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利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从召回角度看刘禹锡为何再贬连州
潘伟利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当前对刘禹锡元和十年再贬连州的原因多有争议。分析刘禹锡为何再遭贬谪,应该首先探讨其元和九年末为何被召回,同时被召回和被贬谪的并非刘禹锡一人,还要有群体视角看待此次贬谪。这是唐宪宗施展其帝王之术的一个策略,是宪宗的一个政治手段。
召回角度;群体视角;政治手段
元和十年刘禹锡再贬连州的原因,当前有两种说法:其一,因诗遭贬说。主要依据是《旧唐书·刘禹锡传》“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做《游玄都观泳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1]4211其二,元衡排挤说。主要是据《资治通鉴》“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2]7708—7709关于这一点,芦苇青《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与其再贬连州问题》一文已有论述,认为刘禹锡与武元衡是旧故,其再贬缘由在宪宗,不在武元衡。以下将从从刘禹锡等人为何被召回和作为一个群体被召回的角度来分析其再遭贬谪的原因。
关于唐代贬官的迁转途径,梁瑞《论唐代贬官的迁转途径》一文认为有四种:考满迁转、量移迁转(含遇赦量移和考满量移)、朝廷征召、入幕。此次刘禹锡赴京属朝廷征召。理由如下:元和十年二月刘抵达长安后有诗《元和十一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题目中有“承召”一词。《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引》有序云“寻贬郎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中有“召”一字。在《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有“宪宗皇帝后知其冤,特降敕书,追赴京国。”[3]395此句中有“降敕书”一词。《旧唐书·刘禹锡传》“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1]4211中有“召”一字。《新唐书·刘禹锡传》“久之,召至京师”[4]5129中有“召”一字。
此外,可用排除法。先排除入幕,因此前刘一直在郎州司马任。其次排除量移。因为元和元年宪宗曾下令“纵逢恩赦不在量移”[1]418。据《新唐书·宪宗纪》在刘被贬郎州期间朝廷曾多次大赦天下,刘等均未获赦。再次排除考满迁转,因为此时该项制度已基本荒废。据此有足够理由认为刘禹锡此次赴京属朝廷征召。
中唐的政治体制已相当成熟,诏书从起草到审核、颁布等各环节在各部门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制度规范。但所有诏令的最终生效,都必须经过一个人的批准——皇帝。
唐代皇帝的“王言之制”,即下行文书,按照《唐六典》卷九《中书省集贤院史馆匦使》记载:“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慰劳制书……四曰发日敕……五曰敕旨……六曰论事敕书……”[5]169—170
由刘禹锡《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宪宗皇帝后知其冤,特降敕书,追赴京国,”可知刘接到的是“敕”。据张超《唐代诏敕研究》“唐代三省中中书令主发令。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有中书省发出。此种最高命令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名曰‘敕’。”[6]24“中唐又将敕书分发日敕(凡废置州县、增减官员、征发兵马等大事者用之)、敕旨(凡臣工百官有事奏请施行,或根据皇旨起草的文告称之)、论事放书(凡慰谕公卿诫约臣下者)、敕牌(凡皇帝在政事堂起草的文稿上画一个放字,并出示公布者)等四种。”[6]24据此可知刘禹锡接到的敕书应该是敕旨。
唐中后期有草诏权的机构为中书省和翰林学士院。与之相对应负责草诏的人员为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所以,刘禹锡等人收到的敕书只能有这两个来源。
首先,假设是翰林学士起草,必经皇帝同意。一般来讲翰林学士所草为“内命”,如说拜免宰相、号令征伐等朝中大事。据毛蕾《唐代翰林学士》一书指出“翰林学士院虽然相对于朝官系统来说是一个独特的、有一定独立性的机构,但翰林学士手中并没有独特的权力,其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皇帝。”[7]155据此可知,如果是翰林学士起草,一定是宪宗皇帝授意的。
其次,假如是中书舍人起草,也必经皇帝同意。按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敕旨是皇帝对中书门下的上奏或者地方、在京百司等的政务文书的批答。可见,敕旨的下达是皇帝意志的体现。从这个程序来讲,刘禹锡等人的召回必是经过宪宗皇帝同意的。
此外,元和元年八月宪宗有令“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对于这类“朝廷重犯”,相信没有皇帝本人的允许,是谁也不敢将其召回的。
既然刘禹锡等人被召回是宪宗之意,那么宪宗召他们回京的初衷是什么?
如前所述刘禹锡接到的是下行文书中的敕旨,是指“凡臣工百官有事奏请施行,或根据皇旨起草的文告称之”。可知下诏缘起可分两种:臣工百官有事奏请施行和皇帝本人的旨意。在刘禹锡此前所作诗文中,元和四年有《上淮南李相公启》,瞿蜕园笺证“盖禹锡于吉甫虽非有甚深之渊源,而吉甫之留意人才,固为时论所共悉。”[3]454此启之意不言自明。李吉甫在元和六年正月到元和九年十月拜相,可能对刘有所帮助。刘在元和八年有《上中书李相公启》、《上门下武相公启》,在这两份启中刘也都发出了求救信号,希望二位宰相予以帮助。所以由宰相奏请的可能性较大。但这也要经过皇帝的批准,归根结底还是皇帝的旨意。
从皇帝同意下诏看,有两种可能,而且仅有这两种可能:宪宗打算重新启用和不打算重新启用刘禹锡等人。从并没有得到重用的结果看,有两种解释:其一,宪宗原想重新启用刘禹锡等人,可这期间出现变故,使他改变初衷;其二,宪宗原本就没有打算重新启用他们,召其回京只是一个政治手段。
可先排除第一种情况,因据《资治通鉴》,在元和九年腊月到十年三月这四个月间并未发生重大变故。
此外,刘柳等人在接到诏书后的元和十年正月到次年三月之间所作诗文,没有一篇谈到这份诏书的内容,是不知道,还是不便谈?最合理的解释是这份诏书并没有讲明白召回缘由,所以他们是糊里糊涂赴京。且从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来看,他抵京后的心情似乎还不错。
既然无意重用刘禹锡等人,又为何将其召回?可通过对宪宗其人的分析得到一些解答。
宪宗自幼聪明机敏,《新唐书·宪宗纪》评曰“宪宗刚明果断,自初即位,慨然发愤,志平僭叛,能用忠谋,不惑群议,卒收成功。”[4]219这可以通过几件事得到证明。元和四年立储时,宪宗弃嫡立庶,因为嫡子李恒生母为郭妃,是郭子仪的孙女,势力强大,如立李恒为太子,恐对自己统治不利。吐突承璀和李绛之间的矛盾,宪宗也进行了巧妙利用。“李绛屡以足疾辞位,癸卯,罢为吏部尚书。初,上欲相绛,先出吐突承璀为淮南监军,至是,上召还承璀,先罢绛相”[2]7703正如黄永年《唐史十二讲》所言宪宗既宠信吐突承璀,又任用李绛,这是人君平衡臣下势力的一种办法。在协调内外廷臣子的关系方面,德宗姑息藩镇、纵容宦官,而宪宗皇帝“较好地协调了宰相和翰林学士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各尽其能,不逾职分”。[7]136元和十四年韩愈上表反对迎佛骨事,上书言辞激切,涉嫌诅咒君王。“上得表,大怒,出示宰相,将加韩愈极刑。裴度、崔群为言‘愈虽狂,发于忠,宜宽容以开言路’。癸巳,贬愈为潮州刺史。”[2]1159可见,宪宗是一个听得进谏言的君王,有政治智慧。他还通过多次大赦,减赋、免税以收拢民心。在对待藩镇问题上,他恩威并施,削藩卓有成效。
故此认为宪宗是一个有计谋、有手段、懂权术并且善权谋的帝王。
现在对整个事件进行一次回顾。《旧唐书·宪宗纪下》“乙酉,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刑刺史,以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刺史。”[1]452诏书是在元和九年腊月下,刘禹锡等人是在元和十年正月接到诏书,二月抵达京城。三月十四日即被贬。连续更换连州、柳州、漳州、封州四州刺史,虽是边远地区,但一州刺史,朝廷命官,四品大员,系一方百姓、一方安宁,连续更换四州刺史,可谓朝中大事,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决定,不像是宪宗所为,更何况此时朝廷正用兵藩镇,讨伐淮西吴元济,且久攻不下。
综观整个事件,一个刚明果断、能谋善计的帝王,召回了一群他并不打算重用的臣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将他们贬为远州刺史。这似乎阐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刘禹锡等人再遭贬谪是既定之策(唯一的不同是刘禹锡由播州改为了连州)。即从被召回就已经决定了再次被贬谪的命运,只不过刘禹锡等人没有发觉罢了。从永贞革新的群体来看,全部召回有一种轰动效应。这样会引起朝中上下,中央和地方的广泛关注,有助于表现宪宗皇帝的爱臣子之心。
宪宗皇帝之所以将其召回,一者,这是人事调动的需要。他们已被贬谪近十年,久不迁转也不是办法。再者,如果将他们召回,对刘禹锡等人来说既表示皇帝不计前嫌,也并不曾忘记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勤劳王事,润色鸿业。同时这对于刘禹锡一直上启请求帮助的那些朝臣也是一个交代。
据此认为,宪宗皇帝在朝臣和百姓面前导演了一幕戏剧,不幸的是刘禹锡等人充当了这幕戏剧的主角。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封建君主的计谋和手段由此可见一斑。
[1] 刘 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司马光.资治通鉴[M].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63.
[3] 刘禹锡.刘禹锡集笺证[M].瞿蜕园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 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李林甫.宋本大唐六典(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1.
[6] 张 超.唐代诏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7] 毛 蕾.唐代翰林学士[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袁培尧]
The Reasons of Liu Yuxi’s Relegation to Lianzhou from the Angle of His Recall
PAN Weili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
We have a hot discussion on the reasons of Liu Yuxi to be relegated to Lianzhou on the tenth year of Yuanhe.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must analysis why he was recalled on the last year. Besides, Liu was not the only one recalled, he was one member of the group. This is a political means conducted by Tang Xianzong.
reasons of recall; group perspective; political means
2014-11-15
潘伟利(1988— ),男,河南商丘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学与文化研究。
I206.2
A
1671-8127(2015)01-00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