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冷漠文化的救赎之路
——重思儒家伦理“仁”字价值观*

2015-04-10 15:30翟金秀
关键词:冷漠儒家伦理

翟金秀

(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

当前冷漠文化的救赎之路
——重思儒家伦理“仁”字价值观*

翟金秀

(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

通过深入考察中国社会现实,探究当代中国道德问题、价值观念以及解决道德问题与道德危机的措施,从而把握当代中国现实道德问题的关键并提出可行性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对于促进道德建设并服务于“和谐社会”之宏旨,实现“中国梦”对良性正义温暖健康社会之构筑蓝图;对于矫正道德冷漠现象,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倡导人文关怀,通过重思寻求儒家的道德伦理价值,找到道德建设的救赎之路,具有十分显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冷漠文化;伦理救赎;道德建设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5.01.007

近年来,社会道德伦理危机问题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这些论题对改造现实社会,促进道德建设,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笔者希望通过与学界同仁合作下的努力研究,为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为国民综合道德伦理素质的提高,提出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笔者认为必须找到道德伦理学研究的一个关键突破口,那就是对当下老人倒地不扶这一冷漠文化,以批判式思维来反思这种文化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并使用基督教宗教信仰中的“救赎”这个用语来借喻笔者对国民道德伦理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风气的良性发展所寄予的厚望与迫切的心愿。社会冷漠事件的频发和曝光只会引起人们对社会道德水平的错估和焦虑,给人以“老人跌倒大多数人都不管”的心理暗示,其负面效应不知道需要多少正能量才能冲淡。而伦理救赎可以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儒家伦理价值正能量的作用,重塑人文关怀为主题的关怀文化来取代冷漠文化。救赎本是一个宗教用语,在这里是借喻,强调的是伦理信仰下的关怀与宽容,与冷漠相对。

近年来,老人摔倒无人搀扶酿成悲剧的消息屡见报端,甚至2014年央视春晚出现《扶不扶》这个小品节目,引起了国人的深刻反思:一个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的国家,一个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国家,一个以“仁义礼智信”为君子标准的国家,一个数千年来都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的国家,其人民,为何对老人摔倒屡屡视而不见?导致此现象的根源又在何处?而“冷漠文化”的提出,恰恰易于引起冷漠国民的深刻反思。犹太作家威塞尔先生曾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①[美]威塞尔著,陈东飚译:《一个犹太人在今天》,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16页。此外,《吾国与吾民》是中国近代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第一部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英文著作,书中指出:“如果说中国人的耐心是举世无双的话,那他们则更是出了名的冷漠。不关心公共事务总是比较保险,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冷漠吸引人的一面,西方人则难以认同。”*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48页。冷漠文化恰恰是在一定的历史基础上加之现实中的多重道德盲点所折射出来的人性弱点。而人性中比较负面化的冷漠是不符合社会正义的。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以和为贵,热爱人类和平的伟大民族,历来都有为国万死不辞之人,历来都有为正义,为朋友仗义疏财,义薄云天之人。忠孝仁义,从来都是我们祖先义不容辞之责任。而当今时代,匡扶正义,改造国人的冷漠,重思儒家伦理“仁”字核心价值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道德建设,是与实现中国梦密切相关的重要课题。

当我们站在新时代快节奏生活的状态下全面审视当代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素质时,有着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惋惜甚至痛心疾首地发现在道德盲点存在的情况下,失去了道德底线的人们,正走向吞噬人性、良知和公德的陷阱;当许多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的东西却被当作正常的东西来接受时,社会也容易因道德失察而走向失衡。道德盲点与已经发现的道德危机比起来,对社会的影响也许更大更深。道德盲点影响下形成了社会潜意识和大众话语体系,在这些客体和行为主体的互动下所形成的是负能量的冷漠文化。

首先,我们分析冷漠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从历史来看,负面的心理来源于封建时期习惯式思维中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枪打出头鸟,冷漠看客,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守成求安的处世哲学。

其次,我们考察伦理学视野下冷漠文化的集中表现,也就是冷漠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表征。社会上存在着道德盲点,包括官德盲点、商德盲点、公德盲点、医德盲点、师德盲点、亲情人伦道德盲点、网络世界中的道德盲点。*舒雨 等著:《道德盲点》,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在这些道德盲点背后,我们需要反思道德舆论,包括以下几个网络热评关注点:1.“彭宇案”错误引导公众;2.中国缺少“见死不救罪”;3.“罪感和耻感”遭受重创;4.“制度决定论”让人变自私;5.“官德堕落”引发道德滑坡;6.行善者得不到足够激励;7.媒体夸大渲染道德危机;8.泛道德化,忽视家长的责任;9.公民精神和力量发育不足;10.“社群建设”不足导致人心冷漠。

道德盲点存在的现实原因包括:一是正义感缺失;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漠视;三是部分社会成员公德意识淡漠;四是价值观的扭曲;五是教育的误区与不得力;六是社会监管力度不足使违法者有机可乘以及上行下效的体制漏洞;七是有些社会成员的“规则意识”淡漠;八是网络的负面作用;九是道德信仰的弱化;十道德回报机制的不健全。

在这种表征下,推崇热爱公平正义的人们需要寻求救赎之道,对传统文化伦理思想精髓重新思考,特别是对儒家伦理“仁”字核心价值观的重新解读和珍视。

中国传统道德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儒家伦理“仁”字核心价值观,对道德探讨的切入点十分明了,由此建立儒教的道德论去劝人行善。

孔子把“仁”当作最高道德原则,主旨是“爱人”,即把人的生命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爱护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仁”是关于人我关系的准则,“仁”的出发点是承认别人也是人,别人是与自己一样的人。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谓不出于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说苑·政理》)金文“仁”从“人”从“二”,指人与人的关系。儒家还把“仁”当作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和价值。“仁”与“礼”也是统一的,礼是形式,“仁”是内容;“仁”是内心的德性,礼是外在的规范;“礼”是“仁”的行动规范,“仁”是“礼”的品德表现。这就是重视道德情操与道德规范的统一,而“仁”贯穿于一切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之中。

仁义为先,义中生利。仁义是朱熹伦理精神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仁是朱熹伦理精神的核心和根本,它有着广泛的内涵,“仁包四端,恻隐、是非、羞恶、辞逊”,有仁才能知是非,知廉耻,知从善去恶。仁和很多人性道德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如仁与爱之间,仁就是爱。仁和爱的关系是根与苗、体与用的关系。仁与公之间,仁是根本,公是仁的外在表现,“唯仁,然后能公”,“公而无私便是仁”,“私欲净尽,天理流行,便是仁”。“仁则公,不仁则是私意,故变作百出而不一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总之,仁是人性美德的源泉,有了它才有爱,才能公正无私,公平正义。“义者,天理之所宜”,朱熹说:“凡事皆有一个合宜底道理,须是见得分明,虽毫发不差,然后得是当。”“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那事合当如彼,便裁处其宜而为之,则何不利之有?义者,就是按天下正理之所在来处理周边事物,也就是公平而妥当、无偏无颇地处理外界事务。仁义是人性道德的前提,没有仁义之德的人如同禽兽,不能成为人,而做人的首要前提是为人处事处处以仁义为先。

这种“仁”字核心价值观至少从三方面能够照亮现实社会道德的盲点:

1.换位思考

为“仁”的方法很多,要求也很高,但有其最为基本的方法。孔子强调“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壅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就是最基本的为“仁”之方。

从伦理学的原理分析,“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换位思维的方法,它反映了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原则。换位思维就是主体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思考问题的立场和出发点从主体自身转换到客体或主客体之外,以对方或旁观者的角度来认识和体验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助于理解、洞察他人的内部状态,便于人际交往和沟通。

2.凭良心做事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是因为儒家以“仁”为人的本性。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儒家以“天地间人为贵”,“天地之性人为贵”。而人之所以“贵”,是因为“凭良心做事”。因此,一个人是否具有人性,是“人”不是“人”,就看他是否有“爱心”,是否讲良心,这是做人的起码要求。

因为良心的本性是对责任行为的自我检查、预测、调节和审判。若行善,良心上就感到满足、愉悦、放心、宽慰;反之,行恶则良心上就会感到内疚、自尊心受损,惶惶不可终日,无脸面见人。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一个人如果没有仁义道德,没有人的良心,那他尽管有人的躯体,实际上却失去了人的本性。

3.义利观的正确辨识

儒家把仁义道德看作是比衣食、富贵、功名甚至生命都重要的东西,主张个人在义与利之间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道德的要求,把“义”放在首位。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议也”(《论语·里仁》)。合于道义的富贵、安逸是可取的,否则,就算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孟子也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论语·尽心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述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论语·告子上》)

一方面,要重视道德的引导。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人们有了道德良心,明是非,知丑恶,就是做一个“道德人”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法制。荀子说:“今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

以上三点,是儒家伦理“仁”字核心价值观给予我们的智慧,这也是冷漠文化的救赎之路出发的第一步。

儒家伦理价值观对当代社会道德的启示,从中也可看到其“仁”字思想的精华和闪光点的当代价值。

(一)网络媒体风气的净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以及大学生都是处于网络话语体系下,潜移默化地被动接受其熏陶与影响。与网络语言的过度接触,原有的语言认知结构受到侵蚀。各类非规范网络语言出现在日常交流之中。青少年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生力军,但网络语言对严肃语言体系学习的干扰冲击了传统语言文字教学的有效性,从长远来看,也势必影响各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期性和准确性。很多学者也在强烈呼唤建设文明网络语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严肃文学、知识分子、大学教育也正在走在这样一条过度网络化的道路上。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肖鹰认为,近两年国内流行大学校长演讲套用网络语言、文化人士在网络上使用暴力语言表达,都是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传统文化品质伤害的表现,破坏了大学和文人应有的独立创作属性。严肃文学、纯文学也呈现出向网络靠拢、投降的趋向。文学语言越来越没有了张力,呈现口水痞气低俗化倾向,特别是普通人的粗俗不道德不文明语言的肆意表达,使得网络语言一片乌烟瘴气。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保证网络语言的使用必须符合两个标准:一是词语已经约定俗成、意思被公众熟知;二是必须符合语法和修辞规范。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使用,是对汉语言的尊重,对社会道德文明的坚守,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这就需要倡导文明的网络语言,引导网民提高文化素养,恪守道德准则。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助于促进社会风气良性发展。*360doc个人图书网: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4310958_184077536.shtml.2012年2月4日.

学者张国启所著《秩序理性与自由个性:现代文明修身的话语体系与实践机制研究》一书,结合古代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对儒家修身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研究,重点揭示了现代文明修身这一话语体系和实践机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启示和重要意义。全书从过程规定性、目的规定性、要素规定性和关系规定性维度系统分析了现代文明修身的科学内涵和逻辑起点,梳理和研究了现代文明修身理论的历史资源与现代承接、哲学基础与借鉴理论,并对现代文明修身的科学性、价值性、实践性等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和阐述,力图阐述现代文明修身对人的“秩序理性”孕育与“自由个性”培养的独特价值。*张国启:《秩序理性与自由个性:现代文明修身的话语体系与实践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页。

(二)企业诚信文化的构建:儒家文化对诚信的阐释

诚信的含义:其一,诚信首先是政治信用问题;其二,朋友之交;言而有信;其三,“信近于义”,信的承诺;其四,好学;其五,知行合一。诚信在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定位,信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之一,与信并存的还有仁、义、礼、智等伦理范畴。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的东亚研究所门口的五大块山石上分别铭刻着这五个汉字,集中体现了东方儒学的精神价值。而儒家所尊奉的诚信的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也在于“立身、交友、治国、社会信任”。在孟子思想体系中,“信”伦理范畴的地位与其在孔子思想中的定位相比有所下降。孟子大讲“仁、义、礼、智”四端,信被其排除在基本道德范畴之外,只是处于辅助性地位。但孟子并没有忽略对信范畴的研究,在信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孟子还是有其特殊贡献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为五伦之一。*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孟子·滕文公》:“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孟子的伦理体系中,人的道德水准分为“天爵”和“人爵”两个层次,讲求更多的是“善、信、美”,并突出信的政治功能,讲求良心的效果。

就信而言,儒家的诚信观念至少具有如下几项涵义:(1)诚实,真实;(2)守信,讲信用;(3)信任,相信;(4)自信,有信心。而且,更重要的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的诚信思想中没有神学崇拜的内容,它强调的是人的道德本性对人的要求,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人,就必须诚实守信;要造就一个和谐祥睦的社会,人与人自检就必须建立互信。虽然儒家也讲“信则人任焉”,把诚实守信作为获得他人信用的一个条件,但整体而言,儒家的信观念是较少功利性的东西,诚实守信主要是一种道德诉求。此外,儒家的信强调的是主体的自律,基本上没有强制性的他律。

《礼记》记载了大量的有关先秦的典章、礼制、文物以及儒家的政治、学术思想。作为科举考试的一项内容,《礼记》在读书界具有极高的普及率,是形成中华伦理精神的基本经典之一,其中含有丰富的“信”的思想。作为一种宗教性情感的“信”,作为人的一种道德情感,诚信来源于何处?《礼记》并没有作出回答。但在对“祭”义的解说中,作者实际上已经给出了问题的答案。《礼记》所谓祭祀神明和祖先时的那种“必诚必信”的情感就是道德情感的源头。

在传统的诚信角度上倡导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在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之中。企业的诚信理念,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业之本,唯有诚信,才能打造百年老店。企业诚信文化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泉之所在。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生命线,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形态,甚至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发展的命运。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指出:“一个伟大的组织之所以能够长久生存、长盛不衰,其中最主要的法宝就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一种被组织成员所认同,积极向上,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的价值观,必然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凝聚力,进而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企业向前迈进。这种被称之为信念的精神力量就是企业的诚信文化。*[美]托马斯·彼得斯:《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第87页。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也是儒商,他们信奉的是儒家的诚信,塑造企业文化,谦逊待人,严于律己,恪守诚信,从而树立品牌信誉。而与之相反,背离了诚信的经营者,往往即使小有所成,但最终财富易失,无法功成名就,甚至破产。而信奉儒学诚信的商人成功的范例则举不胜举。

(三)高等院校的关怀教育

高等学校教育不仅是“成才”教育,更重要的是“成人”教育。要“成才”必先要“成人”。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其核心就在于强调德育是首位,是灵魂,是核心。高校的德育教育更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针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可以采用八项关怀教育,寻找教育方式改革的突破口,确保了伦理教育课程的实效性。(1)助人关怀的爱的教育;(2)生命关怀的智慧教育;(3)人文关怀的传承教育;(4)取舍关怀的权衡教育;(5)对老年人关怀的涵养教育;(6)自然环境关怀的责任教育;(7)亲情关怀的敬爱教育;(8)人际关怀的仁爱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应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传统,君子型人格教育的精髓贯穿到高校素质教育中。*翟金秀、初春:《人文关怀视角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探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从传统儒家教育的德育思想渊源来看,《大学》是《礼记》中全面、系统阐释治国平天下学说的一篇论文。它以“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为说,将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熔为一炉,对“为政以德”的政治原则作了深入挖掘。《中庸》是《礼记》中构思精密的一篇哲学论文,被视为儒家学说的思想理论基础,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自宋儒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析出,与《论语》、《孟子》以“四书”之名传世,其地位遂超乎六经之上;宋以后更被用作开科取士、选拔政府官吏的必读书。因此,《大学》、《中庸》中论述的“信”是儒家信思想的经典性阐释,代表了儒家信思想的精髓,“初学入德之门”的教科书地位,使其成为宋以后的一般读书人“信”伦理思想的基本来源,同时也是政府官吏所受“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庸》的主旨是“慎独”,强调君主独居时的自我道德约束。在这个意义上的“信”,就不是前述的“言顾行,行顾言”所能概括了。它所要求的“信”是内外一致,表里一致,无愧于心。“存养”的意思是“主一”、“寡欲”,“省察”的意思是“慎独”,就是“不自欺”。

宋代朱熹的诚信思想,对“信”的解释更多是从人伦意义出发的。核心内涵是出自内心的一种忠诚、信用、重承诺、守信用。朱熹曰“信,约信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朱子全书》);“以实之谓信,信是信实,表里如一”(朱熹《朱子语类》)。

高校素质教育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将仁爱教育为核心的关怀教育方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将人才教育模式密切结合传统文化。

(四)社区文化的兴建

对于一个道德滑坡的社会来说,人们急需的是整个社会风气与和谐人际关系由上至下的好转,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有一种社区的亲切感,而不是人口频繁流动带来的陌生感与不负责任感。同样,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教育,人际相处的智慧以及注重个人反省的思想价值等,仍然可以适应于社区文化的兴建。

孟子在描述其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大同世界的理想——“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一脉相承的。这无疑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特别是在社区文化的兴建中,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博爱精髓。

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如何照顾,是很多家庭面对的实际问题。儒家讲求孝道,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中孝悌文化的兴盛也在伦理中占据重要位置。2010年9月21日,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做客人民网谈及老龄化问题时提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而社区文化的兴建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对老年人的社区照顾是社区服务的重中之重。

社区文化的兴建离不开对价值观塑造的重视。例如“利他观念”、“人伦关系”、“法律责任”等的融合,还需要传统文化观念的介入。

(五)人文关怀前提下的法律制度的健全与法律知识的普及

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

以“仁”字为核心的爱民、惠民和富民思想,是一切有益于民的儒家民本思想的精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是西方法学史上长久不衰的精神坐标,它构筑了西方人最早的法律观念,形成了西方独特的法律传统。中国古代的儒家以仁、礼为核心的自然法思想也对中国古代法律传统起着支配作用。从人文关怀视角看,二者有着共通之处:即同是道德律,都强调人性,都重视权利。*陆荣:《西方自然法与中国儒家法律思想之共通——以人文关怀为观察维度》,《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0期。

当前社会法律的健全和普及都必须是在人文关怀前提下的,特别是在执法过程中,也要体现文明执法,这也是法律威望树立的关键。树立执法为民,尊重民权的理念,就是要处处为民众利益考虑,时刻为他们排忧解难,切实解决民众的社会问题。尊重民权就是要在执法过程中有人道色彩,即在公民承担义务和责任时,仍保持其作为人的地位的尊严,在体现法律严肃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

(六)鼓励倡导伦理道德的专业网站,传递社会的正能量,表彰宣传道德楷模,重视道德的引导作用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人们有了道德良心,明是非,知丑恶,就是做一个“道德人”的自觉性。孔子对弟子有“见贤思齐”的教诲,看到道德高尚的贤人,就要向他看齐,向他学习。这是孔子极力倡导的做人处世原则。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某些领域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时,我们更应该推崇并身体力行“见贤思齐”。

网络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网络生活中,特别是传递正能量的专业网站对净化社会风气,弘扬传统道德,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也是资源,凝聚着力量。学习具体的先进典型,网络的宣传由点到面,相互感染、竞相仿效,从而潜移默化地弘扬了社会道德。

从伦理学角度上看,冷漠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行为主体处于畸变状态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行为主体对道德持冷漠、怀疑、漠视的态度,以及对道德义务的拒斥、逃避和推卸等消极性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所以,应当从这种症结剖析并力求寻找矫治冷漠文化的可行性途径,培养道德责任感,健全道德人格。重思儒家伦理“仁”字核心价值观,使普遍伦理规范能够获取民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最终使之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人格,培养道德责任感,用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塑造道德人格。道义上的善正是我们维系和谐人际的唯一亮光,也只有借助这样的道德力量,人们才能积聚完善制度、规范行为的力量,对冷漠、自私的道德谴责、鞭笞,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提振国人的精神情操。

深入考察中国社会现实,探究当代中国道德问题、价值观念以及解决道德问题与道德危机的措施,从而把握当代中国现实道德问题的关键并提出可行性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对于促进道德建设并服务于“和谐社会”之宏旨,实现“中国梦”对良性正义温暖健康社会之构筑蓝图,具有十分显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Redemption of Current Culture:Rethinking the Values of the Character Ren (Benevolence)

Zhai Jinxiu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250100)

It is of obvious theoretical value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e moral issues and conceptions on values, and the measures taken to solve the moral issues and moral cris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rough a deep investigation of the social reality of China, so as to locate the crux of these issues and put forward a feasible and constructive solution plan for the grand objective to accelerate moral construction and be of service to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o realize the “China dream”, a blueprint for building a healthy society of justice; and for correcting the phenomena of moral indifference, carrying out the love-breeding work throughout the whole society, advocating humanistic care, and finding the way to the redemption or salvation of mo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a rethinking of the ethical values of Confucianism.

indifferent culture; ethical redemption or salvation; moral construction

2014-12-25

翟金秀(1975—),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社科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G122

A

1001-5973(2015)01-0063-08

责任编辑:寇金玲

猜你喜欢
冷漠儒家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突然之间
东霞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回答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