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刍议

2015-04-10 11:15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培训

叶 柳!

(四川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达州635000)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人才培养类型和目标为依据,将高等教育的第5级细分为5A1、5A2、5B三层,分别定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与此相对应,学术界也通常将培养这三类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学术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学校三类。[1]与其他两类高等教育机构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它更加强调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这也对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校的内涵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实践环节”。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更是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我们要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更为清晰地认知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优化策略,进而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内涵分析

何为教学能力?有学者指出,所谓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了达到特定教学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征,其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2]据此,我们可以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作如下界定: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目标,顺利从事学科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知、方法、素质的综合,其可以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3]一般能力,即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特殊能力,即教师从事具体实践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

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教师在授课中,并不是简单、机械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尽最大努力使理论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并要让学生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用“活”教材,对教材加以提炼和总结,以便学生能活学活用。二是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研究对教学实践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教学经验的超越。一方面,教学研究可以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正确的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理论研究能力的提升,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它可以使教师实践教学活动更加富有生命力。三是教学掌控能力。实践教学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在实践中开展教学,顾名思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从实践教学的操作程序来看,它比普通的教学方式更为复杂。因此,教师的教学掌控能力就显得愈加重要。教师要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解读

总体而言,近年来,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熟悉程度不够。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学历层次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新进教师多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他们的理论知识储备较为丰富,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有在教学岗位上大显身手的强烈愿望。新进教师虽然在理论知识和体力方面占足了优势,但他们多是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教学经验、教材把握能力相对不足。个别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对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把握不足,在上课时,还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此外,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不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语言表达平淡,缺少感情色彩的现象也客观存在。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被充分激发,师生之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才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实践教学目标。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学方法依然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方法使用较少。讲授法虽然有知识覆盖面较广、操作较为简单等优点,但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单向的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进。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也容易导致实践教学课堂缺乏生命与活力。并且,教师往往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程序走,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通常无所适从,灵活性及教师课堂掌控能力较差。[4]

(三)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实践教学理论研究是对实践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升华,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对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往往偏重,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更是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因而投入到科学研究中的时间和精力必然会有所减少。即使部分老师承担了一些科研项目,但与实践教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很少,尤其与自己所教授学科紧密结合的研究课题更是少之又少。正是由于缺乏对实践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思考,导致一些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知之甚少,更难以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综合看来,主要有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教师合作发展制度落实乏力三个因素。

(一)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教师培训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这有利于教师知识体系的查缺补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培训缺少系统性和培训重任务轻实效两个方面。一是培训缺少系统性。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高度重视职前培训,对于职后培训则关注较少。诚然,职前培训可以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具有很大的价值。但职后培训对教师能力的提升、知识结构的优化也有着重要意义。职前和职后培训缺一不可,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此外,就目前的培训体系而言,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职前培训时间通常较短,形式也较为单一,培训的重点集中于政策、制度等理论层面,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较少。二是培训重任务轻实效。培训的实效是培训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培训的目标所在。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整齐划一,内容上缺少新意,方式上多用灌输,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需要及接受程度,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存在形式化倾向,不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5]

(二)评价体系不科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存在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多主体评价难以落实及评价重科研轻教学。一是多主体评价难以落实。应用型本科院校现行评价多为领导评价、同事评价、教学督导组评价及学生评价四大主体的结合。从结构上来看,虽然较为完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实行。领导评价和同事评价习惯性好评,多流于形式,意见建议较少。教学督导组评价虽然较为严格,但很难涉及到每个教师,存在“以点代面”的现象。学生评价是对任课教师最直接的评价,但学生多以对教师的喜好程度来评价教师,主观性较强。因此,多主体评价落实较为困难。二是评价重科研轻教学。[6]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而言都很重要。近年来,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认识到了科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科研工作的支持与投入,但效果仍不太理想,教师的科研能力仍然较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理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造成的。教学与科研无论偏向哪一边,都不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成长。

(三)合作平台建设落后。合作平台建设是教师沟通社会及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途径。合作平台建设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校企合作平台,二是教师合作平台。受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较为滞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实践教学能力迫切需要提升。青年教师要融入整个教师群体中,向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教学技能,以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之间的竞争客观存在,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因此互相交流的时候往往有所保留,真正有价值的合作较少。此外,突击听课或者假听、科研项目互挂虚名等现象,也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时有发生。合作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不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存在的以上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可以从优化培训模式、健全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完善平台建设三大方面入手,以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

(一)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培训模式。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系统性较差及培训重任务轻实效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优化。一是建立职前职后系统的教师培训体系。无论是职前或是职后培训,都要将生产一线的锻炼、相关行业的历练摆在重要位置。应对现行培训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切实加强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并以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主线,建立健全职前职后培训系统。二是转变培训观念。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要树立以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为本的培训观,使培训中的官本位和行政化色彩逐渐淡化。并要以教师的实际情况为起点,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三是丰富培训方法模式。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训方法有“传帮带法”、“专项训练法”等。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实际培训中,这些方法通常是单独使用,融合度较差。因此,应将多种培训模式、多种培训方法综合、全面运用于教师培训中。

(二)健全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为目标,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督导制度。“五位一体”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信息反馈与处理。[7]“五位一体”教学督导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科学监督教学过程。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尤其要注重教学评估体系的建设。评估体系的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关键,科学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评估体系,既要能满足教师从事科研的需要,又要能满足教师潜心教学的愿望。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评估体系,过于注重科研评价。因而要特别注重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探索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做法可以是,在职称或评优活动中,增加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研项目、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硬性规定。同时,还可以单独设置教学能力相关奖项,使全身心投入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得到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性进一步得到凸显。

(三)完善平台建设。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平台建设,可以从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和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完善校企合作平台,要求我们要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8]具体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支持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实实在在的生产技术、产品开发等,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要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到高校挂职锻炼,让企业了解当前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工作。同时,他们在高校挂职锻炼,也可以了解到所从事行业的前沿信息和先进技术,进而更好地助力于企业发展。因此,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方式推进校企合作建设,打造一批实践能力强、理论修养扎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针对教师之间合作有名无实的情况,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做好教师的教育工作,提高新老教师的合作意识,并且要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竞赛、教学讨论等活动,为新老教师搭建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1]潘懋元,董立平.合理分类、正确定位、科学发展、办出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9-02-16(03).

[2]王 媛,白 华.当代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观建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47-52.

[3]王志伟,孙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途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106-108.

[4]佘远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考查与对策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50-154.

[5]束仁龙.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3):31-35.

[6]闫学军,雷 震,汪晋宽.高校教师教学反思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73-76.

[7]毛洪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35-37.

[8]韦文联.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建设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4(5):43-52.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培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