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龙,胡 娅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王粲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一,以其“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1]474的文学才能被誉为“七子之冠冕”。学界对其研究也给予了应有的关注,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尤其是21世纪以来,学界对其研究更加全面、深入。据统计,近十余年来有关王粲作品整理、生平、诗文系年、思想、文学等方面研究的论著共有80 余篇(部)。其中硕博论文10 篇,期刊论文60 余篇,相关专著8 部。为了使我们对王粲研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本文主要对21世纪以来的王粲研究做一综述。
新世纪以来,王粲作品整理研究出现了俞绍初的《建安七子集》[2]、吴云的《建安七子集校注》[3]、张蕾的《王粲集校注》[4]等著作。这些著作和以前相关研究相比,有了一定的推进。俞绍初的《建安七子集》中的“王粲集”,是对1989年出版的《建安七子集》的“王粲集”的修订,正如他在再版后记中所说“除订正文字、标点、引书等方面的错误,又增辑了若干则一文,还补充了一些必要的校注,对于《年谱》中的事迹系年也进行了局部调整”[2]462,显得更加精审。吴云主编的《建安七子集校注》中的“王粲集校注”,是对1991年出版的《建安七子集校注》的“王粲集校注”的修订,包括校审原文和注文,改正错字,修改部分注文,并增加了“前言”。这样前言、原文、校勘、注释、系年、题解形成相对的整体,较1991年的版本更为完备。张蕾的《王粲集校注》参照俞绍初的《建安七子集》、吴云主编的《建安七子集校注》等著作,对王粲诗文训释词义,略解篇旨,并附有王粲年谱,自成特色。这些成果为我们以后开展对王粲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而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较为完备的文献资料。
新世纪以来,学界对王粲作品的整体研究,成为王粲研究的一大亮点。其表现之一就是出现了相关的研究专著。如王鹏廷的《建安七子研究》[5]、李文禄的《建安七子评传》[6]、潘景岩的《三曹与建安七子》[7]等。王鹏廷的《建安七子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结合王粲生活时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特征,对王粲家世、社会政治观与人生观予以了比较全面的透视,并分析了王粲的创作心理与创作动因,做到了“知人论事”;下编对王粲的创作实绩,文学风格进行了剖析,论述切合实际,言之成理。李文禄的《建安七子评传》、潘景岩的《三曹与建安七子》对王粲的文学创作等整体情况给予了评述。相比而言,李著和潘著可能由于论题所限,侧重于基本知识的介绍和评价,不够深入。
王粲作品的整体研究亮点的表现之二,就是出现了专题研究的硕士论文。其代表为吕艳的《王粲的思想及其文学创作》[8]、黄燕平的《王粲研究三题》[9]、张在存的《三国军旅诗赋研究》[10]、李静的《王粲研究》[11]、饶平平的《王粲作品研究》[12]等。
吕艳的论文从王粲的社会政治思想、诗文、赋、《汉末英雄记》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分析了王粲创作的“遵命文学”、诗歌的悲情主题以及“悲情类化表达”的方式、表现。黄燕平的论文从王粲投曹前的人生经历、投曹后的文学活动、文学创作以及王粲与《七释》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对王粲在荆州时期的交游活动的考察和《七释》“精密闲理”的诠释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深化了王粲的相关研究。张在存的论文对王粲军旅诗歌“哀而不伤”的解读,李静之文和饶平平之文对王粲作品多角度的剖析,也对我们了解王粲作品有所助益。
21世纪以来,对王粲诗文和赋体作品的研究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
1.诗文研究
这个时期研究王粲诗文的专著有张娣明的《三国时代战争诗研究》[13],以及19 篇期刊论文。张娣明的论著把王粲的军旅诗放在三国时期大的背景下进行透视,视野开阔,分析也比较到位。期刊论文主要关注对王粲具体诗文作品的探讨,代表有木斋的《论王粲与五言诗的成熟——兼证<七哀诗>、<杂诗>的写作时间》[14]、刘志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雄”传记——试论王粲<英雄记>》[15]、顾农的《关于王粲英雄记》[16]、吕艳的《对王粲应制诗文的一种解读》[17]、任慧的《浅谈王粲的<从军诗>》[18]、黄燕平的《王粲<七释>考论》[19]、丁威仁的《三国时期魏地文士惜时生命观研究——以建安七子与曹氏父子之诗歌为研究对象》[20]、王书才的《魏晋三良诗系列作品新论》[21]等。关于王粲的《七哀诗》,多数学者认为是其归曹之前的作品,木斋的论文从五言诗写作技巧演进的角度,认为王粲《七哀诗》作于建安十四年之后。刘志伟的文章则对王粲《英雄记》的书名、材料真伪、著书时间、“英雄”概念等进行了考辨,指出《英雄记》的主体部分当完成于归曹之前,成书于归曹之后,逻辑缜密,颇具说服力。吕艳的文章主要是对王粲的应制诗文,尤其对其“遵命文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不落俗套。黄燕平的文章对王粲的《七释》进行了考论,拓展了王粲诗文研究的领域。丁威仁的文章从惜时生命观的角度,对王粲和建安其他文人的诗歌进行了论述;王书才的文章以“三良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魏晋三良诗的精神意蕴,对我们认识王粲的诗歌也不无裨益。
总的来看,21世纪以来对王粲诗文的研究,呈现出日渐深入、系统的发展态势,这是应予以充分肯定的。但也有需要改进之处,即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对其代表性作品的探讨上,对其他作品关注不足;创新性的成果相对较少,出新率不高。
2.赋体研究
这个时期涉及王粲辞赋研究的专著有廖国栋的《建安辞赋之传承与拓新——以题材及主题为范围》[22],硕士论文有曾玲玲的《建安辞赋中“妇女文本”之研究》[23],期刊论文12 篇。廖国栋的著作主要从时空场景对包括王粲在内的建安文人辞赋题材的传承与拓新进行了动态考察,曾玲玲的论文对王粲辞赋中“妇女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视角独特,颇具启发。期刊论文主要围绕王粲《登楼赋》来展开的,论及的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王粲登楼旧址考证;第二,王粲《登楼赋》主旨探讨;第三,王粲《登楼赋》文学地位的分析;第四,王粲《登楼赋》时间考辨。
有关王粲登楼旧址的考证,以秦尊文的《拨开仲宣登楼的历史迷雾——对王粲登楼旧址的考证》[24]为代表。论文针对学界王粲登楼旧址已有的襄阳说、江陵说、当阳县城说、麦城说等提出质疑,认为“王粲登楼在荆门”,可备一说。有关王粲《登楼赋》主旨的探讨,多关注对文本中蕴含的思乡情怀和壮志难酬、苦闷等情感的分析,如张君梅的《乡思总关志未酬——王粲<登楼赋>赏析》[25]、谢秋菊《析王粲<登楼赋>中的思乡之情》[26]等。另外,万年松的《歧路彷徨——王粲<登楼赋>主旨探讨》[27]认为,《登楼赋》是王粲在人生抉择之时一种彷徨矛盾心理的真实再现。有关王粲《登楼赋》文学地位的分析,主要论文有窦绍静的《楚辞与王粲的<登楼赋>》[28]、王锐的《登高之作的里程碑——谈王粲<登楼赋>的文学地位及影响》[29]、刘城的《论登楼意象的发展与定型》[30]等。这些论文多从语言、抒情艺术、登楼意象等方面来立论,如窦绍静的论文主要从诗性精神、描写手法、句式上以楚辞的传承和发展入手对《登楼赋》进行了探究;刘城的文章细致论述了登楼意象的演变,二者都从不同角度彰显了王粲《登楼赋》的文学史地位。在王粲《登楼赋》时间考辨的成果中,主要以俞绍初的《<登楼赋>测年》[31]为代表。俞绍初的论文通过对史料的详细梳理和对文本的细微分析,提出《登楼赋》应作于归降曹操之后。不拘于已有之成说,成一家之言。
纵观新世纪王粲赋体研究的相关论著,我们可以看出多集中于对《登楼赋》的探讨上,尽管对王粲的其他赋体作品有所涉及,但远不够系统和全面。
21世纪以来,学界对王粲的研究在关注对作品整理、诗文和赋体文学研究的同时,还拓宽了研究领域。主要表现在王粲思想、学术背景探讨,王粲荆州交游活动考辩,王粲位次、关系论三个方面。
针对王粲思想、学术背景进行探讨的硕博论文主要有袁洪流的《王粲思想与艺术简论》[32]、李新亚的《荆州学派研究》[33]和张振龙的《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34],期刊论文主要有景蜀慧的《王粲典定朝仪与其家世学术背景考述》[35]、张振龙的《曹操创作对引<诗>传统的发展及其文学影响》[36]、袁济喜和徐晓的《论“七子之冠冕”的形成——试论王粲文学创作中诗礼秩序与情感表现的融合》[37]、杨立群的《浅论王粲的人格心态》[38]等。袁洪流的文章结合建安时期的时代特征与王粲的社会活动、创作活动对王粲的思想特质、作品的艺术特色、形成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李叶亚的文章具体考察了王粲荆州的学术活动情况;张振龙的文章从横纵两方面对建安“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给予了历史审视;景蜀慧的文章从学术史角度深入剖析了王粲典定朝仪制度的学术渊源;袁济喜、徐晓的文章对王粲文学创作中诗礼秩序与情感表现融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读,这些对我们认识和把握王粲的文学创作皆有积极的作用。
有关王粲荆州交游活动的研究,代表性的论文有黄燕平的《王粲荆州交游考论》[39]、胡小林的《荆州学派王粲与杜夔交游师承考论》[40]、单永军的《三国时期襄阳流寓群体研究》[41]等。黄燕平的文章主要对王粲的荆州交游对象及王粲诗文风格,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影响进行了考论;胡小林的文章详尽梳理和归纳了王粲与杜夔的师承关系;单永军的文章深入剖析了王粲流寓襄阳时期的心态,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深化了王粲的研究。
以王粲位次以及与其他人物关系等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有周薇的《王粲位次与魏晋南北朝文论的审美自觉》[42]和《钟嵘、刘勰的王粲、刘桢论辨异》[43]、邢培顺的《好合琴瑟分过友生——曹植对王粲师承关系的全面探索》[44]、黄燕平的《王粲“为两公子楼护”质疑——王粲与曹丕、曹植关系论》[45]、朱立新的《建安文学三题》[46]等,施建军的博士论文《建安文学专题研究》[47]对此也有涉及。这类文章或着眼于王粲与同时期作家的对比,或着眼于王粲与其他文人的关系等,使我们对王粲在文学史上位次的变化、王粲的处世态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此外,胡旭的《汉魏文学嬗变研究》[48]、王玫的《建安文学接受史》[49]对汉魏文学嬗变和建安文学接受史的探讨,也为我们从文学嬗变和接受的角度了解王粲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启示。
综上所述,21世纪以来学界对王粲作品整理、生平、诗文系年、思想、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价值的成果,在研究方法、角度诸方面都有所开拓和推进,为今后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总体不够均衡,对《登楼赋》《七哀诗》等代表作关注较多,对其他作品关注较少;有些成果观点有重复雷同现象;对王粲的交游、学术活动与文学关系的系统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借助新的理论与方法,以科学的态度把王粲放在整个文学史上进行考察与关照,做的还远远不够……。这些都说明王粲研究还有不少可拓展的空间,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探索和开拓。
[1]王巍.曹植集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
[2]俞绍初.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吴云.建安七子集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4]张蕾.王粲集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
[5]王鹏廷.建安七子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6]李文禄.建安七子评传[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7]潘景岩.三曹与建安七子[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8]吕艳.王粲的思想及其文学创作[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9]黄燕平.王粲研究三题[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张在存.三国军旅诗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11]李静.王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
[12]饶平平.王粲作品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3]张娣明.三国时代战争诗研究[M].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14]木斋.论王粲与五言诗的成熟——兼证《七哀诗》《杂诗》的写作时间[J].齐鲁学刊,2005(2):71-75.
[15]刘志伟.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雄”传记——试论王粲《英雄记》[J].兰州大学学报,2002(3):74-79.
[16]顾农.关于王粲英雄记[J].国学,2013(8):46-47.
[17]吕艳.对王粲应制诗文的一种解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19-21.
[18]任慧.浅谈王粲的《从军诗》[J].重庆社会科学,2005(12):40-41.
[19]黄燕平.王粲《七释》考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177-182.
[20]丁威仁.三国时期魏地文士惜时生命观研究——以建安七子与曹氏父子之诗歌为研究对象[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
[21]王书才.魏晋三良诗系列作品新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01-105.
[22]廖国栋.建安辞赋之传承与拓新——以题材及主题为范围[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23]曾玲玲.建安辞赋中“妇女文本”之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4]秦尊文.拨开仲宣登楼的历史迷雾——对王粲登楼旧址的考证[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85-87.
[25]张君梅.乡思总关志未酬——王粲《登楼赋》赏析[J].名作欣赏,2008(13):86-89.
[26]谢秋菊.析王粲《登楼赋》中的思乡之情[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3):89-90.
[27]万年松.歧路彷徨——王粲《登楼赋》主旨探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50-51.
[28]窦邵静.楚辞与王粲的《登楼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5):78-79.
[29]王锐.登高之作的里程碑——谈王粲《登楼赋》的文学地位及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2007(3):44-46.
[30]刘成.论登楼意象的发展与定型[J].中国韵文学刊,2012(4):70-74.
[31]俞绍初.《登楼赋》测年[J].文学遗产,2003(2):119-122.
[32]袁洪流.王粲思想与艺术简论[D].武汉: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
[33]李新亚.荆州学派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34]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35]景蜀慧.王粲典定朝仪与其家世学术背景考述[J].四川大学学报,2003(3):92-102.
[36]张振龙.曹操创作对引《诗》传统的发展及其文学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2):77-85.
[37]袁济喜,徐晓.论“七子之冠冕”的形成——试论王粲文学创作中诗礼秩序与情感表现的融合[J].中国文学研究,2013(4):30-35.
[38]杨立群.浅论王粲的人格心态[J].广西社会科学,2009(11):76-79.
[39]黄燕平.王粲荆州交游考论[J].中南大学学报,2009(3):439-444.
[40]胡小林.荆州学派王粲与杜夔交游师承考论[J].中国文化研究,2013(4):80-86.
[41]单永军.三国时期襄阳流寓群体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13(4):87-93.
[42]周薇.王粲位次与魏晋南北朝文论的审美自觉[J].贵州社会科学,2002(2):77-81.
[43]周薇.钟嵘、刘勰的王粲、刘桢论辨异[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3):63-66.
[44]邢培顺.好合琴瑟分过友生——曹植对王粲师承关系的全面探索[J].聊城大学学报,2011(6):100-105.
[45]黄燕平.王粲“为两公子楼护”质疑——王粲与曹丕、曹植关系论[J].兰州学刊,2010(8):147-150.
[46]朱立新.建安文学三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4):98-102.
[47]施建军.建安文学专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48]胡旭.汉魏文学嬗变研究[M].厦门:厦门出版社,2004.
[49]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