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利
特色文化引领地方发展
刘 利
安徽省灵璧县坚持突出地方特色的发展理念,将奇石、虞姬、钟馗“三元文化”转化为撬动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魔杖”,用硬功夫提升软实力,群众文化生活日臻步入触手可及的新常态。
一、以文惠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色鲜明。围绕文化强县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目标,通过标准化建设、常态化管理、多样化经营、品牌化塑造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进一步衔接。2013年11月,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马鞍山召开,灵璧县与芜湖县作为全省两个县级单位先进典型,现场做工作经验交流。2014年,朱集乡文化站探索文化场馆建管用机制的经验做法被省民生办列入《安徽省民生工程经验案例》。
二、以文塑城,特色品牌铸造城市之魂。品牌是文化发展的核心,让地域文化走出深闺,需要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开明开放、创新创业的灵璧人睿智地把目光瞄向了奇巧瑰丽的灵璧石、刚柔并济的虞美人和赐福驱邪的钟馗画,通过举办灵璧国际奇石文化博览会暨钟馗文化旅游节和虞姬文化旅游节、垓下之战遗址高层论坛以及《灵璧赋》《虞姬文化园楹联》全国征集等系列活动,展示大美灵璧的神奇魅力,擦亮“三元文化”的金字招牌,为灵璧文化的发展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熠熠生辉的文化品牌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三、以文兴业,文化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和文化旅游与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一体化,通过规划引领、文旅融合、产城一体,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用文化符号改善人居环境,一座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完美呈现,在第九届北京文博会上被评为“中国文化经济活力城市”,并荣录《中国文化经济活力城市案例汇编》。奇石文化园、虞姬文化园、钟馗文化园、灵璧石国家公园等一批省“861”文化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成为文化创意、旅游观光、奇石交易、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集聚之地,实现了文化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其中,钟馗文化园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十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奇石文化园跻身国家4A级景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灵璧菠林喇叭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有4家省“百佳院团”。
四、以文化人,群众文化生活转型升级。群众如果成为主角,文化就有了生命。送文艺演出、办书画展览、讲好人故事、诵传统经典……一个个“眼”向基层、“面”朝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文化、享受文化。“送”文化和“种”文化的持续深入,让群众的文化自觉从量变发展成质变,昔日田野沃土里的庄稼汉,摇身一变成了文艺舞台上的大明星。由县“四大班子”领衔、20多个职能部门联动的“进一步丰富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把群众文化事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民俗文化展演、全民广场舞大赛、“磬乡民星”选拔赛、灵璧达人秀、全民器乐大赛等一道道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深的文化盛宴,让传统艺术唱响出主旋律,让民间舞步迈出新风采,更让群众文化活动由宣传文化部门的“独角戏”演变成全民参与的“大合唱”。
(作者为安徽省灵璧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