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的多学科研究述评*①

2015-04-10 16:21陈英敏高峰强
关键词:社交个体儿童

韩 磊,陈英敏,高峰强

(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羞怯的多学科研究述评*①

韩磊,陈英敏,高峰强

(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羞怯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西方有关羞怯的研究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近年来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也在渐次增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羞怯的研究领域出现了跨学科和使用多种技术方法共同研究的趋势。通过有关羞怯的词源学研究、统计测量学研究、神经生理研究和遗传学研究,对羞怯的概念、结构、影响因素、神经生理机制、遗传定位等进行述评。

羞怯;遗传学;神经生理;统计测量学;词源学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5.03.009

引言

羞怯(shyness),几乎每个人都有的经历和体验,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羞怯而很难融入社会交往。有调查显示:美国具有习惯性羞怯(Chronic Shyness)的成人已接近40%,他们几乎在所有的情境中都表现出羞怯并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且这一比例还在逐渐提高。②Henderson, L., & Zimbardo, P. (1998). Shyness: Encyclopedia of mental health.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一些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羞怯体验更加普遍。③宫瑞莹、王倩倩:《羞怯理论研究综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一般而言,适度的羞怯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但过度的羞怯或者泛化的羞怯,不仅会影响到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发展成为社交焦虑甚至社交恐怖症,严重威胁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研究者很早便开始关注羞怯问题,目前关于羞怯的研究呈现多学科齐头并进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趋势。

一、羞怯的多学科研究进展

羞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进入心理学研究者的视野已有近百年历史,但是在有关羞怯的研究中并非只有心理学一支队伍,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他们自己的视角对羞怯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下面通过介绍不同学科关于羞怯的研究让我们了解羞怯的研究进展和每个学科的研究侧重点,希望为各学科之间搭建合作的桥梁,并给共同推进有关羞怯领域的研究提供支持。

(一)羞怯的词源学研究

国外关于“shyness”的研究由来已久,关于“shyness”的界定也体现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早期关于羞怯的界定主要关注其典型特征,而不是一般性特征。比如,Crozier认为羞怯个体突出的特征是花大量的时间监控自己的感觉和行为,担心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非常容易不安。*Crozier, W. R. (1979). Shyness as a dimension of personality. British J.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8, 121- 128.Buss认为,羞怯反映的是个体在人际情境尤其是陌生人在场的情境中表现为不自在、压抑并表现出笨拙的行为。*Buss, A.H. (1986). A theory of shyness. In W. H. Jones, J. M. Cheek, & S. R. Briggs (Eds.), Shyness: Perspectives on research and treatment(pp. 39-46). New York: Plenum Press.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关于羞怯的界定更加具体,不仅关注羞怯的行为表现,还包含羞怯的认知与情绪特点。比如,Henderson和Zimbardo将羞怯定义为,在社交情境中的不舒服,是一种对消极评价的恐惧,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会显著影响对期望活动的参与行为或者对个体和职业目标的追求行为。*Henderson, L. & Zimbardo, P. (2001). Shyness as a clinical condition: The Stanford Model. In L. Alden & R. Crozier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ocial Anxiety. p431.国内近十年内才出现一些关于“shyness”的研究。国内学者认为羞怯绝不仅仅指个体行为上的抑制,而是心理、生理和行为上的综合表现。“心理具备的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神彦飞、赵健:《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思想与心理的思辩》,《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羞怯个体在社交情境中会体验到紧张、焦虑以及表现出行为上的抑制或退缩,这往往会导致个体逃避社交情境,或是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笨拙行为,严重时会影响个体正常的工作、生活与心身健康。*陈英敏、高峰强:《“羞怯”与“羞耻”之辨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国内关于“shyness”的研究之初,面临多种中文译词的选择。有学者针对shyness及其对应的中文译词进行了词源学上的分析发现,《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与shyness含义相似的词汇有“羞耻”、“羞涩”、 “羞答答”、“羞赧”、“羞臊”、“羞耻”、“羞愧”、“怯生生”、“怯怯羞羞”、“怯场”、“怯声怯气”、“害羞”等。*陈英敏、高峰强:《Shyness:害羞还是羞怯》,《心理科学》2013年第2期。在上述词条中,有些词只表现出“shyness”的部分特征,如“羞涩”、“羞答答”、“羞赧”、“羞臊”、“害羞”等只表达出个体在社交情境中的不自在和压抑,而“怯生生”、“怯场”、“怯阵”等则只表达出个体在社交情境中的不安、焦虑和退缩。西方认为“shyness”反映的是个体在社交情境中的不安和焦虑并伴随着脸红、表情不自然以及行为上的退缩。关于“shyness”的这种认识实际包含了几个关键的要素:(1)羞;(2)怯;(3)特殊的场合或情境(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或公众场合)。“害羞”或“羞涩”等词虽然更常用些,但却无法包含其完整的意义。因此,在众多界定相似或相近的词语中,“羞怯”是与“shyness”最为匹配的,把“shyness”翻译为“羞怯”是最恰当的,更能达到概念互译和理解上的对等。

(二)羞怯的测量学研究

早期考察羞怯的量表有情绪分化量表(Differential Emotions Scale)和斯坦福羞怯调查表(Stanford Shyness Survey)。前者主要用于评估情境性或状态性焦虑;后者旨在测查个体羞怯性的想法和感觉以及在行为和生理上的表现。后来,Cheek和Buss编制的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被广泛的应用,经验证该量表信效度较好,但该量表对羞怯的考察较为笼统,只能得出羞怯总分,未考察羞怯的各个维度。*Cheek, J. M., & Buss, A. H. (1981). Shyness and soci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 330-339.随后,Melchior又以Cheek和Buss编制的羞怯量表为基础,编制了羞怯症状问卷(Shyness Syndrome Inventory,SSI),该问卷可以用于评定与羞怯有关的生理、认知及行为等方面的症状。但该问卷对羞怯的界定受到研究者的质疑,即羞怯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而不是临床症状。这种质疑制约了该问卷的广泛应用。此后,Bortnik, Henderson和Zimbardo又编制了羞怯量表,该量表对羞怯的结构进行了区分,将羞怯划分为对拒绝的恐惧、自责、表达的自我限制和寻求赞成四个维度,并且研究证实该量表拥有较好的信效度,与Cheek和Buss的羞量表存在较高的相关度*Bortnik, K., Henderson, L., & Zimbardo, P. G. (2002). The shy Q, A measure of chronic shyness : Associations with interpersonal motives and interpersonal values and self-conceptualizations. 3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Behavior Therapy, 11, 14-17.,因此,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羞怯量表之一。针对小学生羞怯,武云鹏、高峰强等人开发了《小学生羞怯量表》,分为消极评价恐惧、交往退缩和自我限制三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考察小学生羞怯的有效且可靠的工具。*武云鹏、陈英敏、高峰强:《小学儿童自评羞怯量表的编制与应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11期。针对学前儿童的特殊情况,韩丕国和高峰强等人又开发了《学前儿童羞怯家长问卷》*韩丕国、武云鹏、高峰强:《学前儿童羞怯量表家长卷的编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6期。和《学前儿童教师问卷》*韩丕国、武云鹏、高峰强:《学前儿童羞怯量表教师卷的编制》,《心理研究》2014年第3期。,为研究学前儿童羞怯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针对初中生羞怯,陈英敏、高峰强等人编制了初中生羞怯量表,分为自我表现性羞怯、指向陌生人羞怯、面对负性评价的羞怯、面对异性的羞怯、谦和性羞怯五个维度。*陈英敏、张元金、武云鹏、高峰强:《中国初中生羞怯量表的编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期。

(三)羞怯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对羞怯的研究主要关注羞怯的表现特点、人格和环境对羞怯的影响以及羞怯对个体学习、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Henderson和Zimbardo认为羞怯表现在个体的行为、认知、生理和情绪多个方面,具体表现为:行为上,羞怯个体在社交场合更多地表现为抑制、被动、退缩,较少的眼神接触和言语交流,同时言语回答简短且不流畅,出现无意识的紧张行为,如摸自己的脸或者头发;认知上,羞怯个体会出现较多的非理性信念,包括低自尊,尤其是较低的社会自尊、惧怕负性评价、负向的自我陈述、对自己在社交情境中的表现有自我贬损的倾向,对社交苦恼倾向于进行内归因等;生理上,羞怯个体在社交情境中通常有脸红、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肌肉紧绷、口干、声音颤抖等反应;情绪上,羞怯个体通常会感受到紧张、焦虑、不安、困窘、情绪低落、沮丧、伤心、孤独等。*Henderson, L., & Zimbardo, P. (1998). Shyness: Encyclopedia of mental health.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西方研究证实羞怯与成长过程中的适应不良有关。Asendorpf等人发现,羞怯儿童特别是男孩会在成年期经历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结婚晚、生育晚,从事稳定职业的时间也较晚。儿童期的羞怯还与成年期职业不稳定性和较低的职业成就感相关。*Jaap, J. A., Asendorpf, J. B., et al. (2008). Childhood Personality Predicts Long-Term Trajectories of Shyness and Aggressiveness in the Context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in Emerging Adulth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6(1), 67-100.

前人围绕羞怯与人格特质、认知、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人格中的外向性和神经质对羞怯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Hertel, G., Schroer, J., Batinic, B., & Naumann, S. (2008). Do shy people prefer to send E-Mail? Personality effects on communication media preferences in threatening and nonthreatening situations. Social Psychology, 39(4), 231-243.社交自信和社交技能也与羞怯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环境对羞怯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对儿童羞怯的影响,尤其是父母教养方式对羞怯的作用。研究者发现母亲惩罚严厉和父亲过度保护能显著正向预测羞怯水平的高低,父亲情感温暖则有利于孩子羞怯水平的降低。*韩磊、高峰强、平凡、潘清泉:《父母教养方式对羞怯的作用机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第6期。还有研究从人格、环境、认知和行为综合作用的视角研究上述变量对羞怯的影响,发现神经质能显著正向预测羞怯,外向性对羞怯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外向性、神经质对羞怯的作用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外向性对羞怯的负向作用受到自责的调节,神经质对羞怯的正向作用受到求助的调节,社会支持在神经质预测羞怯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也受到求助的调节。*韩磊、高峰强、贺金波:《人格与羞怯的关系: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心理科学》2011年第4期。

羞怯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从先天和后天的角度考察后天环境对羞怯特质的形成产生的影响。目前羞怯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社会支持等因素对羞怯的影响,但对个体的认知因素在羞怯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重视不够,今后的研究需要从环境、认知和行为交互作用的角度考察后天环境对个体羞怯特质形成过程的影响。

(四)羞怯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Kagan认为前脑和大脑边缘系统,尤其是额叶和杏仁核中央核区的兴奋性是影响羞怯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Theall-Honey, L. A., & Schmidt, L. A. (2006). Do temperamentally shy children process emotion differently than nonshy children Behavioral, psychophysiologic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ticent preschoolers.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48, 187-196.该观点得到了很多研究结果的支持。fMRI研究发现,有社交恐怖症的成人看到如愤怒、恐惧或轻蔑的负性情绪面孔时,其右侧杏仁核和左侧杏仁核活动水平都会显著提高。*Straube, T., Mentzel, H. J., & Miltner, W. H. (2005). Common and distinct brain activation to threat and safety signals in social phobia. Neuropsychobiology, 52, 163-168.Schwartz等人通过追踪研究发现,羞怯儿童在成年之后对陌生面孔依然十分敏感,陌生面孔诱发的两侧杏仁核活动水平显著高于熟悉面孔诱发的杏仁核的活动水平。*Schwartz, C. E., Wright, C. I., Shin, L. M., Kagan, J., & Rauch, S. L. (2003). Inhabited and uninhabited infants “grow up”: adult amygdalar response to novelty. Science, 5, 1952-1953.还有研究发现,陌生面孔诱发的羞怯成人的两侧杏仁核活动水平都高于非羞怯成人;而熟悉面孔只诱发羞怯成人左侧杏仁核活动水平更高。*Beaton, E. A., Schmidt, L. A., Schulkin, J., Antony, M. M., Swinson, R. P., & Hall, G. B. (2008). Different neural responses to stranger and personally familiar faces in shy and bold adults.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22(3), 704-709.杏仁核在激发条件性恐惧的自主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Schwartz等人根据以往的大量研究进一步推测幼儿羞怯和非羞怯的特性是由杏仁核对新异事物的不同反应造成的。*Schwartz, C. E., Wright, C. I., Shin, L. M., Kagan, J., & Rauch, S. L. (2003). Inhabited and uninhabited infants “grow up”: adult amygdalar response to novelty. Science, 5, 1952-1953.

Schmidt和Fox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在休息和社交两种情境中,羞怯个体的差异体现在大脑皮层、自主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性上。基于已有研究,他们提出了额叶活性-神经内分泌-经验模型。该模型从环境、额叶皮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HPA)以及血清素激活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等方面来解释羞怯的起源,对羞怯起源的神经生理机制有更全面的认识。Schmidt和Fox认为恐惧情绪是由血液中的复合胺激活的,而在恐惧情绪的维持方面,额叶尤其是杏仁核和HPA系统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可能是额叶皮质活性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在羞怯水平上的个体差异。杏仁核的过度激活和HPA系统的调节障碍可能导致在休息状态下前脑和额叶皮层活动水平的增高。根据这种观点,羞怯个体在休息状态下就会表现出皮质醇分泌较多、高且稳定的心率、更强的吃惊反应以及右侧额叶的活动水平更高。需要指出的是,还有很多环境因素带来的社会压力,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学校环境以及家族和家族之外的变量等,都可以导致该模型所说的社会抑制。

此外,Beaton等人发现,羞怯与非羞怯成人对面部表情的内隐加工是不同的。研究者要求被试对呈现的高兴、恐惧、愤怒、悲伤、厌恶或中性表情的面孔作性别判断。结果显示,羞怯和非羞怯成人在加工各种情绪时都显示出了脑激活差异,但是当执行五种情绪性的内隐表情加工任务时,羞怯组比非羞怯组显示出了更大脑区的激活。这些区域主要包括侧叶和外核(the sublobar and extra nuclear regions)、脑岛和周边区域(the insula and surrounding areas)(布鲁德曼13区)及其他前部脑区。相比非羞怯成人,羞怯成人观看高兴面孔时在左额下回和左岛叶产生更大激活,而观看负性情绪会导致双侧岛叶的更大激活。羞怯成人加工高兴、愤怒和悲伤面孔时,额下回的激活水平更高;加工高兴、恐惧和厌恶面孔时,颞上沟的激活水平更高;加工悲伤与厌恶面孔时,内侧前额叶也有更大激活。当观看高兴、愤怒和悲伤面孔时,羞怯成人比非羞怯成人在纹外皮层(extrastriate cortex),特别是在左侧枕中回和楔叶(the left middle occipital gyrus and cuneus)(布鲁德曼18和19区)也有更大激活。*Beaton, E. A., Schmidt, L. A., Schulkin, J., & Hall, G. B. (2010). Neural correlates of implicit processing of facial emotions in shy adul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9, 755-761.这些结果表明羞怯个体可能对其所处环境中的社交暗示信息非常敏感,这些环境信号可能影响并保持了他们的高度自我意识,并增强了他们的社交回避行为。有研究者就发现,羞怯成人面对陌生和熟悉面孔时,两侧伏隔核活动水平更低*Beaton, E. A., Schmidt, L. A., Schulkin, J., Antony, M. M., Swinson, R. P., & Hall, G. B. (2008). Different neural responses to stranger and personally familiar faces in shy and bold adults.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22(3), 704-709.,而伏隔核与趋近行为有关。

国外学者对羞怯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大量且卓有成效的研究,包括对羞怯个体进行了纵向追踪研究,考察他们从出生4个月到成人期羞怯水平的变化以及他们额叶皮层与同龄非羞怯者的差异。但是,已有关于羞怯个体差异的脑定位研究更多的是集中于额叶和杏仁核。近年来研究发现,羞怯的神经生理差异还体现在其他脑区。国内研究者使用面孔-物体识别任务考察不同羞怯水平个体在早期面孔加工阶段的认知神经差异发现,不同羞怯水平个体的神经生理差异受实验任务的调节。*韩磊、马娟、焦亭、高峰强、郭永玉、王鹏:《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在早期面孔加工中的差异:来自ERP的电生理学证据》,《心理学报》2010年第2期。识别面孔时,羞怯个体的N170波幅显著小于非羞怯个体;识别物体时,不同羞怯水平个体在N170波幅上的差异不显著。N170起源于颞枕区,与面孔的结构编码有关,反映了对面孔的早期分类加工和对面孔整体形状及特征信息的自动化加工。因此,上述结果说明与羞怯个体相比,非羞怯个体具有对面孔结构编码的加工优势。另外,还有研究发现,与非羞怯个体相比,羞怯个体识别面孔表情的正确率更低,反应时更长;在加工面孔表情过程中,羞怯个体N170波幅更小,P2波幅更大。上述结果说明,与非羞怯个体相比,羞怯个体面孔结构编码能力较弱,但他们对面孔传递的社会性信息更敏锐,投入更多注意资源并表现出对这些社会性信息的注意脱离困难,这或许导致他们表情识别能力降低并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此外,还有研究发现羞怯青少年在面对正性且具有吸引力的刺激(如钱)时,纹状体的激活水平更高。*Guyer, A. E., Nelson, E. E., Perez-Edgar, K., Hardin, M. G., Roberson-Nay, R., Monk, C. S., et al. (2006). Striatal functional alteration in adolescents characterized by early childhood behavioral inhibi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6, 6399-6405.这些发现对于拓展羞怯的概念、深化羞怯个体差异的生理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因此,羞怯的神经生理研究还需要在更宽阔的视野中更全面地考察羞怯的个体差异。

(五)羞怯的遗传学研究

1.羞怯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有研究者对163名同卵双生子和138名同性异卵双生子进行追踪研究,他们在这些儿童14个月和20个月大的时候分别在儿童的家中和实验室里对其进行观察,以了解基因和环境对新生儿羞怯的持续性与发展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在新生儿羞怯稳定性方面起主要作用,而羞怯的发展变化则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herny, S. S., Fulker, D. W., Corley, R. P., Plomin, R., & DeFries, J. C. (1994).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nfant shyness from 14 to 20 months. Behavior Genetics, 24(4), 365-379.Ganiban等人对青少年的研究得出类似的结果。他们先后两次对不同环境下(分开抚养/相同成长环境)的几百对兄弟(血缘关系从同卵双生子到完全没有亲缘关系不等)进行考察(第一次被试720对,年龄12.1-13.5岁;第二次395对,年龄14.7-16.2岁),以此探究遗传与环境因素对青少年气质(包括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和羞怯)稳定性与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羞怯的稳定性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羞怯的变化是遗传与不同环境影响的结果。*Ganiban, J. M., Saudino, K. J., Ulbricht, J., Neiderhiser, J. M. & Reiss, D. (2008).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temperament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1), 222-236.

2.羞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双生子的研究说明,遗传是决定羞怯特质形成的重要的先天因素,但涉及到遗传基因在羞怯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则需要进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Arbelle等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DNA进行研究发现,只有长的5-HTTLPR多态性与羞怯呈显著相关,而DRD4、COMT和MAOA的多态性与羞怯的相关均不显著。*Arbelle, S., Benjamin, J., Golin, M., Kremer, I., Belmaker, R. H., & Ebstein, R. P. (2003). Relation of shyness in grade school children to the genotype for the long form of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promoter region polymorph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April, 160, 671-676.关于羞怯分子遗传学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Battaglia对小学三、四年级儿童的DNA进行分析发现,羞怯孩子的遗传因子中有一到两个异常短的5-HTTLPR基因副本。*Battaglia, M., Ogliari, A., Zanoni, A., Citterio, A., Pozzoli, U., Giorda, R., et al. (2005). Influence of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promoter gene and shyness on children’s cerebral responses to facial expression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2(1), 85-94.Chiao 和Blizinsky统计了全世界29个国家共50135名个体5-HTTLPR基因的出现频率,得到不同国家5-HTTLPR短型基因的频率分布:中日韩等东亚国家5-HTTLPR短型所占比例最高,约为70%;拉美国家和土耳其居中;欧洲和北美国家比例最低。*Chiao, J. & Blizinsky, K. (2010). Culture-gene coevolution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77(1681), 529-37.该结果与全球羞怯的分布调查很巧妙地吻合。调查发现,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羞怯比例最高,欧美国家的羞怯比例较低。这两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5-HTTLPR短型基因与羞怯之间的关系提供证据。

羞怯的遗传学研究为探究人类羞怯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解释维度。多项研究发现在众多的基因中,5-HTTLPR短型基因与羞怯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基因与羞怯之间关系十分复杂,从基因到行为表现之间还受到脑、环境和具体情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众多的基因中不可能只有一种基因决定羞怯的表现,应该是多种基因的共同作用以及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最终导致了羞怯。*陈英敏、高峰强、韩磊:《羞怯:来自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7期。

(六)羞怯的文化学研究

Renneberg等人的跨文化研究表明,犹太裔美国人的羞怯比率最低,而亚裔美国人的羞怯比例最高。羞怯个体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存在差异:以色列较低,约为31%;墨西哥、德国、印度等国与美国相近,约为40%;日本较高,约为57%;台湾地区也较高,约为55%。可见,羞怯水平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明显偏高*Renneberg, B., Chambless, D. L., Dowdall, D. J., Fauerback, J. A. & Gracely, E. J. (1992). The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II-R, axis II and the millon clinical multiaxial inventory: a concurrent validity stud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among anxious out patients. Personality Disorders, 6, 11-124.。

对北美欧洲后裔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的羞怯和行为抑制与其日后的社会适应不良之间存在相关,这些适应不良包括同伴拒斥、孤立、学业失败。还有研究表明,个体的羞怯和退缩对其日后的焦虑有预测作用。*Rosenbaum, J. F., Biederman, J., Hirshfeld, D. R., & Bolduc, E. A. (1991). Further evidence of an association between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Results from a family study of children from a non-clinical sample.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5, 49-65.羞怯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报告显示,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孤独感、社会不满、负性自我认知、焦虑和抑郁。*Fordham, K. & Stevenson-Hinde, J. (1999). Shyness, Friendship Quality, and Adjustment during Middle Childhood. Child psychol. Psychiat. 40(5), 757-768.与自主性较高的儿童相比,羞怯儿童被认为社会能力和成熟度都较低。*Chen, X., Rubin, K. H. & Li, Z. (1995). Social functioning and adjustment in Chinese children:a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atl Psychology, 31, 531-539.因此,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可以总结为,羞怯通常与儿童期和成年期的社交困难或心理疾病相关。

中国文化背景下有关羞怯的研究得到了与西方不同的结果。中国的研究发现儿童的羞怯和行为抑制实际上可能具有一定社会适应性。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羞怯儿童被认为社交能力和社会理解力更高,并且羞怯与自尊、同伴接纳、学业表现、学校适应、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评价均存在正相关。*Chen, X., Rubin, K.H., & Li, B.(1995).Social and school adjustment of shy and aggressive children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7,337-349.由此可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期的羞怯与较好的学校和社会适应以及良好的发展结果相联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对儿童青少年羞怯与社会适应之间关系的影响是深刻的。一项关于中国青少年羞怯的跨世代研究发现:1994年,羞怯与教师评定的领导力和学业成绩呈正相关;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到2008年,羞怯与同伴喜好呈负相关,与孤独呈正相关。*Liu, J., Chen, X., Li, D. & French, D. (2012). Shyness-Sensitivity, Aggression, and Adjustment in Urban Chinese Adolescents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Tim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2(3), 393-399.

综上所述,羞怯可能是与文化相关的概念,文化和价值观为评判儿童的羞怯行为提供了背景。文化背景不同,羞怯的适应性和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也不同。Kerr认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羞怯和行为抑制的反应也不同,这决定了与之相联的发展结果的差异。*武云鹏:《父母教养风格与儿童羞怯的关系: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因此,主导的文化背景及与之相应的儿童社会化方式均对儿童的羞怯行为产生影响。

(七)羞怯的干预科学研究

羞怯导致社会适应不良的研究结论使西方学者十分关注羞怯的干预并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和策略,并付诸实施。比如,著名心理学家Zimbardo在上世纪即开设了羞怯诊所。目前对羞怯的干预主要是帮助羞怯个体改变不合理信念,缓解社交情境中的负性情绪,提高社交技能。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指通过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来矫正个体的不良认知,最终达到改善情绪与行为表现的目的。羞怯儿童在社交中存在对消极评价的恐惧并且容易作出负面的自我归因。而这些认知与归因方式使他们愈发逃避社交情境。因此,通过认知重构可以帮助羞怯儿童改变引发焦虑的不合理信念,建立新的合理认知,使其形成新的行为模式,以减少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出现的概率。研究发现,当面对令人紧张的社交情境或惩罚时,自我控制水平高的羞怯儿童能主动监控及调节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以谦逊、不张扬等更加合适的方式表现自己。*Xu, Y. Y., Faver, J. A. M. (2008). "What makes you shy?": Understanding situational elicitors of shyness in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 Development, 12.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羞怯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帮助其识别不合理认知以及与之相关的负面情绪,提高认知重构的干预效果。

2.社交技能训练和表露任务。Miller研究发现,羞怯与社交自信和社交技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Miller, R. S. (1995). On the nature of embarrassability: shyness, social evaluation and social skil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3(2), 315-339.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帮助羞怯儿童在言语交流、情感表达、肢体表达等方面习得适宜的行为模式。社交技能训练还可以帮助羞怯个体提高社交自我效能,降低社交焦虑水平。陈俊玲等人认为,羞怯个体社交自我效能的提高,可以降低其社交抑制、增加社交活动,提高其主观幸福感。但是,目前对社交技能训练效果的评价标准尚未统一,多数是以羞怯个体社交技能的习得及社会接纳水平的提高为指标。

通过社交技能训练使羞怯儿童获得相应的羞怯应对技巧后,应该为他们提供直接面对焦虑、恐惧的机会。表露任务是一种消除个体焦虑或恐惧的方法,对于羞怯儿童而言,就是要让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诱发其焦虑的刺激情境。表露任务有多种方式,如系统脱敏、对立地位、消除和习惯性等。该任务需要组织人员模拟某些社交情境,以引发羞怯儿童的焦虑或恐惧情绪,进而促使其以习得的适应性行为模式面对社交情境。社交回避行为的减少可以为羞怯儿童带来某种强化,使其体验到的焦虑感有所下降,从而降低羞怯儿童在类似情境中的焦虑反应。有研究认为,如果将表露任务与认知改变策略结合使用,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表露任务,但也有研究未能证实这一增强效应。

3.放松疗法。Henderson指出,羞怯多伴随某些躯体表现,如脸红、颤抖、出汗、口吃、心跳加速、面色苍白、反胃恶心等。*Henderson, L. & Zimbardo, P.(1998). Shyness.Encyclopedia of Mental Health.San Diego:Academic Press. Hofstede, G.(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 Beverly Hills, CA: Sage.Rubin等人发现,部分羞怯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较低,相比之下,这部分儿童更可能出现内化问题及社交退缩。*Rubin, K. H., Stewart, S. L., & Coplan, R. J. (1995). Social withdrawal in childhood: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Advances in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7, 157-196.放松训练可以协助羞怯儿童降低在社交中的焦虑或恐惧情绪,同时缓解其身体不适感。呼吸训练与肌肉放松是两种常用的放松技术。如果羞怯儿童意识到其即将出现焦虑情绪,他们便可采取放松技术以缓解紧张情绪,进而达到镇定状态。此外,放松训练通常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

4.家庭心理辅导。儿童期羞怯的形成往往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关。李文静发现,羞怯儿童的父母对孩子较少地表达情感关怀,并且更多地使用惩罚或干涉,以及倾向于否定儿童或对其作出负面评价等。*李文静:《大学生羞怯与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韩磊发现,母亲的严厉惩罚和父亲的过度保护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儿童的羞怯,父亲的情感温暖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儿童的羞怯。*韩磊、高峰强、平凡、潘清泉:《父母教养方式对羞怯的作用机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第6期。因此,在羞怯干预方面,除对羞怯儿童的心理进行干预外,还应包括对整个家庭关系的辅导与矫正。对羞怯儿童的父母进行心理辅导利于其改善教养方式,促使其在儿童的情绪及行为改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为羞怯儿童的积极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在干预目标与实施策略方面,以上几种羞怯干预方法各有侧重:认知重构强调对羞怯个体的不合理信念作出改变,重塑其认知,进而为情绪及行为的改善提供认知基础;社交技能训练与表露任务属于行为疗法,强调对羞怯儿童不良行为模式的矫正,通过提高其社交技能助其顺利融入社交情境;放松训练围绕强调对羞怯儿童不良情绪(如羞愧、焦虑、恐惧等)的缓解,并缓解与紧张焦虑相关的躯体症状;家庭心理辅导的重点在于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而为儿童情绪及行为的改善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羞怯是生理、认知、情绪及行为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对羞怯的干预应从不同方面展开,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二、羞怯的跨学科研究趋势

多学科协作研究某特定领域,可以更好地跨越单个学科的研究瓶颈,并且相互借鉴,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得以不断深入。比如,羞怯的遗传学研究目前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基因类型是羞怯特异性的基因类型,即羞怯可能是多种基因类型外在的综合表现,而每一种基因类型又与多种行为反应模式相关,如5-HTTLPR既与羞怯有关也与焦虑有关,因此,该结果可以帮助词源学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羞怯,帮助心理学厘清羞怯反应模式的心理机制,帮助测量学更准确地划分羞怯结构,帮助认知神经科学更好地解释羞怯的神经生理反应模式,也能更好地对羞怯个体进行干预。目前,羞怯研究领域已有多个学科走在了跨学科研究的前列,也体现出了学科间相互借鉴的优势。

(一)羞怯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基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

1. 羞怯婴儿的神经生理特点

Kagan等人认为羞怯的起源与婴儿早期反应的个体差异有关。*Kagan, J., & Snidman, N. (1991). Infant predictors of inhibited and uninhibited profil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 40-44.例如,4个月的婴儿在听到或看到陌生的听觉刺激或视觉刺激时如果表现出高度的自主行为并且很痛苦,那么他们在学龄前和学龄早期更有可能表现出行为抑制和羞怯。Kagan认为,有些儿童面对陌生刺激时表现出更多的克制并且更容易产生痛苦情绪,这可能与他们前脑尤其是杏仁核中的中央核区的唤醒阈限低有关。*Kagan, J. (1999). The concept of behavioral inhibition. In L. A. Schmidt & J. Schulkin (Eds.), Extreme fear, shyness, and social phobia: Origins, b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outcomes(pp. 3-1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这一假设是基于大量的动物研究提出的,这些研究发现杏仁核在调节和维持条件性恐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Fox等人采用与Kagan的研究完全一致的实验设计来考察羞怯的心理生理学起因与行为起源,以此预测婴幼儿的羞怯和行为抑制。被试是4个月大的健康且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通过观察婴儿在家庭中的行为,根据其自主行为的频率和面对陌生刺激时表现出来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程度将婴儿分为三组:消极反应组、积极反应组和低反应组。之后分别在婴儿9个月、14个月和24个月大时进行跟踪实验。Schmidt和Fox发现,与其他两组相比,消极反应组的婴儿9个月大时在接近陌生人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烈的吃惊反应。在9个月和24个月大时,消极反应组婴儿的右侧额叶的活动水平比其他两个组的婴儿更强烈。在14个月和24个月大时,消极反应组的婴儿面对陌生刺激时也比其他两个组的婴儿表现出更多的行为抑制。*Schmidt, L. A., & Fox, N. A. (1998). Fear-potentiated startle responses in temperamentally different human infants.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32, 113-120.这些发现与Kagan的假设是一致的,因此通过Kagan的假设可以推测,额叶活动水平和吃惊反应能够反应出羞怯的个体差异。

2. 羞怯儿童的神经生理特点

婴儿的生理和行为反应模式会保持到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并且可以用来预测他们羞怯的程度。Fox和Schmidt等人对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发现,4岁时,与非羞怯儿童相比,羞怯儿童的右侧额叶的激活水平更高*Fox, N. A., Rubin, K. H., Calkins, S. D., Marshall, T. R., Coplan, R. J., Porges, S. W., Long, J. M., & Stewart, S. (1995). Frontal activation asymmetry and social competence at four years of age. Child Development, 66, 1770-1784.,唾液皮质醇分泌的基线水平也更高*Schmidt, L. A., Fox, N. A., Rubin, K. H., Sternberg, E. M., Gold, P. W., Smith, C., & Schulkin, J. (1997). Behavioral and neuroendocrine responses in shy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30, 127-140.,此外,羞怯儿童中的绝大部分在4个月大时都是消极反应组的婴儿。在此之前,Kagan等人还发现,在休息状态下,与非羞怯儿童相比,羞怯儿童皮质醇分泌得更多,便拥有更快且稳定的心率以及更强的吃惊反应。*Snidman, N., & Kagan, J. (1994). The contribution of infant temperamental differences to acoustic startle response Abstract. Psychophysiology, 31, S92.Schmidt和Fox等人通过不同的生理测量方法发现,与同龄的非羞怯儿童相比,7岁的羞怯儿童在进行自我表达任务时,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其右侧额叶的激活水平增幅更大,心率的增幅也更大。*Schmidt, L. A., Fox, N. A., Goldberg, M. C., Smith, C. C., & Schulkin, J. (1999). Effects of acute prednisone administration on memory, attention, and emotion in healthy human adult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4, 461-483.这些生理反应的增强与焦虑水平的增强是平行的。

另外,Dietrich等人以10到13岁的儿童为被试,探查儿童气质特征与植物性神经功能的关系。*Dietrich, A., Riese, H., Roon, A. M., Minderaa, R. B., Oldehinkel, A. J., Neeleman. J., Rosmalen, G. M. (2009). Temperamental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associated with autonomic function in preadolescents. Biological Psychology, 81, 67-73.研究者把儿童的气质特征分为高强度愉悦(high-intensity pleasure)(气质性活跃,temperamental activation)和羞怯(气质性抑制,temperamental inhibition),分别测量他们处于仰卧和直立位置时的心脏心率(HR)、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SA)、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等指标。结果表明,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高强度愉悦气质与仰卧位的HR呈负相关,与仰卧位的RSA和BRS呈正相关。而只在女孩中,羞怯气质与仰卧位的BRS呈正相关。在高强度愉悦气质的儿童中,植物性神经的较高指标表示了健康的心理和生理机能。而在羞怯的女孩中,较高的BRS可能表明羞怯是这一时期的生理适应性特点。

以上研究发现,在休息状态下和应对压力时,学龄前和学龄早期的羞怯儿童在额叶的活动水平、心率和唾液皮质醇的分泌量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儿童的模式。

3. 羞怯成人的神经生理特点

羞怯成年人的生理与行为特点,和羞怯儿童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羞怯特质上得分高的成年人都报告自我价值感低并存在抑郁问题,他们在休息状态和应对社会紧张刺激时,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与一般人截然不同。*Schmidt, L. A., & Fox, N. A. (1999). Conceptual, 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distinctions among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shy children. In L. A. Schmidt & J. Schulkin (Eds.), Extreme fear, shyness, and social phobia: Origins, b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outcomes (pp. 47-6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midt和 Fox研究了羞怯成年人的生理与行为特点。*Schmidt, L. A., & Fox, N. A. (1994). Patterns of cortical electrophysiology and autonomic activity in adults’ shyness and sociability. Biological Psychology, 38, 183-198.他们发现,与非羞怯个体相比,在休息状态下羞怯个体的右侧额叶活动水平更高,并且在与同性陌生人邂逅的社交情境中,他们的心率增幅更高且持续时间更长。由此可知,在休息状态和社交情境中,羞怯成人的额叶活动水平和心率等生理活动模式与羞怯儿童和消极反应组的婴儿是相似的,表现为在休息状态下右侧额叶活动水平相对较高,应对社交压力时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水平和额叶活动水平均有提高。考虑到羞怯儿童和羞怯成人在生理反应上的相似性,我们可以推测对于某些人来说,羞怯的起源可能来自于婴儿早期的气质类型,且这些气质类型可能会贯穿人生全程。

(二)羞怯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基于统计测量学的视角

Henderson采用ERP技术并使用修改后的Flanker任务研究了9到13岁儿童的羞怯特质、N2电位以及与社交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其中,N2被认为是与认知控制与注意控制有关的脑电成分,社交情绪调节主要是采用修订版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归因方式问卷、儿童自我认知测评中的感知社交接纳维度进行的测量。结果显示,儿童在羞怯上的得分和N2成分能够显著预测社交情绪失调,包括消极归因方式、社交焦虑以及社交接纳的不良自我认知。*Henderson, H. A. (2010). 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Cognitive Control and the Regulation of Shyness in Children. 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 35(2), 177-193.该结果说明,羞怯儿童在注意和情绪调节过程中对冲突更敏感。

(三)羞怯的心理学研究——基于文化学的研究视角

在不同文化群体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有明显差异。集体主义文化中的父母,在对儿童的教育中注重其对规则的服从,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集体自我”(collective self)。*Triandis, H. (1989). 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 Psychological Review, 96(3), 506-520.个人主义文化中的父母注重对于儿童“个人自我”(private self)的培养,反抗或特立独行(在不违背社会习俗或准则的前提下)通常被视为一种人格财富。与西方文化鼓励个人主义和独立性相比,亚洲文化强调相互依赖和对权威的尊重*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53.。

在教养风格方面,权威型教养风格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最为有利,该教养风格主要表现为温暖关怀、积极反馈以及强调规则或纪律*Lambom, S. D., Mounts, N. S., Steinberg, L., & Dornbusch, S. M. (1991). Pattem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rian, authoritative,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2(5), 1049-1065.。以美国儿童为被试的研究发现,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在情绪上更为积极,在人格上更为独立和自信,并且有更好的情感和社会技能。民主型家庭的青少年有更高的自尊水平,学业成就也更高,在社会及情感方面更为成熟。*Denham, S. A., Renwiek, S. M., & Holt, R. W. (1997). Working and playing together: Prediction of Preschool social- emotional competence from mother-child interaction. Child Development, 62(2), 242-249.专制型家庭的儿童更为焦虑和退缩,自发性较差,在认知上缺乏好奇心。

父母教养风格的研究多是基于西方文化进行的。Spera认为,文化不同,民主型教养风格对儿童的影响可能也不同。*Spera Christopher. (2005). 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ing practices, parenting styles, and adolescent school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7(2), 125-146.例如,当他们在美国青少年中进行对比时发现,对欧裔、非裔、拉丁裔青少年而言,民主型教养风格预测高的学业成就,但该结果却不适用于亚裔青少年。 Bardina & Patrlcia调查了父母教养风格对4-5岁幼儿发展的影响。*Bardina, Patrlcia. (2004). The role of ethnicity in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US: Univ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Vol. 65(4-B), 2086.结果表明,“亲社会父母互动”最有利于欧裔美国幼儿的成长,但对其他种族幼儿的影响并不明显。

对于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研究也得到不一致的结果。Beeker的研究发现,在个人主义文化下父母的憎恨和控制不利于儿童的道德发展,往往使其以抵制或进攻的态度来面对权威。*Beeker, W. (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 In M. Hoffman & L.Hoffman (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New York: Russell Sage. Vol. l, 169-208.Baumrind发现,专制型家庭的儿童长大后更可能使用毒品,或有更多的情绪及行为问题。*Baumrind, D. (1991).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1(1), 56- 95.与个人主义文化中的研究结果不同,集体主义文化中高控制家庭的儿童在学业成就及情绪发展方面倾向于有好的结果。两种文化下之所以产生相反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文化不同,专制型教养方式中的“控制”的含义也不同。在个人主义文化下,“控制”意味着憎恨、怀疑、侵犯和倨傲*Kim, U., & Chun, M. (1994). Educational “success”of asian americans: an indigenou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5(3), 329- 343.;但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父母的控制却意味着来自父母的关心、爱护以及父母对于儿童成长的参与*Chao, R. K. (1994). Beyond parenial control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 understanding chinese parenting through the cultural notion of training. Child Development. 65(4), 11-19.。因此,当把一种文化下发展出的概念放到其他的文化背景中时,概念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也可能会不同,其适用性也会存在差异。

徐春蓉发现,羞怯与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徐春蓉:《小学儿童的自尊、内外控、父母管教方式与害羞关系的研究》,台北:台湾屏东师范学院,2001年。Zimbardo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最利于儿童安全感与自信的建立,同时也最利于克服儿童的羞怯。*Zimbardo, P. G., & Radl, S. L.(1999). The shy child(2nd). New York: ISHK.Stewart和Barling则发现父亲的工作经验会对其情绪及教养行为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儿童的行为,如羞怯、行为乖张等。*Stewart, W., & Barling, J. (1996). Father’s work experiences effect children’s behaviors via job-related affect and parenting behavior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6, 17, 221-232.还有研究发现,在儿童时期,父母的不接纳行为和感情温暖的缺乏会促进子女逃避行为(如羞怯、害怕不确定性等)与低自我指导行为的发展。

在儿童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觉知方面,研究者发现非羞怯者更多地报告父母的接受,而羞怯者更多地报告父母控制*Hummel, R. M., & Gross, A. M. (2001). Socially anxious childre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Child & Family Behavior Therapy, 23, 19-42.。儿童报告的羞怯水平与其父母的拒绝和控制呈正相关;而与自主和父母关怀呈负相关*Eastburg, M., & Johnson, W. B. (1990). Shyness and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ports, 66, 915-921.。

三、总结与展望

西方有关羞怯的研究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至今仍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羞怯的研究领域出现了跨学科和使用多

种技术方法共同研究的趋势。通过词源学的研究对羞怯的概念、结构和行为表现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相关研究对羞怯的影响因素有更全面的把握;通过神经生理研究和遗传学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羞怯的发生机制。但已有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有关羞怯的研究主要来自于西方,近年来大陆才逐渐出现有关羞怯的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否会带来羞怯的影响因素和神经生理机制上的差异尚未可知;另一方面,关于羞怯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外部环境因素与羞怯的关系,对个体的认知因素(如自我认知等)重视不够;此外,关于羞怯的遗传、神经生理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通常是分别展开的,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生理、环境、认知与行为等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谢殿钊硕士做了大量的工作,特此表示感谢!)

Review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es on Shyness

Han Lei,Chen Yingmin,Gao Fengqi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250014)

As a hot issue of psychology, shyness has been worked on for about 100 years in the west, and a lot of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However, domestic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have been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as wel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has appeared a tendency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s collaborating with those making use of a variety of technical methods in the academic field of shyness. That is, through studies on the etymology, the statistical measurement, the neurophysiology and the genetics of shyness, its conception, structure, influence factors, neurophysiologic mechanism and genetic mapping are reviewed.

shyness; genetics; neurophysiology; statistical measurement; etymology

2015-04-10

韩磊(1984—),男,山东兖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陈英敏(1972—),女,山东莱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高峰强(1966—),男,山东临朐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SH06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190009、12YJC190004)和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GSF11802)资助。

B84

A

1001-5973(2015)03-0103-12

责任编辑:时晓红

猜你喜欢
社交个体儿童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