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市民子女的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

2015-04-10 14:11杜思佳王唯聪张春兰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5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市民子女儿童

杜思佳,王唯聪,陈 思,张春兰(南京农业大学 社会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5)

中国新市民子女的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

杜思佳,王唯聪,陈 思,张春兰
(南京农业大学 社会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5)

新市民子女是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公民。通过梳理与分析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新市民子女教育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研究对象以小学生为主;研究视角多集中在教育学领域;多以学校为个案,采用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但是,现有研究在学科角度、对象、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最后,对今后新市民子女教育研究应重视和加强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中国;新市民子女;教育;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性日趋变大。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至2012年末,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6 261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3 375万人,比上年增加96万人,增长2.9%。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2年农民工监测报告》,http://www.gov.cn/ gzdt/2013-05/27/content_2411923.htm。然而,受户籍、医疗等制度的阻碍,农民工在城市打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1]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②资料来源: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7/30/c_1111860597.htm。如果说新市民是农民市民化的结果,那么新市民子女无疑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未来。随着教育的日益普及,不同出身、不同家庭背景的社会成员都期望借助教育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正是“教育改变命运”这一希望的存在,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当新市民逐步壮大并成为社会新的力量时,关注和解决他们在教育中的矛盾和困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来新市民子女教育研究的进展,对新市民子女的教育状况进行初步的梳理,反思现有研究的不足,希望给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新市民的涵义

有关“新市民”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大致形成了两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较狭义,认为“新市民”指在城市化过程中新出现的市民群体,在户籍上获得了城市居民的身份,享有城市市民的各种权利,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2-4]李国龙指出,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四千八百万失去土地的农民告别了农村当上了市民,一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转移到城市务工就业,他们都成为了城镇新居民。[5]文军认为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非农化),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城市化),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6],并进一步指出农民市民化是传统农民群体走向“终结”和现代新市民群体的“再造”[3]。

第二种观点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认为“新市民”是指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来自农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准市民”,他们常年在城市居住,但没有城市户籍(大多是以“暂住证”等作为在城市居住、生活的凭证),还不能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福利待遇,他们的身份、职业、素质、观念等逐渐由农民向市民转化。[7-9]陈榕认为新市民应当包括三类人员:一是居住时间达到半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来自农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工”或“流动人口”);二是“城中村”居民、被动转移的城市郊区的“失地农民”和拆迁安置居民;三是通过其他方式转移至该区域的群体。[10]围绕着第二类,学术界主要探讨新市民在融入和适应中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如聂洪辉指出,城市化新市民在转变为合格市民的过程中,因为外界环境条件和他们的心理都会发生剧烈变化,所以必然要面临各种冲突和社会失范。[2]刘学成对北京郊区三区县的新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市民群体不仅没有融入到城市中,而且也回不到农村去,他们游离于两者之间,成为了“双重边缘人”[11]。本文将“新市民”界定为:伴随着城镇化出现的,原户籍在农村,现居住在城市半年以上并取得城市户口,从事非农产业的新增市民。

关于“新市民子女”,大多数研究者没有给出清晰的界定。虽然有研究者(如张智)将新市民子女界定为随父母迁入城市的新市民的后代,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年龄范围。[8]朱虹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将新市民子女界定为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12]但是,该界定明显将“新市民子女”等同于“流动儿童”,而忽略了“新市民子女”身份的转变。本文中的“新市民子女”指6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迁入城市的新市民的后代。

二、新市民子女就学政策的可行性

安彩凤认为新市民子女就学政策的出台也引发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如生源过度膨胀,导致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物质资源极度匮乏;师资不足、大班教学难以提升教学质量,等等。[13]冯伟民对无锡市锡山区港下社区新市民子女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表明:新市民经济收入较低,社会关系薄弱,导致其子女多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就学。[14]朱虹对江阴市Y小学全盘接纳新市民子女就学的实践探索工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全盘接纳过程中,Y小学亦存在困境:大量新市民子女进入江阴就学,资源供不应求,班额超标,已经引发“盆地效应”,给江阴市小学的接纳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2]

三、新市民子女的学业和发展状况

王秀爱发现新市民子女学习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自信心不足导致不愿学;二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致使不会学;三是越来越大的差距产生的“厌学”情绪导致学不会。[15]冯伟民认为新市民子女学习基础薄弱、流动性强、学习成绩较差、多有不良行为习惯,且对新市民子女身份心存偏见和歧视的现象。[14]顾伟对新市民子女学习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受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行为常常出现语言沟通困难、课堂参与度不够、知识衔接断层、学习动机不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沟通障碍等问题。[16]张智对“新市民子女”的社会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市民子女社会化存在着价值观念偏差、社会规范缺失、心理发展失衡、社会技能不足、身份认同混乱和角色认知失误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他通过对新市民子女社会化环境的考察,进一步分析了导致他们产生社会化问题的诸多因素,有不良家庭因素、不良学校因素、不良同辈群体因素和不良大众传媒因素等。[8]

四、新市民子女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有关新市民子女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术界目前的研究很少。教育冲突论的观点认为学校教育是对现有阶层和社会结构的复制,精英、中间阶层和底层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早已注定了他们整体的命运。不同的阶层占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不同,因而最终的教育获得也会存在差异。那么新市民子女和同龄非新市民子女是否存在差别?郎钰对青岛市一所普通公立小学的新市民子女和本市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教育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新市民子女在某些方面依然略逊于本市儿童,比如学习吃力,缺乏自信心等。[17]李翔龙认为从“流动儿童”到“新市民子女”不仅是称谓的变化,更是“身份”的转变,从“过客”变成“自己人”,为他们享受到与城市子女相同的就学机会、获得相同的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8]然而,李小萍研究指出,新市民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受政策法规的被动性与单向性、政府教育投入责任划分不明确和中小学教育资源均等化不足等因素制约,新市民子女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远没有实现。[19]

布迪厄和帕隆森认为,那些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一般他们的父母也通常受过大学教育,自然从父母那里继承了最有社会价值的文化活动模式,这些文化继承者们能从文化资本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20]在新市民子女能否茁壮成长的问题上,家庭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陈美云等从亲子关系和期望、家教关注的情况、教育子女的方法等维度对浙江省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市民家庭对子女有较高的期望,但是现实中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往往较为落后;新市民子女与父母缺少亲情沟通,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新市民家庭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教育孩子的能力较匮乏。[21]

五、研究现状的评价

(一)研究的主要特征

回顾十多年来我国新市民子女教育状况的研究,可以发现,新市民子女教育领域研究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研究对象上,对新市民子女教育的研究表现出以小学生为主,而对社会中其他年龄段的新市民子女群体关注不够。有少数研究者关注到年龄段属于初中生的新市民子女,较多研究都将新市民子女等同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或流动儿童。

其次,在研究的学科视角上,现有研究多是从教育学的领域进行探讨,较少有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或跨学科视角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如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等。也有部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即以问卷、量表为工具的定量研究。此外,还有研究同时运用了文献、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三种方式。在此类研究中,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以定量研究为辅。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当前新市民子女教育状况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

首先,概念界定的模糊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何谓新市民子女的问题,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相当多的研究者都将这一群体等同于“流动儿童”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加以研究,而忽略了新市民子女的“身份之变”;其二,新市民子女的年龄划分不清晰,仅将其界定为“新市民”的后代,概念界定上并没有涵盖“新市民子女”的全部内涵,使得有关新市民子女的相关研究在研究对象上缺乏鲜明性。

其次,定量研究的抽样方法不科学。以问卷、量表为工具的定量研究大多采用非概率抽样,选取某一所学校的某一个或几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样本,并用样本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特征。然而,用非概率抽样的统计结果是不能推论总体的,其研究结果只能说明该校新市民子女的情况,而非整个社会的新市民子女的特征,且多是主观的、空洞的论断,少有实证的、经验的、客观的数据分析与深层的理论探索。

最后,对新市民的研究地点多选择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而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相关研究,目前仍是空白。随着国家逐渐放开中小城市的落户限制,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新市民子女也应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三)值得重视的领域

新市民子女群体作为从“农村人”向“城市人”转变的“过渡人”,在能否茁壮成长的问题上,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学术界对新市民子女的教育政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状况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新市民子女的教育状况仍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加强。

首先,新市民子女的学校适应性问题。以往的研究较多地关注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但对新市民子女的学校适应却没有涉及。如许传新通过对成都市997名流动人口子女的调查发现,公立学校中的流动人口子女在人际交往、学习、行为习惯方面适应良好。[22]许传新比较了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结果表明在学习方法、学习环境、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方面,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要好于留守儿童。[23]蒋应辉以成都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为样本,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情绪适应、同伴适应上表现良好。但是也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障碍,如由于自卑心理以及对城市社会的排斥,流动儿童对城市的适应只是局部适应。[24]慈勤英从社会排斥产生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之一,认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的过程。针对现实中产生的社会排斥,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来解决。[25]

其次,新市民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会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处在不同阶层的家庭,占据着不同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对子女教育的支付能力、支付意愿、教养方式和教育期望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新市民子女的教育获得是否和同龄非新市民子女存在差距,特别是更强调人的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时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最后,新市民子女给整个现代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结构带来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新市民子女是急剧变迁的社会产物,他们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农村人口的离土和流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以及当下的户籍制度改革,使得这一新的社会群体发展壮大。新市民子女群体已经带动了教育政策的变化、地区间入学结构的变化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变化,等等。因而,我们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新市民子女教育状况的认识。

[1]李强.社会学的“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J].学术界,2004(4):7-22.

[2]聂洪辉.社会学视野中的城市化新市民[J].桂海论丛,2004 (5):53-55.

[3]文军.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9(2):118-125.

[4]侯莉.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会公平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5]李国龙.城镇新居民社区教育培训的若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11-12.

[6]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3):55-61.

[7]吕青.新市民的社会资本与共同体生活——以无锡市广瑞一村的新市民为研究对象[D].苏州:苏州大学,2005.

[8]张智.城市新市民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9]谢月.社会工作介入新市民家庭亲子关系研究——以常州市某新市民子弟学校为例[D].沈阳:辽宁大学,2014.

[10]陈榕.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11]刘学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市民身份认同研究——基于对海淀、延庆、房山三区(县)新市民的实证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12]朱虹.公办小学全盘接纳新市民子女的实践与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13]安彩凤.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和谐教育——雁塔区新市民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4):101-103.

[14]冯伟民.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新市民子女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15]王秀爱.青岛市“新市民”子女学习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16]顾伟.和融教育理念下新市民子女学习行为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1):1-3.

[17]郎钰.青岛市新市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9.

[18]李翔龙.从“流动儿童”到“新市民子女”——身份之变对保障新市民子女受教育权益的意义[J].才智,2011(12):324.

[19]李小萍.新市民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164-168.

[20]BOURDIEU P,PASSREON J C.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0:22-23.

[21]陈美云,葛列众,金洁,等.浙江省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6):42-43.

[22]许传新.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青年研究,2009(3):18-26,94.

[23]许传新.学校适应情况: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0(1):76-86,96.

[24]蒋应辉.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现状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某小学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25]慈勤英,李芬.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教育弱势地位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2(3):16-20.

[26]王永利.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50-52.

(责任编辑:宋现山)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 of New Citizens’ Children in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ion

DU Si-jia, WANG Wei-cong, CHEN Si, ZHANG Chun-la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With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China, the new citizens’children are gradually growing into a new generation of citizen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domestic research of the education of new citizens’ childre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esent study objects are mainl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tudies are mainly d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dagogy; most researches made case studies of individual schools by means of observation, experimentation and so forth. However, the present research results are inadequate in terms of academic perspectives, objects, methods, etc.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spects that should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and be stressed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 the education of new citizens’ children.

China;new citizens’ children;education;review

G711

A

1008-7931(2015)04-0097-04

2015-04-06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410307072)

杜思佳(1993—),女,河南洛阳人,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王唯聪(1993—),女,安微宣城人,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陈 思(1993—),男,河北张家口人,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张春兰(1962—),女,甘肃兰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市民子女儿童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意义”的问题所在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