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光焰
随着第三次教改的汹涌浪潮席卷全国,看着来自教改前沿活泼生动的教改实例、心得感悟,读着崭新的教改新理论,揣摩着新课程标准,每位乐于进取的教师都会在心中涌起一股热情,一种奋发的冲动,产生想投身于教改实践的向往。然而我身边的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的波澜不惊,引发了笔者对基础教育现状的一点思考。
一、新课改在基础教育中的推行情况
首先,应感觉到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漠视和抗拒。一个好教师应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是一个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寻求理论与实践最佳结合方式的人。在笔者身边,有许多兢兢业业的教师,他们全力以赴,一心一意想教好每一位学生,但他们为何会对新课改漠视和抗拒呢?最基本的原因就是高考指挥棒的震荡效应。高考的人才选拨方式,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的理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却在加大知识容量,培养应试能力方面处于劣势,执行新的教学模式,可能费力不讨好。因此,教师在自觉或不自学中,采取应付考试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而在有意无意中抗拒新课改;另外,在师资培训方面,对新课改理念的宣传未做到深入人心,这也是教师不愿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原因。在我周围,很多教师对新课改并不了解,对新课改的理念非常陌生,对教改前沿教师所关心的最热门话题也不感兴趣。要认识新课改,要让教师做到从内心到行为的转变,既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宣传、培训,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交流,才能真正推动老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使之真正深入到每位教师的心中,贯彻到教学行动上。
师资缺乏,使教师获得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现在许多培训都在校内或网上进行,效果并不显著。教师陷入日复一日刻板的教学工作中,不给他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结构的机会,只会造成教学理念僵化,自我封闭只会导致教学方法落后。因此,让大部分——不只是个别教师,不只是青年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校门,去听专家讲座,听名师讲课,感受来自新课改的气息,吹皱一池平静的春水,搅活每位教师创新的意识,形成教改的漩涡,使教师融入新课改的浪潮中,才能真正实施新课改。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阻碍新课改
由于地域差别、历史原因,教育不均衡发展由来已久。某些滞后学校的教育质量远远落后于先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差异也形成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虽然基础教育实行划区招生,但一些管理严格、教风严谨的学校仍备受家长的青睐,家长想方设法将孩子户口办到教学质量好的学校的招生范围内,以及人口集中地区中,公信力高的学校学生人满为患,学校、教师不堪重负。而一些偏远地区或教学质量差的学校门可罗雀,师资浪费。这些招生过多的学校,往往硬件不足,师资也过于紧张,为了容纳下学生,只能扩充班额,许多班级学生人数动辄六、七十人以上,这种大班额班级在管理和教学上都有极大难度,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在教学、管理上必须耗费最大精力,教师身心俱疲,分配到每位学生身上的时间和关爱相应减少,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甚至会造成将来的社会隐患。班额过大,造成教师负荷过重,不但不利于教师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大班教学也会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质量。
因此,强制实行小班教学迫在眉睫,必须将小学的班额限制在40~50人以内,才能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公信力高的学校加大投入,合理调配各地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