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青(上饶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上饶334001)
从文献计量角度分析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研究近况(2011-2013)
卢 青
(上饶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上饶334001)
城市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城市化进程将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构成,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减少城市发展中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 ,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中国知网”为依据检索2011至2013年间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文献题录 ,检中2107条。分析文献分布、作者简况及研究路向 ,就其促进研究深化陈述几点看法。
城市发展;生态安全;研究进展;文献计量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但城市化进程会带来一定的生态风险。探索城市化发展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当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依据进行主题检索,检索时间限定在2011-2013年之间,检索范围为上述时间内我国国内出版的期刊上登载的论文以及上述时间该数据库收录的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共检中有关文献题录2230条,经手工检索排除重复,实际检中有关题录2107条。笔者选择其中百余篇文献认真研读,并浏览上述题录中全部文摘,结合学习体会就上述研究领域中文献分布、作者概况和研究路向做讨论。
(一)统计结果情况
本次统计范围内(下同)共检中有关文献2017篇,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研究文献统计
表2 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期刊论文统计
刊登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研究文献(以下简称“有关文献”)的期刊共930种。刊均载文不足两篇,可见文献分布呈高度分散状态,其中也有一些刊载有关文献较多的期刊 ,见表3。
表3 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研究论文6篇以上的刊物
表3中列举的期刊32种,共刊登有关文献412篇,占同期有关期刊的23.57%。说明虽然出现了刊登本领域研究论文较多的期刊,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期刊。
(二)作者概况
因本次统计范围内文献类型不同,对作者将按不同类型文献分别统计、分析。
1.期刊论文作者
鉴于本次统计范围内(下同)近1/3的期刊论文未反映作者供职机构 ,对不完整数据统计没有意义,所以未对作者供职机构类型、所在地区做分析,仅就作者数量、论文合作度做讨论。
(1)论文合作情况。由1位作者独自撰写的论文1027篇,占58.75%;由2位作者合撰的论文316篇,占18.1%;由3位作者合撰的论文199篇,占11.38%;由4位作者合撰的论文112篇,占6.41%;由5位作者合撰的论文56篇,占3.20%;由6位作者合撰的论文17篇,占1.60%。合作完成的论文共有721篇,论文合作度为41.25%。
在统计作者人数时,凡未署作者名的论文,一律按集体作者计算,按一人次计量,共有作者3239人次,篇均作者1.853人次。
(2)相对高产作者。陈爱东、王国莲各发表有关论文5篇;马波、毛阳海、赵树丛、邓三龙各4篇;陶宇平、王鹏、余敦、张颖、张伟、张懿各3篇。发表3篇及3篇以上的作者共12人,共发表有关研究论文44篇,占本次统计范围期刊论文的2.52%,说明在本研究领域尚未形成稳定的高产作者群体。
2.会议论文作者
150篇会议论文中,由1位作者独自完成的92篇,占61.33%;由2位作者合撰的24篇,占16.0%;由3位作者合撰的17篇,占11.33%;由4位作者合撰的7篇,占4.67%;由4位以上作者合撰的论文10篇,占6.67%。合作完成的会议论文共58篇,论文合作度为38.67%。会议论文作者共283人次,篇均作者1.887人。
(一)研究路向分析
文献计量的数据能够反映具体时域内的某些研究状况,然而深入地探析研究进展,则应建立在准确把握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以下就研究路向择要归纳。
1.宏观层面的论述
从宏观的战略高度出发,而又具备一定参考价值的研究,以往在若干领域是国内学术界的短板。但在本次统计范围内,笔者发现了一些有独立见解的、适度超前的研究。其中,陈栋生、罗序斌关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中部地区科学崛起”的研究,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建议[1];某课题组就“建立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强调指出“完善扶贫模式、建立长效机制”“统筹建设大别山生态域候群”的重要性[2];王云等人就“十二五”中部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也提出了“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等建议[3]。这些都是在宏观层面上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研究例证,对同行深入研究在取向和方法上有可资借鉴之处。
也有研究表现出应对性、被动性和短期性特征。这类文章是在“领会上级精神”后对既定状况的解读,对上情下达,帮助公众获得“知情权”或许有一定帮助 ,但对优化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公共政策未必有益。
2.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宏观的论道固然重要,但生态安全的严峻性却要求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应对,因而实证性研究不仅是可贵的,而且是必要的。本次统计范围内,颇有一些确有见地的实证性研究。如彭佳捷等人利用遥感与CIS技术对长株潭近年空间变化检测的基础上,对这一地区空间冲突水平做了评估[4];魏燕等人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城镇化和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脉冲影响和方差分解分析,结论是:“……城镇化和生态化对生态安全之间存在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但城镇化对生态安全扰动的响应小于生态安全对城镇化的当期值均对对方的未来值产生正向扰动,即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促进。”[5]冯旭芳等人基于P-S-R模型,以陕西省宁武县为例,对县城生态安全做了评价研究。[6]张安等人运用GIS技术,对辽宁省凌源市耕地生态环境安全做了评价。[7]上述研究对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一定积极意义,对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保障研究有参考价值。
3.社会科学角度的研究
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既是人们追寻的目标,更是需要公众持续努力的过程,因而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保障中的政治、文化、历史等人文因素必然逐渐地引起研究者重视,对此研究也逐渐从目标导向转化为过程导向。[8]过程导向更重视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系统整合。这方面研究可谓佳作迭现。如周国文就生态公民内涵所做的阐释以及对生态公民与生态世界格局的辨析 ,他指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生态公民是地球环境治理的主体,是追求生态世界一致性的公民”[9],这是既有哲理高度也具备前瞻性目光的论述;再如张智光教授根据人类文明史和共生理论,讲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已知类型拓展成完整的谱系 ,提出“人类文明的演进包括……本色文明、黄色文明、黑色文明、青色文明、绿色文明”[10],从新角度对生态文明作出阐释。上述说法的价值可能有待时间验证,但研究者求新的态度值得肯定。刘建涛等人提出“应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有利于建立和谐环境文化的理论资源”[11],这一良好愿望值得赞赏,但真正贯彻到研究实践中肯定要多费思量。张英等人就新自由主义经济范式生态危机的讨论也不失为一家之言。[12]夏自军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应以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基础、以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为核心、以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为根本。”[13]胡娟娟指出:“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兼顾两点 ,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两个矛盾,积极思考、预防和化解城市生态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14]这些都是从社会科学研究出发,对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做的建设性思考。
4.法理视域下的辨析
从法理视域下辨析生态安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正如马波博士所言:“生态安全正在成为以协调人与自然之和谐为宗旨的环境法的首要价值。”[15]在环境法的视域下,生态安全依然超越了交易安全和社会安全,成为法之安全秩序的“基座”。张式军博士以科学的发展观为视角,“分析批判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对环境立法的不当干扰,从环境法的价值观出发,解析和重构环境立法目的”,指出“环境立法应遵循‘环境优先',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16]。高明侠建议:“把保护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管理立法的目的,在立法中把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具体化;完善关于生态系统保护管理体制的立法等。”[17]任世丹就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作了讨论。[18]王勇等人就国土规划中的“法律理性”做的剖析尖锐深刻,他指出:“法律的主要功能是防范最坏情形即最大风险。这个极为重要的法理已经被人们,尤其是各级各类立法者和决策者忽略很久。”[19]这确实是警世箴言。
5.专门领域深入的探究
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说到底,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与公众现实的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宏观的论证,法理角度的剖析,能为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治理提供一种思路、途经。解决具体问题,还得遵循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成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同样有明显进展。如张海涛等人关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用土地生态安全的讨论[20];王煜等人从保障区域供水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城镇化进程等方面,论证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1];白杨等研究者运用RS、CIS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做了划分[22];花明等人就江西建设生态文明省提出“合理布局主体功能区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安全支撑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等建议[23];余敦等人从压力—状态—社会响应3个方面构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物元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1—2008的土地生态安全的警情做了分析[24];李勇等人对安阳市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25]。这些都是有益于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建设的例证。
(二)研究特征
从研究状态看,近年在本领域研究中呈现以下特征。
1.对现实(特别是敏感)生态安全问题的关切
在一个百态纷呈、不乏纷乱而又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年代,现实中不乏生态安全之类的相对敏感问题。对敏感的社会问题 ,官方与民间、精英与大众有时未必能达成共识,而传统的政治理想又暂时不能统合全部社会群体。在这个场域中,对现实问题的讨论既应当是经过缜密的独立思考后的看法,又应使同行不忌,公众认为有理,对解决问题有益。真正能兼顾上述目标而又能同时达到的有关文章,学术界尚不多见。但在生态安全研究中,笔者却有幸拜读到一些兼顾方方面面,又有一定水准的文献。如王国莲教授对“PM2.5”的讨论,深入浅出,言之有物,用简洁的文笔讲述了PM2.5的来龙去脉。继而直陈“PM2.5是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更是棘手的政治问题”[26]。对生态安全的重视,国家领导人有正式表述,特别是“十八大”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7]但王教授严肃地指出,“当PM2.5成为中国民众生态诉求的高度关切点时 ,政府能否抛开‘所谓的政绩'俯下身来倾听民怨、尊重民意、顺乎民心,这是个事关民众身体健康乃至福祉的政治问题 ,是个事关政府公信力的政治问题”[26],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方世南教授关于“生态安全的政治意蕴”的阐释[28],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冉连从公共政策制定的角度就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利益博弈做了讨论[29],也能以得体的方式表述建设性批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杨华锋博士的论文别开生面,以后工业社会的特征论证环境协同治理,指出:“在工业社会意识形态式微和后工业社会合作理念逐步成长的过程中,探索合作发生的机理,其未来指向也就意味着一种合作治理形式的形成。”[30]从社会“生产力”或曰“经济发展”的角度解读环境治理与生态安全,使之成为“中性”的、“脱敏”的话题,这样另辟蹊径的论述,既可脱离传统话语的窠臼,又能透彻地阐释理念。正如托马斯·索维尔在讨论“媒体与学术界的可选择现实”时所言“言辞净化”:“比如说沼泽,它是不美观的、黏滑的、气味难闻的地方……但是言说‘湿地'时却是以一种寂静的、可敬的口气,好像一个人说到神圣之地时的语气。”[31](P167)杨博士采用的论述方式可谓“言辞转化”,并转换了视角,把可能联系到的“公民”之类问题挪移,专门指涉环境协调治理。言说者讲得清爽,受众听得明白,又对各方面均无妨碍。
2.对生态安全中的技术问题的关注
城市发展涉及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汽车数量激增即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专家学者就此做了深入研究。李春利教授运用经济学关于社会成本和外部性理论分析方法,就汽车社会的负面效应,尤其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污染治理做了重点分析。[32]胡小武博士讨论汽车社会来临与城市治理模式变革,指出汽车社会引发了大量社会不平等与不公正后果。[33]丁祥宏博士就汽车社会的交通治理陈述了看法。[34]对于专门技术的正负效应,学者往往有歧见,这就需要通过证伪、驳正,逐一澄清,如对利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业界异见较多,并多有讨论。[35]
城市发展必然要求公用事业部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对污水处理与生态安全保障问题也有学者做了归纳[36]。
3.国外相关经验的介绍
我国处于工业社会尚未全面建成,又将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的阶段。费孝通先生将其概括为“三级两跳”。在生态安全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上述国情,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方面,刘洪岩博士介绍了俄罗斯生态安全立法的有关情况[37];李明超讨论了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认为“早期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38];潘晓莉研究了美国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39],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考察。综观统计结果,借鉴国际经验的研究似嫌偏少。
4.研究者群体的特征
第一,出现了一批学术水准较高的中青年作者。这一点在学位论文中有明显反映。其中马颖慧就修建高速公路取弃土场及临时工程与新农建设结合做了研究[40];吕保贵综合国内外对城市湿地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对南昌市城市湿地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41];肖磊对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研究[42];隋婷婷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43];樊晓琳对近年伊通河流域景观格局空间变化的生态环境意义做了分析[44];苏勇从生态安全视角审视核能开发的法律规制[45];刘玉婷以重庆市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行为做了研究[46];刘阳阳做了关于六安市生活垃圾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研究[47];徐琳对公众参与与生态恢复进行研究[48]。虽说上述论文作者来自不同类型、层次的院校,研究的内容也有较大差别,但是上述研究者却有一些共同特征:作者大多为“85后”;论文的形式规范、结构严谨;研究中不乏真知灼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有的青年学子关注公共参与生态安全保障,致力于探索并有一定见地,可能对改进现状有益。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内地对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方式与介入程度,尚未完全达成共识 ,“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并未建立[49]。这方面的探求无疑具有前沿性。
第二,出现了一些持续研究的作者。马波博士就生态安全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做了系统性探究。[15][50][51]王国莲教授从哲学高度对生态安全现实意义从多角度做分析。[52][53]王鹏等人关于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研究。[54][55]张颖等人对林业管理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的研究。[56][57]余敦博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24][58]以上这些都是系统的深入讨论。
结合上述相关分析,为了促进国内生态安全研究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这一研究领域。
(一)重视对新理论、新技术的引进与借鉴
科学研究鼓励“创新”,是引领研究必要的精神倡导。但在应用科学领域,“创新”有时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景,能主动地求新、逐新十分可贵。本领域研究中有对科学技术前沿动态的响应 ,如雷宏军等人基于虚拟水理论与Fuzzy—AHP方法的区域水安全评价研究[59];徐岩等人就区域水贸易发展及对策的研究[60]都属于上述范畴。自从1993年伦敦大学Pony、Allan提出虚拟水概念以来,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个人对虚拟水贸易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陈国栋院士最先引进上述理论。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61]参照上述理论,对规划我国水资源配置有一定意义。另如吴琼等人“基于生态安全的混合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62];张利敏对“德国沼气产业发展现状”的评介和研究[63],都是从不同角度、层面对国外生态安全科技成果的评介。但据统计结果,借鉴新理论、新技术的引进的研究似嫌偏少。作为一个后发的、赶超型的大国,在生态安全建设中如果能及时借鉴新理论、引进新技术、并恰当地应用到现状改进中,对于我国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大有裨益,故重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
(二)优化学科建设,培育优秀人才
本次统计范围内,笔者发现从问题重要性和研究者关注程度比较,仍有不相匹配之处。如生态学教育相当重要,但本次统计范围内的研究文献不足有关文献总量的2‰。只有一篇谈到了具体问题。[64]
优化学科建设重点在于扶助专门研究机构。从统计结果来看,院校期刊刊登“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的文章只占同期不同期刊论文总量的比例的9.61%(见表2)。
由此,对设立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与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研究相关并于近年取得相对优秀成果的机构、部门,宜加大扶助力度,并倡导、鼓励乃至督促上述部门致力于研究,多出有实质意义的成果。另外,对与生态安全相关的研究,不妨调整鼓励科研的方式 ,划出部分资助立项研究的资金用于奖励优秀成果。对某项技术应用后确有成效、或提出的建议被某机构采纳而有效的研究,可适当予以奖励,这样做可使同样的科研基金产生更大效果,对科研管理而言也算“创新”。
培养人才重在强化高校和有关部门与生态研究相关的科研基地建设,重点培养优秀青年研究者。
(三)促进公众参与,探索新的研究路径
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是一门跨越学科边界的研究,源于公众和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契约,从而实现集体需求、政治参与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因而宜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探索。
本次统计范围内,笔者发现涉及“生态安全与公民参与”的有关文献不过寥寥数篇[48][65],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内在公众参与生态安全保障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法治建设尚待完善,公众参与意识薄弱,民间团体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是应深入持续研究的问题。倒是在国际上有学者皮特·何、瑞志·安德蒙注意到“中国公民行动主义以何种方式在国家和社会中间起互动和中介作用”的问题,并集中部分学者合作研究,提出关键术语“嵌入式行动主义”。[66]
我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决定了它无法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模式 ,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缺乏关照后发国家实际情况的理论自觉。以我国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研究的实际情况而言,可能侧重研究的路径是以政府组织为核心,积极寻找促进公众有序地参与的方法;同时侧重政府如何在日趋复杂的条件下有效回应公众、社会需求,从而优化政府对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的责任与绩效的研究。
总之,无论是对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偏好用复杂的数理模型去求证简单的现实问题,还是由于缺乏大跨度的理论审视 ,都会使得一些本来可以有所建树的研究显得纤巧、琐细,失去了应用价值。我们若能改变这些不足,将使我国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研究的整体水平得以跃升。
[1]陈栋生,罗序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中部地区科学崛起的新引擎[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93-197.
[2]课题组.建立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J].理论建设 ,2011,(3):13-20.
[3]王云 ,潘云.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二五”中部地区发展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4):49-57.
[4]彭佳捷,周国华,唐承丽,等.基于生态安全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空间冲突测度——以长株潭城市圈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2,(9):1507-1519.
[5]魏燕 ,蒲佐毅.城市化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12,(4):17-23.
[6]冯旭芳,刘晶姝,赵丽娟.基于P-S-R模型的县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3,(35):127-131.
[7]张安 ,孙福军,贾树海,等.GIS在县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凌源市为例[J].土壤通报,2013,(2):292-295.
[8]董世魁,刘世梁,邵新庆,等.回复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周国文.生态公民与一个生态世界的格局[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9-56.
[10]张智光 .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共生空间的演化理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7):1-8.
[11]刘建涛 ,张俊芳.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沉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1,(10):147-150.
[12]张英,张哲.新自由主义与生态危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2):56-59,63.
[13]夏自军 .生态文明的时代意蕴[J].长白学刊 ,2013,(2):19-23.
[14]胡娟娟 ,王飞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社会矛盾问题解析[J].理论界,2013,(7):85-88.
[15]马波.论环境法上的生态安全观[J].法学评论,2011,(3):83-89.
[16]张式军 .环境立法目的的批判、解析与重构[J].浙江学刊,2011,(5):170-174.
[17]高明侠 .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立法的问题及建议[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1,(6):116-118,123.
[18]任世丹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13,(5):107-110.
[19]王勇,郭倩倩 .国土规划中的“法律理性”[J].人大研究,2012,(5):32-36.
[20]张海涛,白景峰.南水北调中接水源区农用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69-72.
[21]王煜,杨立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J].工程研究-跨科学视野中的工程 ,2012,(6):150-156.
[22]白杨,郑华,欧阳志云,等.海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J].应用生态学报,2011,(9):2377-2382.
[23]花明,华启和 ,朱青 ,等 .江西建设生态文明省的战略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01-206.
[24]余敦,高群,欧阳龙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警情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6):678-683.
[25]李勇,李俊民 .安阳市生态安全评价[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59-61.
[26]王国莲 .PM2.5:研究当代中国生态政治的一个样本[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3-57.
[27]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28]方世南 .从生态政治视角把握生态安全的政治意蕴[J].南京社会科学 ,2012,(3):60-66.
[29]冉连.浅析环境群体性事件背景下利益博弈中的公共政策制定[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89-96.
[30]杨华锋 .论环境协同治理[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1]托马斯·索维尔.知识分子与社会[M].张亚月,梁国兴(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2]李春利 .汽车的社会成本与大气污染治理[J].汽车安全节能学报,2013,(4):300-314.
[33]胡小武 .汽车社会来临与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J].城市问题,2010,(9):67-71.
[34]丁宏祥 .汽车社会与交通治理[J].城市问题 ,2012,(2):81-84.
[35]韩士德.我为什么反对玉米制汽油——还原赵友山上书国务院建议停止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事件[N].科技日报,2010 -08-31(5).
[36]杨赛,华涛.污水处理工艺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3,(5):1468-1478.
[37]刘洪岩 .风险社会语境下的俄罗斯生态安全立法[J].政法论坛,2012,(1):95-102.
[38]李明超 .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J].管理学刊,2011,(6):46-51,108.
[39]潘晓莉 .美国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武汉:湖北大学,2011.
[40]马颖慧 .施工便道及取弃土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41]吕保贵 .南昌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南昌:南昌大学,2013.
[42]肖磊.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43]隋婷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44]樊晓琳 .近15年伊通河流域景观格局空间变化的生态环境意义[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5]苏勇.生态安全视角下核能开发利用的法律规则[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46]刘玉婷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2.
[47]刘阳阳 .六安市生活垃圾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48]徐琳.公众参与视角下的生态恢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49]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策略[M].孙柏瑛 ,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50]马波.论生态风险视域下政府生态安全保障责任之确立[J].法制研究 ,2013,(4):55-61.
[51]马波.生态安全法制保障论[J].河北法学,2013,(5):72-79.
[52]王国莲 .生态安全之于和谐社会的意义澄明与理念确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113-116.
[53]王国莲 .生态安全多重维度的哲学检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4):23-25.
[54]王鹏,况福民 ,邓育武,等.衡阳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3):95-99.
[55]王鹏,况福民,邓育武,等.湘南红壤丘陵区土地生态安全测度评价——以永兴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5):55-57.
[56]张伟,刘延滨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12,(1):95-98.
[57]张颖,杨桂红 ,王兰会,等.基于林权制度改革对生态环境影响多维量表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2):11-17.
[58]余敦,陈文波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4):107-111,116.
[59]雷宏军,潘红卫,刘鑫,等.基于虚拟水理论与Fuzzy—AHP方法的区域水安全评价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1,(6):123-127.
[60]徐岩,王彤彤 .区域虚拟水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13,(12):35-38.
[61]程国栋 .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4):260-265.
[62]吴琼,华涛,周启星 .基于生态安全的混合化工废水处理工艺[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8):1469-1474.
[63]张莉敏 .德国沼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垦,2011,(12):40-43.
[64]杨洪晓 ,潘艳霞.农林院校生态教育的任务、问题与改进[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19013-19014.
[65]徐晓林 ,香杰新.广东省东莞市公民环境行为特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12):94-97.
[66]皮特·何,瑞志·安德蒙.嵌入式行动主义在中国——社会运动的机遇与约束[M].李婵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许婴]
The Bibliometrics Analysis of Related Studie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Safety Condition(2011-2013)
LU Q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Shangrao Jiangxi 334001,China)
Urbanization is one of the inevitable trend in society.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ill change the spatial framework and affect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safety.How to reduce the ecological risks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is a hot spot.Based on CNKI,this article retrieves the documents about urban do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safety between 2011 to 2013,2017 of which are located. Then it analyses the distribution of documents,brief introductions of authors and orientation of researches,and puts forward sereral points concerning the promotion of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urban development;ecological safety;research process;bibliometrics
F205
A
1004-2237(2015)02-0075-07
10.3969/j.issn .1004-2237.2015.02.017
2014-12-15
江西省教育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GL1463)
卢青(1964-),女 ,江西玉山人 ,研究员 ,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信息管理。E-mail:srlq05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