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思淇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北京100091)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初探
冯思淇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北京100091)
习近平从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具有的新特征的实际出发,在实现“中国梦”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他尊重历史,客观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治国理政、实现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现实,突出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关联性;面向未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放眼世界,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传统文化思想。
习近平 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复兴
习近平历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亦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他自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从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具有的新特征的实际出发,在实现“中国梦”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作了大量深刻论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传统文化思想,这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客观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呈现出“一主多元”的格局,儒家学说及其思想是中国2 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他学说及思想流派众多,各有所长,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中国人。习近平指出:“2 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1]儒家学说及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中国文明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说及其思想与道、墨、法等其他学说一起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起着以文化人的作用。习近平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其他思想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2]同时,习近平还强调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指出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3]不能搞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
2.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一,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精神命脉。”[2]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党的十七大就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 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5](P39)
其次,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党治国理政上的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八十周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扬、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6]二是有利于提高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尺,激发社会正能量。中华民族是一个尊礼敬德的民族,国家治理主张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发挥两者的合力。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3]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再次,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调研孔子研究院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3]习近平突出强调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有“国魂”“民族魂”,并指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2]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把历史看成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4](P534)现实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现实从历史发展中而来,向未来发展而去,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习近平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而是对中华文明的延续,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结果。
2.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不同,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就会有自己的特点。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四个讲清楚”,其中说道: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 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5](PP39~40)
1.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习近平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撇开历史“另起炉灶”,而是对历史上一切有益思想的继承、吸收、借鉴和提升。
2.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从实践出发,推动实践发展。一是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髓、核心理念、基本特征,赋予其新的涵义,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习近平要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习近平也自觉在国际国内重大场合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进行阐发。他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 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谐、和睦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8]二是把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个社会必须树立起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的基础,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9]
1.把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放在中国崛起和扩大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背景下来考量。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5](P161)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减缓或消弭当今的全球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如天人合一思想、义利统一思想、“仁”的思想等,有利于克服和摆脱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破坏、人类“物化”生存、部分国家和地区局势持续动荡的困境,也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2.确立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态度和原则。首先,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放眼世界,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加深理解,取长补短,增进共识。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表明了中国对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态度:一是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二是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三是文明的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这为中国在世界文化多样化中实现中华文化发展创新、增强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10]
其次,强调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中国。习近平提出了“亲、诚、惠、容”[5](P297)的理念,即亲邻友邦、以诚待友、政经互惠、文化包容,确立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原则,强调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重礼、诚信、包容的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塑造一个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3.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产业力量,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习近平要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媒、群体传媒、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5](PP161~162)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要充分发挥全民聪明才智,借助互联网、手机通讯等科技手段,使文化资源数字化,充分利用最新的交流平台,大力增强以中华文化为基本元素的文化产品和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我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优势的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增加创作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整合与互动,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1]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10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7]习近平.把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8]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
责任编辑:李月明
G120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