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2015-04-10 08:23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师德高校教师常态

赵 红

(山东科技大学工会,山东 青岛 266590)

“新常态”一词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新常态”被国际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用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是这样表述“新常态”的: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同时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关于新常态的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已由经济领域逐渐拓展至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形成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发展新常态。”[1]“新常态下的办学理念,其核心是处理好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关系。”[2]构建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同样需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教育规律,适应高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规律和当下社会发展需求。

一、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3]“高校教师不仅通过知识的传递,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的“言谈举止、做人行事的方式所实际表露的人性与德性品质、价值观倾向都对学生影响至深至远。”[4]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对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高校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所带来的负面现象也对教师产生了影响,某些教师或多或少地怀有浮躁失衡心态,产生了心理疲劳和职业怠倦感;一些地方和高校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工作方法陈旧、时效性不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不断探索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建设的规律特点,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任重而道远,需要精雕细琢,潜心实践。

二、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建设的丰富内涵

“学术界对‘师德’这个核心用语的界定大概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传统观念为出发点,强调教育者应兼具渊博的学识素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5]“二是师德建设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德性素养的问题,也是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给学生以‘真正的教育’的实践问题。”[6]“三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7],它引导和规范教师公正善待学生,正确处理专业工作以及与同事的关系、与家长和社会的关系。

要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师德是教育之魂,是教育的基石。教师的人品、学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教育的水平。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唐代思想家韩愈《师说》中所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的职业操守、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

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更是培育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用自己的品行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8]

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建设应从知识的传授与创新这一特殊性出发,激励教师获得职业上的认同感、尊严感,愿意遵从、磨砺职业操守,使其自身所承担的各种关系符合道德规定,并将道德规定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探索

(一)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师德规范体系,规范教师行为,杜绝师德失范现象

纵观我国现行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法规制度,从规定的有关内容可以看到,“我国师德规范的制定是体现着一种理想化的概念,确切地说是把历史文化中沉淀下来的对教师人格、形象的美好向往和美好期待纳入了师德规范中。”[9]其中,2011年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676个字,有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条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过于笼统、宽泛,可操作性差,仅仅只有道德理想的制约而非实际规范的指导。”[10]

高校师德规范应该明确地指导高校教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才能有助于减少乃至杜绝某些不应有行为的发生。高校师德规范地制定应接地气,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具有师德建设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研究经验专家学者的意见,听取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的建议,还需要拓宽视野,借鉴美、英、德等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使颁布制定的文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真正成为高校教师行为的标准和指南。

要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师德规范的规制体系,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道德规范、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师德奖惩具体内容,帮助高校教师准确把握规范的倡导性要求和禁行性规定,使师德规范成为广大高校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促使高校教师廉洁从教,恪守学术道德

我国高校现行的奖惩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标准、内容还有不少缺陷,重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硬指标,轻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软指标。教师年度考核大都流于形式,只要没有大毛病、不犯大的错误,基本都是称职。考核优秀的,往往给与那些晋升职称需要优秀等次的人员,机制显得软弱无力,没有真正起到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评价机制与新常态下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和职业道德要求不适应,直接导致高校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无法为高校师德建设注入活力。

加强师德考核,师德考核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注重师德激励,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评优奖励的主要依据;严格师德惩处,对师德差又不改正的,同业务水平低的教师一样,实行淘汰待岗或转岗调离。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对违反“红七条”情形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相应处分,严格查处师德失范和违规违纪行为。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教育和引导高校教师遵纪守法,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利益诱惑,把握时代要求与自身价值的契合点,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公平执教,严谨治学,以追求真理、探索真知为己任,恪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腐败,维护学术尊严。

(三)道德情感融入师德建设中,激励高校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在以往的高校“师德建设中,长期忽视情感的重要作用。硬性规定多、从外部要求多,重视和关怀人的情感状态不够。师德教育诉诸于一般道理多,着眼于人的情感素质提升不够。”[11]

情感本身构成特殊的道德认识,即以道德直觉的方式引发或调节行为。“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道德情感是人对道德原则、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又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1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便是道德情感积极肯定性情绪反应引发所形成的道德力量,并支持其走向道德状态与境界。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聚集的特殊社会群体,需要更为柔性化的管理。高校道德建设要注重教师道德情感的培养,回归人文管理的内在要求,以情感人,以理性的思考说服人,以感性的形式感染人,并通过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促进高校教师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要给予高校教师的劳动以最大独立和自由,寻找教师培养更为深层次的要素,激励高校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四)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全方位体系,形成常态常效

相对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而言,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形态如微博、微信、QQ等,更受大众欢迎。“高校是青年知识分子的集中地,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受新媒体影响的表现尤为突出。从新媒体传播的形态看,高校师生运用较为普遍的主要包括微博、微信、QQ、E-mail、飞信、人人网、校园BBS、贴吧等社交网站、手机短信等。”[13]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新媒体灵活、快捷、直观的特点,搭建起学校与师生开放、平等、互动的平台和空间,让每个人既有“听”的机会,也拥有“说”的条件,扩大师德教育的覆盖面。要办好、办活新媒体平台,积极争取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架起与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教育性、互动性强的多样形式,将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修养以及价值观念进行传播和弘扬,将师德建设的内容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播出去,使师生能听的进去,内记于心,外化为行。此外,要将师德建设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推进师德建设活动常态化、常效化。

(五)教师本人师德行为形成自觉,高校责任主体形成联动

高校师德建设的难度在于教师作为职业人的精神建设和心灵建设。制度靠人来执行,再完备的制度,如果缺乏执行者的自觉和积极性,也只能大打折扣。所有师德建设的内容、举措,最终必须抵达高校教师的心灵层面,“唤醒和激发教师对其工作之道德意义的敏感和自觉意识。”[14]调动高校教师自身内在的精神资源,激励教师获得职业上的认同感、尊严感,愿意遵从职业操守,形成自觉意识。

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不仅靠外在道德规范的约束、灌输,重要的是在教书育人的工作过程中有人生完善、道德人格的内在需求,这种愿望和热情化为自觉的行动,安其位、尽其责,获得职业的信心和动力。基于正向情感的积淀、道德素养的提升,会在其言谈举止、做人行事的方式上对学生的德性品质、价值观产生无形的影响。

“高校是师德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高校要明确师德建设的牵头部门,成立组织、宣传、纪检监察、人事、教务、科研、工会、学术委员会等相关责任部门和组织协同配合的师德建设委员会,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师德建设合力。”[15]通过构建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将师德的精神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促进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与道德提升。

[1]刘洪玲,孙汉文,李婧等.新常态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护理教学团队自身建设[J].山东高等教育,2015,(2):47.

[2]夏峰.高校应积极构建自身“新常态”[N].光明日报,2014-12-01(02).

[3][15]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号[EB/OL].[2014-10-09].http://politics.people.com.cn.

[4][11][12][14]张兴华.寻找高校师德建设新的思路与视角[J].山东高等教育,2014,(12):10.7.6.9.

[5][6][7]马中英,李秀敏.我国师德建设研究十年回顾与前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54.55.55.

[8]杨银付,俞可.教书育人 无上光荣[J].中国教工,2014,(10):5.

[9][10]廖志诚,薛昉.由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伦理转变[J].中国教工,2014,(10):35.

[13]丛晓峰,彭亚宁等.新媒体条件下的高校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4,(12):28.

猜你喜欢
师德高校教师常态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