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筠
(沈阳建筑大学外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多维立体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
刘筠
(沈阳建筑大学外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传授随时代发展有可能快速过时的知识,不如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即思辨能力。大学是发展思辨能力的主要阶段,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大学英语课程已不能完成这一使命。探讨作者所在学校的“通用英语知识教育+文化素养英语教育+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多维立体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建设内涵及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为普通高校大学英语生存发展抛砖引玉。
多维立体;课程体系;文化素养
20世纪初现代课程才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传统大学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弱化语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维功能,它已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传授随时代发展有可能快速过时的知识,不如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即思辨能力。无论何时何地,拥有思辨能力的学生可运用这一能力,信手拈来所需知识,而不仅仅被局限在课堂上获取的可能会随时忘却的有限知识上。大学阶段是发展思辨能力的黄金时段,不以发展这一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终究会被时代或学生所淘汰。大学英语要想保住自己在大学校园中的一席之地,就必须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主要目标。但传统的以语言传授为主要目的的大学英语,其材料往往认知水平较低,辩证思维的发展受到明显的限制。要改变这一状况,课程内容层次必须有所提升,而课程内容层次要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其途径在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研究表明,拥有思辨能力者在国民人口中的比例被认为是综合国力的实质性指标之一[1]。影响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因素有三: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课外经历[2]。外语研究大师文秋芳近年大声呼吁外语界可以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角度探讨课程设置[3]149。教育部最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规定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多维知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尤其那些精英人才(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并满足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4]。大学英语课程要完成打好语言基本功的使命;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甚至六级考试,精英培育也不能缺失。此外,在思辨能力成为国际竞争最重砝码的现今,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为思辨能力的培养贡献自己应尽的责任。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的唯一生存之路就是,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导向,优化构建多维立体课程体系。
学者们普遍认为,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学习不是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课程构建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多维立体”最初用来描述一种新型组织结构,此结构由美国一家大型跨国化学公司道-科宁(Dow Corning)首创于1967年,是在二维平面基础上构建产品利润中心、地区利润中心和专业成本中心三维立体结构。其核心仍然是二维结构,其可说成是二维结构的扩展[5]。
本研究课程体系是由多个方面构成的一个复杂综合体,其构成恰似复杂的组织结构。外语界关于大学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研究颇多,由于是二语习得,势必涉及第二语言借以存在的文化媒介,因此对于二语文化的研究也应运而生。由于课时、专业差异以及教育理念等约束,对于把专业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近几年关于英语专业教育的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ESP研究)。语言、文化与专业在外语教育中必不可少。
鉴于此,本研究借用了“多维立体”一词来指:通用英语知识教育(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文化素养英语教育(ECP=English for Cultural Purpose)和专门用途英语教育(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大学英语教育的三个维度,关于三个维度中孰重孰轻的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本研究认为通用英语知识教育和文化素养英语教育构成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结构中的二维结构,这个二维结构仍然是现如今的多维立体大学英语教育结构中的核心。专门用途英语教育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它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载体,是各学院所设的专业英语或双语教学的基础铺垫与有机衔接,也是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新要求的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途径,是精英培育的良好尝试。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三个维度相互依存,有渗透也有独立,对于普通院校来说,基础在先,拓展在后。
(一)通用英语知识教育(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本研究使用该术语是因为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近几年通用教育(general education)这一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的重大影响。国外历史上,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一位教授帕卡德(A.S. parkard),第一次把通用教育和大学教育联系起来。20世纪80年代,台湾学者借鉴了它,有人把它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等,至今没有公认的规范性表述。但对其展开的研究方兴未艾,近几年将其扩展到很多领域,复旦大学还成立了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专家们认为它来自拉丁语(stadiumgenerale),词源含义为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学习。牛津英语字典将“general”解释为“for all”。其特点为对整体产生影响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与专门教育相对应的普遍性和一般性。大陆对其使用可追溯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6]。
大学英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理应遵循教育的规律,教育中有通用教育,大学英语教育中也应有通用教育,本研究把它称作通用英语知识教育,具备通用教育中的“for all”的特性,是来自各专业具备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学习的部分。本研究认为通用英语知识教育是英语语言知识的教授。如果失去通用性,大学英语也许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二)文化素养英语教育(ECP=English for Cultural Purpose)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处处都要接触文化,但由于教学目的不同,文化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在大多情形下,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没有给文化应得的地位。文化素养英语教育就是要在学习语言中显现文化的重要,培养出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很好实现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培养跨文化意识,掌握文化知识,增强语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行为能力。只要存在与目的语国家的交流,大学英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的渗透就有必要。
(三)专门用途英语教育(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这一名词与通用英语知识教育相对立而存在,也没有统一的定义。Peter Stevens指出“课程内容必须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和活动相关”[7]。任何一类的行业院校要保持发挥其行业特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都必须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它不同于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应归于各学院专业教师承担,而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应由外语学院英语教师承担。即使把它归于各学院,专业教师也不愿承担而且是专业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我们这种行业兴盛发达的行业学校中专业教师似乎有更大的社会责任和教育任务。就我校这样的建筑院校而言,大学英语教育必须能与建筑类学科、建筑类职业或建筑类活动相关。大学英语失去在行业活动中可用的功能,学习者就会失去学习的驱动力。
近年,出现了外语教学平衡理论,由英国教育家J.Harm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该理论对我校的课程设置提供了直接的指导意义。该学者主张,(1)教学目的与教学环境要平衡:就大学英语而言应是培养具有强大思辨能力的跨文化专业人才;(2)教学内容与学习者需求要平衡:教学内容应在对学习者的需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以满足学习者的要求,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就大学英语而言应选择高认知水平适宜专业发展的教学内容;(3)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要平衡;语言要有内容,要能发挥专业运用中的交流功能,应与行业相结合;就大学英语而言适时渗透专业内容;(4)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文主义心理学要平衡:语言习得行为要促进思维发展并培养人文素养...,就大学英语而言就是选择高认知水平富含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内容[8]。正是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本研究设计了“通用英语知识教育+文化素养英语教育+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多维立体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英语的基础知识、对跨文化的了解、将英语与建筑专业的结合三个维度有机融于一体,顾及均衡教育的同时实现了精英教育,真正实现了因人施教。
思辨能力的英文为critical thinkingskills,很多学者也称作“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源自希腊语,意思为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作出有理据的判断。文秋芳则将思辨能力定义为“依据标准,对事物或看法作出有目的、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研究思辨能力的维度有两个:认知(思辨技能)和非认知(思辨人格特质)两个方面。思辨技能指了解如何从事思辨活动;思辨人格指思辨活动意识、积极进行思辨活动的态度和动机[9]。
(一)前期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了界定思辨能力内涵和分项技能的研究,并开始测试学生思辨能力的状况,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收藏一百余本有关思辨能力的专著,发表了大量论及思辨能力的文章,仅学位论文就远远超过百篇。思辨能力考核出现在剑桥大学入学考试中,思辨课程出现在部分大学课程表中,并于1993年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目标。
近年来,思辨能力及其培养越来越得到国内普遍重视。我国对思辨能力的研究多围绕中小学生思维发展,2012年文秋芳开始首个大规模大学生思辨能力调查研究,构建了效度和信度都很高的思辨能力量具,同时对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并与文科生和理工科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思辨缺乏症”是我国现今大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文秋芳的思辨研究得出的启示:教师要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基础阶段的发展语言技能课程造成的思辨能力发展损失要在高年级设计教学内容时弥补上来。文教授建议开展应用性教学实践研究,可以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角度探讨课程设置的改革[3]3。而国内将思辨能力与课程设置相结合的研究微乎其微。
在国外,英国学者卡斯汀对课程设置原则早有研究。他发现,选修跨学科课程的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好,选修课程的跨学科性而非课程数与学生的思辨能力呈现正相关,强调整合的跨学科课程更能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对整合课程发挥的效果有影响,比如,人文气息浓厚的院校的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得更好[3]149。
(二)多维立体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对思辨能力的促进作用
根据卡斯汀的研究结果,在大学阶段占有学时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想尽最大努力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最好能够使自己具备跨学科性、文理兼容性、内外整合性及气息人文性。
以作者所在学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原则为例。大学英语要体现这种多面性就必须分解为多课程,构成系统,自成体系,体现个性化教学。为了实现跨学科性就要做到尽量涉及多专业,但同时要凸显建筑类大学龙头专业的特色;为了实现内外整合性,既要考虑多门分课程之间的科学性、规范性、互补性、系统性、统筹性,又要考虑每门分课程自身语言、专业、文化的融合性和统筹性;为了实现文理兼容性和气息人文性就要充分利用语言的文化性特点,渗透专业文化和人文文化。
为了体现上述原则,通用英语知识教育主要是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以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目标,使用传统大学英语教材,借助多媒体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教师为主学生配合,开设学期为第1-3学期,学生为全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生,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评价+口试+期末考试。文化素养英语教育以突破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为目标,开设若干门文化类选修课,学生根据爱好选择分课程,文化类分课程都使用为英语专业开设的与文化相关课程的材料,但大大简缩,借助多媒体强调文化理解与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为主教师配合,开设学期为第4学期,学生为已过大学英语六级的学生,考核方式为阶段性口头交流测试+六级折合成绩。专门用途英语教育以培养使用英语进行阅读和口笔头交流通用专业信息为目标,开设若干门建筑类选修课,使用教师自编ESP材料,借助多媒体强调英语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强调英语语言的应用性,教师学生平分课堂,开课对象为已过六级学生,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评价+六级折合成绩,开设在第4学期。
供选修的分课程的设置不仅提升了教学材料的认知水平,进而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时在选课过程中,学生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主动掌握,自觉地选择目标,以适应社会需求[9]。这一选课行为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对思辨技能和思辨人格倾向都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0],可看作是思辨能力认知维度的核心技能。
如今人们的关注点多放在文化素养课与专业通识课上,而通用英语知识教育也可以设置更加灵活,如何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和兴趣点的不同优化通用英语知识教育,开设学生喜闻乐见、与时俱进的分课程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课题。专门用途英语教育是大学英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发展也会成为今后外语界的热门话题。三块教育间的学时额度分配与设课学期研究同样值得深化。
[1]张新玲.批判性思维培养和读写结合写作教学的接口[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0):73-78.
[2]刘艳君.国外对提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29-30.
[3]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Z].2007.
[5]佚名funwmy,Dan,Zfj3000,Yixi.;MBA智库百科
[6]佚名baike.baidu.com/2013-04-25
[7]陈亚丽.“ESP理论与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J].中国ESP研究,2011,2(1):41-45.
[8]孙倚娜,顾卫星.转型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个案分析[J].外语研究,2009(2):60-62.
[9]刘艳君.国外对提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的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29.
【责任编辑曹萌】
G640
A
1674-5450(2015)01-0145-03
2014-10-01
2012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07);2011-2012年度辽宁省“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WYYB110082);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JG14DB338)
刘筠,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建筑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