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骁军温一慧
(1.苏州科技大学旅游系;2.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商务系,江苏苏州215011)
中国城市与古都自然生态环境初步研究
——兼论开挖第二黄河改善河南生态环境
◎叶骁军1温一慧2
(1.苏州科技大学旅游系;2.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商务系,江苏苏州215011)
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主线,论述城市的概念和特殊的城市——首都及首都圈的概念和作用。总结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赞同专家提出的把自然引入城市,建设“山水城市”的理论,提出开挖第二黄河,作为改善河南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城市;古都;自然;生态环境;第二黄河
(一)关于城市的概念
城市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但城市却是一个客观存在。面对生机勃勃﹑车水马龙的城市,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解释。系统论认为,城市首先是一个社会系统,只有产生了人类社会,才能有城市的存在。没有人类社会的城市外壳,充其量只是城市废墟。现代意义上的城市,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已由最初的军事城堡,发展成一个超级的综合社会系统。
系统论把城市看作一个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是由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戈金(I·Prigogino)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与外界不间断地交换能量与物质,就可以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成一种时间﹑空间和功能齐全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平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就叫做耗散结构。一座城市就是一个耗散结构,它每天输入食品﹑燃料﹑日用品﹑工业原料﹑商品,同时输出产品废料,才能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才能生存下去。
城市系统,包括古都系统,是人工创造的,是一个超级系统。系统分为一般系统和控制论系统,多个矛盾要素的统一体就叫系统。
(二)城市控制系统的回眸
城市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虽然是现代科学,但任何科学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古代很多城市已经运用了朴素的不自觉的系统控制观点来进行管理和控制,它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控制理念。对城市体系和形态功能的控制,主要体现在首都圈的规划和陪都制的久远流传,它们共同发挥着政治控制和经济控制的作用。
1.特殊城市圈——首都圈及其控制系统
城市不是孤立的一座城池,城市总是力图控制其周围的一定区域,使其为自己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圈,首都是特殊的城市圈。从控制论的观点出发,主要讨论首都的行政辖区与卫星城,首都的行政机构及职官设置等。这几个问题联系比较密切,行政管理工作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比如城市的管辖范围,就都城而言,自秦汉以来一直是较大的,只是到了北洋政府时期才突然缩小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在施行大郊区制(管辖数县)与小郊区制(不辖县)问题上,摇摆过多次。近几年,首先在江苏、辽宁推行市管县体制,大大扩充了城市的管辖范围,有利于消除城乡分割,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也可以说,这是对古代“大郊区制”的一种借鉴。
作为首都,不能是孤立的一座城市,必须有一定的地域范围作为支撑的基础。自古以来,中国历代都城都是当时的大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都是全国最重要的中心。这个情况与西方的一些国家不同。西方有些国家的首都,如,美国首都华盛顿,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都只是政治中心,城市规模也不大。我国只是在明清以后,东南地区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首都经济地位才开始退化。
古代首都必须有较大的地域范围,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个地域,称之为首都圈。首都圈可以分为直辖区和外围区两部分。首都直辖区是首都行政上直辖的近郊区,一般为数县或十余县,大者二十余县。首都外围区一般不在首都行政机构的直接管辖之下,但在同一大行政系统,即同一个国家一级行政区的管辖之下。
对于首都圈的范围与作用,古人已有论述,《汉书·地理志》以王畿为中心,每500里为一个单位,分别称为甸服、侯服、要服与荒服。“五百里甸服,百里赋内总,二百里内铚,三百里内戛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1]
这就是说,首都四面五百里内称为甸服。甸服之内,又分五个等级,每百里一个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的任务:内(纳)总、铚、戛服、粟和米。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理想的王国,自然界的复杂情况不可能是这样机械的,但古人的设想给我们一个启示:首都内距离的远近应有不同的分工与作用。
西汉的都城长安是我国第一个系统的封建王朝的首都(秦咸阳是战国时秦都咸阳的继续,不在此例)。汉长安的首都圈很明显地分为直辖区和外围区两部分。汉京兆尹所辖长安等12县,面积达8599平方公里,19万户,68万余人。在京兆尹之外尚有并称为“三辅”的左冯翊与右扶风45县,它们捍卫在首都长安的周围,形成严密的首都圈。整个“三辅”实际上囊括了全部关中地区。
关中当时称为“天府”、“陆海”之地。“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有户、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以为九州膏腴。始皇之初,则郑国穿渠,引泾水灌田,沃野千里,民以富饶”。[1]司马迁曾明确提出:“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十居其六。”[2]
在这样一块富庶之地建立的长安,“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入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3]可见,当时的京师长安,不仅富室“千室万户”,亭台楼阁高耸,而且在经济与物质的供应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
首都圈内,京城周围发展和建立起一系列县级城市,这是首都的卫星城。汉代在首都长安周围奉行陵邑制,即在每座皇帝陵园附近建立一座陵邑。汉初共置陵邑7座,它们不隶属于郡,直属太常。西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诸陵邑分属三辅。“汉初徙关东豪杰以奉陵邑,长陵、茂陵各万户,其余五陵各五千户”。[4]所以每座陵园周围除了护陵的官员、臣僚、宫女、守陵卫队外,还有5000户或10000户由各地迁来的富豪,形成一个数万人的繁华城镇。这些城镇的作用一方面是“奉陵邑”,另一方面也使长安周围更加繁荣,形成一系列卫星城。
在首都圈周围设置一系列的卫星城,形成以京城为中心的城市群,非独长安,它例亦不少见。南朝的首都建康,无论都城或宫城城池,范围都不大。吴晋南朝时,庞大的中央机构和众多南迁居民都不住在城内,而是住在城外。“梁都之时,城中二十八万户,西至石头,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岗,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5]在这个区域内住着28万户居民。如果以每户四五口人来计算,则当时的建康人口已达100多万。汉代的长安仅有24万人(一说达40万),不能与建康相比。南朝的建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也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在建康周围有一系列的附城,即卫星城,环绕在都城周围,形成群星拱月之势。也可以说,建康是我国继秦都咸阳、汉都长安以后形成的又一个特大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里,有孙权在楚金陵邑旧址建立的石头城,有丹阳郡治所丹阳城,有曾作为宰相办公处所的东府城。城北有百下城、宣武城,城西有西州城。周围还有一系列的县城,如琅琊、秣陵、陵沂、同夏等。
2.首都圈在全国的地位
首都周围必须有一块核心区域作为统治基础,周人已有所认识。“昔日周公营雒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番屏四方,故立京师……初雒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千里,八八六十四,为方百里者三十六。[二]都得百里者[百]①[]内为中华书局本校补字。,方千里也。故《诗》云‘邦畿千里’”。[1]颜师古过于机械地理解了这段话,但颜氏所阐明的思想,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划定京师周围的行政区域的。
历代首都圈内的直辖区,如果从所辖户数来看,占全国总户数的比例为1%~4%,而首都圈外围区,为10%~20%。如果从人口总数着眼,也同样如此。首都圈内,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保证了首都地位的稳固,使首都能顺利行使其职能。在陪都制比较健全的朝代,首都圈与陪都圈或是连成一片的,或是遥相呼应的,共同成为王朝的中枢。明人在评论明代两京制度时说:“汉唐宋皆并建两京。汉唐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宋以汴为东京,洛为西京,其地皆相去不远。高皇帝定鼎金陵,文皇帝迁都金台,则跨江河南北而各为一大都会。盖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共会;戎马盛于西北,而金台为其枢。并建两京,用东南之财富,会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6]这是首都圈与陪都圈遥相呼应、共同发挥作用的例子。
当然,一旦形势发生变化,首都圈的地位下降,则必定动摇首都的地位,王朝大厦亦可能顷刻瓦解。从整个城市系统的角度来看,城市有人文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二者的和谐统一运行是城市延续和发展的必然条件。笔者仅就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做些初步研究。
“山水城市”的理论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来的。“山水城市”的概念提出以后,一些城市纷纷提出某城是山水城市,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山水城市的标准。“山水城市”是要把自然引入城市,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是有山有水的城市就是“山水城市”,无水的城市不能生存下去。除平原地区以外,有山的城市亦不少,这些都不能看作”山水城市”。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鲍世行先生在《山水城市——中国未来城市的模型》一文中,提出关于“山水城市”概念的七点看法:
1.“山水城市”是具有深刻人民性的概念,它要求“把整座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
2.“山水城市”具有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它是从生态的角度研究和考察城市问题。人类生态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主要靠自然生态系统谋生的游牧生活阶段,主要靠农田生态系统谋生的田园生活阶段,主要靠城市生态系统谋生的城市化阶段。由于城市物质能量的集聚、人类活动密集、环境变化剧烈,因此城市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紧迫任务和研究的热点。建立生态平衡的城市环境,重新回归自然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理想的境界。“山水城市”则是这种生态平衡的具体化。
3.“山水城市”是对城市环境中的生态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做综合考虑的结果。山水城市的概念也包括历史与文化概念,它不仅追求自然美,也追求人文美,不仅重视物质文明,还重视内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不仅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总之,是为了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
4.“山水城市”应该有中国的文化风格。“山水城市”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延续和发扬光大,“山水城市”应该有深邃的文化内涵,要有诗情画意、园林情、建筑意。就是说,它应该融合祖国优秀文化中的诗词、园林、绘画三个部分。
中国不少城市的风景名胜区、园林,有所谓“八景”、“十景”……它往往点出了这些景点的特色,是文化内涵的深层次的挖掘。近年来,一些城市讨论公布了一批“新八景”、“新十景”,很受群众欢迎。又如,南京的雨花石,如果赋以文化内涵,就会进入较高的文化层次,就会变得身价百倍。这种情况西方是很少有的。
中国人最早懂得自然山水的美,至少在宋代就欣赏山石。一块山石刻“顽石点头处”,就是对这块石头人格化了。苏州留园的冠云峰,成为庭院的主景,旁立瑞云、岫云两峰,还有专门的观赏点观赏这组石峰。北京颐和园乐寿堂庭院内的“青之岫”,横卧在一雕刻精美的海浪纹青石座上,乾隆还为此石作序咏诗。扬州个园叠成四季假山,表现春夏秋冬的不同意境,以竹间插置峰石,寓意雨后春笋;利用湖石的明暗强烈对比来表达夏境;以夕阳西下映照黄山丹枫,来增加秋意;用白宣石堆叠,如冰峰雪覆来表示冬景。
5.建设“山水城市”和城市现代化是并行不悖的。“山水城市”的建设中应十分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吸取和利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在讲到园林如何实现现代化,即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园林学结合的问题时说:“我国园林学还要发展。为此,我国园林工作者要打开眼界,要看看国外有什么好的东西,可以吸取,可以借鉴。”在谈到国外如何把工程技术,如水利工程和电光技术引用到园林建设中来的情况时,又说:“现代建筑技术和现代建筑材料也为园林学带来了一个新元素”。
6.“山水城市”的概念是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理解的。也就是说,钱学森先生所说的是“山水城市”,而不是“山水建筑”。所需研究的问题属于城市科学,而不是建筑科学,范围要大得多。
7.“山水城市”还应该是有层次的。钱学森把中国园林分成四个层次:盆景、窗景、庭院和宫苑。城市的规划设计者可以布置大片森林,让小区的居民可以去散步、游憩。钱学森先生认为,如果每个居民平均有70平方米的林地,称得上是森林城市了。“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有机结合。鲍世行先生批评了有的城市把城市旧城区称为“城中有园”,新区称为“园中有城”,认为这是一种“误解”,他认为“山水城市”应该是“园中城”和“城中园”的结合。
通过介绍鲍世行先生对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概念的阐述,笔者认为,什么是“山水城市”已经比较清楚了。用这个概念和标准来衡量,今天中国还没有哪一座城市能称得上真正的“山水城市”。
众所周知,河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既有严重的洪水威胁,又是极易发生旱灾的地区。
中国古都学会2013年开封年会上,笔者曾经提交论文并在大会上发言,讨论郑汴一体化建设和提出开挖第二黄河的问题。
为使人民安居乐业,改善河南省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保证郑汴一体化以后的特大城市(从历史文化等角度考虑,主张称大开封)的安全,彻底消除洪水威胁,建议开挖第二黄河,作为新的黄河泄洪通道,同时可用作灌溉和航运。最理想的是从郑州附近适当的地方向南开口分流,绕过目前的郑汴二市,一直向东,在合适的地方再回归黄河,形成黄河新河套。既有分洪之功,又有灌溉运输之利。多级水闸的设置还可以用作发电、航运等,河型大致是倒“∏”型。
江苏于1951年开挖苏北灌溉总渠,从高良涧至扁担港入海口,全长168公里。“总渠设计引水流量500m3/s,计划灌溉里下河和渠北地区360余万亩农田。汛期排洪流量800m3/s,当渠北地区内涝加重时,调度涝水经总渠排泄入海,以减轻渠北排水渠的排水负担”。[7]苏北灌溉总渠的设计可以灌溉里下河平原和渠北地区的360多万亩农田。20世纪80年代,在紧靠苏北灌溉总渠北堤外平行开挖排水渠一条,用于排除总渠北部地区内涝积水。苏北灌溉总渠的经验是成功的,可以为第二黄河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借鉴苏北灌溉总渠的经验,笔者认为,开辟第二黄河的提议是可能的。苏北灌溉总渠修建以后,尽管有多次大洪水的威胁,但60年来苏北里下河地区从未决堤,昔日锅底洼变成了米粮仓。
第二黄河的开辟,将为河南增加一条东西向的水道,使常有水旱灾害的河南中东部地区受益,其排水和灌溉等功能将会极大地展现出来。至于水资源,可以通过多级水闸的控制,留住部分上游来水,减少的仅仅是黄河白白流入大海的水量。近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应该只为少数城市供水服务。城市缺水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缩小城市规模、改变城市功能来解决。改善调水工程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数千万平民百姓的生活条件才是第一要务。
至于在何处开挖出水口,线路走向和宽度深度,何处河水重回归,这是地质学和水文学等专家具体设计的事情,不属于笔者探讨的范围。
[1]班固.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卷二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班固.颜师古注.汉书·平准书:卷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二六[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乐史.太平寰宇记·金陵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图书篇:卷五[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7]百度百科.苏北灌溉总渠[EB/OL].http://baike.so.com/doc/5828952.html.
(责任编辑 卞建宁)
X22
A
1671-9123(2015)01-0012-05
2014-11-19
叶骁军(1944-),男,江苏南通人,苏州科技大学旅游系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学(古都学)和旅游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