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振廷|文
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在讨论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时,李克强总理一连讲了三个故事,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其中的证明“你妈是你妈”的笑谈和海南省的一位基层优秀工作者参与评选全国劳模的报送材料就需要盖8个章的曲折经历让众人深有同感,而第三个关于台资企业知识产权得不到足够保护事件却或多或少被人忽略了。
但笔者认为,李克强总理讲了的三个故事中,给社会造成损失最大、最让人痛苦而无奈的,不是前面的两个故事,而是第三个,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笔者所在的企业也有同感。
笔者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制冷用精密铜管生产企业,2005年8月因下属公司一位副总不顾企业的挽留,跳槽到江西一家同行业企业并带走多名技术及生产岗位骨干,同时胆大妄为窃走技术秘密,从而引发了一场知识产权官司。就是这样简单的案件,在对方侵犯知识产权证据明确的情况下,却一波三折,五地政府部门全面介入,历经8年,最后判对方赔偿我方40万元。要知道这8年间,仅打官司的费用就达到百万元,更不用说这8年间给我们企业造成的3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了。
我们企业的坎坷经历,让笔者对这家台资企业所说的“研究出来一个东西,马上就有人模仿,打官司、找政府也没人给解决”深有同感,这样的境地虽受到同情却无能为力。就说现在吧,每天都有“山寨耐克”或“假LV”,或者模仿国外创意的一些建筑在眼前晃动。
不可否认的是和过去相比,我们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特别是面临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在不同的场合,李克强总理总是强调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许以优惠的政策给予支持。其目的就是通过万众创新,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大众创业,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动力引擎。
但是,在我们埋头创业与创新的时候,还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用法律法规扎紧一道篱笆墙,维护好自己的创新成果,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保证好自己创新收益。决不能对窃取他人知识产权者熟视无睹或者高扬鞭、放轻手,不疼不痒挠一下,应该是硬起手腕,施以重刑重罚,看谁还敢碰触法律的“红线”!若没有这样的“断腕”之心,其后果就是,当我们的创新产品可以随随便便被他人“山寨”,还有谁能够在创新上下功夫呢?中