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对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实践

2015-04-10 11:15李仁君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尊师颜回学说

李仁君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系,四川汶川623002)

颜回对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实践

李仁君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系,四川汶川623002)

颜回对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实践,是对德丧道失的黑暗时代的正面回应和无声抗诉,也是儒家孝道理论在道德实践可能性论争中的圆满胜利。颜回是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追随者、信仰者和实践者,作为一个时代的道德符号,颜回的孝德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对于当代道德建设仍具有启发性意义。

孔子;孝道;颜回;道德实践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素以德行著称,其位排在孔子众弟子之首,后世称孔子为至圣、颜回为复圣,将颜回与孔子,合称为“孔颜”。孔子是儒家伦理的布道者,他在整合西周之前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以仁为纲领和统摄,以孝、礼和尊师为基本支架的“一体三翼”伦理框架。

一、孔子对孝的哲学架构及其孝道学说基本理论

孝既是人类美好的自然情感,也是人类理性的道德行为。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原始宗教的浸淫,古代人们在孝的实践上存在着局限性,对孝的认知还停留在愚蒙阶段。到了西周时期,孔子对人类思想进行了第一次大启蒙,把人类的认识从“天事”拉回到了“人事”,初步实现了人类从“对象意识”向“自我意识”的思想变革。人类如何认识自身?孔子主要是从道德和智慧两个维度予以思考。智慧方面,孔子十分注重学习和教化。在道德方面,孔子以仁人之心作为人性根基和哲学前提,以孝悌为道德逻辑起点和主线,以忠恕为道德的内在规定,以礼为道德外在表现和行为原则,以仁为核心和目标架构起了儒家的原始道德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孝既是道德之基石,也是诸德之统摄,其他道德都不同层面上围绕“孝”这条主线而展开。

孔子关于孝道思想的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关于孝与仁。“仁”就人与人之间关系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相互友爱、相互关爱。孔子把“仁”提升到道德哲学的高度,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冯友兰分析认为:“孔丘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质,具有这个道德品质的人称为‘仁人’。”[1]因为在孔子看来,“仁”既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是区别人与禽兽的基准线,即谓“仁者,人也”,[2]95又是一种最高道德目标;“仁”既属于最低的道德人性基础,又属于最高的道德超验领域。在道德的经验世界和理性世界里,孔子以“孝”为主线进行贯穿。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2“仁者,人也,亲亲为大”,[2]95孝和悌是为人的根本,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群体道德认同,这种道德认同是理性的、自觉的,是区别于动物纯感性、天然的反哺报恩本能冲动的。孔子的“仁”包括很多道德范畴,比如孝、悌、忠、义、礼、智、信、恭、宽、敏、惠、刚、毅、木、纳、勇等等。“仁者人也”,但不一定“人者仁也”,一个人要成就仁德,必须做到坚守所有道德;要成就所有道德,必须首先做到孝。所以,要真正做到“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孔子不轻易以“仁”冠人的原因。

关于孝与礼。孝就家庭伦理而言指的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两个基本层面,即物质侍奉和精神侍奉。孔子认为物质侍奉父母是最基本的孝,精神侍奉是高层次的孝,精神侍奉就是要做到尊敬父母。所以他在回答学生子游“孝”的问题时说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15“敬”是区别侍奉父母和喂养动物的根本标志。《群书治要》中郑注言:“敬,礼之本”,礼的本质就是敬爱之心,从孝与礼的关系上看,礼就是孝的外在表现。孔子甚至直接认为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的规定,“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3]14如何做到“礼”呢?那就是要克制情感冲动而使行为符合礼的规定,所以颜回请教何为仁德时,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3]171可见孔子思想里礼至于孝的重要地位。

关于孝亲与尊师。尊师既是一种仁德,也是孝的表现。孔子认为尊师也是一种孝,他在孝的“色难”释义后就加上了具体注解:“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3]16再从“教”字来看,就是由“孝”和“文”组成,从教育主体来讲,教师需要由具有孝德和文化的人来担当;从教育内容来说,道德知识和文化知识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父母与教师在个体人格塑造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国语》中认为:民性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君、亲、师三种伦理关系以什么道德标准来统摄呢?那就是孝。忠君是孝从家庭伦理向政治伦理的推延,尊师是孝从家庭伦理向社会伦理的推延。荀子更是以礼为纽带,将孝亲与尊师联系在一起,认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4]后世儒家信仰者把天、地、君、亲、师同位供奉在明堂之上,以此表达孝心。

二、颜回对孔子孝道学说的领悟及道德实践

孔子以“仁”而不以“孝”称赞颜回的原因:一是颜回和他的父亲颜路都师从于孔子,师徒关系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光芒掩盖了父子伦理,连史书对颜回孝父也记载甚少;二是颜回过早去世,死得比他的父亲还早,没有尽到孝道;三是颜回以德闻名,排在德科之首,他的其他道德比如好学、尊师、忠恕、乐处、不迁怒等等都十分优秀,故孔子以最高道德“仁”来称道他。但仁的根基是孝,颜回的“仁”是以孝为前提的。从实践角度看,颜回对孔子孝道学说的领悟是深刻的,他突破了家庭伦理范围,站在仁学整体高度来理解孔子孝道学说。

(一)颜回对仁德的领悟与操守

《论语》中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46可见孔子之“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为忠,一为恕。忠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82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241孔子主张显达之后应施助于别人,不要以自己的意志强加别人,这是忠恕之道。忠恕是贯穿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和核心内容,是仁学的具体运用。颜回曾接受孔子的教育:“恭敬忠信而已矣。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勤斯四者,可以政国,岂特一身者哉?”[5]159颜回依“忠信”定律行事,在随师周游途中,处处化险为夷。颜回始终操守“不迁怒,不贰过”的“恕”人之道,与人为善、宽和待人的处世原则常常得到孔子的称道。[3]70《孔子家语》记载:“回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5]424《论语》中孔子赞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75还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3]73

(二)颜回对孝礼的理解与操守

孔子认为孝需要礼来规范,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3]14这是对孝礼的完整规定。道德具有潜在性和内隐性,外部难以判别和认定;而“礼”是一种外在的显性的行为,外部更容易予以主观鉴别和判断,所以“礼”之于道德十分重要。“礼”必须是爱心的真情流露和直观表达,决不能伪装,从道德的相对稳定性角度来看,伪装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3]26颜回对孔子“礼”论的理解是深刻的,他经常引用孔子的“礼”论,比如:“吾闻诸夫子,身不用礼而望礼于人,身不用德而望德于入,乱也。”[5]241在实践中,颜回更是以“礼”严格规范着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遵守“祭祀之礼”上。《吕氏春秋》中记载:“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6]孔子认为祭祀是人死后极为重要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疏忽,不得有片刻违背,这里既证明了颜回真诚而不虚伪,也表现了颜回对祭祀之礼是十分通晓的,并且始终如一地挚守祭祀之礼,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在当时礼坏乐崩的情况下,颜回还能心存敬重之心,将夫子的恢复周礼的主张和追求化为实际行动,坚持“不违”祭祀之礼,实施难能可贵。

(三)颜回孝师

孔子是颜回的老师,也是颜回父亲颜路的老师。颜路和孔子年龄相差不大,而尊师又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颜回体谅父亲,在尊师方面承担得更多,这也是孝亲的表现。再从理论的角度看,尊师也是一种孝,前已有论证,此不再累述。古人云:为学莫重于尊师。讲得就是要学好知识,必须尊敬自己的老师。在这一点上,颜回可称后世楷模。颜回尊师主要表现在三个“不违”方面:

一是“不违”师意。颜回十分好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极大称赞,《论语》里记载:“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3]56颜回不仅好学,对老师的主张也持敬重的态度,“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3]16

二是“不违”师学。颜回好学,学识渊博,即使老师学说遭到质疑,他也十分尊重老师的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3]122

三是“不违”师礼。颜回在“不违”师礼上突出地表现在立志自始自终侍奉老师上。颜回父子两代均为孔子的弟子,父亲和老师年龄差不多,显然不能长期侍奉夫子。颜回一直希望自己能做到,所以当师徒身处险境、朝不保夕时,自己决不能先老师而死,否则自己就违背了尊师之大礼,《论语》记载:“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3]163虽然颜回最终没能坚持做到,不幸夭折,却为天命。

三、颜回对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实践的历史价值

孔子关于孝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是其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为首开创的儒家学说与墨家学说被称之为显学,并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发展中占据着主流地位,以孝治天下的封建政治模式也成为历代封建政权效仿的典型,这与后世追随者对孔学的继承、发挥和实践密不可分。颜回等人作为孔学的第一批继承、发挥和实践者,对于孔子孝道学说的衍绎领域和笃诚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从理论的实践价值角度看

孔子以孝道为根本建立起来的仁学思想,主张建立起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理想大同社会,并以毕生之精力去努力实现之。这充分说明孔子的孝道学说并不是伪道伪善学说,孔子不是以理论蛊惑、麻痹、欺骗来欺骗“芸芸纵生、善男信女”,他的孝道思想是具有人民性的。颜回对孔子孝道学说的意义还表现在为其找到了一个“过去实践者”的支撑点。孔子以“大道之行”和“三代之英”的理想时代为标榜;颜回极力推崇以孝闻名的虞舜,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强调有作为之人应该学习虞舜,这一点被后世儒家进行了大力发挥(比如孟子)。颜回为孔子孝道学说树立了一个现实经验世界的光辉典范,虞舜这个典型的“过去实践者”使得孔子孝道学说更具可靠性和针对性。不仅如此,颜回对于孔子孝道学说实践价值树立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后来实践者”方面。孔颜时代是一个“礼坏乐崩”、“父不父,子不子”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为“君臣父子之道”呐喊者微乎其微,主张并坚守“君臣父子之道”的孔子被人称之为“丧家之犬”。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如果连他都无法理解和实践老师的“君臣父子之道”,其学说悲剧将是何等的惨烈?所以,就实践价值而言,颜回深刻领悟和笃诚实践孔子孝道学说具有重要之意义。

(二)从理论的目标价值角度看

孔子最高社会理想是建立一个“大同社会”,具体说来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3]66这可以归纳成“孝、悌、慈”三个字,此即是大同社会的伦理基石。颜回的社会目标则是“愿无伐善,无施劳”,[3]66其内涵十分宽泛,但其主旨则明显强调一个人“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颜回对个人生命体的重视。颜回对孔子孝道目标价值的逻辑理解十分透彻,这个逻辑就是:从个人内修己德到全社会道德化的空间衍绎,从一日克己复礼到社会长期和谐的时间衍绎,从孝亲到仁民爱物的内在逻辑衍绎。颜回好学,而且悟性较高,在明白道理之后,说道:“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3]171前一句是自谦的说法,后一句是按照夫子之言身体力行,成了颜回一身践行的信条。没有神的监视,没有法律的约束,没有他人的监督,仅仅依靠自己的道德自觉,始终坚定地操守着、隐忍着,其德行就像立在春秋时代的一座丰碑,连孔子都自叹不如,最终得到了“圣贤之人”的最高赞誉。

(三)从理论的社会价值角度看

孔颜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争名逐利、人性膨胀成为时代潮流。乱世之秋、危邦之际,儒家之志、王者之政常被斥为愚儒、讥为矫饰。即使在世以混浊而贤才莫能用的社会环境下,孔子依然坚定地推崇古往圣君,云游周公之梦,挚爱邵乐之音,效仿先王之法。而颜回坚韧地守望着孔子的孝道和德政追求,不改老师之志,对于身处礼坏乐崩、纲纪紊乱、君臣无序的时代是多么的可贵。颜回“不改”老师之志,这种孝的行为与其内在精神追求具有一致性。当然,颜回之实践行为并不是无限地克制自己,做一个“苦行僧”式的实践者和宗教化的盲从信徒;而是以“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自勉自慰,坚守仁德,自得其乐,乐在其中。[3]172颜回这种壮志宏气、追求真理并以之为乐的精神,与孔子本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旨趣相通,境界相同。[3]92

颜回在深刻理解孔子孝道理论的基础上,把孝道思想内化为一种信念、信仰和精神追求,把远大的政治抱负化为个体道德实践,其至孝大德并不是平庸者的惟惟自怜、寂寞者的孤芳自赏、狂妄者的目空一切,而是一种退隐后的操守,是一份颠沛穷困中的守望,是对黑暗统治的无声控诉。颜回成为春秋时代的道德标杆,颜回形象化为一个历史的道德符号,其孝道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的构建仍具有重大的启发性意义。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49.

[2] 王国轩.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95.

[3] 张燕婴.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安小兰.荀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162.

[5] 王国轩,王秀梅.孔子家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 陆 玖.吕氏春秋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7.

[7] 韩 婴.韩诗外传集释[M].许维适,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72.

[责任编辑 范 藻]

OnYanhui’s Moral Practice of Confucius Filial Piety theory

LI Renju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epartment of Aba Teachers College, Wenchuan Sichuan 623002, China)

Yanhui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llower of Confucius among the ten philosophers, who is called the second saint due to his extraordinary knowledge and virtues. His filial piety is less famous than Master Zeng, but he is a devoted follower who ha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us’s theory about the filial piety and even becomes a martyr for Confucius.His moral practice for filial piety shows he fought against the dark time without moral ethic and marks the victory of the Confucian filial piety theory in moral practice. He is a follower and practitioner of Confucius’ filial piety moral theory. He becomes a symbol of a moral era, whose filial piety spirit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value and still has an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temporary moral construction.

Confucius; filial piety; Yanhui; moral practice

2014-09-20

李仁君(1977—),男,四川汶川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B222.2

A

1674-5248(2015)01-0093-04

猜你喜欢
尊师颜回学说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争做少年好榜样
颜回偷食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教师节品味尊师联
何尊师之谜
颜回之乐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