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小凤 杨 宝
雕形赋绘 雕塑合一
——山西大同观音堂辽代造像艺术浅析
文 王小凤 杨 宝
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的观音堂保存有精美的辽代石造像(后期进行过包泥彩绘)。实地调查后,对观音堂的历史沿革和寺院布局进行了梳理,具体分析了每尊造像的特征,最后总结了其艺术价值。
观音堂;辽代造像;彩塑;艺术赏析
观音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8公里处同云公路北侧,佛字湾附近,后依武周山,前临十里河,环境优美。2013年3月,观音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堂观音殿中保存着21尊精美的辽代石造像,虽位于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附近,但一直以来门可罗雀,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对其价值的深入研究。2015年暑假,笔者前往观音堂,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彩塑,即彩绘泥塑的简称。人类与泥土的关系极为紧密,“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可以说,彩绘泥塑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彩塑既有雕塑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也有绘画的丰富色彩与特性。”彩塑的胎体有木胎、石胎等多种形式,其中石胎彩塑又分为两种,一种为先雕凿大型,然后包泥彩绘,如麦积山石窟就存在这种彩塑形式。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在遭到自然或人为破坏以后的石造像,由于残缺不全而包泥补塑,如大同观音堂内有21尊这种形式的彩塑,还有离观音堂不远的云冈石窟第1至13窟也有数百尊这种形式的彩塑。
观音殿外景
观音堂创建于辽重熙六年(1037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据现存于寺院东侧碑亭的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重修碑文《云中城西十五里观音古刹碑记》记载 :“云中城西越十五里之遥,有观音古刹,流传原地名蝦蟆石湾,怪物数扰害其间,民用不宁,道路阻塞。辽重熙年之六月又九日,忽大士现丈六金身,偕左右菩萨明王从秦万佛洞飞往水门顶山头,从此妖魔降灭,地方宁谧。父老聚族而议,山势峣屼,不便修庙貌,请得移平地便。”由此可见,观音堂是当时人们为了纪念观世音菩萨降服“蛤蟆精”,救民于苦难之中而修建的。辽代保大二年(1122年)毁于兵火,此后历代均有重建。现存主体建筑为清顺治八年(1651 年)由时任宣大总督的佟养量主持重修的。清代至民国有多次修建,现存有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等时期多块碑刻。文革期间,观音堂遭到严重破坏,1979年对其进行过全面整修。2003年政府又拨款对观音堂进行了保护性维修。
观音堂坐北朝南,布局别致,现存寺院面积约2000平方米,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戏台、腰门、献亭、观音殿、三真殿。山门较为特殊,偏于东侧,山门结构为砖券门洞,门额上书“观音堂”三字。山门前正对着三龙琉璃照壁,为明代遗物,是大同现存唯一的双面琉璃照壁。倒座戏台建造于离地约8米高的砖石券洞上,洞下是古代车马人行之道。进入腰门,左右两侧各有钟鼓楼和碑廊,各存放两块碑刻,规模较小。观音殿为正殿,其前设有献亭。三真殿位于寺院最后,是一座砖券窑洞与木结构楼阁相结合的建筑,据墙上碑刻记载,建成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殿内中券原塑儒释道三真像,左右为僧舍,据寺院文物管理员介绍,这些泥塑毁于文革期间。三真殿为全寺最高处,殿外两侧可拾级而上,凭栏远眺,景色怡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观音堂逐渐由单一的佛教信仰发展为三教合一信仰。
观音殿为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顶,绿色琉璃瓦,殿前东西两侧各置一石雕双耳瓶,高约2米,形制精美,造型上大体相似,纹饰略有不同,平面呈六角,下为须弥座,刻有仰覆莲,上为瓶身,刻有莲花纹、方格纹,字迹风化严重,勉强可辨认为《陀罗尼经》,楷、行、草皆有,字体优美,书法价值极高。明间六扇门,均为斜格子窗花。
观音殿殿内便是观音堂的艺术精华所在,现保存有辽代石造像21尊,近代包泥赋彩,为泥塑,两山墙及后墙有清代壁画数十平米,东西山墙绘制的是《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二十四幅随类应现的救苦救难故事画,如“诸佛礼南海”、“雷电感应散”、“临刑刀断坏”等,后墙绘制的是十八罗汉图,整体保存完好。明间顶部有方格藻井,绘制有龙纹图案。
观音殿彩塑比较特殊,系石胎彩塑,其石胎为辽代遗物,共21尊。据寺院文物管理员介绍,文革时期这些石雕造像亦未能幸免,惨遭破坏,致残缺不全,文革以后,寺院大修,对这些残缺造像补泥上彩,重塑金身。由此可知,此处彩塑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辽代石胎,彩塑为近代塑绘,石胎本身就是独立造像,而不是雕刻大样以作为骨架,现在还可以从很多地方看见石质部分,为细砂岩,尤其是小腿、支撑座儿等部位清晰可见。这些石胎泥塑的制作工艺大致为:以原有残缺的石质造像为主要骨架,外包细泥,然后贴纸,纸上彩绘贴金。总体来看,包泥赋彩从美术角度诠释了造像的完整性,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对石质胎体的保护,较好地保留了辽代造像的风格。这21尊造像包括主尊观音立像、4尊胁侍菩萨、1尊自在观音、4尊小供养菩萨、八大明王各1尊、两大天王各1尊以及1尊观音立像后的天大将军。
观音菩萨
胁侍菩萨
自在观音
殿内主尊为站立于正中的观音菩萨,高逾6米,顶住屋顶,在如此狭小的殿堂里,显得十分高大雄伟。造像通体贴金;观音面带微笑,慈眉善目,头戴宝冠,宝冠中化佛缺头部,实为可惜;观音双手置于胸前,所持法器丢失;观音身材修长,着长裙,衣纹自然,飘带灵动,胸配璎珞。
观音立像两侧是4尊胁侍菩萨立像,高逾2米,身姿、着装等较为相似,均头戴宝冠,面部贴金,眉间白毫,五官神态等与大同下华严寺辽塑有几分神似,面相较圆,下巴较为明显,具有辽代特有的时代特征,服饰华丽,长裙及地,飘带缠身,胸配璎珞,双手置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明王
韦陀
观音立像前坐自在观音,单腿垂坐,双手叠于左腿膝盖上,服饰厚重,神态祥和。自在观音两侧站立4尊小供养菩萨,有妇女像、有少女像,极具写实风格,妆扮、神情宛若世人,世俗化特征明显。
东西两侧各有5尊造像,为八大明王和两大护法天王,高逾2米,其中两天王位于南侧靠窗位置,相对八大明王来说略低约10厘米,东侧天王为韦陀,身着铠甲,头戴头盔,右手执金刚杵扛在肩上,表明当时这个寺庙是大寺庙,可以招徕云游和尚免费吃住三天。西侧天王亦着甲胄,神态威武,右手执三叉戟,左手握拳,散发出无穷的力量。西侧由北向南第一尊为无能胜明王,四臂,上二手持法器高举,下二手持斧钺;第二尊为大威德明王,四臂,上二手中,右手持戟,左手下方出掌,下二手持法器向下,怒发高耸,瞠目怒视;第三尊为不动明王,三头六臂,上二手持剑,中二手合掌抱于胸前,下二手握拳持法器向下,身体呈半蹲状,颈部有蛇缠绕,怒发高竖;第四尊为步掷明王,三头六臂,龇牙咧嘴,上二手握拳高举,中二手出掌于胸前,下二手持法器向下,半蹲状,后有石质支撑物以保持平衡,其余明王亦有。东侧由北向南第一尊为马头明王,三头六臂,呈半蹲状,上身微微前倾,忿怒威猛,上二手持法器高举,中二手合掌于胸前,下二手持法器向下;第二尊为大笑明王,四臂,身体直立,额头前突,头发较少,竖目下视,上二手合掌置于胸前,下二手握拳向下;第三尊为大轮明王,三头六臂,竖目咧嘴,头顶光秃,六臂皆环钏,服饰简洁,上二手上举,中二手持剑,下二手中,右手持杵,左手握拳,呈半蹲状,身体微微向其左腿倾斜;第四尊为降三世明王,三头六臂,顶部一束头发高耸,獠牙外露,肌肉隆起,上二手握拳高举,中二手结印于胸前,下二手中,右手握拳,左手出掌,身体略向其右侧倾斜。这八大明王是观音堂雕塑艺术的精华,生动形象,融入了圆雕、浮雕、泥塑、彩绘等多种表现手法。观音立像背后有一尊天大将军造像,面北,后墙明间处开一门,殿外单设一小间,此小间建筑约4平方米,两墙亦绘制有壁画,从此小间入,可拜谒面北的天大将军。天大将军是观音菩萨的化身,降服了“蛤蟆精”,此尊造像头戴宝冠,神情威严,天眼明亮,身着铠甲,腰佩宝剑,双手平放于胸前,脚踩“蛤蟆精”,诠释了观音化身降服蛤蟆精这一传说。
观音堂造像是辽代石造像与后期彩塑的完美结合,是雕、塑、绘的有机统一,是先“减法”后“加法”的独特艺术形式,整个过程本身就是特殊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也是造像修复历史的印记。总之,观音堂造像既是特殊时代下遭到破坏以后的无奈之举,也是艺术的再创作,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1]胥建国.中国彩塑艺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9.
[2]高晓凤.观音堂和明清时期大同地区的观音信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5.
王小凤,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杨宝,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博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
J313.1
A
2095-7556(2015)04-00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