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选题特点及问题

2015-04-10 11:46李保云吴学宏刘庆昌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创新性选题

李保云,吴学宏,刘庆昌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选题特点及问题

李保云,吴学宏,刘庆昌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重要举措。通过首届全国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选题特点及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植物生产类;实践创新;选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大学阶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由此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1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

我国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索、课题研究、技能竞赛等模式实现的,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大学生创新能力仍不容乐观。王汉清等(2005)调查了江苏地区具有代表性(中上等水平)的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我国学生的智力水平极高,但创造力并不出众[1]。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一个由创新项目、高校学生、指导教师、高等院校等各具不同地位和作用的相关因子所组成的系统工程[2]。它的主要目的是推动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实施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3]。

作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标客体的“创新项目”,既是调动高校广大学生参与“计划”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抓手,也是联系“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各相关因子的纽带[2]。

综观国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育已经成为国外大学的普遍做法,并成为大学制度化理念的一部分,它适应了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代表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在实践教育中,跨学科研究机会和交流学习计划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4],如美国众多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UROP)。这些项目来自于各个院系或者跨学科的实验室。本科生在研习过程中获得实际技能和知识,将适用于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或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这些计划关注国际学术前沿与社会热点问题,使得本科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前沿,并将自己的研究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5]。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大学也通过URP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67]、SRTP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8]、“3+1”教学模式[9]、依托各类科研项目,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10]、国家、省、学校和学院四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模式[11]、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模式[12]、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模式[13]等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育部及各省、市、自治区也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科研活动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及早了解社会实际,锻炼实际才干。有些高校还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跨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5]。首届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正是在国内外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背景下进行的一项有计划、有创意的有益尝试。

1 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选题特点

从入选首届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的126篇论文来看,112篇创新实验选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占总数的88.9%;10篇为应用研究,占总数的7.9%;4篇为基础研究,占总数的3.2%。由此可见,选题符合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培养目标,但跨学科的研究选题几乎为0,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

从投稿论文的语言来看,本次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接收116篇中文论文,10篇英文论文,其中27篇被国内核心期刊收录,7篇SCI收录,发表论文数约占投稿总数的27%。部分论文的研究结果对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实践创新活动,少部分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及时将所研究的成果整理成文,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潜力和能力。

可以看出,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选题特点表现为:一是缺乏学科交叉,学生的实践创新潜能得不到充分挖掘;二是选题过于简单,不易形成标志性成果;三是只注重过程,没有重视结果。

2 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选题存在问题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是学生得到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否真正得到提高,选题是关键。从入选首届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的126篇论文选题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2.1 有的项目选题过于简单,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些创新实验的选题仅涉及一些简单的观察实验和简单的统计计算,其中的创新成分很低,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过程,创新思维得不到开发,也体会不到科研的魅力所在,对他们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帮助不大,有的甚至可能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起到相反作用。相关指导老师和学校一定要严把选题关,使创新名副其实。

2.2 有的项目选题过于庞大,欲速则不达

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说明大学生有想从事科学研究的想法和愿望,从学校到指导教师应予以重视,通过创新性选题,充分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潜力。基于大学生知识积累和视野的局限,题目不宜过大。否则学生会对这些项目没有清楚的认识,实践和操作起来可能会感到茫然无措,最后也只能做到面面俱到,但面面又不深入,最终也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2.3 有的项目选题缺少学科交叉,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跨学科研究和交流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外著名大学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了跨学科研究计划和交流学习计划UROP项目。UROP邀请本科生和教师一起广泛地参与各个学术部门和绝大多数跨学科实验室或中心的研究活动[4]。这对学生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很有帮助。

本次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的论文选题有一部分涉及学科交叉,但大部分都是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选题。有关植物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物理、计算机软件等)的交叉几乎没有,这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掘是不够的。

2.4 有的项目选题太过于追求新意,偏离实际

大学生实践创新选题注重创新,但创新并不等于不切实际。有些项目技术路线和实验内容新颖到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和技术条件下都无法完成,偏离了实际。对于大学生选题,要提倡在学生自主提出的基础上,经相关教师指导把关,使得创新项目更接“地气”。

3 对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选题的思考

3.1 跳起来摘果子

针对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选题中存在的“项目选题过于简单,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在大学生实践创新开题时,要选择那些只有“跳起来”才能完成的实验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摘果子”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摘到“果子”以后产生一种满意感和自豪感,进而诱发他们继续“摘果子”的欲望,最终实现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步提高。正如古人所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3.2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针对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选题中存在的“项目选题过于庞大,欲速则不达”问题,在大学生实践创新开题时,要选择那些针对某个具体科学问题,深入研究的选题,避免题目过大,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泛泛地抓,反而什么都抓不着。正如毛泽东所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3.3 跨学科选题,建立相关指导教师队伍

学科渗透、交叉是科学在广度、深度上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结出许多硕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在1953年提出的DNA分子双螺旋模型。近年来一大批使用跨学科方法或从事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科学家陆续获得诺贝尔奖,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要切实提高植物生产类本科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跨学科选题是关键之一。要支持学生跨学科选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要有一个跨学科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教师队伍,才能使学生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

4 结束语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应“因才设计”,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真正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正如毛泽东所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大学生有了新想法,科研上有了新方法,就要鼓励学生去实践,去创新,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才能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强。

(References)

[1]王汉清 ,况志华,王庆生,等.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9):88-93.

[2]陈曦,冯希平.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践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12-13.

[3]郑志远,蒋芸,薛巍,等.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及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30-31,35.

[4]陈超,赵可.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1):33-38.

[5]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6]刘庆昌,彩万志,李保云,等.“两体系、三层次、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创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59-61.

[7]李保云,李志兰,刘庆昌,等.构建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8):56-58.

[8]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9):78-80.

[9]王永利,史国栋,龚方红.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57-58.

[10]汪静,胡玉才,迟建卫.协同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9-21.

[11]王丽萍,张洁,何士龙.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313-315,325.

[12]顾宇,林丽,周乐,等.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3(9):12.

[13]魏延辉,周雪梅,高延滨,等.卓越模式: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模式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42-43.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n practical innovation experiment topic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or plant production

Li Baoyun,Wu Xuehong,Liu Qingcha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t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experiment progra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Quality Engineering”i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students’innovational and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form of project.From the first innovation forum of plant producti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on innovation experiment topics.

plant production;practical innovation;topics

G642.0

A

1002-4956(2015)3-0030-03

2014-08-24 修改日期:2014-09-26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作物育种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2013)

李保云(1965—),女,山西临汾,博士,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工作和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研究

刘庆昌(1963—),男,山东荷泽,博士,教授,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遗传学教学工作和甘薯遗传改良研究.

E-mail:baoyunli@cau.edu.cn

猜你喜欢
跨学科创新性选题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