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远,雷 敏
从仁川亚运会我国三大球集体衰败引发的思考
王启远,雷 敏
三大球在我国竞技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本文以仁川亚运会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进行研究,综合分析近年来我国三大球集体衰败的原因,并进行理性思考,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我国三大球尽快摆脱当前窘境。
亚运会;三大球;衰败;思考
四年一度的亚运会已经落下帷幕,在仁川亚运会上,我国体育表团取得了151枚金牌,109枚银牌和83枚铜牌的骄人战绩,蝉联金牌榜第1名。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已取得的151枚金牌中,竟没有一枚来自三大球项目。在本届亚运会上与我们取得骄人成绩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三大球项目呈现出全面崩溃的态势。在足球、篮球和排球3个大项6个小项的比赛中,只取得两枚银牌的尴尬战绩。女排错失5连冠;女篮也没能战胜对手拿下金牌;以往称霸亚洲篮坛的男篮最终只取得第5名;中国女足只进入8强;男足止步于16强。三大球项目集体无缘亚运金牌,创下近40年来最差战绩。诚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三大球项目在仁川亚运会上集体滑坡的表现也绝非偶然。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三大球项目也是不尽如人意。女排无缘4强;男篮创下16年来最差战绩;女篮勉强进入前8名;男足、男排则无缘伦敦。但是反观中国奥运代表团则取得38金,创下海外作战最佳战绩。这样的表现与现在的仁川亚运颇为相似。在南京青奥会期间,习总书记曾提出“把三大球搞上去,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提高我国三大球项目的竞技水平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亿万球迷国家情感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三大球项目在世界大赛中屡创败绩,这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引起我们忧虑与深思。
1.1 中国足球的发展现状分析
1992年“红山口会议”的召开,将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试图通过职业化改革提高我国的足球水平。1994年足球甲A联赛的开始拉开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大幕。联赛创办以来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足球的发展环境在不断恶化,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利益的纠缠、新旧体制的摩擦等问题使得我国足球运动水平长期徘徊不前。这也导致国家队成绩每况愈下,男足接连失去伦敦奥运会、巴西世界杯的参赛资格;连续两届亚洲杯没能小组出线,在仁川亚运会上更是输给泰国队止步于16强,男足在各项重大赛事中遭遇完败,在亚洲范围内已沦为二流。曾经号称“铿锵玫瑰”在美国世界杯上勇夺亚军的中国女足,由于国内恶劣的足球环境以及缺乏完整的青训体系,也是每况愈下与巅峰相比相距甚远,难以在世界大赛上有所突破。近年来随着“假、赌、黑”风暴、球场暴力、年龄造假等问题的出现,使足球的社会公众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对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据有关方面统计,在1990年至1995年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65万人;1995年至2000年,下滑为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降至仅仅18万人;而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仅只有5万多人。我国足球发展面临严重的人才断档与资源缺乏。长此以往,那么振兴三大球,实现体育强国梦,将成为一句空谈。
1.2 中国篮球的发展现状分析
现代篮球运动进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国男篮形成了一套“小”“快”“灵”的路线,取得了世界大赛前8强及亚洲冠军的佳绩,奠定了亚洲霸主的地位。1995年男篮甲A联赛成立,拉开了我国篮球事业改革的序幕。随着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深入开展,先后涌现出以王治郅、姚明、易建联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在他们的带领下,男篮取得了雅典奥运会前8名、横滨世锦赛前8名,北京奥运会前8名、亚锦赛和亚运会冠军等一系列佳绩。2008年奥运会后,随着姚明的伤病以及王治郅等一批核心队员的老去,中国男篮后备人才不足、培养体制不完善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也直接导致国家队成绩的全面下滑。男篮在2010年土耳其世锦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均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失去2014年西班牙世锦赛资格而转战亚运的男篮更是跌落谷底,仅仅取得第5名,创造了参加亚运会以来的最差战绩。反观中国女篮,现如今也是“百病缠身”。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她们,1984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便拿到铜牌,随后连续两届世界大赛夺得第2名。但随着郑海霞、宋晓波等一批优秀的运动员的退役,中国女篮也出现了人才真空的状况,逐渐在世界篮坛沦为配角。虽然在伦敦奥运会上表现不错,但依靠的仍然是陈楠、苗立杰等老将,而鲜有可以担当大任的新人出现,年轻球员不能够独当一面成为困扰中国女篮发展的最大问题。虽然篮球在我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参与者众多,但是从事相关专业的人才却并不多。薄弱的后备力量和稀少的篮球专业人员已经使中国篮球的人才链断裂。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办法,中国篮球难再重塑辉煌。
1.3 中国排球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女排重组于1976年,并在1981年夺得世界杯的冠军,是我国第一支获得世界冠军的集体性球类队伍,也是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球队。中国女排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腾飞,90年代的沉沦和新世纪的再次崛起,现在又重新滑落到了低谷。1981-1986年,女排取得“五连冠”,“团结、拼搏、奉献”的“女排精神”激励了整整一代人,那时候的中国女排是国人心目中的一面旗帜,更是一种信仰。自那之后女排也遭受了兵败汉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4年世界锦标赛的连续惨败。进入新世纪以后,陈忠和教练大胆启用新球员,重新组建了中国女排,并于雅典奥运会上重新夺得奥运会冠军,重塑了女排的辉煌。2008年奥运会结束以后,随着老女排队员的集体谢幕,中国女排又陷入低谷。4年更换了4名主教练,频繁的易帅使得球队风格不稳定;缺乏一锤定音核心球员带来的结果是球队打法单一,难有竞争力。在中国女排取得五连冠的上世纪80年代,在“女排精神”的感召下,全国有40多支专业的女排地方队,各个学校的排球场上,也活跃着无数青春的身影。然而在业余篮球与足球仍旧火爆的今天,排球却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地方专业队只剩下十几支,而全国女排一线专业球员总人数不过400人,作为团体项目,在如此单薄的人才基础上想要精英辈出,实在是有些痴人说梦。
2.1 奥运战略诱导下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不平衡
奥运战略是一个具有特定指向性的发展战略,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引导方向,其核心在于对我国体育资源的集中化使用,以确保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为国争光的目的。在奥运战略的影响下,国家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在国际大赛中有望冲击奖牌的优势项目上,如乒乓球、射击、跳水等,这些奥运优势项目运动队不论从训练、营养还是恢复都得到保障,背后还有相应的科研、医疗团队进行技术支持。在奥运金牌战略的催化下全运战略、省运战略相继而出,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也将资金和重心转移到那些投资小、见效快能够夺金拿牌的重点项目上来,而三大球项目动辄十几人,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与那些一个人可以拿到数块金牌的个人项目相比更是毫无性价比可言,因此越来越不受到重视。各级地方体育部门从各自利益出发纷纷取消三大球运动队,导致三大球运动的发展环境日渐恶化,并最终走向衰落。
分析我国竞技体育结构布局,不难发现其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我们的优势项目集中在乒乓球、羽毛球、女子举重、跳水、体操以及射击等上,而这些项目均属世界体坛的“冷门”项目,而像足球、篮球、游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运动项目,我们普遍成绩不佳。
2.2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政策的不完善导致三大球后备人才的匮乏
我国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在借鉴前苏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曾发挥重要作用,使我国迅速摆脱了竞技体育落后的局面,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端,给我国竞技体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单一,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三级训练网络:基层业余体校为主的基层训练体系;体育运动学校、单项运动学校、省市业余体校为主的中级训练体系;国家队、各省市队为代表的高级训练体系。他们主要依托政府的资金,由体育部门自己培养所需的竞技体育后备力量。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发展,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难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并且体校训练重视训练忽视文化课学习的情况较为普遍,造成体育与教育脱离使得培养出来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对运动员退役以后的社会生存带来影响,严重影响青少年投入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此外在举国体制下,经常出现一些国字号队伍常年备战集训脱离国内联赛,使得国内联赛整体水平不升反而下降,使年轻队员难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失去后备人才培养良机,使人才青黄不接进而影响国家队的整体水平。
2.3 三大球联赛职业化程度不高
纵观世界三大球项目成绩优异的国家,其国内必然有高水平的职业联赛作保证与支撑。一个国家职业联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国家队在世界大赛中的成绩。比如美国的NBA,欧洲的英超、德甲、西甲联赛等等,这些高水平联赛就像是造血组织,源源不断地给国家队输送新鲜血液,保证国家队在国际大赛中取得有益的成绩。中国足球职业化于1994年开始,随后篮球和排球也相继在1995和1997年推行职业化,三大球项目是国内最早开展职业联赛的队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三大球联赛距离真正的职业化还有很大的距离,仍处在向真正职业化过渡的阶段。联赛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商业开发依然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联赛缺乏造星能力,在联赛中叱咤风云的除了各球队中的高水平外援和个别国手外,很难见到年轻队员的异军突起。联赛缺乏品牌效应没有树立起自己的联赛文化,对职业篮球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等都是影响联赛发展,制约整体水平提升的因素之一。
2.4 体育文化建设的缺失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更是达到了鼎盛。但在如此耀眼的光环之下,我们依然看到我们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依然有很大的不足。体育主管部门过于看重眼前利益,片面追求奖牌与成绩,对于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体育文化建设缺少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三大球运动均起源于海外,我们在发展项目时只是学习“形”,但未学其“神”。以足球为例,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其中包含着绅士、奔放、协作等浓厚的英伦文化,我们在学习足球技术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中蕴含的足球文化,而正是他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参与该运动的人。近年,我们在发展竞技体育运动时非常急功近利以至于忽视其蕴藏的文化内涵。三大球运动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全球性运动,体育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大家对体育运动和竞赛理解肤浅,往往只学习到了表面上的皮毛而没有领会其真谛,不利于传承与发扬,更不可能进行本土化的创新以形成自我的风格与体系。
3.1 竞技体育项目的协调发展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出“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标志着我国体育踏上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虽取得巨大成就,已是当之无愧的体育大国,但仔细分析,依然存在着各门类发展不协调、体育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依然强劲,但也存在像足、篮、排,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主流项目、职业项目难有突破以及游泳、田径等基础体育项目上依然薄弱的客观现实。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沉溺于已取得的成绩,及时发现当前竞技体育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优化之,增强发展后劲,大胆改革创新、夯实基础,加大以三大球项目的投入,营造三大球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提升三大球发展水平,平衡项目结构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2 加强三大球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
充足的后备人才是竞技项目保持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从国际上看,目前的体育强国都拥有高水平的学校体育作为支撑,因此解决我国三大球发展遭遇后备人才不足问题的出路依然是坚持“体教结合”的道路。学校拥有培养后备人才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教育环境、器材设施、大量可供选拔的后备人才,加上从小学到大学一体化的培养方式都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因此要继续探索“体教结合”道路的有效机制,加强对于学校体育的重视,尊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并适当给与特殊优惠政策,扩宽思路、发散思维完善“体教结合”机制,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此外,要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项目规律的“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新路子,利用社会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人才。北京市体育局就结合自身情况,在北京地区实施校园“1248”后备人才梯队工程、以及“3+3+3”项目布局发展模式,加大对于三大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只有以“体教结合”为主,配合其他渠道多管齐下,才能为三大球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3.3 规范职业联赛
近年来中国三大球运动在世界大赛中鲜有佳绩,但国内联赛却依然火爆,随着马布里、麦迪、孔卡等一批高水平外援的加入,以中超、CBA为代表的职业联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也越发暴露联赛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情况已有多年却始终不见解决,出现各项目管理中心作为管理机构插手联赛运营的情况。联赛运作机制不够完善、商业开发不足,且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对于运动员、俱乐部的利益不能妥善的维护等。因此我们要在坚定不移走职业化道路的同时,也要敢于直面问题,从项目特点和市场规律出发找到解决办法,提高赛事质量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探索符合国情的职业联赛发展之路。
3.4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的核心与灵魂,是建设体育强国必不可少的内在支撑。体育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体育项目的群众参与度,扩大社会基础,增加体育人口,增强国民体质都是有利的。我国三大球发展滞后纵然有诸多原因,但是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缺失也是制约其进步的一大因素。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刘鹏局长就提出了“培育三大球文化”的新概念。
如今,我国正走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在保持自身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优化联赛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改善联赛中的不合理想象,改变奥运金牌战略造成竞技体育结构失衡的局面,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努力培育三大球文化,大力发展被世界体坛公认为“强队标尺”的三大球项目,争取早日实现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1] 楚丽娜.我国女子三大球衰落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1):4.
[2] 李 宁.后奥运时期我国三大球成绩滑坡原因初探[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6):26.
[3] 史鹏飞.对我国大球集体项目衰落的浅析与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13(2):34.
[4] 王海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及整合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23.
[5] 吴金元,任 海.我国“三大球”的滑坡与后备力量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1(1):22.
[6] 谷 苗.三大球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尺足[N].千山晚报.
[7] 刘志民.伦敦奥运会三大球评述[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3):11~13.
[8] 陈晓峰.多维视角下体育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建设[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2):36.
[9] 牛云杰,闫 民,等.新时期“体教结合”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23.
[10] 李卫东.我国“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政府职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10):47.
[11] 刘 鹏. 2014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讲话[N/OL].江苏体育:http://www.jssports.gov.cn/info/2013/12/25/info_299_56409.html.
Thinking of China's “Three Ball” from Incheon Asian Games Triggered A Collective Decline
WANG Qiyuan, LEI Min
“Three ball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athletics, and is a measure of the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s sports important criteria. In this paper, just past the Incheon Asian Perspective, studies using literature data, analysi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three major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collective goals, and rational thinking, and then mak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untry as soon as three balls out of the current dilemma.
Asian Games; “Three ball”; Decay; Thinking
G80-05
A
1007―6891(2015)04―0066―03
2015-02-06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Institute of P.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6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