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outh Sports Literacy
金 峰,蔺雪莲
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现状分析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outh Sports Literacy
金峰,蔺雪莲
四川体育科学2015 年10 月第5 期
SICHUAN SPORTS SCIENCE No.5, Oct., 2015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519041。Dept. of P.E., Zhuhai Campus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Zhuhai Guangdong, 519041, China.
随着“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的提出,全民健身已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势不可挡,青少年体育则更是重中之重,因为青少年不仅是中国整个群众体育的年轻代表,更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源泉,关系到整个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着中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近3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呈逐年下滑的趋势,青少年体质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关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相关举措,如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联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八大部门联合制定的《青少年体育振兴规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由吉林体育学院院长张瑞林教授联合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各大高校具体负责实施。
1.1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众所周知,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受到体育教育、认知水平、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单单从某一方面进行的干预其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培养和提高青少年体育素养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体育素养,简单来说是指“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要素的综合素质与修养”。从定义可以看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其培养过程中涉及到学校、学生家长、政府、社会甚至是社会媒体等,是他们协同合作完成的过程。然而,“怎样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素养?”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社会责任机制,更是缺少有效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策略,这为本研究提供了视角和空间。探索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社会责任、建立培养思路和具体的培养方案,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创新我国人才培养理论和方法以及促进国家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关于体育素养培养的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最早见于1974年一篇标题为“体育教育和政策”的论文中,随后不断有一些新的观点被提出和完善。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如:美国的Whitehead(2001)和Killingbeck(2007)界定了体育素养的概念,提出学校体育有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功能和责任,为后来其它学科研究体育素养的社会责任问题奠定了基础。Aupperle(1983)和Clarkson(1995)建立和完善了RDAP社会责任取向量表,解决了社会责任活动评价工具的问题,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借鉴和使用。澳大利亚Coffman(2012)论证了2 000个二型肥胖患者的病症与体育素养水平相关,并指出除医学以外的体育教育也应承担改善病症的社会责任。加拿大的Anita(2004)分析了性别角色对提升体育素养的影响问题,建议在素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建立时加大性别因素的权重。西班牙学者Alexis(2008)综述了西班牙1992-2008年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统计分析和趋势预测,提出了未来体育素养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将更多与疾病预防相关的观点。台湾Ya-LieKu(2007)揭示了提升体育素养对个人综合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的事实。韩国Su Hyun(2010)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证明了老年人体育素养对健康的影响机制关键在于自我效能作用的发挥。
1.3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开展体育素养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研究成果虽不十分丰富,但是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产生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归纳为以下6个层面:
1.3.1体育素养的概念研究体育素养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有的从体育文化方面去研究,有的是从体育素质方面去研究,概念界定的角度不同,导致体育素养的研究内容、体育素养的培养内容和目标、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区别。
郭星原(2007)、王洋,冯古首(1999)、陈雁飞(2005)、曾旭升(2005)、史晓亮、车小辉(2001)、贾振佳等从体育文化素养的角度对概念加以界定,尽管他们的语言描述各有差异,但概括起来核心的内涵是:他们认为体育文化素养是一个综合体,包括精神要素和品质,具体内容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6个方面[15]。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讲,就是个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的教育(包括体育教育)而形成的个人素质综合体。
赖天德(1990)撰文“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指出“体育素养,实际上就是体育文化水平。它主要包含体育意识(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具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和要求)、基本体育知识、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以及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与体育欣赏的能力等[2]。”
体育素养是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它包括人们不断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参与体育锻炼从中陶冶情操、不断地修炼自身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水平等,这个过程需要贯穿个体发展的始终,都是为终身体育服务的。
1.3.2体育素养培养内容的研究如赵敏瑞(1995)、陈琦(2002)、姜晓玲(2006)和曾旭升(2005)等从体育素养的功能、课程目标以及效果等不同角度对体育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培养体育素养应该为健康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身体素质四个维度;刘旭东(2011)、刘彬(2010)和史晓亮(2001)提出了五维,六维,即包括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行、体育行为六个维度。甚至还有学者提出了十维的观点。
这些培育内容构成了人的精神要素和品质,包括人的体质方面的内容和精神方面的内容,是人的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的综合体,是靠自身不断参与体育运动实践并积累体育知识、丰富体育经验的一个漫长过程。
1.3.3体育素养培养的社会责任主体研究2015年“两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历届“两会”体育界的代表委员们尽职尽责,近几年备受关注的青少年体质问题成为热点提案,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崔大林委员、北航副校长唐晓青委员认为,青少年体制问题是当今我国近几年亟待解决和攻克的重大课题,5年为一个周期,必须用两到三个周期改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落后的问题,尽快研究和制定“青少年健康促进工程”同时,学校体育教育一定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社会媒体等必须全部动员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量、各尽其职,同时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做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责任主体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近几年对于体育素养培养的责任主体的研究国内外较罕见,略有成果都是以散见的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出现:
如欧平(2006)、吴纯(2007)、王玉琴(2005)、刘瑛(2011)分析了体育教师、媒体电视、中小学生家长和互联网等在提升学生体育素养过程中具有的角色与社会责任,认为这些责任主体应该各尽其责、协同合作,共同发挥效力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的提高。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不能光靠体育教师、体育课来完成,毕竟他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家长本身体育素养水平差,锻炼意识不强,势必会严重影响制约着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国家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制定相关的文件和具体可操作性的措施,兼顾不同指标的考核标准,如年龄方面大、中、小学生要有所区别;不同性别如男性、女性应有所区别;不同区域如南方和北方应有所区别;不同经济状况如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有所区别等等。同时一定要配套严格的监测方法和考核手段,让学生从内向外自发的增强自身的体育健康意识。
1.3.4体育素养培养的建议与对策研究对于培养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建议和对策,从国家层面来讲,《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这个文件自发行和实施以来,并未得到显著性的效果,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高,这已是全国上下普遍公认的事实,所以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加强少年体育体质健康的文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国内体育界相关学者如冯古首(1999)、杨文运、姜勇(2003)、简章桥(2007)、李悄(2012)等认为: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水平问题应从构建培养模式、提升路径和发展策略等方面着手,并为此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1.3.5体育素养的评价研究专家学者对体育素养的评价指标从不同的角度、观点,各抒己见、不尽相同,但总的思路概括起来如下:
杨文运(2003)、陈琦、王涛提出应把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正视不同青少年的身体和运动能力的差异[14],做到区别对待,关注学生的进步幅度,操作上将显性与隐性、过程与结果、起点与进步评价相结合,对大、中、小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的指标和权重有所侧重[5],将体育评价的重心转向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行、体育行为6个方面[12]。
1.3.6体育素养研究方法研究大多数学者对于体育素养方面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互联网、电子图书馆、书籍、数据库如知网等,大量检索查阅 “体育素养”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和书籍,找出该领域不同专家、学者的不同观点、意见,归纳总结,了解研究现状,找出未来发展趋势。也有一些通过问卷形式、专家访谈的形式,征求大家的意见,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结论
纵观上述成果不难看出,目前国内外对体育素养的研究逐渐兴起,产生了一批颇有价值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如下方面的不足:(1)研究视角较局限。现有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是从体育学或某单一学科角度研究,缺乏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2)研究方法较单一。其中以描述性方法、问卷调查法居多,测评工具的开发结合行动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很少。(3)研究内容系统性和深入性不够。基本概念界定不够明确,而且在体育素养培养的责任问题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现象描述或是宏观理论上的探讨,对于现象背后潜在的责任机制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
2.2建议
以社会责任理论为指导,多角度、多学科、多方法探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理论和现实路径,在理论方面充分发挥体育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和优势,结合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大胆创新,探寻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客观规律,构建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和发展机制以及具体实施方案,这对丰富体育学学科内容、完善体育学学科体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在实践方面从社会责任的视角深入研究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全方位寻找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有效方法,这对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实现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余智.体育素养概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73~76,84.
[2] 于秀,孙夕鹭,刘海燕.城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5):1~5.
[3] 张昊.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4):577~579
[4] 陈晴.体育教学呼唤体育文化素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1):93~94.
[5] 罗少功.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理论研究.2001届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朱秋云,等.从高师生文化素养的养成教育看高师课程改革[J].丹东师专学报,2000(3):39~41.
[7] 张丽霞.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医学生文化素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7~28.
[8] 冯古首,等.体育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2):24~26.
[9] 陈雁飞,等.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与家长体育素养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2):92~94.
[10] 曾旭升,等. 大学生体育素养略论[J].大学教育科学,2005(3):65~66.
[11] 史晓亮,等.关于体育素养与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30~31.
[12] 杨文运,等.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的改革与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2):2~3.
[13] 陈琦.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J].体育学刊,2002(6):12~14.
[14] 王涛.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综述[J].文化.视野, 2014,22:114~11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国内外有关青少年体育素养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价。结论:研究视角较局限,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内容系统性和深入性不够。建议:多角度、多学科、多方法探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理论和现实路径。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素养;现状研究
JIN Feng, LIN Xuelian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logical analysis,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on youth sports literacy at home and abroad.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is limited, the research method is single,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systematic and in-depth enough. Suggestion: multi angle, multi subject, multi methods to explore the China Youth Sports literacy train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path.
Key words:Youth; Sports literacy; Research status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社会责任视角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研究》(编号:14YJC890011);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201451)。
收稿日期:2014-12-04
DOI:10.13932/j.cnki.sctykx.2015.05.01
文章编号:1007―6891(2015)05―0001―03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