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角色及素养定位研究

2015-04-10 11:28张臣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材信息化信息技术

张臣文

(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角色及素养定位研究

张臣文

(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对于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21世纪是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使得其与传统教育产生了根本性的区别,如教材多媒体化、教学资源全球化等,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及素养也需要重新定位,以满足基础教育信息化实现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角色及素养新定位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提供动力支持。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师;角色定位;素养定位

人类社会发展逐步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信息技术也迅速渗透到教育事业发展中,为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基础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初级阶段,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作为教育活动中的核心,教师也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及素养,以更好的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从而实现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1.基础教育信息化概述

1.1 概念

信息化主要是指将信息作为某一领域、某一系统的基本要素,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及应用所进行的活动总称。信息化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要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另一种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而教育信息化则是指将信息纳入到教育系统中,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以促进教育实现信息化发展。

1.2 特征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其优点也充分的显现出来,技术层面表现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特点,网络化促使教育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突破了时空、地界的限制,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存储越发简单,传输更加安全、可靠,智能化促使教育行为更加人性化,繁杂的任务简单化,多媒体化使得教育资源与媒体实现一体化,信息表征表现出多元化,对于教育资源的认知更加形象化。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不断追求基础教育实现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其在教育层面表现出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及交互性的特点,对于促进基础教育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

2.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及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基础教育主要是指高中阶段以下的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初级阶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巨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信息技术的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应用充分表明了我国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化教育模式的转变,这对于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各项信息化硬件设备不断完善,教师上课逐步开发多媒体课件,力求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教学质量更高,这对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较大。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动力支撑。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是整个教育的核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教师主要是教材的执行者和实施者,虽然教师每天都与学生、与课本打交道,但他们更多时候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单纯的向学生讲述前人已经形成的经验,这种教学活动单一、低效,由于应试教育需求,教师不能够进行自我决策,只能够向学生灌输教学知识,从而导致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学习工具,难以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无论是教师观念、教学方式、教学环境都发生了本质变化,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也从传统的教材执行者和实施者转变成了适应信息化教学发展的设计者和参与者。这个转变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复杂的过程,而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持续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教师的角色及素养定位也需要重新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为教育事业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持。

3.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从1934年米德(G.H.Mead)运用角色概念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行为开始,这个词汇便开始在社会学及心理学中广泛应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教师拥有诸多身份,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而教师这个角色主要包括行为、社会地位及期望。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需要不断变化,以更好的适应教育发展需求。

3.1 由指导者变为引导者

教师在基础教育进程中,应当由教材的指导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能够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展开竞争,以培养其学习竞争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对于本学科知识结构及背景的设计和构建应当跨越学科界线,将理论素养、实践技能及教学技术三个方面贯穿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理论结合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

3.2 由传递者变为参与者

面对基础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教师应当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角色中解脱出来,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由教育信息的传递着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越来越发达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知识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学趣味性,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互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四通发达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开拓更为广阔的学习渠道,这样,教师势必会由教材传递着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而教师充分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与学生构建一种和谐的教学关系,面对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总结学生遇到的困难,并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学生也能够拉近与教师的距离,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3.3 由教材的执行者变为研究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满足应试教育需求,只能够严格按照教材要求进行知识传授,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枯燥、无味,而且缺乏新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需求,教师的角色应当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研究者,积极参与到教材的改革发展过程中。面对统一编订的教材,教师应当有质疑精神,敢于针对教材中的疑问进行分析,并和学生一起创新教材知识学习,对于科学的教学建议,可以编写到教材中,以促使教材内容更加形象化,从而提升教材的趣味性,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材设计的科学性,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从教材知识的单一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编写的参与者,也更能够更好的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4.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素养定位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掌握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充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趣味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4.1 形成创新教学观念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改进教学观念,形成创新型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对于提高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加强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观念培养,促使教师认识到现代化教育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从而在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将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以激发起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除了信息化教学观念的培养,学校还应当加强教学实施创新教学的监督工作,积极寻找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正确指导,以将创新的信息化教学观念真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革新,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4.2 熟练掌握各种多媒体技术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持续的、逐渐改变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由此也就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了持续改进的要求。信息技术是近年来逐步渗透到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大部分教师都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改变,需要从不了解信息技术到充分掌握信息技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自身努力,同时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扶持。

从教师方面来说,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技术观念,积极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并尝试设计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教材知识,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教师还应当尝试其他信息技术的应用,如qq、微信等交际网络,与学生时刻保持联系,及时为学生解答难题,以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实现共同进步。

从学校方面来说,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空间和时间,让教师看到学习信息技术能够为自己带来的全新的教学体验,从而愿意接受培训,并努力改变教学现状,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开展信息技术知识讲座,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实现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4.3 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因此,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应当是持续性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积极接受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尝试设计创新型教学手段,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氛围的转变。此外,教师要充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教学内容改造,汲取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课堂,改造学生,从而实现自身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对于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止步不前永远不能取得成就,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素养定位,以为学生做出榜样,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5.结束语

基础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影响巨大,而实现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支持,当今社会的信息化走向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信息化过程中,教师角色及素养的重新定位对于改革基础教育模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定位自己的新角色、新素养,以更好的满足基础教育需求,实现教学水平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梁永青.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J].职大学报,2011(04).

[2]孙秀鸿.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教师素养[J].理论界,2013(02).

[3]伍海燕,王佑镁.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教育评论,2012 (02).

[4]黄梅萍.现代教育技术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1 (09).

[5]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04).

[6]陈海波,蔡建乐,邢伟荣.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24).

[7]邴立彬.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师角色[J].学苑教育,2012(11).

[8]陈子一.普及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应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3 (20).

[9]江明月.小议新形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3(16).

[10]徐祗坤,张玉红,田励平.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23).

G201

A

2095-7327(2015)-08-0079-02

张臣文(1975—),男,湖北郧西人,就职于湖北文理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处理。

猜你喜欢
教材信息化信息技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