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 慧眼识材料

2015-04-10 13:06李培芬
公务员文萃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出题考题

李培芬

许多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临近之际经常会背记一些与当下时事政治的热点问题有关的观点以冀能押中考题,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即便碰巧撞上了考试命题的范围也是猜不到具体的给定资料的,而公务员考试所考察的四种能力绝对不是靠背功来体现的。与其去背记一大堆根本用不上的理论观点,倒不如在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上多下功夫。

申论考试首先碰到的就是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一套六七千字的给定资料是出题人大海捞针般撷取而来,它们绝对是精心选择的结果,其中隐藏着我们作答的机关,需要我们找到开启的钥匙。

一、阅读材料,要看出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

出题人设计一个题目,相应给出N个材料,这N个材料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该问题的几个特征,所以,各个材料一定是有区别的,每个材料的特点就是作答的得分点,有几个特点就有几个得分点,考生一定要看出材料的不同之处。

比如2013年国考题(副省级以上)第二题“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给定资料3”一共有三个子材料。吴良镛在北京四合院基础上设计出的现代民居顺应了北京城市特有的传统肌理,体现的是对文化的“传承”;上海市政府以老城厢豫园为中心打造豫园旅游区,并推出了“豫园中国节”的概念,将其他地域的文化注入吴文化中,丰富了吴文化的内涵,体现的是对文化的“创新”;枫泾古镇对古老文化遗迹原真保护,整体保护,体现的是对文化的“保护”。“保护”“传承”和“创新”共同组成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方面,也是“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篇作文中“申论”的三个角度,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又互为一个整体。

二、阅读材料,要透过表象看本质

由于时间的关系或考生水平所限,阅读理解题的作答大多流于表面,绝大多数考生都没有看出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

比如2010年国考题(副省级以上)第一大题第二小题“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绝大多数考生仅仅止步于“海洋的污染还将殃及人类”这一层面,但实际上“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不仅是海洋的污染,还包括人类对海洋的不合理开发,即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等。

再比如2011年国考题(地市级以下)第一大题第二小题“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绝大多数考生仅仅将“困境”理解成农民投资教育走入了困境,将“希望”理解成教育依然是农民眼中的希望。其实,这里的“困境”和“希望”都应该有两层含义。笔者注意到这句话出自一个支教大学生之口,应当是他看到的“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句话正是这篇文字的闪光之处,让读者看到了一抹亮色,前面有一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感”可作为提示,给定资料的最后还对中国教育进行了反思。因此,依笔者的理解,这里的“困境”实际上是双重的,既指农民投资教育走入困境,也指中国教育走入困境,而这里的“希望”也是两层含义,既指农民眼中的希望,也指支教大学生从农民对中国教育的执着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2013年的国考题(副省级以上)第一题则是另一种难法。“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见解”,给定资料前四段讲的是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的情况,第五段以“与有形文物的流失比起来,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开头一直到给定资料的最后讲的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一般考生就把后面的材料整理成250字作为答案,比如有考生就抄了这句“集中体现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优美与神秘,表明着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问题就来了,这句话用到物质文化遗产身上也是合适的,而且,无论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来说,长城、故宫应该是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财富才对。所以,感觉考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去掉“从某种意义上说”,应是个错误命题;如果加上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句话就能成立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指什么就必须弄清楚,这也正是答案所在。我们从第五段看到,在列举了非物质文化的代表皮影戏、年画等以后,写道“这也是‘文化遗产?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有什么价值?”这反映的是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轻视;第六段讲到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消亡;第七段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还没有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前就已经消失;第八段讲到了某些政府官员在文化理解上存在误区,打造“文化”和虚假民俗,我们今天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已经离正宗的愈来愈远了。国人都知道长城、故宫是国宝,固定地立在那里,政府和民众都很重视它们,爱护它们,破损了都能及时修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一代一代传承的,而由于国人的不重视和误解,它们正处于一种被破坏和自然消亡的境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现状来说的。2011年国考题(副省级以上)第一大题第一小题对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三善”的理解,出题人也是这种出题思路。所以,对一个命题的理解一定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只有把一个问题真正想明白了,表达才能最接近答案。

三、阅读材料,要格外留意看似无用的材料

有些材料看似与整个材料不搭界,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但其实这正是作答的关键所在。试想一下,与材料主旨相关的材料那么多,为什么出题人单单选择这个材料,放在这里一定是大有深意的。

比如2012年国考题(副省级以上)第二题“‘给定能够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具体来说,“网民A”的观点就是“道德失范的根源应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所见过的还算不错的答案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作答的:第一段直接用当下中国道德滑坡和道德楷模的鲜明对比来说明道德失范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第二段分析当下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过于相信道德“自律”的作用,忽略了“他律”即公民道德建设;第三段提出对策,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2012年的国考题整个就是围绕政府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来组织材料的。上述作答思路乍一看非常接近材料主旨,但笔者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以后仍然认为它不是最佳答案。笔者注意到给定资料中加进了一个美国的例子,即“给定资料3”,出题人将美国的例子放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这个例子讲的是罗斯福总统在位时美国曾经出现过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材料一上来就有一句话“发达国家并非生来就是‘世界上食品供应最安全的国家。类似的‘食毒时代,他们也经历过”。加上“网民A”观点后面的展开部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该这样来分析: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盲目性、自发性、趋利性、等价交换性等致命弱点,必然导致拜金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滋长、蔓延和泛滥,引发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诚信缺失,世界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这一阶段,无一幸免。但是,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这种自身弱点不断得到克服,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发展与公民素质便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明证。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当下公民道德出现滑坡现象是一种必然。固然有“他律”不足的因素在内,但它不是主要原因。循此分析,接下来对策部分不妨表述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身并没有错,政府的当务之急是要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同时在全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使道德水准与经济发展同步。作答这道题是不能绕开美国的例子的。

拜读过不少有关申论考试的辅导书,我发现这些辅导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太重视阅读。在我看来,申论考试制胜的法宝首先就在于对材料的准确解读。绝大多数考生其实不是输在政治理论知识上,而是输在阅读上。

(摘自《应用写作》)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出题考题
神探大脑门(1)探长出题考徒弟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追踪考题,晒晒考点
棉和绵
一道考题的多解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聚焦绝对值不等式热点考题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她负责吗?
论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与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