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篮球比赛中干扰运动员心理变化因素分析研究

2015-04-09 05:27:13张君孝张灵燕屈小亮
四川体育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技战术教练员竞技

张君孝,张灵燕,屈小亮



竞技篮球比赛中干扰运动员心理变化因素分析研究

张君孝,张灵燕,屈小亮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竞技篮球比赛中干扰运动员心理变化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文章中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了客观分析。(1)竞技篮球比赛中干扰运动员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观情绪因素、阶段性因素、技战术影响因素、突发性伤病因素、体能因素五个方面。(2)次要因素:信息与环境干扰因素、对手肢体及语言干扰因素、裁判判罚影响因素、功利性因素四个方面。通过以上分析,旨在为今后更好的控制运动员竞赛过程中心理状态变化提供依据和借鉴。

竞技篮球;运动员;心理;干扰因素

随着篮球运动的迅速发展,竞技规则的不断的更新,以及运动训练水平和赛前准备工作的日益完善,篮球竞赛的对抗与竞争愈加激烈。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体能、技术能力以及心理能力三个主导因素。体能和技术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外在表现,而心理能力是二者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适应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体能和技术能力的发挥处于较高的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篮球运动员比赛中保持合理的心理状态,对比赛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处于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中,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相差甚微,一个阶段,一个瞬间心理状态失控皆会对比赛走势产生影响。“心理战”已然成为当代篮球竞技赛场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手段。

1 竞技比赛中干扰运动员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现代竞技体育比赛,心理素质的优劣对于运动员成绩的取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员竞赛过程中处于不佳的情绪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1]。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机、情绪、认知、注意力对技战术的发挥和调整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稳定发挥主要因素。良好的心理控制和调整能力逐渐成为运动员竞技能力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1.1 主观情绪因素

运动员心理状态与个人主观情绪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队员处于自信心良好、态度专注、技战术执行明确状态下往往会发挥出较高竞技水平。反之,当运动员在比赛中自信心丧失、情绪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动机不明确时自然不能保证自身竞技状态的充分发挥。虽然比赛结果大部分取决于运动员所具备的技战术水平,但心理状态适应程度通常是运动员实力发挥的重要基础。尤其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运动员对追求成功的渴望、比赛主观重视程度及处于逆境中自我心理状态的调整等皆是最终取得胜利的要素。运动员比赛中信心饱满、竞赛专注度明确、灵活执行赛前的技战术,并清晰认识到:这就是一场篮球赛,只需将团队、教练以及自身对比赛的准备最大限度发挥即可,而非顾虑于其他状况。现代篮球竞争性和功利性的不断提升的状况下,大赛心理状态的自我调控及大心脏等关键词愈加成为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评价的重要标准。

1.2 阶段性因素

现代比赛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对时间做出了严格要求,最后决战阶段,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才能够决出胜负[2]。这就要求运动员整个比赛过程中贯彻清晰的思维、稳定的心理状态。当本队处于领先甚至保持较大比分优势时,运动员应充分地保持警惕、清晰的技战术执行策略并掌控比赛的攻防节奏,尽量避免干扰比赛流畅性的停表或失误等行为。相反,若场上队员大意、甚至骄傲轻敌、单打独斗等不按照赛前技战术策略执行,无疑将导致本方攻防配合混乱陷入不利局面。若处于比分落后或局势不利,更需队员保持冷静的心态,减少自身失误、突然增加防守强度造成并利用对手失误,打出反击高潮使对方产生心理压力。再者当比赛处于相持或关键阶段,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就显得极为重要,往往心理素质水平高的运动员在这个阶段会表现更强的竞技水平。尤其是本队还落后一分或靠罚球2次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运动员可能会变的焦虑和过分紧张,以至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相关的信息上,运动员脑中空白或忘记战术的执行,技术更难以合理利用[3]。一次失误、一次不合理的投篮或一次战术执行错误将直接导致整场比赛失败。再者运动员处于大比分落后状态下时常会表现出埋怨、焦躁、甚至恶意犯规动作等,皆需教练员随时密切关注场上队员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换人或暂停进行技战术的心理调整。

1.3 技战术影响因素分析

德国科隆体育学院的一份研究专题报告指出;通过对篮球运动员心率、血压、学色素等13个生理指标的测试,可以确定出该运动员心理状态的优劣,并将投篮记录汇总分析,运动员自我感觉良好时投篮命中率远大于心理状态处于急躁和慌乱时的投篮命中率。由此可见心理状态对运动员技术发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运动员竞技的过程中临时状态不佳,如投篮手感不好、一次防守失利、或进攻遭到盖帽、抢断等状况时皆会使队员情绪产生不利。队员处于合理的战术位置,却因此前投篮失准、防守失利及进攻遭遇抢断或封盖,从而犹豫不决产生畏惧心理等影响技术能力发挥的效率。相反,运动员保持信心充足,技术运用也愈加放松自如,命中率自然大大提升。此外当对方有针对性战术布置,队员遭到战术策略性的包夹或攻防两端遭到限制等状态时,队员表现出情绪低落及焦躁,技战术运用被动或单一、造成全队攻防滞后。因此,篮球比赛既是全队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表现的过程,又是双方队员心理素质斗争的过程。教练员临场既要做出合理的技战术判断,又需时刻观察我方和对手当时心理状态特征变化,并及时通过换人、暂停、肢体或语言使队员摆脱反常的竞争状态。

1.4 突发性伤病影响因素

突发性伤病是篮球比赛中常见状况,运动员在竞赛中遭受损伤(无法继续进行比赛不进行分析)或较大对抗造成短暂性疼痛等状况时,心理状态也会因身体状态的不适而产生应激性变化。运动员在比赛进攻回合中遭到防守者凶狠的防守动作或自身进攻中身体状态受损,继而会表现出技术动作选择性下降、完整和规范程度下滑、比赛参与度下降等负面心理状态的上升。不能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克服困难和发挥潜力,故而对比赛产生不良影响[4]。对此,运动员就应该对自身状态做出正确评估,确定身体状态及比赛的可适度,通过医疗恢复或器械调整、改变技战术策略等摆脱不适的心理状况,会提高在比赛中的能力。

1.5 体能影响因素

体能也是影响篮球运动员竞赛过程中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激烈的比赛当中,队员体力下降时往往会导致其它子因素:速度、灵活性和对抗能力下滑。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懈怠、消极或躲避对抗、主观参与程度降低、技术动作侵略性下滑等。但往往高水准的竞技当中,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力以适应比赛激烈的对抗强度[5]。而双方皆处于精疲力竭的状态下,哪一方表现更主动、技战术执行更坚决、斗志更顽强将直接决定最后的胜负。再者,篮球竞赛中运动员之间心理状态具备传递效应,往往一个队员的情绪高涨或低落会带动整队竞技状态。因此,篮球训练或教学过程中心理状态提高就应当贯彻到体能训练及技战术等与篮球竞技相切合的场景中进行实施。

2 竞技比赛中干扰运动员心理变化的次要因素分析

2.1 信息和环境干扰因素

篮球竞赛是一个多元化的组成过程,不但包含了运动员、教练员、裁判等竞赛主体本身,更包含了观众、传媒、场地等组成条件。运动员需面对高强度攻守转换、体力消耗、及技战术执行等场内因素,还需应对传媒舆论,主客场观众、场地气候等多种状况。如:比赛前传媒和大众对竞赛过程走势的预测和实况看点的评论、教练员之间信息干扰及球员自身状态的言论等都会影响运动员竞赛过程中心理状态。主客场观众的直接性干扰已然成为现代职业篮球发展的标准性象征,运动员处于罚球或其他技术动作时,高强度的噪音、以及场边观众的挑衅性动作皆会使运动员愤怒、紧张、急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再者场地环境发生变化、高热低温等气候条件、高原状况等因素皆需要教练和运动员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因此,教练员和竞赛团队就需要更全面有效的赛前准备,模拟情景训练、分析信息的利弊、为运动员创建有利的比赛环境。

2.2 对手肢体及语言干扰因素

篮球比赛的对抗性和激烈程度的不断提升,竞赛的功利性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大提高。几场比赛、甚至一场比赛的胜负结果往往会给运动员带来巨大的财富收入。运动员对抗和竞争心理不断提高,继而表现出有目的诱导性肢体动作和语言干扰等攻击行为,以求扰乱攻守双方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一定的战术或个人竞技需要。而这种攻击性行为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战术,就是为了限制对手的发挥[6]。运动员比赛中运用肢体动作如拉、扯、推、挤、阻挡等隐蔽动作躲过裁判判罚,致使对方进攻或防守陷入焦躁、盲目、愤怒等。导致技术动作选择不合理或个人争强好胜,甚至丧失理智造成球场冲突等失控行为,从而搅乱对方技战术的实施。语言性干扰在篮球竞赛中更是层出不穷,运动员通过挑衅性的语言,扰乱对手的比赛情绪,施加心理压力影响运动员技术能力的有效发挥。此时,教练员或运动员就应立即掌握或明确场上行为目地性。反之,善于利用肢体以及语言等使对方队员产生负面心理状态,也可成为篮球比赛的制胜因素。

2.3 裁判判罚影响因素

裁判是篮球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篮球裁判的过程中,每个裁判员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这个特点与裁判员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有关[7]。裁判员虽不是篮球场上竞技的主体,但裁判员的判罚尺度甚至某个关键判罚都具备改变运动员心理状态走势甚至改变最终比赛结果。运动员在场上竞争中需要通过有目地和针对性的语言交流或肢体动作去感知裁判的判罚尺度。增强比赛的适应度,获得比赛的有利局面。如:比赛的开始阶段,通过一定有针对性的对抗和接触性的技术动作,感知裁判员临场执裁尺度。或通过一定的交流和肢体反馈,获得有效的判罚要求等。而非盲目的抱怨、情绪化的抵触裁判,甚至产生激进性行为与裁判相抵触。导致自身技术能力发挥受到影响,严重干扰自身比赛心理状态,甚至遭受技术犯规被罚出场等。皆要求运动员和教练员需要具备恰当的心理状态能适应裁判的判罚尺度、并且通过一定的交流手段和肢体语言向裁判施加判罚压力等。

2.4 功利性因素

随着竞技篮球的不断发展,篮球的职业化和竞争要求的不断提高,奥运会、世界杯、各国职业联赛冠军的归属以及全运会等都对竞技的成绩要求日益增强。一赛季比赛、一轮比赛,甚至一场比赛都能够决定着一只球队俱乐部一年甚至几年的竞技备战方案。球迷、教练、赞助商以及领导无疑在对运动员竞争过程心理压力的产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运动员需要承担着以上角色对荣誉和目标的追求和期望,另一方面竞赛的胜负将直接带来的巨额利益。都会对运动员竞赛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也需要领导、教练等为运动员理性的制定竞赛目标,合理的评估运动员实际竞技水平。从而帮助运动员以放松和正确的心理状态对待比赛,比赛中发挥正常的水平,甚至成为“黑马”收获意外的胜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对竞技篮球比赛中干扰运动员主要因素:主观情绪因素、阶段性影响因素、技战术影响因素、突发性伤病影响因素、体能因素五个方面干扰运动员心理状态因素分析,要求今后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不仅应当具备技战术的调整能力,更需阅读和掌握场上双方即时心理状态趋势,在心理对抗中把握先机。

(2)通过对竞技篮球比赛干扰篮球次要干扰因素分析:信息与环境干扰因素、对手肢体及语言干扰因素、裁判判罚影响因素、功利性影响因素表现出目的性更强、破坏力更大、手段更加丰富、比赛局势干扰性更大的趋势。

(3)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变化既有可控因素又有不可控因素,既要求运动员善于自我控制及利用心理手段,又对教练员解读和把握场上双方心理状态变化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3.2 建议

(1)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应更加注重心理能力的专项化、心理能力的提高应当贯彻到体能和技术能力及实际竞技比赛的整个过程中去,教练员既需不断提高运动员心理抗干扰能力,又需指导运动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干扰手段,从而真正意义的做到竞技能力的均衡发展。

(2)全方位制定赛前准备方案,对赛场内外环境和信息、裁判判罚特点、对手心理干扰手段运用、功利性因素对运动员造成不利心理状态进行提前分析,针对性进行赛前减压指导、激励、模拟情景训练等,严格控制以上因素对运动员造成心理影响,建立适宜的竞赛心理状态。

(3)竞技篮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变化是一个复杂且临时变化性较强的过程,就要求教练员和竞技团队在比赛和训练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的过程,善于应对各方面突发状况,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全面的赛前准备。

参考文献:

[1] 杨 栋,王满秀,周贤江.男子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9):54.

[2] 赵映辉.试论篮球教练员的心理素质与临场指挥能力[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34.

[3] 郑 磊.中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心理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6.

[4] 李雷,李龙青.少年男子铁饼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910.

[5]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5.

[6] 刘瑾瑜,诸跃德.篮球场上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因素—篮球运动员的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8):98~99.

[7] 王 蓉.论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2(4):77~78.

The Interference in Competitive Basketball Athletes Psychological Change Factor Analysis Research

ZHANG Junxiao, ZHANG Lingyan, QU Xiaoliang

In this paper, using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of the interference in competitive basketball athletes psychological change factor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wo aspects has carried o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1) The interference in competitive basketball athletes psychological change, the main factors including subjective emotional factors and periodic factor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actics, accidental injury factors, physical factors in five aspects. (2) The secondary factors, inform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nterference factors, rival body and language interference factor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feree just called a penalty, utilitarian factors from four aspects.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control athletes for the future competition in the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change of state provide basis and reference.

Athletic basketball; Athletes; Psychological; Interference factors

1007―6891(2015)06―0041―03

10.13932/j.cnki.sctykx.2015.06.11

G804.87

A

2015-05-17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Institute of P.E.,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China.

猜你喜欢
技战术教练员竞技
竞技精神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50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11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21:28:39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竞技体育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