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单元导语 进行有效学习

2015-04-10 05:21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吴小莹
师道(教研)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风导语民居

文/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 吴小莹

巧用单元导语 进行有效学习

文/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 吴小莹

单元导语,是指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每一个单元的开头,都有一篇突出该单元中心内容的话,这就是“单元导语”。对一组教材而言,它有着统领全组,目标定位、学习导航等重要功能,是编写者为这组教材搭建的“脚手架”。那么,在实践中,应该怎样正确解读单元导语,把握编者意图,有的放矢地组织好单元教学?

一、引读导语,明确目标

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明确单元目标,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将初级求知欲望进一步深化、激发为高级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一个单元伊始,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研读本单元的导语。让学生了解:导语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师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如引领学生初读了第二单元导语后,不妨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当学生发现了“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这里是运用了排比句式后,还可以进一步抓住省略号做文章,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补充省略号的内容,明白各地民俗民俗具有独特性,而这些,需要我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去了解。

口头交流后,接着就要让学生动手画出单元主题,标出有几点学习要求并集体交流。如:1、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2、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3、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运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这个读画交流的过程,实质就是直接告知学生应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是在教会学生如何解读文本,即课文读到什么程度,学习哪些写作技巧,体会何种感情。为整个单元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细读导语,掌握方法

读划了单元导语后,学生对整个单元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但是,如何具体落实到每一课的学习中呢?笔者特地在黑板一角板书导语所提出的几点学习要求,并告诉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都要保留,于是,在教学精读课文时,先带领学生齐读导语,再围绕着学习要求,对照课后习题来一步步探讨。如学习《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的第1题: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正好与导语的第一点: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相对应。而第2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也与导语的第二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相对应。这样一比照,师生都明白了如何以导语为总纲,结合课后习题去着手学习。在教学后面的略读课文时,便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围绕导语独立完成。可见,在课堂学习中,导语的导学功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单元中各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其实是导语中单元目标的细化,将每篇课文特定的学习目标与导语中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充分结合,有利于把握教学重难点,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导语的作用,指导学生据此理解文章,感悟文章。最终达到了所期许的教学目的。

三、运用导语,指导写作

单元导语,不仅是编写者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学习提示,也是写作思维的突破口。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有难度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划导语时,要纵观全局,看到单元导语中为习作指出的方向。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是: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写完后先在小组里交流,要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尽量讲清楚自己习作的内容,……。学生在调查了解阶段,搜集了许多的资料,例如:小张同学搜集了藏族的婚丧习俗、饮食习惯、服饰特色、民族礼仪等等,洋洋洒洒几千字。但是,如何将这些资料整合,写成习作,就会觉得“狗咬刺猬—无处下口”了。这时,不妨引导学生再看导语中的“还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运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与本单元的课文和习作要求一对照,明白了习作只需要写民俗的某一方面即可。于是:小张同学只抓住藏族的饮食习惯这一点,参考《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模仿某一篇的写作特点,就可以写出符合习作要求的文章了。由此看来,在指导习作方面,导语给师生起了一个导向的作用,让习作写作能一蹴而就。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民风导语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导语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多彩民风
导语
浅析明清时期地理环境对王家营地区民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