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芦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

2015-04-10 09:32王善虎吕小允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后娘宿州芦花

王善虎,吕小允

1.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宿州,234000;2.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安徽宿州,234000

1 《鞭打芦花》的基本内容

《鞭打芦花》是春秋时期发生在萧国(今天的萧县)的一则真实故事: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幼年丧母,其父再娶,生异母弟二人。继母对闵子骞百般虐待,但闵子骞却怀“恕”“孝”之心,矢口不讲。一年腊月,闵子骞与弟弟随父坐牛车出门探亲,当牛车行至萧国一山村(此村就是今天萧县的“鞭打芦花车牛返村”)时,风雪突起,寒风刺骨。闵子骞的弟弟在风雪里泰然自若,而闵子骞却冻得哆哆嗦嗦,形象猥琐。闵子骞的父亲有感于后妻常说子骞懒惰、不懂礼仪……,今见此情景,勃然大怒,遂用牛鞭抽打闵子骞。袄被抽烂,刹那间,芦花纷飞,闵父见此惊呆了,再摸摸、看看闵子骞弟弟的棉袄,发现棉衣里絮着丝绒(注:春秋时尚无棉花,御寒多以皮毛或丝绒),闵父如梦初醒,立即赶牛车返家,愤欲休妻。闵子骞则双膝跪地,为继母求情,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闵父觉得有道理,继母听了深受感动。继母从此痛改前非,待子骞如己出。闵家三子团结,一家人和睦幸福。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夸赞道:“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

2 《鞭打芦花》故事的传颂与历代孝文化的褒奖

《鞭打芦花》的故事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孝与忠恕”的文化精神对我国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的文化、政治与生活均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历朝历代对闵子骞“孝贤”的事迹均有记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对闵子骞的故事有详细的记述。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封闵子为“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琅琊公,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在墓前建祠堂;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又称费公;元代郭居敬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首,题为《单衣顺母》,并配以“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的诗句;清康熙年间,御赐匾额“德性之科”,颁悬于闵祠;为纪念闵子骞的孝行,人们将“鞭打芦花”所在的村庄改为“鞭打芦花车牛返村”,并沿用至今。该村村名成为目前全国最长的村名(详见《中国地名》),也就从那时起,在安徽宿州闵子骞后母采集芦花的苇塘中,所有芦苇年年只长穗而不开花,成为千古奇观[1]。

2006年,历经两千多年历史洗礼的民间文学《鞭打芦花》,获批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文化部门与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建立了“中国百孝碑廊与百孝展览馆”,举办了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四好新生活故事比赛”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鞭打芦花》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鞭打芦花》的传承与发展计划方案科学合理,省级、市级传承人(汪永言、刘香亭、李令为、黄儒信、金启山)俱全,他们熟悉《鞭打芦花》的基本内容,掌握民间文学的表现技术与技巧,能够把传统的讲述与现代的表演形式结合起来,在基本故事情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因地域、习俗以及观众的不同而灵活变化。这不仅提升了《鞭打芦花》的文学艺术魅力,而且提升了《鞭打芦花》与群众审美的契合度,使得以闵子骞为代表“孝贤文化”深入人心,这是《鞭打芦花》得以长久、广泛传播的根源所在。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民谣:鞭打芦花车牛返,仁义道德最为先;夫休后妻儿救母,子骞美名代代传[2]。

3 《鞭打芦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鞭打芦花》所体现的“孝贤”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与生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且对于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价值。

3.1 文化价值

历经两千多年历史洗礼的民间文学《鞭打芦花》,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家庭等级制度,蕴含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现了人们追求善良与正义的美好愿望,铭刻着时过境迁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

《鞭打芦花》所体现的“孝与忠恕”的文化精神,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状况,呈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在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健全的教育体系与教育制度,许多文化知识的获得和思想品格的养成完全是通过民间文化传承的方式来实现的。

民间文学《鞭打芦花》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为线索,通过对比的手法把“狠心无情的后娘形象”与“孝贤的闵子骞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透过两种人物形象的对比,提升人们对于“善与恶”“美与丑”的辨别能力,从而达到文化精神的传承与道德的净化作用。故事的情节曲折、感人,但结局却是完美的,主人公闵子骞用他的实际行动感化了后娘,从此一家人过着幸福和睦的生活,具备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创建工作,弘扬以闵子骞为代表的“孝贤”文化,不仅可以为研究影响我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的儒家学说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总结历史文化经验,创新民间文学的表演形式,为当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动力支持[3]。

3.2 社会价值

“孝与忠恕”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涵,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当前,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弘扬以闵子骞为代表的“尊老、敬老与爱老”的美德,对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以及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4]。

(1)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元,家庭关系的融洽对社会的稳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民间文学《鞭打芦花》之所以能够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得到历代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的喜爱,主要是因为故事体现了“父慈子孝与老有所养”的文化精神,这正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普遍愿望与追求,能够引起人民的充分共鸣。而统治阶级则希望通过弘扬《鞭打芦花》的故事,以“尊老、敬老与爱老”的传统美德来教化人民,以利于封建统治,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5]。

(2)“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衡量“为人子嗣”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会负面效应也随之产生,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道德廉耻,道德观与价值观受到了严重扭曲[6]。同时,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造成老年人常年经受精神上的孤独与生活上的清苦;而在城市,由于一些家庭的独生子女在异地工作,甚至出现了年迈的父母在家中病逝无人知晓的事件。近年来,受到一些不良个案的影响,老年人跌倒在马路上,居然无人敢上前搀扶,中华民族“孝与德”的优良传统正在面临严峻考验,老年人的“生活与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不利因素之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鞭打芦花》进行研究,弘扬《鞭打芦花》的“孝贤”文化精神,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解决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教育意义[7]。

3.3 审美价值

《鞭打芦花》源于民间,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者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以及恰当的动作把故事中善良的闵子骞形象与狠毒的后娘形象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欣赏《鞭打芦花》表演的同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对“善良与美好”的追求,对“丑陋与邪恶”的鞭挞,从而提升人民的审美情趣,弘扬了社会正气。

3.4 教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鞭打芦花》讲述的虽然是两千多年前发生的故事,但其反映的传统文化精神,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后娘薄待前子”的现象具有社会普遍性,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甚至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后娘薄待前子”的事情时有发生。《鞭打芦花》之所以能够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洗礼而传承下来,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故事能够像《鞭打芦花》那样,出自于民间,且对我国的政治、文化与礼仪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鞭打芦花》中的主人公闵子骞为了“全家得团圆”可以以“忠恕”之心对待后娘,成为封建社会践行“孝贤”文化的一面镜子;而在社会文明与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后娘的狠毒依旧,而前子则睚眦必报,从而出现了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 “母不慈、子不孝”的家庭关系。当前,深入挖掘《鞭打芦花》的社会价值,弘扬具有社会典型性与示范性特点的闵贤精神,不仅是解决“后娘与前子”紧张关系的重要手段,而且对于促进人际关系融合、家庭和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参考,宿州学院作为宿州地区唯一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把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去,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去,教育大学生要继承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大学是人才汇聚的地方,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积极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表演形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功能与价值,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创建工作。《鞭打芦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宿州人,当前,我们积极开展以闵子骞孝贤精神为主题的文化与研究工作,深入挖掘《鞭打芦花》的时代价值,以优秀的文化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人,全面推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4 结 语

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记录着社会文明,而且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源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鞭打芦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统一和团结的感情纽带。当前,在我国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以闵子骞为代表的 “尊老、敬老与爱老”的美德,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且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创建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

[1]闵小行.中国最长最古老的村名:鞭打芦花车牛返村[J].山东人大工作,2001(3):45

[2]洪英华.试谈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2):4-8

[3]张黎黎.泗州戏的生存境遇与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10):18-88

[4]王保华.“鞭打芦花”传孝悌[N].皖北晨刊,2012-10-26(03)

[5]徐赣丽.再论民间文学的价值和功能[J].民间文化论坛,2013(2):12-19

[6]计志宏.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社会功能[J].前沿,2010(10):149-151

[7]张云英,黄金华,王禹.论孝文化缺失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7-62

[8]郭泉.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2:6-13

猜你喜欢
后娘宿州芦花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后 娘
后娘
芦花飞雪
宿州学院
宿州绿地城基坑防洪安全设计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芦花
吟雪
“钻”研40年 宿州地下终于挖出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