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淑举
书中自有凌云志 书中自有人生路
——访原深圳图书馆馆长沈迪飞先生
韩淑举
韩淑举(以下简称韩):谢谢沈老接受我们的采访。在人一生的成长中,一般来讲,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沈迪飞(以下简称沈):我生在一个讲故事和读小说的家庭,刚刚记事的时侯,奶奶就给我讲起了扶危济困的活佛《济公传》,三位姑姑给我讲《封神榜》《杨家将》《隋唐演义》《包公案》中的故事。为了听故事我便跟着她们摘棉花,晚上坐在院子里掐豆角,那时我与奶奶和姑姑睡在一铺大炕上,躺在热被窝听故事那是一天最美滋滋的时候。她们都是讲故事能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活灵活现。大闹龙宫的哪吒强力吸引着我,杨家将几代人不分男女抗辽的英雄壮举让我神驰。奶奶和三位姑姑是我人生的启蒙者。我深深感到,人之初的启蒙时期,教育是多么重要啊!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我小小的头脑中确实装了许多中国历史、公案和武侠人物,充满了对历史和武侠英雄的憧憬和热爱,存储了对奸臣和坏人的鄙视和仇恨。这些,七十多岁以后的今天仍然令我感慨万千。在我的启蒙时期,是亲人们为我开启了人生之路,对我人生观、性格、爱好的形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起到了相当大的奠基作用,使我一生崇敬英雄,追求公平与正义,崇尚气节,勇于承担责任,鄙视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小人”等等。
记得七八岁时,父亲为我们家和二爷家的十多口老老少少,每天晚上慷慨激昂地讲岳飞传,我沉浸在岳飞的战斗生活中,每天盼着晚上时间的来临。随后,在小学三四年级,许多字还不认得、刚能读懂意思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啃上了钱彩著的《精忠岳飞》,这是我人生阅读的第一部小说。我阅读的启蒙者是父亲,《精忠岳飞》是影响我一生的一部头等重要的励志书和如何做人的书。父亲为了纪念岳飞而将我名字的后一字由原来的“风”改为“飞”,这使我一生结下了岳飞情节——无论何时何地,一提到岳飞,在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就产生一种崇敬、亲切、特殊的感情,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今年8月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谁杀了岳飞》,便不假思索借回家阅读。
由于小时候的家庭影响,使我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时期我迈入了一生中第一个读书丰收季。最先读的是励志小说,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牛牤》和《新儿女英雄传》,而后读古典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儒林外史》和外国小说《铁流》《夏伯阳》等。这一时期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是初三时,我“奉命”在班级介绍读书心得,讲的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歌颂意大利革命党人的《牛牤》。牛牤是那样的毅然叛逆、那样的卓绝斗争、那样的壮烈牺牲、那样的动人心魄。我带着感情讲述,感染了全班同学,那是《牛虻》的功劳。我深深体会到,年轻人的一次出彩,也许是他(她)“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第一次,会对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学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影响一生。我感受较深刻的有两点:(1)当时提的中学生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是正确的,不仅如此,在文理学科方面,也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过早的文理学科分家是不合理的。在这方面,我有一点发言权:我是学文科的,毕业十多年后又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理工科工作,我自己在中学时期坚持各科全面发展、没有荒废理科,受益匪浅。(2)我担任图书馆长的九年中,招聘了几十位人员,一般由人事干部初审,我在复审时特别注意的项目之一是,学生期间是否担任过班级、共青团干部或其他社会工作。为什么这样做?我的切身体会和多方观察感到,学生时期担任干部,那毫无例外的都是义务性的,他们是在担当责任、奉献精力、锻炼本事。这些人到工作岗位后,一般都能够很快胜任工作,有大局观念,体谅领导和同事,较少计较个人得失。
韩:据我所知,先生您毕业于北京大学。您是什么时候考上北京大学的?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图书馆学系呢?
沈:我于1957年考入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当时对这个系我什么也不知道,反正肯定同图书馆有关,一生都会有好的读书机会。因此,爱读书是我选择图书馆学系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1957年正是国家经济马鞍形发展的谷底,毕业20万高中生,大学仅取10万零7千,二取一。我窃以为,了解图书馆学系的人少,相应报考的人也少,考上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其实是很无知很盲目的。
韩:在北大学习的四年中,先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否很难忘的事件?对先生此后的学习研究产生了什么影响?
沈:我读书的第二个丰收季,或者确切讲第二个丰收季的高潮是在大学期间。
在北大正好赶上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课程安排较宽松。这成为了我一个绝好的读书机会,我“陷入”了“狂读”状态。概括起来那时主要读的书有四类:(1)红色经典,如《青春之歌》《红旗谱》《红日》《红岩》和《毛泽东的青年时代》(萧三著)等。(2)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名著,爱读的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最令我感动的是他晚年写成的《复活》,描写了人的内心、人的道德、人的灵魂的复活。这种感动完全不同于励志小说,它是对人的心灵的震颤,是对扭曲的人的本性的复正,是激励美好人性的再生。还有果戈理的《死魂灵》、契诃夫的《变色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冈察洛夫的《奥波洛摩夫》、小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等。(3)苏联时期的文学经典,如高尔基借暴风雨中的海燕来歌颂革命者的勇敢坚强,令人百读不厌的《海燕之歌》,他的自传体三部曲小说——《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以及诺奖得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4)我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桃花扇》《三言二拍》(选读)等。
1958年夏,我患了较严重的肺结核病,出现了空洞,校医好心地告诉我,空洞一旦时间长纤维化就无法愈合了,两年的休学期很难治好,一定要抓紧。休学自然就没有了助学金,第一年的大学生活全依靠每月15.5元的助学金。而我家11口人就依靠父亲每月75元的薪水,另外困难补助15元。靠这90元,吃饭都是问题,哪里还能够治病?况且,当时肺结核还是一种厉害的传染病,全家人怎么预防?……我似乎陷入了绝境——人生的第一个危机。现在回忆起来我深深感到,天无绝人之路,这个路来自个人的脚下,来自个人的艰苦奋斗和环境的机遇。我查阅了不少有关肺结核病的书刊,对症状、治疗和预防有了详细的了解,知识转化成了信心和力量,我毅然面对着困难和疾病。那时辽南结核病医院刚好就在我们县城,专业医生采用打气胸压迫病灶的疗法持续治疗,又加之县里新办的农业专科学校邀我教语文课,月薪35元。就这样我边治病边工作边读书。到1959年夏复查,医生惊奇地发现,肺部空洞已愈合并硬化。秋天我复学时,那位好心的校医复查后,吃惊地问我是怎么治好的?是啊,没有被疾病打倒,反而获得了身体和经济双丰收,其实最大的收获是,我第一次经受了人生艰险的磨砺。
图书馆工作需要广而博的知识,但并不要求很深厚。我中学时期文理科的全面发展刚好切合了图书馆学系学习和未来图书馆工作的需要。四年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一门功课是“科学技术概论”,因为是新课程,没有教科书,专门聘请国内权威的学术带头人讲授。试想想,过去只能在书本上看到而现在能够亲眼见到,且亲耳聆听许多位顶级的专家教授讲授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发展,那是人生的一种多么难得的享受啊!当时虽然不可能听到有关计算机的授讲,但科学门类是相通的,授讲的科技知识,为我后来计算机的应用试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韩:您在科学院图书馆工作了多少年?从事什么工作呢?
沈:1962年我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983年借调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的科学数据库从事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1986年科学数据库合并入科学院计算中心,我被任命为计算中心数据库研究室主任。
从进图书馆起一直到1973年被调到自然科学部工作之前,我从事了11年书库工作。书库工作,简言之就是提书上架,两个人负责一层书库,每天有几十上百张借书单,提书多少册,相应上架就是多少册。提书人员不仅需要了解期刊,尤其是期刊名的各种写法,熟悉排架位,而且还需要强壮的体魄——日行几十里。
我认识的一些北大毕业生在物理、数学等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他们到图书馆借书,我则在书库中走几十里路为他们提取所借的书,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我的女朋友也是1962年毕业,分配在科学院化学所,按科学院的规定,她是科研人员,我是科研辅助人员。她的同事知道我们的关系后很吃惊,问她:你怎么找了一个图书馆工作的?在当时,我们图书馆有不少中年女同事是科学院高级研究人员的太太;像我这样,男方在图书馆工作,好像是另类一样。
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是对前程的迷茫,我从小立下的志向是做贡献更大的工作,像岳飞一样为国家干一番大事业;二是长此下去可能恋爱都会受到威胁;三是面子上过不去,一个堂堂的北大毕业生从事着半体力劳动……。这样的“苦”又能够向谁诉说呢?我内心忍受着痛苦的煎熬,怎么办呢?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倔强的人,向来不服输。我读过的许多经典告诉我: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名人,往往不是靠别人的安排,而是他自己卓绝奋斗的结果。这时海明威的名言:可以被消灭但绝不能被打倒,激励了我。坚定的个人进取心和爱情的鞭策让我挺起了腰。路怎么走?受大环境限制,若想有作为,必须在科技界扎根。科技知识和外语是必须具备的,是发展的基础。对,就从我所在的脚下——书库起步。
科学院图书馆自然科学部的书库,储存着世界的科学宝藏。读科技书学习科技知识,同时也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就从能读懂的科学家传记、科普著作和某些能读得懂的科技书读起。最令我难以忘怀的科学家传记是《居里夫人》,她获得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诺贝尔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最后这位“镭的母亲”也为科学献出了生命。我读的第一本科普书是伽利略写的《关于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并由此了解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以及科学殉道士布鲁诺为科学而献身的英勇事迹。没有想到在文雅的科学殿堂,斗争也是那样的残酷。科普书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法布尔的名著《昆虫记》。我吃惊地体会到,享誉世界的动物学家法布尔是多么细微地观察昆虫的生活和习性,那需要怎样的艰苦、繁琐、耐心,又需要花多少时间做那些半体力劳动的小事啊。对外国科学著作,我下工夫最多的是达尔文有关进化论的开山之作《物种起源》。他五年时间几乎周游全球,又用多年心血,最后才写成了这样的科学巨著。继之读《天演论》,那是严复根据英国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斗士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意译成中文的。读后我震撼于自然界中的“物竞天择”,深感宇宙中自然力的伟大。在此基础上,我又选看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的有关辩证法章节,认识的广化和理论的深化,一定程度提高了我的辩证思维水平。
我坚持学习外语。一是翻译俄文方面的图书馆学资料,有两篇还被刊登在刊物上,那对年轻人是一种很大的鼓励。二是感到在科技系统工作不懂英文寸步难行,心里责怪白学了九年俄文,没有办法,只能从国际音标开始自学英文。
1962年参加工作到70年代初,坚定的个人进取心促使我坚持上进、坚持阅读、坚持学习外语。加之,身处全国科学圣地中关村这样的科学大环境之中,整天做的听的接触的全是同科学技术有关的人和事,目睹了许多知名的大科学家到图书馆借书和读书。这一切对我70年代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并此后全身心投入计算机在图书情报工作应用的试验和研究,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上个世纪60年代,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际图书情报界开始了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到70年代,情报检索(即信息检索)和图书馆自动化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对此我有些了解,也很向往。1975年春天,我们图书馆的近邻———科学院计算所的研究人员找我,想同图书馆合作研究试验中文情报检索。听到计算所有人在研究情报检索,我喜出望外,赶紧向馆领导报告,并自荐承担这项工作。领导对之拿不准,一时没有回话。经几次三番要求,领导回复我:可以由我兼职负责这项工作,调给两个工作人员,但要求我不能影响现已承担的职务。此时,我似乎心里一下子敞亮开了,我找到了喜爱的工作,有了可以预见的奋斗目标。我欣喜若狂,那么多年压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突然消失了,我憋了全身的劲儿有了用武之地。立即回答领导,只要让我参加项目,什么条件都答应。就这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计算机应用试验小组”(简称计算机组)成立了。
在科学院图书馆我经受了人生的第二次磨砺,最后终于踏上了理想之路。
试验工作可以用现代流行的话概括:奋斗、艰苦并愉快着。首要的任务是学习,从文科转理工科,我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从最基础的计算机ABC学起,而后硬件、语言、程序,再进而数据库,但编程始终没学好;对于网络则从摩尔斯电码学起,再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不仅如此,隔天夜里2-4时到计算机房,学习和操作数据库建库,当时用汉语拼音代替汉字建立中文情报检索数据库。虽然忙碌,但工作进展顺利。1979年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合作办情报检索培训班(后戏称“情报检索的黄埔军校”),同国家图书馆合作成立机读目录协作组,1980年起连续两年招收情报检索硕士研究生6名,1982年同计算所的合作项目“情报检索JQ111系统”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1983年创办《计算机与图书馆》(后改名为《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刊物……在短短的几年中,创出这么多较大的举动在科学院图书馆是空前的,获院科技成果奖和招研究生更是第一次。
韩:从相关资料中,我注意到您是1988年到深圳图书馆的,当时为什么选择去深圳?
沈: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我为什么选择去深圳:研制图书馆自动化实用产品为国家图书馆事业做出实际贡献,这是深圳向我亮出的并触及心灵的诱人目标,如一巨大的磁石紧紧吸住了我,欲罢不能,让我不能不做出人生最重要的一次选择。
(1)“图书馆自动化实用产品”这10个字是我近十年的一个解不开的“心结”。1975年开始参与计算机应用工作,从情报检索到图书馆自动化再到科学数据库,可谓面面俱到,虽然也研制出了试用的软件和数据库,但仅仅停留在“试用”而已,不能够实际应用,如花瓶。当看到一些国内知名图书馆以天价购买国外图书馆自动化软件,而且常常因“水土不服”而难于使用时,那种滋味,那种心情,对于一个专门从事研制工作的人来讲,难于形容,他人更难于切身理解,这就形成了一种“心结”。深圳图书馆的ILAS,就是国家级开发图书馆自动化实用产品的项目,而且从实际承担项目的深圳图书馆到项目主管文化部图书馆司的领导,都多次邀请甚至登门拜访、聘请。这样能解开我“心结”的诱人目标,这样的盛情,我何德何能,能不被吸引住吗!对于干事业的人来讲,有什么比自己从事的工作没有实际使用价值更痛苦呢?13年的日日夜夜,13年的学习、研究、试验为了什么?我为什么不能将26年图书馆工作实践和13年应用计算机的研究试验,进行深入思考,使之沉淀、深化和结晶,总结起来将其用之于ILAS,奉献给ILAS。人就应该有勇气,敢于承担,人生能有几回搏,这是我人生中难得的机遇,关键的时候应该抓住机遇。
(2)深圳当时对全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深圳图书馆为了促成我们下决心,还特别邀请我和妻子到深圳看看。深圳发展的活力,宽松的环境,开发工作研制者做主,没有多个婆婆指手画脚。我回想在北京开发科学数据库,行政领导和科学家都插手,让具体研制者无所适从。
(3)从生活角度考虑,到深圳有高于内地的工资和宽敞的住房条件。
(4)1987年我的直接领导退休,给我提供了一个离开的好时机。
韩:作为ILAS的总工程师,您领导研发的图书馆软件在图书馆得到最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我想请您主要谈一下您研发ILAS的工作,比如为什么文化部决定深圳馆牵头搞研发?当时全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是什么情况?ILAS研发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您是如何解决的?
沈:1979年8月,在太原召开的“文革”后第一次全国图书馆学会大会上,我的一篇论文《谈谈我国图书馆应用计算机的起步问题》是大会5篇宣读的论文之一,这说明那时我国图书馆自动化还没有起步,正处在讨论酝酿阶段。1986年6月,深圳图书馆研制成功的“图书馆光笔流通系统”通过了文化部鉴定并投入了使用,这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是第一家;当时我所在的科学系统图书馆还没有任何一馆用上计算机,我们的研究工作也还处在试验阶段;高校和军队系统图书馆也有正在研究的试验项目,极少数馆引进了国外价格高昂的图书馆软件。当时全国图书馆涌动着一股自动化的潮流,这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但是,中国的路子怎么走?靠引进外国软件,根本就用不起,且图书馆的命运交给外国公司,此路难于走通。为此,文化部决定自主研制适合国情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当时将研制任务交给有研究和实用经验的深圳图书馆,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光笔流通系统仅是整个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借还书部分,技术已经落后,且深圳一个馆的力量毕竟单薄。为此文化部科技办和图书馆司决定,由深圳图书馆牵头,南京、广东、四川、湖南、湖北、甘肃、辽宁、黑龙江等全国8个省的图书馆派技术骨干参加,组建研制组联合承担研制工作。1988年9月“文化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研制组”在深圳图书馆成立,余光镇任组长,我任总工程师,下设总体组、软件组、数据组和环境组。
ILAS面临的困难和我们的做法是:(1)如何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我们的做法是:以共同的目标凝聚力量、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分工负责、生活上细心照顾。(2)在国际图书馆自动化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跟上形势?经研制组集思广益反复研究,排除研制采购、编目或流通的单一系统,决定研制一套国际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并按此制定总体方案。(3)在国内盛行单用户操作系统的技术环境下怎么办?我们走国际大系统开发之路,先行一步,大胆选用UNIX多用户操作系统;同时软件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图书馆数据库管理系统。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两项正确决定,使ILAS系统具有通用性强、可移植性好、容易修改等优势。(4)为达到尽快实用的目的,在研究软件和系统环境的同时,决定软、硬、库并进,建立数据组并联合5家图书馆编制中文机读目录。由于这一正确决策,使ILAS研制成功时,已编制出6.5万条书目数据库,当时在全国是唯一的,它成为ILAS能够迅速推广实用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到1990年底,在北京崇文区馆和上海静安区馆试用半年的基础上,ILAS修改版研制出来了,按当时国内做法,应该可以进行成果鉴定了。但研制组决定:ILAS独树一帜,不进行成果鉴定而进行产品鉴定;并且只要深圳图书馆自己没有用上用好这套系统,就绝不进行鉴定,更不能进行推广。
之所以如此决定,主要原因有两点:(1)作为研制者,我们深深知道,ILAS作为“成果”,还远不是可以实际使用的“产品”,它还相当粗糙,距离实用还需要研制者做相当大的努力,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研制组经过充分分析讨论认为:如果就这样进行鉴定并推广到全国各图书馆,用起来将会碰到许多问题,严重时系统将会瘫痪,这等于是ILAS研制工作的失败。当时在计算机界对于“鉴定”有一种说法:软件的鉴定会就是这个软件的追悼会。意思是说,软件虽然研制出来了,但是离实际使用还有距离,这种时候一旦鉴定通过,那软件不能实用,也就废了,鉴定会就成为了追悼会。这是当时我国软件研制的一种通病。(2)对于ILAS还存在一个危险,一旦成果鉴定通过,参加研制的其他几个图书馆将会撤离技术人员,这意味着ILAS失去一半以上的技术骨干,单凭深圳图书馆的技术力量是无法支撑下去的,那ILAS的研制工作也就半途而废了。
事实证明,研制组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1991年初深圳图书馆全体动员,从传统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所有馆员都要学会用计算机,图书馆全部流程实现计算机化。1991年下半年ILAS系统在深圳图书馆逐步投入实用,11月初经过验收,运行非常稳定。与此同时,全国还有16个图书馆也成功试用了ILAS系统。这说明ILAS已经从科技成果成功地转化成为了实用产品,达到了产品鉴定的条件。1991年11月24-25日文化部在深圳召开ILAS系统产品鉴定会,专家们认为“系统的综合指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鉴定会后,在正确的推广方针“以经营为手段,以发展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事业为目的”指引下,一个月后的12月底,购买ILAS的用户图书馆已达40家,平均每天一家,这是什么样的推广速度啊!ILAS不仅最早向全国推广实用化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包括采、编、流、检索、连续出版物和参考咨询六个子系统,整套系统依据配置的不同,价格在3—5万元人民币,全部配齐也就5万。而同样的系统,国外引进则需要30多万美元,年维护费2万美元;而ILAS的维护以及提供配套的总体方案和6.5万种书目数据库,全部是免费的。
ILAS的成功,首先归功于研制组这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归功于深圳图书馆,也应该归功于文化部图书馆司和科技办的领导支持、以及全国十多家图书馆的共同奋战,更应该归功于全国4000家图书馆用户的成功应用。为此才有1996年北京IFLA(国际图联)大会上的一个口号:ILAS——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的骄傲。
韩:据我所知,您曾担任深圳图书馆馆长。那些年是深圳图书馆迅速发展的时期,您能否介绍一下您是如何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
沈:我于1990年8月被任命为深圳图书馆馆长,1998年12月退休,将近八年半的时间。我以前没有担任过单位的第一把手,只有通过借鉴经验,特别是通过读书来学习管理。我感到,管理的真谛是调动积极性,“调动”这两个字很奥秘,不是强迫、逼迫和前拉后推,而是用一种无形的机制。这种机制是什么?那就是管理必须同每位员工切身利益和前途相联系,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将单位的发展和前景同每位员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调动全体员工一切可能调动的积极性。
(1)1991年深圳图书馆全面应用ILAS系统,使之向现代化转型,实现了业务工作的计算机化管理;在转型过程中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水平。
(2)1993年馆领导班子决定,按管理原则进行全馆的管理改革。第一,除馆领导,在全馆实行全员聘用制,馆领导聘任部门主任,部门主任聘用下属员工;第二,按责权利统一原则,实行部门主任责任制,即在馆的统一领导和计划下,部门主任有管理、用人、部门奖金分配等权力,正常情况馆领导不得干预;第三,在全馆定编定员定岗的基础上,实行员工岗位责任制。第四,全员实行岗位职级制,克服职称的僵化现象,按岗位要求,可以低职(称)高(级岗位)聘或高职低聘。这些方面的改革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全员聘用制,一年一聘,可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又如部门主任在规定的编制内,可以随时决定解聘下属员工,被解聘者交馆人事部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了部门主任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这些制度对馆领导也是一种约束,任何人不能不守规矩。从而形成了全馆上下一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尽所能的生动局面。
(3)立馆训树正气。通过全馆讨论,发动群众献言,最后确定了16字馆训: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优质服务,敬业奉献。
(4)为馆员开拓发展空间,创造晋升条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学习,规定每位员工每年应有80个小时的培训时间;鼓励员工总结工作经验,好者推荐刊登,馆编辑出版《十年之路》,选上的文章可作为评定职称用;对入馆多年表现好的临时工,经部门推荐馆领导讨论,将转为正式编制;奖励奉献者等。总之,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让每位员工积极上进,看到前途和光明。
(5)发现年轻有为的好苗子,采取深入观察了解,放手提拔重用,实战锻炼考察,侧后支持帮助(即领导不在前台指手画脚)等做法选拔和培养后继干部。从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20年间,从本馆涌现出8位馆一级干部,其中两位是市级馆的正馆长,6位是上世纪90年代入馆、从普通馆员做起的年轻人。
韩:您是什么时候退休的?从您刊发的一系列论文和读书笔记我知道,您始终未放弃读书、著述,这值得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效法。请您谈谈您的读书方法和体会好吗?
沈:我的退休生活就两件事:“寄情志游山水之间,化人生入诗书之境”,即旅游和阅读。我的阅读犹如广阔的草原上一匹狂奔的野马,四处寻找着喜爱的草场。
我对阅读的第一个切身体会是随兴而读。
读什么,如何读?这个问题是自有阅读以来永远经典的问题。我退休后多年阅读经历的粗浅体会是:(1)读经典,不读烂书;(2)随兴而读,跟着感觉走,或者称之为“随缘而来,顺流而去”。这应该是最好的阅读方法。
我早就有遍读世界文学经典的欲望,俄罗斯文学已读了不少,从2008年起,我踏上了遍读西方经典小说的旅程。首先是产业革命发祥地的英国文学,从世界级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到狄更斯的名著,从勃朗特姐妹到简奥斯丁,从哈代到劳伦斯,这些英国文学的精华,一部部映入我的眼帘透入头脑和身心。“勃朗特三姊妹”占据了英语文学名人榜中的三个席位,且都40岁前谢世,这个近乎神话般的真实,令人唏嘘不已。2009年开始阅读盼望已久的如群星璀璨般的法国经典小说,先翻阅《法国文学史》以了解概貌,而后直奔世界级大作家、“法国莎士比亚”雨果的《悲惨世界》等四部长篇。我敬佩雨果,是他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恶行径,当即就发出了义正词严的声讨:“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而后转读巴尔扎克、司汤达、大仲马、小仲马、左拉、梅里美、福楼拜、莫泊桑、罗曼罗兰、缪塞和乔治·桑等众星的作品。2011年起阅读美国小说,从海明威、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代表性作家到斯托夫人的反奴隶制小说、薇拉凯塞的“回归自然”小说和欧·亨利短篇小说等。当我了解到海明威因已经不能写作而于62岁殉道自杀的情景,这种“硬汉”精神震颤着我的心灵。读德国歌德的名著和席勒的世界经典名剧,带着强烈的欲望读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名著《变形记》等四篇,之后补读了古希腊荷马、意大利但丁和古罗马奥古斯丁的经典,浅读现代作家日本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西班牙卡洛斯的《风之影》等。
这一路真是随兴而读、顺流而下。看到评论讲“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俄罗斯文学的深度。”就急不可耐地读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读后大悟,评论家所言非虚。2014年是哥伦比亚伟大作家马尔克斯逝世百周年,我也被吸引读《百年孤独》,一幅南美洲广阔的异域百年风情画卷展现在脑海中,令人惊叹不已。为了满足自己对国学和宗教的兴趣,精读《道德经》《插图本圣经》和《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传》等,随后又抽空读世界三大随笔集有关人生的内容。
对世界经典我也不是都喜爱,也有一些读不下去。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是世界经典之经典,出于崇拜,自己还特别珍藏了一部杨降译本。但很奇怪,我就是读不下去。2012年读,放下了;2013年下决心再读,仅读了第一部,又放下了。怎么办?按“随兴而读”的原则,停,既然读了没有收获,何必死啃呢。英国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是除《圣经》之外三部基督教题材文学名著之一,但我仅勉强读完,感到没有意思。美国作家梭罗的散文《瓦尔登湖》盛名远播,但我读了“阅读”一章,对全书的其余部分读不下去,一点兴趣也没有。
这种随兴而读,兴浓则深读多读,兴淡则少读不读,悠哉悠哉的阅读生活,为人生增添了无穷的快意。我体会到:如果说年轻时候读小说,主要的作用是励志和做人;那么中年以后读小说,主要的作用则是认识世界和理解人生。
我对阅读的第二个切身体会是有感而述。
写文章一要有内容,二要有精神,内容是基础,精神是主导,内容中透出精神的光芒。遵照此原则,我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不计划要写什么;而是读后,有感而述,有情而发,有想法即总结。这样写出的东西,就形成了内容与精神的结合和统一。在这方面,法国思想家蒙田的话“我的作品的构思则是兴之所至”、“为了使作品臻于完善,我只需赋予它忠实”,为我提供了学习榜样。
读了小仲马的《茶花女》,令我荡气回肠,只有一吐为快。为了对照中西爱情故事的差异,我还查看了“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参考阅读了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最后得出来的感觉是:《茶花女》的爱情描写,深入到了主人公的灵魂,而并非仅仅就事论事,所以才能够震颤读者的灵魂。为此写了《好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世界经典〈茶花女〉》。梅里美笔下的波西米亚女郎卡门,那“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那铿锵有力、斩钉截铁的话语,那原始的野性美,令人久久难以释怀,写出《一个奇特的民族,一位不平凡的姑娘》。读莫泊桑短篇小说,出乎意外地把我迷住了,总共读了43篇;但是还是放不下,就又下大工夫,分为羊脂球、小公务员、普法战争、诺曼底风情和爱情等5个部分写读后感,计有10万字。读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掩卷沉思,脑中翻江倒海,他揭露的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令我心中一阵阵刺痛,写下了《读卡夫卡〈变形记〉怎一个“惊”字了得》。对梭罗的《瓦尔登湖》第二部分“阅读”,兴趣盎然,读了多遍,喜爱之下,写出了论文《梭罗的阅读思想》。
我读的书,译著多,翻译水平如何,直接影响阅读,所以读前慎重选择译本。在莫泊桑作品的几位译者中我选了柳鸣九先生,他的譯文非常优美,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译著读得多了,对翻译的体会相应丰富,感受激活了思绪,为此还写了几篇短文:《做一个清醒的译著读者》《呕心沥血半世情怀——赞〈悲惨世界〉译者李丹、方于夫妇》和《不懂外语的“译坛泰斗”——林纾》。
读书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小的体会,点点滴滴,不可能构思论文,我就有多少写多少,以是否有价值作为标准,统称“阅读杂谈”登在馆的内刊《深图周报》上供参考。至今已经写了33篇,如《阅读和读书有区别吗?》《阅读悖论》《你永远不能两次浏览同一本书》《纸质书不会消失》《胡适先生谈怎样读书》《读“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和《读〈世界三大随笔集〉》等。
我对阅读的第三个切身体会是阅读之谜还没有完全解开。
2011年5月因奇于书名的霸气而借了一本书《读书毁了我》,是不知名的美国女作家琳达.施瓦茨的著作。本想随意翻翻,这一翻一发不可收拾,读和做笔记往返了四遍,写了三篇读后感,真是爱不释手啊。她因为深陷阅读的“迷思”不能自拔而取了一个反意的书名。《读书毁了我》——一部书海难觅的阅读力作,剖析的阅读哲理令人信服,激励了我对阅读原理的强烈兴趣。一本书扭转了我的阅读欲望和方向,2012年起随兴转入对阅读原理的探索。
2011年11月至今近四年时间,我借阅“阅读”和“书话”体裁的书大约60-70册。总的感受有两点:(1)人类并不彻底了解天天接触、习以为常的阅读,在科学上阅读之谜还没有完全解开,“真正的阅读科学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2)对阅读原理的探讨,从内容的丰富、哲理的深刻、研究的透彻,国内都远不如国外,而且差距很大。像《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和《普鲁斯特与乌贼》这样的有关阅读生理学方面的专著、像《阅读史》和《阅读的历史》这样的世界范围的阅读史专著、像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写出三部曲这样的书话大家、像哈罗德·布鲁姆写出《如何读,为什么读》和《西方正典》而被公认的敢于直言的大评论家……在国内我还没有发现类似的书或相应的专家。我多么希望在阅读研究领域我的祖国能尽快地赶上去,与同厚重的中华文化相匹配。
韩:最后,请您对年轻一代图书馆学人谈几点希望。
沈:(1)自立自强是人生的基石
年近八十,我经历了两次人生磨砺,一次是1958年身体的危机,一次是1962年前程的危机。依靠什么来摆脱和度过危机?在当时如果我自己不自强,精神颓废,萎靡不振,放弃拼博,那不管有多少外力,不管有多少钱,不管有什么权势人物,又如何帮助呢,帮得了一时又如何帮得了一世?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没有1962年到1974年我不停息的拼命学习、阅读和奋斗,又怎么能够有机会转到了计算机应用、实现自己事业上的理想呢?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这确实是至理名言;没有准备,机会送到你眼前,你很可能把它拒绝了,因为不读书学习根本就不可能认识那是机会,当然更不可能抓住机遇。
影响每个人一生的就那么重要的几步。对我来讲最关键的有两步:一是1975年踏上了图书馆应用计算机之路,二是1988年来到深圳,迈入ILAS之门。前者使我走上了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后者使我找到了奉献人生的最佳位置。我之所以这样幸运,根之于幼小和年轻时打下的基础:自立自强是人生的基石。
(2)从少年到老年坚持阅读,收获人生,其乐无穷
在深圳东部华侨城茶溪谷大戏台的两边有一幅楹联:“奉茗一杯且看世上成败兴亡事 留君片刻历经人间悲欢离合情”。试想,正如楹联所讲,看一二个小时的戏,就能了解到某一段世上成败兴亡之事和人间悲欢离合之情,那我们读一本本书,积累起来几百上千册,那会品味到天下多少的事和多少的情啊!人生就是一种经历,单单靠几十年的亲身体验,那经历的是多么有限啊。读书,就会增加人生的经历,经历的增加就是生命的延长。美国作家施瓦茨讲,多读书就是多“活着”。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就是增加我们生命的长度和厚度。因此,人应该用自己有限的时间多读书,去品味人世间无限的事和情,去了解宇宙和世界的奥秘,去探讨人生的哲理,因之自己也会活的更有意义。
回味人生,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事情就是:读书。从少年读岳飞励志,到老年读书话探讨阅读哲理,快整整七十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漫长的七十年,我的阅读生活经历了四个丰收季:初中、大学、工作岗位上为前程的苦恼徘徊时期和退休后的享受人生时期。每一个丰收季,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书伴随着我人生的喜怒哀乐,读书就是我的人生。我体会到,阅读是人生的方向盘,阅读启发和告诉我们如何做人,阅读能够使我们成才,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战胜人生的危机,阅读能够成就我们的人生,阅读能够使我们多“活着”……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不断被历代引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感到这些诗句太局限于物质性,没有触及到人生的真谛。我想,是否可以增加两句:书中自有凌云志,书中自有人生路。
韩:谢谢沈老,祝您健康!
沈迪飞主要著述目录
一、论文
1、书库中空气的温度和湿度[J].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1965(2)
2、关于缩微胶片的保存问题[J].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1965(8)
3、谈谈文献库的磁带格式[J].图书馆工作,1979(1)
4、谈谈我国图书馆应用计算机的起步问题[J].1979年全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科学讨论会大会宣读论文.图书馆学通讯,1979(2)
5、我们是怎样进行计算机检索试验的[J].图书馆工作,1979(2/3)
6、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计算机系统[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0(1)
7、汉语拼音的计算机情报检索试验[J].语文现代化,1980(3)
8、一门新兴的实验学科——情报检索[J].情报科学,1981(2)
9、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学术报告集,1981
10、现代化情报网概述[J].情报学刊,1981(4)
11、从MARC的发展中吸取教益.第二届全国情报检索会议论文,1982
12、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美国图书情报工作[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3(1)
13、三次文献数据库—知识库[J].情报科学,1983(2)
14、二次文献与文献数据库[J].中国科学院科研管理资料选编,1983(22)
15、介绍二本台湾版图书馆自动化的书籍[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5(2)
16、科技情报检索算法和LASIRS软件系统[J].计算机学报,1985(5)
17、我国数据库建设的发展战略.第六届全国情报检索会议论文,北京,1987
18、建设中的科学数据库系统.第二届国际情报检索会议论文,北京,1987
19、从文献计量看联机情报检索的发展[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8(1)
20、一种大型事实数据库——图书馆数据库[J].图书情报工作,1988(2)
21、法国的科学技术数据库系统[J].情报科学,1988(5)
22、试论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发展战略[J].图书情报知识,1992(2)
23、创业之路其修远 吾将上下而求索[J].图书馆论坛,1996(2)
2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探索的深圳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1997(3)
25、热潮中的冷思考——关于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跨世纪的思考——中国图书馆事业高层次论坛[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419-430
26、迈向二十一世纪——深港两地图书馆之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二十一世纪中文图书馆学术会议论文,香港,1999
27、对当前我国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1999(6)
28、数字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共享[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2000(2)
29、论当前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路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
30、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与ILAS//时代的链接深圳图书馆十五年[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16-33
31、数据在经融证券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沙全国证券会议论文,2003
32、浅议当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J].深图通讯,2006(4)
33、改革开放引领深圳图书馆三次飞跃[J].深图通讯,2008(4)
34、梭罗的阅读思想——读《瓦尔登湖》[J].图书馆论坛,2011(6)
35、阅读的真谛——读《读书毁了我》[J].公共图书馆,2012(1)
36、请不要贬低浅阅读[J].公共图书馆,2012(2)
37、呕心沥血半世情怀——赞《悲惨世界》譯者李丹、方于[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2)
38、洒向人间都是爱——读《海蒂》[J].易读,2011(2)
39、文化亚历山大[J].易读,2013(2)
40、阅读四个层次和“深浅”两种阅读等7篇[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2)
41、阅读如何在生理层面改变思维——读《普鲁斯特与乌贼》[J].公共图书馆,2014(2)
42、对阅读源起的探讨——读《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等四部专著[J].新世纪图书馆,2014(6)
43、阅读的进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2)
二、著作(独著、编著、合作编著、译著)
1、电子计算机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教材,1979
2、计算机化情报检索基础[M].长春:吉林图书馆学会,1980
3、计算机化图书馆系统引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4、图书馆目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
5、英汉计算机辞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参与编写200词条)
6、科学数据库参考资料.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筹备处,主编,1983-1987共十三辑,内部刊物,其中个人有“国外数据库产业”等若干篇文章。
7、情报检索[M].北京:科海公司,1987
8、社会科学情报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图书馆自动化应用基础[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0、图书馆评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1、深圳图书馆十年之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2、图书馆信息技术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