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LETTERS
“心系万物”是我在看完《教育家》5月号的《让阅读回归自然》一文后,想到的第一句话。
何为阅读?何为“让阅读回归自然”?在我国台北市北投区关渡国民小学校长吴文德看来,这个问题有很清晰的答案和实践:“阅读”就是让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阅读回归自然”就是“将阅读带到自然里,有实际的体验和经验”,让孩子们回到自然中去亲近生命、感受生命、体验生命。经过三十年的积累,吴文德先生在这条道路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然科学教育方式,并带领着孩子们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教育的内容。
我想说,吴文德先生的倡导和实践,实在是太好了!这样的教育启蒙,对小孩子的益处自然有很多,然而最大的益处莫过于让孩子们早早地观察自然,培养起孩子们对自然万物的兴趣。同时,如果要达成更为核心的教育目标,也得在这样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与孩子们一起观察、记录和发现自然万物,培育孩子们的科学求真之精神,养育其善待众生之仁爱心。这最初的科学精神和仁爱之心,无疑是最为单纯、最为根本,也最为紧要的教育目标。
同样的道理,完全适用于成人,而且成人对这两个教育目标的需求甚于孩童,大致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成人累积而成的庞杂的知识内容往往零碎、没有结构,这样的知识在内部也往往是相互矛盾、相互消耗的。这个时候,有的人已经开始停止了阅读,像大多数人现在正在做的那样,有的人还在继续阅读促进知识量的积累。对于后者而言,此时正是需要科学精神,借助理性反思之锤将过往知识敲碎,重新架构,将已有的知识纳入到具有结构性的知识体系中;二是,社会的复杂和庸俗让成人的世界充满了虚妄不实的观念,这些观念不会对人生有丝毫的增益,相反会导致错失树立真正的信念的机会,因此需要借助真正的阅读,重新厘清这类观念,重新去发现真的事物,重新习得面对事物本身(事情本身)的能力,而真正的阅读最好的起点就是重新回到自然。
所以,“让阅读回归自然”,绝不仅仅是说给小孩子听的,每一个对自然、生命、社会、生活还抱有好奇心的成人,更需要反复细思、体会和践行。而“心系万物”也给了成人世界三重机会:重新认识自然万物的机会、重新认识真实自我的机会、重新认识复杂社会的机会。
四川成都 一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