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燕
浅谈汽车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
□蔡天燕
汽车的普及为广播电台的汽车类节目创造了良好的受众基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各地电台纷纷把目光对准车载受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几乎每个电台都有汽车类节目。但一提到汽车类节目,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冷冰冰的机器,枯燥、沉闷甚至是说教式的灌输,所呈现出的面貌让对汽车本身不甚感兴趣的受众敬而远之。
本文以汕头电台《爱车一族》为例,探究主持人如何把握好汽车类节目的类型特质及节目内容构架,主持人如何在专业性节目同质化的现状下开拓出新的渠道,强化传播效果。
一辆汽车上大概有两万多个零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汽车公司每年推出的汽车技术更是层出不穷,光是说出这些零部件和技术的名字,就足以让人晕头转向了。有些汽车节目看起来很“高端”,主持人或嘉宾对汽车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大量地运用专业术语,动不动就吐出一大串的汽车英文单词,直播室说得是热火朝天,却完全不知道听众听懂了多少,这其实是阻碍听众收听。
发烧级的车迷在听众中只是占极少的一部分,节目面向的其实还是很多入门级的听众,有些车主甚至连汽车上一些部件的名字都叫不上来,而罔顾听众接收了多少信息,只是一味地将自己认为的专业和高端的知识传播出去,其实是一种无效的传播,最终导致将听众越推越远。
听众是信息传播的终点或目的地,也是产生传播效果的主体,他们在传播过程中并非仅仅是简单地接受信息,作为独立的个人,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对沟通对象的认知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恰当的表达方式,才能让沟通对象准确地理解你表达的内容,接受你的观点。
汽车类节目主持人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技术派的,无论你问他什么车,他可以从这辆车的前世今生说出一大堆的门道来。这样的评语给一个汽车销售员或修车师傅是恰当的,但汽车类节目主持人就像一个汽车驾驶员,他将带领听众去领略的并不是汽车销售员或修车师傅所看到的世界,不仅要“懂车”更要“懂人”,在节目中呈现出应该是和普通听众一起探寻的过程。
汕头电台《爱车一族》节目中是男女两位主持人,其中男主持已经主持汽车节目近10年的时间,对于汽车的基本常识,汽车维修保养的知识储备相当丰富,而女主持人对汽车节目是入门级的,并且定位为“门外汉”,这样的安排让听众觉得:原来主持人也是可以“不懂”车的。
在《爱车一族》节目中有一个环节叫《班长补习社》,这个环节不是主持人向听众介绍汽车,而是通过热线电话邀请听众来给“班长”也就是女主持人讲自己开的那辆车的特点、性能、历史,通过各种提示来让“班长”猜出自己说的具体车型,所花的时间越短获得的奖品越丰厚。这些车主的描述可能会让熟悉汽车的人觉得“太小儿科”,可是对于一些普通车主来说,这些都是很新鲜的东西,而且是车主的主观陈述,会更鲜活生动。这个环节非常受车主欢迎,除了参与游戏的车主可以展示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之外,在这里,收音机前的其他车主和主持人是在同一起点上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最实用和直观的角度一起去了解一辆车,主持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专业人士”,无形中拉近了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共情”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心理学家米尔顿·梅洛夫认为,“共情”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与听众的“共情”消除了隔阂与距离,主持人就是他们身边的那个喜欢车的朋友,和他们一样有不懂的东西,和他们一起享受探寻答案的快乐。
现在国内的一些电台、电视台的汽车类节目,在节目设置上无外乎就是一些新车资讯的发布,嘉宾的点评,咨询解答等,内容的确较具专业性,但可听性、可看性却不高。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1977年推出一档汽车节目《Top Gear》,该节目直到现在还在运作,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电视汽车节目也是最疯狂的汽车节目。说它是一个汽车节目,其实它更像是一个娱乐节目:思维跳跃的编导、好莱坞水准的专业拍摄技术、匪夷所思的试车创意、三个口无遮拦的主持人和一个从不说话的专业试车手,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让你不是单纯地看一个汽车节目,而是让你跟着它时而吐槽腹黑,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热血沸腾,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体验汽车所带来的无法取代的乐趣。可以说,《Top Gear》开拓了汽车节目的思路,他们所关注的是人和车的关系,探究拥有汽车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有鉴于此,《爱车一族》在节目设置中尽量避免专业却刻板的框框,在提高节目的趣味性上多花了些心思,打造一个“最不像汽车节目”的汽车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的定位非常明晰:一位很爱车也很懂车,一位完全不懂车,会问一些汽车“白痴”想知道的问题,会说跟汽车无关的东西,但也逐渐被车所吸引。这样就给听众传递一个信息:你有车,可以听,这里有你想听到的专业知识;你没有车或不懂车,也可以听,因为这里也有听起来好玩的东西。
节目风格上引入了部分娱乐化包装形式,更显轻松、时尚、好玩,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乏调侃和幽默,一改传统汽车节目的严肃刻板,以欢快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听众收听。“好玩”是一种节目的另类吸引力,这一点上从节目环节名称上可窥一斑:《爱车哇啦哇啦》《驾校没有教的事》《班长补习社》《非正常人类研究所》《爱车真爱玩》《爱车真爱演》等等,从包装上去吸引听众,引发收听的欲望。
节目内容上,紧扣服务型广播节目的本质,以汽车生活中涉及的各种知识、观念作为主要素材,通过音乐对节目的氛围及节奏进行调节及渲染。以选车、用车、修车、养车为主,但不局限于此,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说的是汽车知识,实际则是倡导积极乐观正确的生活态度。“实用的知识点”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是节目过后,沉淀于听众脑海中的有用信息。从汽车衍生出去,可以看到的是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人文。据此,“汽车”成为节目选用的素材之一,而不成为全部,也不为其所束缚。
“好玩”只是汽车类节目众多的表现形式之一,提供的只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打破格局,就会有无限的可能性。脱离束缚本身的框架,跳出“为说车而说车”的僵局,不像汽车节目的汽车节目才可能是一个好节目。要定位好汽车类节目,还有赖于主持人要做足以下功课。
(一)坚持简单易懂的广播语言
《爱车一族》节目重要的功能就是服务,为车主解决平常用车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在一期节目中,一位车主打来电话咨询汽车故障,主持人是这样和听众对话的:
车主:我的车仪表盘上亮了一个黄色的灯,那是什么意思?
主持人:是汽车的警示灯亮了,那个灯是什么样子的?
车主:就是一个壶的形状,然后还有一滴水。
主持人:哦,那个壶的形状是不是像阿拉丁神灯那样?
车主:对对对,就是那样的。
主持人:那是机油灯,黄色的机油灯亮了就表示可能是车的机油少了,要及时添加机油,同时,你还要检查……
在日常的节目中,我们接触到的像上面这位车主的听众还有很多,他们对汽车的认知仅停留在“买了车,只要车能开得动那就行了”的层面。面对这样连汽车部件都叫不上来的听众,主持人必须将一些晦涩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程序简化成容易理解的内容,才能有效实现节目的服务性。
(二)灵活的节目风格与扎实的汽车知识
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于汽车类节目主持人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主持人说的东西不够专业,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听众,有些甚至会起到传播谬误、扰乱视听的消极作用,对广播的权威形象造成损害。因此一个称职的主持人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把专业知识巧妙地融合在节目中。
曾有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囚犯的爆料》,以一个修车工的口吻“揭秘”汽修行业的所谓“黑幕”。这篇文章里有大量的常识上的谬误,充斥着很多对汽修行业的误解甚至是仇视,而对此信息信以为真的车主非常多。
在次日的《爱车一族》节目里,主持人专门对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汽修作假的手段进行“反揭秘”。比如,文章中提到“修车工在刹车油里加了酒精,刹车油失去了润滑作用,整个变速箱都被磨坏了,车主很快就得再找你修车,那个时候就任他宰割了。”节目告诉听众,酒精是容易挥发的物质,在加入刹车油之后一段时间就会挥发殆尽,不可能对刹车油的润滑性起作用。此外,刹车和变速箱是车上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所以即使刹车失去润滑作用,也绝对不可能让变速箱整个磨坏。
(三)主持风格趣味多样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信息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主持人要保持敏锐性,及时发现新事物和新动向,与受众保持信息交流的同步性,不断地创新主持方式,才能留住听众。
从2012至今,《爱车一族》节目经历了7次节目调整,几乎每三个月就调整一次,为的就是让听众收听节目时能发现有变化。相对应于节目形式的调整,节目的主持方式也在不断地变换当中。
2013年7月,凯迪拉克在广州塔举行上市活动,主持人与直播间连线主持,不仅将上市活动的情况通过电话展现在听众面前,同时还向大家介绍了广州塔这一旅游景点,随后还赶赴广州的宝利捷二手车市场和广通二手车市场,带着听众“逛”二手车市场,采访当地的二手车店主和买家,同时结合节目中的二手车专家的专业讲解,让听众对二手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在2012年,节目发起组织了12次自驾游活动,每月一次的自驾活动,都让听众对节目有了更深的情感投入。每次自驾游两位主持人与听众的互动既是“节目外”的,更是“节目里”的:除了在旅途中的直接交流之外,他们还会在节目中打来电话讲述参加活动遇到的乐事和糗事,向其他车主推荐自驾游线路,会在微博上晒照片,还时不时就会问:“下次我们上哪儿玩?这么久不出去你们俩是不是偷懒了?”让听众成为节目的一分子,丰富和完善节目的内容,让节目成为“大家的节目”,对节目有一份期待,这是拓展“线下”主持方式带来的良好影响。
对于广播来说,汽车改变了人们的收听习惯,也给广播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能在“一段路”的时间里留住听众?广播主持人在今天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应该通过更加准确的定位、适应市场的变化、主持方式的不断创新等方式和手段刺激听众的收听欲望,打破原有节目的思维定势,改变传统的“我说你听”的传播模式,探索节目的无限可能性,让汽车类节目真正成为受众喜欢的节目,让汽车节目主持人伴随在听众的左右。
参考文献:
1.向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创新思维[J].视听界,2012 (02)
2.米尔顿·梅洛夫.关怀的力量[M].经济(城邦)出版社,2011
3.万国邦,李荣新编.公共关系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