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庆(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天津300387)
在自由与保守之间 :德国教育的教育体制、传统及其理念
王晓庆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天津300387)
德国历来被视为哲学的“故乡”,诞生了众多伟大的思想家,其原因就在于德国向来秉持“教育为先”的强国理念。纵观德国的教育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德国的教育传统中存在着“保守”与“自由”两个看似相悖的特点,向来以严谨勤奋著称的德国人对于教育的“保守”就在于其严苛,而“学术自由”则是德国教育的重要原则,在这两个传统的共同作用下,德国的教育模式成为了世界的典范,并始终推动着德国的创新与前进。
德国教育;教育体制;教育传统;教育理念
在德国教育史的研究方面,德国教育学家弗·鲍尔生在《德国教育史》[1]中,将德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中世纪的教育制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在法国影响下出现的现代贵族文化时期以及19世纪的德国教育情况。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各种教育主张、教育法规、学校课程以及德国不同地区的特殊做法等。早期翻译过来的美国教育史专家亨瑞·穆尔曼的著作《比较教育》[2]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英国学者威廉·博伊德和埃德蒙·金合著的《西方教育史》[3],对于从古希腊一直到20世纪的整个西方教育状况进行了探索,“是一部重要的教育进化的记录”。[3](序言P1)这本书将西方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变迁与生活的变化结合起来,从社会的发展中说明教育制度和教育原理的变化。德国比较教育研究专家福尔所写的《1945年以来的德国教育:概览与问题》[4]以教育的改革为主要线索,对德国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专门对大学教育情况予以了关注。教育学家图尔内以二战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分析了当时联邦德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
国内对于德国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李其龙所著《德国教育》[5],对中世纪、德意志帝国时代、二战时期以及战后德国教育的重建进行了详细介绍。范捷平所写的《德国教育思想概论》[6]对德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梳理与归纳。杨明和赵凌所著的《德国教育战略研究》[7],以比较的方法宏观地对德国的教育战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普天编译的《现代德国教育思想概观》[8]详述了德国著名思想家康德、费希特、拉加德、尼采等人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末的德国教育改革进行了概述。滕大春主编的《外国近代教育史》[9]以极为广阔的视野对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以及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三个历史阶段的西方教育理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吴友法在《冒险、失败与崛起——二十世纪德意志史》[10]一书中,将德意志民族20世纪的冒险、曲折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概述,并详细探讨了德意志民主走上这一曲折道路的原因。在《德国文化与现代化》[11]中 ,学者陆世澄从对德意志民族的特性与文化传统分析入手,以帝国时期到现代化时期德国文化的发展为主线,分析了德国文化在德国现代化中起到的作用。孟虹教授的《继承与创新: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其启示》[12]一文重点分析了德国教育的崛起与发展 ,以及对国家的影响。
良好的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强大的重要保证,“大学,特别是知名大学能够彰显一个民族在文化和智慧方面的贡献,各国政府都将大学视为构建和展示软实力的首要工具”[13]。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其中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关键。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它是由专业的教师来实施的;其次,它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进行的教育;最后,它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的特征。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制度将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建立起自己的学院,将其命名为“Academy”(阿卡德米学园),从事几何、哲学、体育等方面的教育。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建立吕克昂学园,构建了较为完备的西方学科体系。古希腊时期的学园被认为是西方大学的先驱,对西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西方现代意义的大学最初由教会创办,主要从事神学方面的研究。欧洲中世纪的大学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颁布的《完全居住法》而从世俗君主和领主那里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自由权利 ,主要包括:居住权、安全权、司法管辖权、罢课权、免税负徭役权以及教师资格授予权等,这些自由权利对于后续欧洲大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第一所大学是1348年建立的布拉格大学,随后维也纳大学、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等相继在德国建立,课程设计和管理主要参照当时法国的模式。当时德国的大学受教会控制,主要教授神学、医学、法学和哲学四大学科。德国大学也享有中世纪大学的一些基本特权 ,除此之外,德国大学还形成了一种自治传统。例如,德国的大学师生除了基本的自由权利外,还享有像僧侣一样的豁免权,并且大学师生对大学内的事物有着广泛的平等参与的权利,学校里的学科间和同乡间的小团体组织开始出现,正如德国教育学家鲍尔生在《德国教育史》中指出:“从组织而言,大学可以说是教会和君主授予特权的师生独立团体。”[1](P14)后来由于教会的分裂和德国“地方分治主义”的出现,德意志地区的大学不再由教会承办,而是由地方政权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办,政府对于大学的重要性逐渐上升,这主要体现在地方诸侯为大学提供土地和资金。为吸引名师任教,德意志各邦还赋予大学特权,颁布大学条例。当然,当时的世俗政权也对大学的人事权和财产权进行干预,希望将大学变为为国家服务的机构。
自其产生以来,德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是公办的。最早的大学最初受教会控制,后来又长期受国家的巨大影响。“由于称为宗教改革的宗教革命的发生,教育进入了一个对未来世界影响重大的新阶段。其最大的结果,是在西欧相当大的区域内为社会各阶层创立了一系列的学校,实现了教育权力由教会到国家的转移。”[4](P182)19世纪康德、洪堡等思想家的学术自由思想在德国高等教育史上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原则,但这种自由也频频受到国家的干涉。德国的传统教育自产生以来就是保守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棍棒教育”是德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色,这是帝制时期所形成的一种权威主义教育模式,甚至在小学“教师不拿根教鞭或者棍棒就不可想象!”[14](P123)当时的德国人对于幼时教育所保留的记忆主要是这种压迫性的印象。共和国时期,权威主义教育仍然被认为是“优秀的教育方法”。在凄惨的童年里成长的德国青年 ,身上普遍带有一种思想独立的反叛精神。我们之所以称德国教育是“保守的”,就是由于这种严厉和勤奋的治学态度从儿童时期就根植于德国人心中。在全世界,德国人严谨和勤奋的性格是著名的。
对德国教育传统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有伊曼努尔·康德、威廉·冯·洪堡以及乔治·凯兴施泰纳三位思想家。康德尤其强调“自由”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著名命题,认为人的最重要特点是有理性思考的能力。通过运用这种能力,人们自己可以摆脱不成熟状态,从而走向自由。他认为自由权是人最重要的权利,通过运用这种自由,我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实现自律。这种自由不仅包括人身自由,更包括意志自由。康德提出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理念,对德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康德一样,洪堡也是德国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康德的思想,十分重视思想知识对一个人生活能力和自我修养能力的塑造。他认为,一个具有良好修养能力的人可以做到克服自己内心的任何冲突而与外界和谐相处。在人的所有自由权利中,思想自由是人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权利,为此每一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在当时德国王室的支持下建立了洪堡大学 ,实现了德国的义务教育制度。与康德和洪堡不同,乔治·凯兴施泰纳认为:“国家设立公立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15](P12)也就是说,教育要以服务国家为其目的,公民是国家的一分子,而国家是公民的联合体,国家的责任在于培养公民的美德和能力,而公民的义务就是积极主动地为国家服务。优秀的公民不仅要学会基本的职业技能来服务社会,还要时刻履行自己的义务,为共同体而服务。在他看来 ,这是公民美德的最重要要求。
从上述德国思想家对于自由权利以及教育目的的看法中,我们可以发现德国大学之所以能产生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其奥秘就在于坚持“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教育理念 ,与此同时,德国大学也承担着为本国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
德国在历史上遭遇了一战的失败,在二战中近乎成为一个废墟。后来,德国之所以能够从濒临灭亡的状态发展成一个强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德国将教育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德国的毛奇元帅曾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16]在德国有这样两条规定,第一是国家必须为每位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第二是每个适龄儿童必须按时入学接受国家提供的系统化教育。“近代德国大学源于‘文化国家'的理念 ,它要求国家举办大学,并承担无限责任和义务,而大学则完全享有学术自由。”[17]从19世纪中期开始,德意志就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到了德国统一前夕,德国接受学校教育的适龄儿童的比例达到了97.5%。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经将教育视为德意志的出路。
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建立起了教学、科研两者并重的大学。“科学探索精神之所以能在德国大学牢固地扎下根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财政支持。”[18](P48)早在1809年 ,德国就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大学——柏林洪堡大学。为了修建洪堡大学,普鲁士国王顶着向拿破仑支付大笔战争赔款的压力,拿出了自己的大部分积蓄用于支持大学的建立,并且还将豪华的王宫拿来作校舍。该学校采取新的教育制度,不仅学科门类齐全,而且与当时国家的教育改革相适应。当时有这样一项规定,国家必须无条件地为教育和科研提供物质支持,但不得干涉教育和科研的具体内容。这项规定不仅为德国的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了德国教育、科研的独立性。“柏林大学及其后近百年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成功实践 ,成为德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决定性因素。”[19]
19世纪中期,德国在俾斯麦的“铁血”手段下获得了统一。国家统一之初,教育就被摆在了各项事业的首位。正因为德国如此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 ,才使德国得以在统一后短短不到几十年的时间里,国家整体实力跃居欧洲首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德国最重要的资源不是别的,而是他的智力。强力所能摧毁的只能是物质的东西,而国民的智力是无法摧毁的。这是德国在两次大战后能够再次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德国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就是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真正做到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它因此成为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这一发展战略也令其受益至今。1871年普鲁士首相成功统一了德意志。统一后德国紧紧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为其工业发展带来了一个高潮,此外,高新技术与工业的成功结合,使得德国经济获得了又一个发展高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控制了欧洲大部分的工业力量,成为欧洲潜在的霸主。20世纪初,德国经济开始发生转型,从之前的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了德国贸易额的大幅度增长。1913年德国占世界贸易比重的13%,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家。
德国的兴盛是重视教育的结果,教育对于德国的贡献不只是带动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且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征服世界的雄心。德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后,开始不能容忍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留给他们一点点的残羹冷炙的局面。随着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德国的对外政策开始发生转变,目光从欧洲移向了整个世界。1890年命令俾斯麦辞职后,国王威廉二世抛弃了“大陆政策”,开始实行“世界政策”,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德皇威廉二世曾明确表示:“我们不会使自己放弃与其他大国平起平坐的机会。”[20]到了希特勒时期,德国的民族自豪感在苛刻的战争赔款中被激发,其显示出的力量震撼了全世界。在经历了长久的“四分五裂”政治局面后,德国文化中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能显示出如此巨大的力量,是与其教育体制的先进分不开的。
德国被视为现代大学的发源地,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德国的大学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世纪在启蒙运动、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德国教育再次开始改革。此时,德国大学的教育改革尤为凸显。人们就大学的定位、大学的职能和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改革后的德国大学教育将传递知识与发展科学相统一。德国从一个封建的“四分五裂”的多邦之国到统一后迅速的崛起 ,这其中充满了艰辛曲折,但毫无疑问的是,19世纪德国的大学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大国的崛起通常都伴随着伟大思想的诞生,德国教育体系下伟大思想家群星灿烂,自康德开始,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等哲学家不仅用观念的力量引领着德国的前进,他们的哲学也塑造着整个人类社会。由这种重视教育所得来的巨大成功经验,值得所有国家学习。
纵观德国教育所形成的独特传统,“自由”和“保守”这两种因素得到了完美的调和。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这不仅仅适用于形成良好的个人治学态度 ,同样也适用于国家的办学理念。国家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 ,而思想自由则是激发这种创造力的保障。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在家庭教育中 ,我们都应该珍惜并鼓励青年人独立思考 ,并创造出供青年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但是,青年人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误导 ,进而产生享乐厌学的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父母都要承担起约束青年人,劝其向学的责任。对待孩子或许不需要棍棒,但仍然需要尽力地保证孩子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从小培养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摆好“自由”和“保守”的天平,才能真正繁荣我国的教育事业。
[1]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穆尔曼.比较教育[M].林子勋(译).台北:中正书局,1976.
[3]傅伊德,金.西方教育史[M].任室祥,吴元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克里斯托弗·福尔.1945年以来的德国教育:概览与问题[M].肖辉英,陈德兴,戴继强(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李其龙.德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6]范捷平.德国教育思想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7]杨明 ,赵凌.德国教育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8]普天 .现代德国教育思想概观[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9.
[9]滕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10]吴友法 .冒险、失败与崛起——二十世纪德意志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11]陆世澄 .德国文化与现代化[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12]孟虹.继承与创新: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1):54-69.
[13]马丁·英斯.国际化视角下的德国“卓越计划”[J].冯李山金,钟周(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6-11.
[14]里昂耐尔·理查尔.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1919-1933)[M].李末(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15]凯兴斯泰纳.工作学校要义[M].刘均(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6]张晓鹏 .德国教育与德意志民族的复兴[J].上海教育,2007,(14):37-39.
[17]胡劲松 ,周丽华.传统大学的现代改造——德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4):6-12.
[18]贺国庆 .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9]骆四铭 .洪堡理念与德国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07-112.
[20]高荆民 .“世界政策”——德国现代化特殊性的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4):397-403.
[
责任编辑 邱忠善]
Between the Liberty and Conservativeness:German Educational System,Traditions and Ideas
WANG Xiao-q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Germany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the“hometown”of philosophy,giving birth to many great thinkers,whose reasons lie in the strengthening-courtry idea of“eduation-first”held by Germany all along.Throughout German educational history,people can find there exist in Germany's educational traditions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characteristics“liberty”and“conservativeness”.Germans are always famous for their strictness and deligence.Their“conservativeness”about education lies in their strictness,while“academic liberty”i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of German education.It's with these two traditions working together that German educational mode has become the model of the world,and that German innovation and advancement can carry on.
German education;educational system;educational traditions;educational ideas
G511
A
1004-2237(2015)02-0058-04
10.3969/j.issn .1004-2237.2015.02.013
2015-01-26
王晓庆(1989-),女 ,天津蓟县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方面的研究。E-mail:7357788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