木材加工、林业经济管理、林木加工经营等方面。
在学科分布上,三北部地区即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在造林技术、生态保持、水土保持、抗旱生理方面的论文将增加。在华中华东地区在树种选留、林木种植、土壤学、林业经济学、木材加工等学科的论文数量会增加。
由于我国对林业科研立项越来越重视,今后将重点向有关大型科研院所集中,因此,北京等地区的主要林业学术刊物上优秀论文会越来越多,西部有较快的上升,南方地区持平。
通过对我国林业文论文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林业科学的研究方向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一致,从总体上看是合理的。但学科及分支学科的发展不平衡,成果推广较少。在林业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如何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尤其是应用型研究、多学科联合将是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