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流动党员管理研究述评

2015-04-09 22:02朱孟光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服务管理教育

朱孟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就业的市场化,越来越多的党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党员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日趋庞大的流动党员群体。流动党员管理成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党的建设中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党就开始重视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经过各级党组织和学术界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流动党员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路等。研究中也存在着原创性成果不多,研究视角和方法单一,研究不平衡等问题。

[关键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5)0100210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就业的市场化,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性极大增强。其中,越来越多的党员开始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使得党员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日益庞大的流动党员群体。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党员的管理就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既是新形势下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时至今日,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这些探索和研究做一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述评,以期为下一步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创新及其宏观制度设计与改革提供借鉴并指明方向。

一、流动党员的类型划分及特点

随着流动党员群体的日益庞大和党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视,党务工作者和学者们对流动党员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较为科学的界定。在实践探索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对流动党员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1](P95)有学者对这一概念界定作了深入阐发,认为流动党员的概念包含四个条件:其一,流动党员的前提条件是党员的流动基于就业或居住地的变化等原因而形成;其二,流动党员的时间条件是党员必须流动时间较长;其三,流动党员的核心要件是党员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所在党组织活动并履行党员义务;其四,流动党员的必要条件是党员必须未同新单位或新居住地的党组织建立新的组织关系。这四个条件需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总体来看,学界和党务工作者对流动党员概念的界定和使用较为一致,基本上是以《意见》中对流动党员的概念界定为准。

(一)流动党员的类型

根据对流动党员的概念界定,学者们对流动党员进行了类型划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虽然具体表述不同,但是大多数学者是以“身份”特征对流动党员进行划分的。按照这一标准,有的学者将流动党员划为四类:一是农村流动党员;二是城市社区流动党员;三是部分转业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流动党员;四是外出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连续时间超过3个月,或转移正式组织关系而人事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的党员[2]。此外,按照“地域”分布进行划分,有的学者将其分为三类:一是从本地流出的党员;二是在本地流动的党员;三是从外地流入本地的党员

[2]。还有学者按照流动党员的实际状态将其划为五类:一是“地下”党员,即进城务工并已在居住地工作或生活半年以上,而组织关系仍在原单位且不过组织生活的农村党员;二是“口袋党员”,即随着原单位被改制、破产、重组而下岗在家或务工,且组织关系虽已转出却没有转入社区而揣在口袋中的原国企党员;三是“挂靠”党员,即组织关系从原单位转出后,暂时存放在民政部门和人才服务中心的部分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四是“户口”党员,即一些派驻外地,但是管辖关系仍在原单位,且在外地工作或生活半年以上而组织关系未转出的党员;五是“隐名”党员,即从原单位流入新单位后而不愿亮明身份的党员[3]。在这种总体分类的基础上,学者们还对具体某一类流动党员(比如农村流动党员、城市社区流动党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及“两新组织”中的流动党员等)的来源做了进一步划分。由上可见,当前流动党员类型的划分,主要存在着以身份特征和行业地域分布进行划分这两种标准。这是由流动党员关涉流出单位或流出地与流入单位或流入地两个向度这一特点所决定的。对流动党员类型的划分,将有助于增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流动党员的特点及流动趋势

流动党员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个特殊党员群体,具有不同于传统体制中党员的特点。一是流动党员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二是流动党员群体的稳定性较差;三是流动党员群体参与党内组织生活的动力不足;四是流动党员群体对党组织管理的认同感不强[4](P26)。在对流动党员群体特征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学者们对流动党员群体的整体流动趋向做出了概括。有学者在调查研究后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党员流动呈现出四种趋势:一是流动党员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二是党员流动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三是党员流动的时间将会越来越长;四是流动党员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5]。除此之外,流动党员中文化素质较高、有技术专长的人将会逐步增多[6],党员流向的行业也会日益广泛。

在对流动党员群体特点研究的同时,学者们还对某一类型流动党员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农民工流动党员的流动趋向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二是有序流动与无序流动并存;三是工作逐步稳定与流动频率加快并存。农民工流动党员的从业特点表现为从业层次差异较大,从业领域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7]。城市社区流动党员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居住分散,分布广泛;二是构成多样,素质参差不齐;三是流动性大,各种信息难以收集

[8]。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主要特点是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综合素质,党龄一般都比较短,并且可塑性较强[9]。由上可见,某一类型的流动党员除了具有流动党员群体的共性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个性特征。

二、流动党员管理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进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已历经二十余年。在这一过程中,党务工作者和学者们对流动党员管理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归纳概括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流动党员管理的历史回顾

以列宁主义建党原则组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10](P222)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实施,人口的社会流动性和党员的流动性都因极大的限制而降低。而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口的流动性和党员的流动性迅速增强,流动党员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这越来越影响到党的组织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可以说,流动党员管理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了对于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的认知,管理理念、制度和方式方法也更加科学化。纵观近二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1994年~2002年);二是从党的十六大至今(2002年至今)。前段时期主要是以流动党员的常规管理为主;后段时期主要是以流动党员的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创新和制度机制建设为主。在各地对流动党员管理进行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1994年1月4日中组部下发《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同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大批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好流动中的党员。”

[11](P16)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根据该决定的精神,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中组部于1994年12月19日下发了《关于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通知》,对《流动党员活动证》的适用范围、制发和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该制度自1995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执行。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做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提出要“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2003年4月12日,胡锦涛专程到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考察,在考察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时提出,“一定要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2](P35)2005年1月开始,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历时一年半,到2006年6月基本结束。在系统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四个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文件,而《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就是这四个文件之一。《意见》不仅对流动党员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界定,而且规定了流动党员管理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为了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和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工作,同年12月,中组部又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修订式样的通知,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按新式样执行。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制度。”

[13](P28)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

综观以上不同时期党中央文件中关于流动党员管理的论述可以看出,近二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探索和认知经历了“两个转变”:就理念而言,从最初注重“静态管理”向注重“动态管理”和“动静结合”转变;就方式方法而言,从最初以管理教育为主向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的转变。

(二)流动党员建党模式及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总结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各地党组织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组织架构模式和管理模式,开始打破传统的单纯以人户结合的行政区域和单位制进行党组织设置和管理的方式,呈现出灵活多样的趋向。

就流动党员建党模式而言,党务工作者和学者们对实践探索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由于存在地区差异,学者们在总结时的具体表述会存在些许不同,但大体思路是一致的,即大多是按照“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思路,来总结流动党员党组织建构的实践经验。有学者认为,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关涉流动党员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二是关涉流动党员的行业组织建设;三是关涉流动党员的社区党组织建设[14]。按照这一思路,还有学者具体总结了目前存在的十种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的方式。一是通过在街道和社区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站和服务室的方式来吸引流动党员,此即站室管理法;二是为因大规模拆迁等原因导致的流动党员及时建立党组织,对在外过渡的流动党员进行跟踪管理,此即跟踪管理法;三是党组织将具有

3人以上且去往同一地的外出党员集中起来建立党支部,并委托流入地党组织管理,此即委托管理法;四是由原籍地党组织在预先掌握其流动党员人数和流向的基础上出面对其进行组织设置,后委托给流入地党组织代管,此即集中代管法;五是党组织对暂时无法转移党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此即持证管理法;六是党组织把在楼宇内办公的小单位零散流动党员统一组织起来,以楼宇为单位建立党支部,此即楼宇组建法;七是在一些流动党员比较多的出租车、保安、餐饮等行业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此即行业组建法;八是以市场为单位组建党组织,将市场经营户中的流动党员纳入其中,此即市场组建法;九是在建设规模大、工期长而流动党员又多的重大工程项目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此即工程项目组建法;十是在个体私营协会成立党支部,此即个体私营协会组建法[15]。可以说,以上十种流动党员建党模式比较全面地概括总结了近二十年来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实践探索。

就流动党员的管理模式而言,综合各地实践探索的经验,目前大致有六种管理模式。第一,双重管理模式。即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为辅,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经常沟通,协调解决流动党员管理中问题的共同管理模式。第二,属地(流入地)管理模式。即以流动党员集中居住地为依托建立独立党组织,或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组织关系不适合挂靠在其他党组织的党员为重点,建立流动党支部,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实行属地化管理[16]。

第三,流出地管理模式。即流出地党组织通过严格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登记、汇报制度,建立联系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等方式,实现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17]。第四,中介管理模式。即以社会中介组织尤其是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为依托,建立管理网络和管理制度以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第五,行业管理模式。即按照工作时间、地点及工作性质的不同,依托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菜市场、建筑工地、楼宇等建立的各类行业党组织,就地、就近、就便对流动党员进行分类管理 [2]。

第六,联建管理模式。即针对党员组织关系隶属于流出地而挂靠在流入地党员服务中心的流动党组织,采取流入地党组织与流出地党组织签订联建共建协议的方式,并规定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各自在管理中的权责。当然,由于各地流动党员的情况一般比较复杂,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各地往往是几种模式结合并用,坚持“流出地管理与流入地管理相结合”,“中介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2]。

(三)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是丰富的,但在目前的流动党员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流动党员的底数难摸清。组织找党员难和党员找组织难这“两难”导致“两不找”或“两不管”,以致出现了许多“挂名党员”和“挂空党员”。第二,流动党员管理不规范。一是流动党员不能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二是不能按规定接转党组织关系;三是不能按时收缴党费;四是预备党员不能按期转正。第三,教育不适应。一是教育理念落后;二是教育内容单一;三是教育方式呆板。第四,作用难发挥。一是部分流动党员未能充分发挥“领头雁”、“信息员”和“联络员”等作用;二是部分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发挥;三是极个别流动党员产生副作用[18]。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还指出了流动党员活动开展难等问题。一是党员组织生活参加难;二是党员活动组织难;三是党员教育培训难;四是活动协调难[5]。此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架构难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而且导致党的组织资源大量流失,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造成重大损害。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出现这些问题和难题,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还有制度机制、方式方法的原因。具体来讲,第一,流动党员群体的特点是客观原因。流动党员外出方式多,活动区域大,从业范围广,流动性极大,导致客观上不易管理。第二,党组织和流动党员自身认识存在偏差是主观原因。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误区。而部分流动党员也存在组织观念淡薄、党员意识不强等问题。第三,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方法不完善是制度机制原因。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沿用传统“条归条、块归块”的办法,且条块之间的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够,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管理格局。此外,各级党组织还没有建立流动党员的专门管理机构,加之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薄弱及其发挥作用时的客观受限,都使得流动党员的管理力量薄弱

[18] 。

(四)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学者们从管理的理念、制度体制和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创新流动党员管理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时代,“党员管理由过去的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单位管理走向更广泛的区域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19]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党组织要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不同的学者对创新管理理念的认识不同。有学者认为,创新管理理念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即要由重思想约束、轻制度建设向思想约束与制度建设并重转变,要由重义务、轻权利向义务与权利并重转变,要由重管理、轻服务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14]。还有学者认为,创新管理理念要做到“三化”,即规范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实现规范化理念,一是完善管理网络,使流动党员组织生活“有家可归”;二是健全管理制度,使流动党员管理“有章可循”;三是规范管理程序,使流动党员办事“有条不紊”。实现人性化理念,一是增强服务功能,实现人性化管理;二是改进教育方法,推进人性化教育;三是简化工作程序,推进人性化办公。实现现代化管理,一是构建电子党务管理系统;二是利用系统处理程序性的党务工作;三是开发互联网的党务活动平台[20]。

针对流动党员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组织设置不健全等问题,有学者从治理的角度提出要“打造网格一体化的组织平台”。打造网格一体化的组织平台是为了构建网格一体化的动态组织管理模式。“所谓网格化的党组织是指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分别建立各种类型的党组织,构成一个组织系统,形成网格化的组织架构。”[21]网格化组织管理模式以一体化的网络建构为基础,通过网格的形式,来实现全国党员的信息资料和组织生活的一体化管理和流动党员治理

[22]。以上所解决的是流动党员难找组织和简化组织关系转接程序的问题,但还未解决“口袋党员”的问题。为此,有学者提出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以解决党员不找组织的问题。第一,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关怀服务机制,以激发流动党员的活力。一是健全关怀服务网络,二是健全困难救助机制,三是健全权利保障机制,四是健全素质提升机制,五是健全互助服务机制

[23](P83)。第二,通过实行党员党籍年度注册管理的方式,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以解决继续出现“挂名党员”和“口袋党员”的问题。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不规范和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有学者提出,首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定期举行由流入地的公安、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综治、计生等单位以及流出地组织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实现两地信息的互通有无。其次,建立流动党员联络员制度,以解决流动党员与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联系难的问题。流出地可以县为单位设立一名联络员,流入地以街道、社区为单位设立一名联络员。再次,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等级和情况报告制度,以便党组织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动态。最后,建立“党员身份证”制度。可以借鉴居民身份证的制作和管理方法,并由组织部门借助电子信息平台进行管理 [21]。

新时期流动党员的教育学习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流动党员教育学习内容和方式单一呆板的情况,有学者认为,流动党员教育学习要“突出规范性”、“增强针对性”和“讲求灵活性”

[18]。一是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在坚持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教育的同时,根据流动党员在不同岗位、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思想问题的实际,组织开展各类专题教育。二是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在坚持经常性邮寄文件、学习材料的同时,通过完善远程教育网络,把开展远程教育作为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补充。三是基地教育与脱产教育相结合。以流出地党组织设立的党员活动室为教育基地,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依托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院地联合培训教育模式[23](P83)。

针对流动党员活动开展难等问题,有学者提出,通过“建立动态管理的物质保障机制”来进行解决。一是要努力实现各类党组织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的党建资源共享;二是通过把管理经费纳入流出地和流入地的财政转移支付范围、鼓励两新组织对本企业的党组织活动提供经费支持、鼓励党员个人对组织活动给予经费捐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21]。

此外,有学者针对流动党员作用发挥难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对策。一是以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平台;二是通过对流动党员设岗定责和年终进行综合评议,促进流动党员作用的发挥;三是通过研究制定对一些做出突出贡献的流动党员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政策措施,激发流动党员多做贡献的积极性[18]。

三、对近二十年流动党员管理研究的简评

随着党对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的日益重视,党务工作者和学者们对于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各地党组织在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实践的基础上,还探索总结出了多种流动党员党组织架构方式和流动党员管理模式。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虽然研究成果数量很多,但是原创性的成果并不多。就研究成果的频谱分布而言,大多集中于问题、原因和对策这几个方面,这使得研究成果良莠不齐,重复研究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相比一些传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域,如农村、国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党建领域的研究,流动党员管理研究还是较为薄弱的。这种薄弱的状况,客观上与流动党员管理是新时期出现的新课题,研究的时日尚短有关;主观上也与研究者对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的思想认知误区有关。很多研究者对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为流动党员群体在党员队伍中只占少数,抓与不抓、管与不管、管理教育得好坏,无碍党员队伍的整体与大局[24]。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流动党员这一党员队伍中的新群体的管理研究;另一方面,要将流动党员管理问题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从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去认识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

第二,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方法以实证为主。一方面,近二十年来对流动党员管理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就党建工作谈党建的层面上,缺乏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研究中主要采用统计调查、参与观察以及个案研究等具体的实证方法,对流动党员的类型分布和特点,以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掌握。这反映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现实性的特点。然而,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的流动党员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在新时期无行政权力依托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关涉执政党的组织资源维持与开发问题以及执政党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整合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一方面,要注意借鉴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要有方法自觉,在理论研究中注意运用系统科学和治理理论、社会生态分析方法、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于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第三,研究的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研究的地域不平衡问题。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等原因,流动党员的流动趋向整体是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作为主要流入地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党员管理的研究成果要多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对流动党员群体内部各个类型研究不平衡的问题。流动党员群体内部异质性强、结构比较复杂。按照身份和地域的标准,大致可以划分为农村流动党员、城市社区流动党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以及“两新组织”流动党员等。目前,农村流动党员、城市社区流动党员及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两新组织”等一些新兴领域的流动党员管理研究较少。今后,一方面要加强作为主要流出地的中西部地区对流动党员管理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流动党员管理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郑绍保.流动党员管理手册(第2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2]于红.关于流动党员问题的思考[J].求实,2007,(8).

[3]毛晓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J].理论界,2006,(4).

[4]李衍增.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唯实,2009,(4).

[5]方华明.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对策浅析[J].人民论坛,2013,(2).

[6]支树平.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J].求是,1998,(13).

[7]杨群红.农民工流动党员群体的基本特点及管理创新[J].学习论坛,2012,(10).

[8]王玉柳.城市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问题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3,(6).

[9]刘凯.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2010,(11).

[10]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一大~十八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1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14]戴长征.如何构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J].新视野,2008,(5).

[15]高国舫.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J].长白学刊,2007,(5).

[16]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途径[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8).

[17]潘纯正.关于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与研究——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的一个实际问题[J].社会科学家,2006,(3).

[18]李德锐.流动党员管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理论学刊,2005,(12).

[19]陈文胜.试析网络环境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J].唯实,2010,(3).

[20]耿云松.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0,(5).

[21]杨群红.构建城乡一体农民工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J].中州学刊,2011,(4).

[22]徐敏宁,等.流动党员隐性流失问题的四维治理模式探析[J].理论导刊,2012,(12).

[23]东方治.流动党员工作[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4]本课题组.关于青海省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攀登,2007,(5).

责任编辑:陈文杰

猜你喜欢
服务管理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教育教学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