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歌教学现状与评写结合策略

2015-04-10 05:21广州市天河区前进小学张雪峰
师道(教研) 2015年5期
关键词:儿童诗诗歌儿童

文广州市天河区前进小学 张雪峰

儿童诗歌教学现状与评写结合策略

文广州市天河区前进小学 张雪峰

儿童诗有着直率明朗的抒情性、流畅优美的音乐性、参差不齐的形体美、天真活泼的趣味性等特征,深受儿童喜欢。同时,对于儿童丰富词汇、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诗歌中还蕴涵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质,对现代儿童进行诗化教育,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语感。

一、儿童诗教学现状

现使用的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至六年级一共收录了儿童诗47首,占所有篇目的13.3%,但教学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部分教师存在着认识上的局限。(1)把儿童诗当成普通课文进行阅读教学,当作文章来分析。教学中讲得过多过细,过于追求诗中原本朦胧、模糊的用词的意思,将诗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整体性。(2)把诗当成古诗进行教学,忽视了儿童诗的童真、童趣。朗读时过于注重技巧的指导,读得过多,方式过滥,不能凸显儿童诗特有的节奏与韵律。(3)出现成人趣味化现象,即不能理解诗中所体现出来的儿童情趣,以成人的审美趣味取而代之等等。由此,老师们一致产生了“诗难教”的共识。

2.学生文化底蕴的欠缺。学生生活单调,他们能背出的是电视广告词,唱的大多是肤浅庸俗的流行歌曲、灰色童谣,严重影响品位、素养。

3.儿童诗教学读写脱节。(1)教师对诗歌教学不够重视,较重视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对写诗缺乏有效的指导,忽视积累,不能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2)学生的阅读量较小,语言积累少,写诗时词语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现象严重,对于儿童诗的写作更是难上加难。

二、评写结合策略

1.诗歌单元教学的环节

“读”——吟唱与诵读。选择以吟唱与诵读为主体和特色的诗歌朗诵教学课型,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朗读效果,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并配合聆听欣赏活动,同时还要注意渗透诗歌的其他教学内容,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当堂背诵环节曾广泛应用于儿歌短诗教学中。在教学目标确定为诗歌欣赏后,背诵便不应再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估指标重点反映和体现在诗歌教学中。

“听”——聆听欣赏。诗歌聆听欣赏同样是诗歌教学的基本活动,在诗歌教学中不应该代替学生和教师的诵读活动,也不要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聆听欣赏,并不一定完全依赖于教材配备的音像资料,亦可根据教学需要自己设计和录制。在诗歌聆听欣赏环节,教师应当和学生一起聆听欣赏。通过诗配画欣赏,能够实现诗歌意境的图像化,在诗歌欣赏中,还需要其他的绘画资源的补充。教师可以自己挑选最为切合诗歌境界的名家经典画作,协助对诗歌画境的解说,也可向学生征求最能反映诗歌意境的美术作品。

“链”——阅读链接。各个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应注意唤起学生以往诗歌阅读的记忆和经验,引导他们进行开放式的联想与链接。中外同题诗歌、同一作家的多篇诗作、古代格律诗与现代白话诗等,在比较中加深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和体会。学生小组活动中,有的小组以“家庭趣事”“考试”为主题,分小组分主题阅读大量相关作品。

“展”——阅读拓展。提供相关联的新的阅读资源。当作品内容单薄或抽象时,可以引进新的阅读资源进行补充,以实现延伸性学习,但应该注意新资源的适量,分清主次。也可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将新的阅读资源作为课外内容布置,以巩固学习成果。例如学生黄嘉庆写的《楚庭广州》:“千古悠悠,似珠水长流。/天降五羊,穗城粮满仓。/陈祠流芳,红棉满城芳。/沙面风韵,岁月远流淌。/北京悠悠,古道华灯亮。/白云飘飘,城郊花更香。/千年风韵,岭南楚庭长。”这首小诗里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很多,这是他在平时阅读中善于拓展阅读资源的结果。

2.儿童诗歌创作

学生的诗歌创作可能处于摹仿阶段,教师给予充分鼓励。课后的写作和课堂中的即兴创作,都是积极的、有意义的诗歌学习的体现。尝试性的诗歌(仿写)创作最好有学生的普遍参与,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天赋可能有参差,但无论质量如何,都应该给予正面的评估。

强化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写诗能力,要求教师研究各种诗歌教学理论,大量收集、赏析诗歌,进而整理出强化诗歌教学的教材并从中发现诗歌的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在积淀自己对语言的悟性,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保持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和热情,为高效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奠定了基础。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指导下,在长期大量的诗歌的浸润下,他们创作儿童诗的能力将会得到有效且快速的提升。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儿童诗诗歌儿童
诗歌不除外
教案《创作儿童诗》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诗歌岛·八面来风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诗歌过年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