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如何提升审稿能力

2015-04-10 04:52:28李禧娜郑倩玲陈锐锋廖锡庆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广东广州510300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医学期刊

李禧娜,郑倩玲,罗 巧,陈锐锋,廖锡庆(《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广东 广州510300)

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如何提升审稿能力

李禧娜,郑倩玲,罗巧,陈锐锋,廖锡庆
(《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广东 广州510300)

摘要:青年编辑是保证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年编辑的审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青年编辑在审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编辑部和编辑个人两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审稿的策略,为医学青年编辑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审稿;《中国职业医学》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一种从出版专业角度,对书稿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在1997年6月26日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文稿三审责任制度,切实做好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责任编辑初审是三级审稿制的第一个环节,是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根据刊物编辑方针、编辑思想和编辑计划对来稿进行初步评价、鉴别和筛选的过程,也是对文稿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的衡量、认定过程[1].青年编辑是保证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2],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年编辑的审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在《中国职业医学》的工作体会,探讨青年编辑提升审稿能力的可行性方法.

1 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在审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青年编辑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缺乏编辑出版工作经验,对科技期刊流程不熟悉[3].(2)青年编辑往往对自己应当承当的初审工作责职没有清晰的认识,以为这个阶段只是需要对稿件进行登记、送审,到后期认真根据审稿专家意见和主编意见做好稿件的编辑加工、定稿、校对和定版付印工作即可,没有意识到编辑初审实际上是对编辑主体价值的追求,而沦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加工匠”.(3)医学期刊是一种专业性强的学术期刊,部分青年编辑科学技术专业知识薄弱,甚至不具备医学专业背景,对分管专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够清晰,在审稿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4)青年编辑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认为稿件的取舍最终依赖于审稿专家、主编的复审和总审,责任编辑审稿只是一个流程,无需太认真.(5)青年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容易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对稿件的审稿仅停留在文字修改阶段,难以对稿件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意见.(6)青年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作者稿件、专家审稿意见缺乏质疑的精神,想当然地认为作者和审稿专家都是学科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他们的观点是不会错误的.青年编辑在审稿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制约着青年编辑审稿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期刊学术质量.

2 编辑部如何培养青年编辑审稿能力

(1)鼓励支持青年编辑参加编辑培训.我国医学期刊编辑的专业组成比较复杂[4],加之青年编辑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缺乏编辑工作的系统培训.作为编辑部管理者,应鼓励支持青年编辑参加编辑培训,通过培训使青年编辑对编辑出版工作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培养青年编辑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兴趣.笔者所在的编辑部鼓励支持青年编辑参加编辑培训.笔者第1年进入编辑部工作时,即被编辑部选派参加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举办的编辑岗位培训,使笔者对编辑出版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每年均被批准参加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或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举办的编辑培训,及时得到编辑出版工作的最新信息,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编辑同行,加深了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兴趣.

(2)结合青年编辑专业特点做好分稿工作.编辑部管理者可根据稿件质量初步将来稿分为重要栏目文章和其他栏目文章,再分为不同的学科类别文章.重要栏目文章由经验丰富的老编辑负责,其他栏目文章由青年编辑负责;同时结合青年编辑的专业特点做好分稿工作,待青年编辑对所负责的学科类别熟练后,再尝试负责新的学科类别,逐步培养青年编辑承担处理重要栏目文章的能力,使青年编辑成长为编辑部的中坚力量.笔者所在的编辑部,重要栏目文章,如论著栏目,由编辑部经验丰富的老编辑或编辑部主任负责;其他栏目文章由青年编辑负责.结合本刊的特点,其他栏目文章分为卫生毒理学类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与评价类别、临床类别、监测检验方法类别和现场调查类别.笔者从最初负责现场调查类别文章,逐渐尝试负责不同类别的文章,经过8年时间的学习和总结,对各个类别的文章均有了一定的掌握.

(3)定期开展科室会议.笔者所在编辑部形成定期召开科室会议的制度.一方面,通过科室会议,编辑部管理者通报编辑部工作进展、近期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调整和存在问题,使青年编辑了解编辑部工作安排,树立主人翁精神,更好的融入编辑部工作.另一方面,在编辑部内部开展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如学习编辑校对规范知识、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专业名词术语、统计学基础知识等,并要求青年编辑针对分管专科的文稿初审、定稿处理、三审三校的选题在科室内进行授课,提高青年编辑学习能力和总结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此外,青年编辑的成长离不开经验丰富的老编辑的指引.编辑部通过邀请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在会议上总结审稿经验,可避免青年编辑走弯路,提高青年编辑的审稿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编辑部鼓励青年编辑即时汇报工作进度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通过科室会议共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和难题的方法.

(4)鼓励支持青年编辑参加医学专业学术会议.学术会议汇聚的信息前沿,信心量大,集中,针对性强[5],有利于拓宽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动态[6].笔者所在编辑部挂靠的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承担全省职业病防治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定期在单位内部举办医学专题讲座,编辑部也经常协助合作伙伴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举办各种专业性的学术交流会议,此外,编辑部管理者也鼓励和支持青年编辑积极参加各种医学专业学术交流会议.凭借上述平台,笔者有幸参加了多期国际性和国家级的医学专业学术会议,通过倾听专家的学术报告及与他们交谈,了解到本专业发展方向、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主要观点,认识不断得到提高,有助于提高审稿能力,丰富、扩大选题思路.

(5)鼓励支持青年编辑向学者化方向发展.促进青年编辑学者化是笔者所在编辑部的既定发展目标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提升青年编辑学术素养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编辑部鼓励并创造条件,使青年编辑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时,参与到分管专业的科研工作中,以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熟悉科研方法和过程,培养科研思维,提高写作能力.通过上述能力的培养,提高青年编辑判断分管专科论文创新性、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和科学性的能力,并具备善于发现论文结构和遣词造句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编辑审稿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 青年编辑如何提高审稿能力

3.1积极主动学习,提升专业知识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编辑应从“学者型”向“学习型”转变[6].医学期刊涉及的学科和专业广泛,并且学科交叉和渗透越来越快,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充分运用基本科学原理来检验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是医学类期刊青年编辑的立足之本,活力之源,生存之道.医学是一门系统、全面的专业学科,单纯的通过学术会议学习难以满足青年编辑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只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全面学习,才能使青年编辑对分管专科有更深入的了解,游刃有余的处理审稿工作.

攻读硕士学位无疑是青年编辑提升专业知识的好途径.笔者大学本科专业为药学专业,虽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对职业医学、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内容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但因对期刊涉及领域的各种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在审稿过程中时常感到困惑,有时甚至对自己提出的审稿结论信心不足.面对这种困境,笔者报考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考试,并于2014年3月开始课程学习.通过为期半年的学习,不仅对公共卫生特别是职业卫生、职业医学和职业病防治有了全面的了解,还系统学习了医学统计学知识,同时,结合自学相关专业知识,阅读权威科技期刊的专业研究论文、综述和述评,向前沿问题的研究专家、学者请教,培养了新的专业特长,提升了自己在审稿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自信心.

3.2追踪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诊疗技术、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也日新月异.青年编辑应了解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学科的发展脉络,时刻关注本学科领域学术发展前沿,以更好的服务于审稿工作.笔者所在期刊属于职业医学学术期刊,较多稿件会涉及到采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布实施的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职业病诊断.随着临床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会组织不定期地对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修订和调整.如我国危害最严重、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尘肺病,2009年以前依据GBZ 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以下简称“GBZ 70—2002”)进行诊断[7],该标准对尘肺病期别划分如下,即无尘肺(0、0+)、一期尘肺(Ⅰ、Ⅰ+)、二期尘肺(Ⅱ、Ⅱ+)和三期尘肺(Ⅲ、Ⅲ+);2009年颁布实施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8],GBZ 70—2002同时废止,新标准对尘肺病期别重新进行划分,即壹期尘肺、贰期尘肺和叁期尘肺,同时,新增加了“观察对象”,删除了“无尘肺0”、“无尘肺0+”以及“Ⅰ+”、“Ⅱ+”、“Ⅲ+”.对于上述诊断标准内容的修改,部分作者不太注意,在来稿中错误沿用GBZ 70—2002的尘肺病诊断分期方法,对有关尘肺病的诊断结论进行描述,如将壹期尘肺、贰期尘肺、叁期尘肺错误描述成一期尘肺、二期尘肺、三期尘肺和Ⅰ期尘肺、Ⅱ期尘肺、Ⅲ期尘肺.

如果青年编辑没有及时更新知识,以旧知识审稿,就无法纠正错误,影响期刊学术质量.因此,青年编辑应该重视知识积累,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自觉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了解最新学术动态,以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为根本,以编辑学知识为工具,形成综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网”状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审稿水平,以期为期刊带来新活力,推动其不断发展.

3.3注重多学科发展

医学期刊是医学科研的文字载体,医学科研除了涉及医学专业学科外,还涉及化学、毒理学、生命科学、医学伦理学和统计学等学科内容.因此,每篇来稿都具有不同的知识点,甚至是知识点的交叉融合.青年编辑应该对各种类型、各种体系的知识有基本甚至是全面的了解,或者具备相应的再学习能力,建立明晰的知识体系,提高审稿能力,以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正确加工整理文章.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青年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应注意涉及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的文章是否符合医学伦理学道德,是否通过医学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医学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医学实际阐述统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将研究资料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学科,已成为医学科研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9-10].青年编辑应重视统计学学科的学习,培养对错误数据的高度敏感性[11],在审稿过程中注意指导作者采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正确解释研究结果,以科学的态度做好每一篇稿件的审稿工作.例如,笔者在实际审稿工作中,发现作者经常出现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明显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代替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代替配对t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重复测量设计资料或析因设计资料进行分析等而导致研究结论欠准确甚至错误的问题,经在审稿过程中对作者提出准确的修改意见,并要求作者提供统计分析的原始结果以对有关文稿的数据进行审核,保证了文稿的质量.

3.4正确选择审稿专家

正确选择审稿专家,是保证审稿质量的重要环节.稿件除了经过责任编辑的初审外,还需通过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审稿专家的复审,这一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稿件的取舍.审稿专家一般应具备专业对口、客观公正、评鉴准确、反馈及时和条件适宜等条件[1].由于青年编辑从事编辑行业时间不长,对分管专科领域内的审稿专家了解不深入,往往在选择审稿专家时会出现不知选谁合适,选错审稿专家和审稿专家反馈意见不及时等情况.青年编辑应对分管专科领域内的审稿专家做全面深入的了解,主要了解专家的专业方向、学科影响力、审稿范围、近年研究成果和审稿要求.建议可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①通过编辑部提供的审稿专家库掌握审稿专家的专业方向、学科影响力和审稿范围;②通过文献检索,查阅审稿专家近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以了解审稿专家的近年研究成果;③做好审稿专家备注,记录审稿专家的审稿要求、审稿速度和审稿质量,以达到选对审稿专家的目的;④尽量避免作者与送审专家相互认识或来自同一个工作单位,以保证审稿专家审稿结论客观公正;⑤审稿专家是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对稿件提出的审稿结论往往有针对性、中肯,青年编辑应学会做好学习笔记,总结审稿经验,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审稿工作,以提高审稿能力,逐渐成长为学者型编辑.

3.5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质疑可发现问题,这是减少审稿盲区的有效方法.虽然作者,尤其是审稿专家是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但青年编辑应有勇气对作者稿件、审稿专家意见产生质疑,并通过理论实践去验证或推翻质疑,妥善处理好疑点,以减少稿件纰漏.①查阅相关教科书或通过文献检索,找寻解答质疑的证据;②请教经验丰富的老编辑,或在编辑部进行内部讨论;③咨询相关审稿专家;④及时与作者或审稿专家沟通,诚恳的表达自己的疑问,相互交流,最终达成共识.总之,质疑时要大胆,验证时要仔细,探讨时要陈肯,修改时要谨慎.如笔者近期处理的一篇稿件,在审阅稿件统计学方法时,笔者对作者采用卡方检验来分析等级资料产生质疑,经过查阅相关统计学教科书和请教统计学专家后,向作者提出修改意见,但作者在修回稿中坚称自己统计学方法没有错误,考虑到与作者以邮件形式沟通可能表达不清楚,笔者改用电话形式与作者耐心沟通,并将有关该统计学分析方法的教科书复印传真给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作者终于同意笔者的观点并做了相应修改.青年编辑应将这种质疑的精神贯穿整个编辑出版过程,熟练掌握好沟通技巧.

4 结束语

责任编辑初审是保证期刊学术水平的首道关口,是决定期刊工作效率高低的主要环节,是体现责任编辑个人水平的主要表现.编辑部应将提高青年编辑审稿能力作为编辑部的工作目标之一,创造条件支持青年编辑;青年编辑应当将审稿作为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条件提升审稿能力.在编辑部和青年编辑自身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成长为编辑部的中坚力量,实现学者型编辑的成功转变,以达到自我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翁廉.科技编辑基础知识:组稿与审稿[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44.

[2]袁宁.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如何组稿[J].编辑学报,2013,25(2):189-191.

[3]郑京津,邓先珍,田瑞,等.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特点分析与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81-84.

[4]贾泽军,尹茶,张建芬,等.医学编辑成长经历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编辑学报,2013,25(1):79-82.

[5]张梅.关于科技期刊作者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C]//中国科学技术编辑学会.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出版者不详],2005:80-81.

[6]王维朗.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J].编辑学报,2013,25(3):304-30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S].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9]倪宗瓒.医学统计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

[10]史红,姜永茂,游苏宁.重视医学论文中有关统计学分析的描述[J].编辑学报,2006,18(3)189-190.

[11]武建虎,李小萍,郭青.科技期刊编辑应培养对错误数据的敏感性[J].编辑学报,2012,24(3):302-304.

(责任编辑:邵晓军)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06-0075-05

[收稿日期]2015-03-05

[作者简介]李禧娜(1984-),女,广东汕头人,《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编辑学.

How to Improve Ability of Reviewing for Young Editors of Medical Journals

LI Xi-na,ZHENG Qian-ling,LUO Qiao,CHEN Rui-feng,LIAO Xi-qing
(Editorial Board of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Guangzhou 5103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Young editorsinitial reviewing are the key point to ensuring the academic level of journals,the key link to deciding the periodical work efficiency of journals,and the main performance to reflect the young editors individual level.Young editors are the new force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sci-tech journals,so young editors must learn well how to review.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that young editors should overcome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viewing.Then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and of the editorial board of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

Key words:medical journal;young editors;reviewing;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

猜你喜欢
医学期刊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全科护理(2022年19期)2022-07-09 05:42:08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全科护理(2022年16期)2022-06-09 07:24:38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全科护理(2022年10期)2022-04-07 11:14:00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全科护理(2022年8期)2022-03-23 01:00:22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全科护理(2022年5期)2022-02-27 11:21:04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全科护理(2022年4期)2022-02-20 04:36:10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全科护理(2021年31期)2021-12-10 19:54:16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全科护理(2021年36期)2021-12-10 13:26:02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全科护理(2021年29期)2021-11-02 01:13:44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全科护理(2021年27期)2021-10-08 1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